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贯彻到基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是当前各地必须要答好的“必答题”。得高分的关键在于提升治理能力,确保各项举措实打实发挥效用效能
文 | 姜刚
  近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份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出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文件聚焦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两条底线任务,提出三方面重点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内容丰富详实,为2022年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复苏脆弱,气候变化挑战突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对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尤为重要。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传贯彻到基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是当前各地必须要答好的“必答题”。得高分的关键在于提升治理能力,确保各项举措实打实发挥效用效能。
  首先,要用系统观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绝不是一招、两招就能完成的,其涵盖的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着力点又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各有特点,必须以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来审视,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方能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其次,要瞄准时间表,设置好路线图。循序渐进迈向振兴,是提升治理能力、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核心要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美好的蓝图令人振奋,必须靠坚持不懈的奋斗来实现。不论是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还是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每一年都是关键节点,每一年都要有目标,每一年都要脚踏实地推进,既快不得,也慢不得。只有融合发展、循序渐进,才能打牢乡村振兴的基础,才能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再者,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乡村振兴涉及“三农”领域多个方面,而“三农”工作需要各级政府在资金支持上重点倾斜。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支持地方政府发行政府债券用于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公益性项目……中央一号文件抓住了“牛鼻子”,各地必须要落实到位。既要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进一步向农业农村倾斜,又要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比如,在确保夏粮丰收的病虫害防控方面,除了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外,地方政府要千方百计统筹防控资金,提高赤霉病防控覆盖率和技术到位率,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
最后,打好政策保障“组合拳”。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方面重点工作,需要建立与时俱进的政策保障体系。从基层实际来看,有的地方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用地缺乏、人才匮乏等瓶颈;有的地方没有完全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有的地方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破解这些困难和瓶颈,亟待“全链条”思维、改革创新的魄力,制定操作性强的政策保障举措,保证好钢使在刀刃上,补齐乡村振兴推进中的短板弱项。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我国各地陆续掀起春季农业生产热潮,都在努力夺取今年夏季粮油生产好收成,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此同时,乡村振兴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有序推进重点工作,以超常超强的执行力,一步一个脚印,完成好今年“三农”各项工作,确保中央一号文件得到贯彻落实,交出乡村振兴满意答卷。 
刊于《瞭望》2022年第10期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杨 越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