前言:
今天收到了来自UCSF医院的一封很特殊的信件——捐赠倡议。美国社会的捐赠文化十分流行,募捐者有慈善机构也有个人。当然,是否愿意捐赠完全是个人的自由。节假日期间也会举办募捐宣传活动,偶尔还有人抱着箱子敲门希望得到你对某个项目或活动的支持。
生活在美国,总会在不经意间碰到募捐信息。美国社会对于捐赠行为的认可和支持,从政策、文化、制度、教育等方面,都有重要体现,比如:
1. 官方对公益组织机构提供政策支持。美国多数州对资金不充裕的小型慈善组织和非盈利机构都有特殊优惠政策。
2. 注册组织的性质和形式多样化,几乎涵盖了所有行业。

3. 对个人捐赠行为的鼓励政策。如国税局明确规定了对于捐赠行为的纳税减免政策;很多企业则对员工个人捐赠进行了配捐,有的甚至达到了1:1,即员工捐多少、企业配捐多少。

4. 在儿童成长中进行教育引导,如对于儿童课外活动中参与志愿者或公益行为的肯定。更有学校将其列为招生申请条件。

当然还有更多,从助人和回馈社会到得到帮助和相互互助,捐赠文化的盛行让人与人之间增添了更多温情。
请随作者的介绍一起来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美国的捐赠文化吧!
——汤圆

