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第4374篇原创首发文章  字数 3k+·
· 水姐 | 文  关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
我最早开始“水姐”署名写稿子,就是在2016年写王阳明的时候。我算是财经媒体里挺早写这个人物的。以水命名是觉得自己火性大,耐心不足,需要修炼,而选王阳明及其心学作为入口,也是心灵感应、水到渠成之事。
现在这个年代,可能跟心学诞生的时候,有点像。新的理性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又到了困境之中,开始找存在主义的帮助。人们更加重视内心感受,那些社会制度、商业模式、发展范式、规矩和传统,又开始束缚内心,但觉醒却无处不在,总在探究“你我该如何存在”,享受灿烂,忍受腐烂。看着世界突变,战争也从幻想变成真相……
所以,六年后,我决定再写写心学和王阳明。
心学的诞生和繁荣,其实有个关键人物序列。
首先有个人,是心学的启蒙者,叫吴与弼(1391~1469年)。他是理学家,以传播理学为己任,是“二程”(程颢和程颐)粉丝,觉得此二圣语气温和、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自然令人心平气和,万虑俱消”。
我现在觉得,一个人具有一出现就令人不再浮躁、焦虑的能力,这才是自身修炼得好的表征。这个能力,现代人比较缺乏,大家都比,都卷,彼此相见更焦虑。
认为,人欲是不能胜过天理的,但他对人性保持乐观。正因为这些积极、平和的力量,他衍生出自己的核心理念,叫“静时涵养,动时省察”。
“人之遇患难,须平心易气以处之”,人越是在困厄之中,越要平心静气。还要注重“克己”,使得内心保持清澈,好好生活、好好做事。
你看,古人开出的药方其实都是差不多的,当你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就是安静,低耗,但不是躺平,而是修炼出一种完整的哲学观来。
心学的创始人公认为是岭南人陈白沙(1428年11月27日—1500年3月9日)。他26岁(注:本文的年龄都是周岁)到了江西临川拜吴与弼为师。从此,吴与弼的“静”学在他心里埋了种子。回到家乡之后,他建造了春阳台,闭关十年,有数年不出门,潜心学习。
在现实社会中,他得学习考功名,但他发现,知道了那么多的圣贤案例和大道理,还是不知道怎么立住自己的心,建立自己的业。显然,外在的规则体系跟自己的内心秩序,其实是两个系统。
在外在命运的安排里,他这么努力学习,考了三次会试都没中。最后一次尝试再考,却因为自己的旧疾复发和母亲病重,放弃了考试。
后来,他的人生,就一直在探究学问和教学。他在家乡开庭讲学,教了一辈子书,72岁去世。
正因为脱离了“体制”,他开始追求内心秩序。“为学须从静坐中养出个端倪来,方有商量处”,他觉得面对变幻无穷的世界,“静坐”“以自然为宗”,可“自得”。
他说自己求师,努力闭关学习,数十年都在研究各种典籍,但始终不得要领。直到舍去了繁复的程序后,只是静坐着,时间久了,反而悟道了。
也许人生也就是这样,长途跋涉之后,回归到最简单、最低耗的方式,才找到了自己,才有了高感体悟和巅峰体验。
这对当代教育,其实也是有启发的。我们所有孩子都要经过漫长的知识积累过程,其实中西方教育都有应试的成分,只是西方更强调应该去找到自己的使命、价值和热爱。我们以前的中式教育,其实也是强调找自己,强调自然主义的。
陈白沙认为,为学应当是求诸于心的“自得”之学。读圣贤书,不仅为了获得书中知识,更是要体悟内心思想。“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重视自我价值。
“以自然为宗”,则强调善于学习的人,常常会让心保持“自然”状态。
还有一个思想是继承于孟子的”勿忘勿助”,即既要谨记在心,也不要刻意和急切。