来自UCSF的募捐信
体验美国的捐赠文化 
作者:Edison Zhang
01 亲身经历:挨家逐户上门筹集
20,10,5,一张gift card……”我认真地点着现金和礼物,内心充满着感恩、感动和一丝小小的成就感。2021年12月初我报名参加了由华协发起的一项名叫“圣诞花篮捐赠”的活动。这项活动旨在帮助莱镇和周边社区受疫情影响的家庭度过2021年美好温暖的圣诞。活动由志愿者向社区征集现金和礼物,然后制作成若干精美的花篮,每个花篮价值约200美金,然后送给救世军(美国非常著名的宗教慈善机构)和本镇社区慈善组织。再由他们分发给困难家庭。
圣诞前的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作为志愿者的我决定向自己的好邻居们开始发起募集慈善基金。在出发之前我做了充分准备,先把活动介绍打印了一份随身携带便于邻居们查阅,同时自己也组织了一下语言该如何向邻居们宣讲,而且在脑子里演练了无数遍,即使是这样,内心还是会忐忑和紧张。因为这是我人生第一次而且还是在异乡美国向别人开口募集慈善基金,害怕被拒绝,被误解,担心会遭受白眼……一想到我是在做慈善,能有效地帮助别人,心里又有了底气和勇气,况且我还有我的独门秘密“武器”—爱笑。
于是我鼓励着自己,全程面带微笑,出发了。当我敲开邻居的门,用较慢的语速和那变声期独特低沉的男中音向邻居们宣讲此次慈善活动的内容和意义时,邻居们纷纷欣然答应。可能是因为我的情真意切打动了他们,没想到这么顺利,一声声都是“Sure,sure”,就开始了支持。他们没有索要任何纸质证明等相关材料,对我也是充分信任。印象较深的一位老美邻居,当时没现金,第二天一早送来一张$100的支票,让我无比感动。我一一记下了他们的邮箱,定期汇报活动进展和钱款去向以保持活动整个过程透明。其中还有位邻居,我敲门时,出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手里抱着三只小狗,身上沾满了狗毛,(哈哈,是不是很有画面感?)他听我们讲完后,一脸严肃地说:“我现在正忙着,待会儿再过来。”过后,我们往回走时,看见他家门上贴了个信封,上面作了个记号,老爷子在楼上示意我们可以取走信封,看见他站在窗前朝我笑着并竖了个大拇指。我也赶忙表示谢意。回家看了老爷爷留下的电子邮箱有MIT字样,网上一查居然是位麻省理工教授,传媒学大佬。感慨莱镇邻居真是藏龙卧虎。
当天下午我和伙伴们一共跑了15家,最终捐款的12家。共募得资金285美元(现金和支票$270和价值$15的实物)。募集工作顺利地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可能也是因为我运气好,碰到的都是善良慷慨之人,之前的担忧是有些多余了。细细一想,其实这一切都源于美国历史悠久的捐赠文化。
02 关于美国的捐赠文化
首先,美国是一个捐赠大国,根据资料显示70%左右来源于个人捐赠,美国政府非常鼓励捐赠行为,并给予优厚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2020年是疫情大流行的一年,疫情对美国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影响非常大,但美国人在这一年的慈善捐款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创下历史新高,捐款额高达4714亿美元,占GDP的2.3%,比2019年增加228亿美元;如果按人头计算的话,平均每人捐款1432美元(Giving USA Foundation)在最新的年度报告中对2020年的慈善捐款做了统计分析。
另外据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Lilly Family School of Philanthropy与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联合调查,面对疫情,2020年88%的富裕家庭继续维持捐款的习惯,调查显示,57%的富裕家庭的捐款给予提供民众基本需求的非营利组织、47%的捐款给予宗教组织、36%的捐款给予教育机构、大约三分之一的捐款给予医疗健康机构。
03 美国民众的捐赠理念
其次美国人有着正确宽松的捐赠理念:
我特别釆访了一位捐款的美国邻居,他说:“尽我所能,我很高兴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帮助到别人。”
在纽约工作的软件工程师甄先生年少时移民美国。他说深知自己“比世界上许多人都要活得好”,希望能回馈点什么,帮助别人。
他说:“我发现只需要付出少许我的快乐,就能给予他人更大的快乐。”
来自荷兰海牙的吉尔伯特说:“我够吃够用了,但世界上有许多人不是这样,对于我来说这似乎是很明显的抉择。”她说:“我拥有的依然比我所需的多。”
36岁的朱莉娅·怀斯说:“我年少时就觉得我们该透过某种形式分享,让世界变好,变得更公平。”
GWWC(Giving What We Can 量力行善)组织总裁说慈善活动在帮助应对世界各地极端贫困问题上依然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还说:“我们当中有许多人都比想象中富有,我们当中有许多人可以让有效施予成为我们生活当中别具意义的一部分。这笔钱能给一位极端贫穷者带来的生活改善,比给你本人生活带来的改善,要强100倍。”
美国慈善基金会(USA Giving Foundation)主席Laura MacDonald认为:美国慈善“自上而下”的趋势是明显而持续的,但是更多人参与的慈善事业才是更健康的,为此,她呼吁美国政府继续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所有人都能为了慈善事业而慷慨解囊,而不仅仅是富人。慈善事业的介入,有利于纠正和解决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存在于美国社会的不平等问题。
04 美国的捐赠机制
最后就是美国有完善的捐赠机制,畅通的捐赠渠道,美国的非营利慈善组织共有140多万家,既有财力雄厚的大型慈善基金会如卡耐基,盖茨基金会。又有各教会附设的慈善机构如“救世军”。还有如上文提到的GWWC组织。甚至美国还有各种捐赠基金,如全球最富有的大学哈佛大学公布最新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的财年,其捐赠基金(endowment)金额激增34%至532亿美元。等等这些都属于美国捐赠文化的一部分。所以美国就有健全的法律来规范如此多的各种慈善组织和捐赠基金。美国慈善捐赠活动大多是民间自发,自愿,独立的,政府不会直接介入。美国就是小政府大社会格局。
05 莱镇的捐赠文化
我搬来莱镇后,也会遇到大大小小民间自发的慈善捐赠活动,比如高中同学的父亲不幸去世,公立学区的教育基金,因疫情影响的镇上艺术中心,镇图书馆,本镇居民发起的各种慈善捐赠活动等,小镇居民都会尽所能捐钱捐物以示支持。打开小镇政府网站,在网页上能找到“Fund for Lexington Board”字样,这是通过镇上委员会进行捐款,网页上清晰列出了捐款的三种用途。在小镇政府网页上,还能看到1851年至2020年长达两个世纪的审计年度报告。在2019年,2020年长达140多页的小镇年度报告中找到了通过镇专门委员会捐赠的数据分别为:2019年2.4万美元,来自228名居民。
2020年6.6万美元,来自281名居民,比上年增加了175%,因为2020年是疫情的重灾年,反而激起了居民的捐赠热情帮助疫情期间的困难家庭。
同样年度报告还披露了小镇图书馆接受捐赠的数据分别为:2019年7.5万美元(通过举办活动募集)和5万美元(额外捐助)。超过40名志愿者贡献了2500小时以支持图书馆基金。
2020年20万美元从全镇范围募集和4.3万美元指定捐赠基金,总额比上年增加了94.4%。这项捐款成果是由28名志愿者奉献了1300小时以此来支持图书馆基金。从莱镇的捐赠文化中,就可见美国的捐赠体制是非常完善的。
06 我们的收获
最后我们将筹集到的$285一部分购买了物品和gift card一并装在花篮里赶在圣诞节前送给了“救世军”,另一部分现金捐赠于镇上的慈善福利部门。参加这次圣诞花篮捐赠活动,我见识了美国捐赠文化,并为之深深震撼。以上名人关于捐赠的快乐我也深有体会。在美国就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是美国人融于血液的生活方式。                  
有爱的圣诞更开心。做义工做慈善,不仅奉献了爱心,使自己快乐,人也变开朗了。还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增进了与美国好邻居间的感情,让自己尽早找到归属感,一举多得。
2021年这个圣诞节过得特别有意义……
引用文献
1. Giving USA Foundation 2020 Annual Report https://philanthropynetwork.org/news/giving-usa-2021-year-unprecedented-events-and-challenges-charitable-giving-reached-record-47144
2. 网易第一财经资讯2021-10-1517:08哈佛捐赠基金突破530亿美元 市场推动美国高校资本回报创新高https://c.m.163.com/news/a/GMC7N7IP0519DDQ2.html?from=wap_redirect&spss=adap_dy&referFrom=
https://www.harvardmagazine.com/2021/10/harvard-endowment-surges-11-3-billion-university-surplus
3. BBC NEWS BBC商务记者 SuzanneBearne 2021年12月5日宗教的“什一奉献”传统在新冠疫情下得到发扬广大 你愿意捐出多少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business-59501877
4. Town of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Annual Report 2019, 2020 records.lexingtonma.gov
作者:Edison Zhang
策划:莱镇华协社区委员会
莱镇青少年莱恩编辑部
编辑:汤圆
本篇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END -
候鸟活动招募啦!!进群请回复:加群+群名(群名如下)
  1. 长辈们的交流群:
    退休养老群、隔代育儿群、养生健康群、美食厨艺群
  2. 北美鹊桥招募啦!(父母为单身子女牵线搭桥群扩建啦,进群:关注公众号,回复“加群+鹊桥"进群
  3. 子女们如何接父母来美养老?欢迎作为子女的小伙伴进群:请回复“加群+接父母来美养老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
>> 在线讲座&沙龙——医学类
>> 在线讲座&沙龙——移民法律类
>>在线讲座&沙龙——在美生活
订阅北美候鸟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2kUgqROx1rOcTl91ITpdQ
>> 在美生活候鸟须知
>> 候鸟华人心里话
《在美华人医生感染新冠无法回国,致90岁母亲的生日善意谎言
《旅美十六载,回首父子情——儿子留学定居美国的经历
码字不易,欢迎转发、点赞、再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