陈白沙教学,比他的吴老师更灵活。在课堂上、于垂钓、优游山林时、吟诗赏花之间、写书念信等等都是丰富的场景体验。所以当有一个弟子提出“随处体认天理”的时候,陈老师心生欢喜,引以为最得意的弟子——他叫湛若水(1466年11月20日-1560年5月16日)。
这个叫湛若水的人,对于繁荣心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说过,“所谓随处,即随心、随意、随身、随家、随国、随天下,盖随其所寂所感时耳。”人的心和脑,其实都装着天线,应该随时随地从万事万物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湛若水28岁拜陈白沙为师,非常高寿,94岁才病逝,去世当年还在愚山精舍讲学。
湛若水的心,是随处体认天理的心。不管身在何处,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可以“体认天理”,这可以追溯到孔子“居处恭”“执事敬”(平时的生活起居要端庄恭敬,办事情的时候严肃认真),若水依然觉得天理依然是一种高于心的存在,也是心需要向外体悟、靠拢的对象。
怎么修炼自己的心呢?他提出一个有力的概念叫——煎销习心。销是古代冶金词汇,类似于淬炼。人心易堕落为习心,需要修炼。
在若水这里,天理和人心还是不同的系统。而王阳明(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不一样,他体悟到,心即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他有对于心的认识和肯定,具有革命性、彻底性、独立性。
王阳明和湛若水是好友,他没有从某个师父那里继承和发展一套学说,而是自己杂取儒释道,自创体系,寻找到一条更为简便直截的成圣之道。所以,王阳明成了心学的集大成者,而湛若水,只是心学的繁荣者。
为什么王阳明能这么彻底?这或许跟他的经历有关系。我们再简单梳理一下王阳明的一生。
王阳明的爷爷叫王伦,非常喜欢竹子,被称为“竹轩先生”,据说有陶渊明的风骨。他的爸爸叫王华,在他9岁的时候中了状元,于是祖孙三人都到了京城。
王阳明先是学朱熹的格物致知,小小年纪真的去“格竹子”,尝试没几天就病倒了。然后人们常提及的他的故事,就是那个著名的新婚之夜去道观的桥段,据说那个道士预言二十年后能再相见。随后他认识了儒学大师娄谅,对他影响不浅。
20岁,他中举。21岁会试落榜,25岁再次落榜,但对于落榜,他完全不动于心。他的心理素质极强。27岁中了进士,在工部工作。
33岁时,与39岁的湛若水相识。34岁时,他为了救弹劾宦官刘瑾的戴铣等人,遭迫害,被关入大牢,还被打了40廷杖,然后被贬到贵州龙场驿。
在贵州,他从原来住阴冷湿寒周围还都是野兽的山洞开始,进行了全新的生命逻辑演绎。在最艰难的处境里,首先要做的并不是急于改善物质生活,而是完成精神上的对自己过往的超越。龙场悟道,“吾性自足”,吾性、吾心具足万法。这种生死之间的哲学追求,带来的疗愈性几乎具有了宗教的意义。
后来他在贵州开办书院,招收弟子。37岁时,在“文明书院”的讲学中,他慢慢领悟到“知行合一”。38岁,他被朝廷赦免。这四五年,在他人生中的意义太深刻了。苏东坡在黄州的四五年是走向了艺术巅峰,而王阳明则是走向了哲学巅峰,他完成了苏东坡没有完成的儒释道的终极融合,进行了理论上、哲学上的创造。
阳明学具有佛教的核心特性,视一切“实德实事”皆具足于心。“吾性自足”是阳明学的基石,但这种具足性却只能通过“到底是空”来实现,因为只有空性才能具足万法。也正是由于“吾性自足”,所以王阳明强调“心外无物”“以物为心意之所著”,格物之功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正念头”。
40岁时,他的弟子已经众多,徐爱等人记录了其讲学内容,编刻了《传习录》。
跟苏东坡一样,王阳明在被贬复出之后,也迎来政治高光。他比苏东坡更像一个真的将军,47岁,平定宁王之乱。但在处理政治关系时候,他显然也有自己的无奈,要把宁王放了,由皇帝本人再亲自抓一遍。
正因为各种经历,48岁,他体会到“良知”是为学根本,提出“致良知”理论。这对心学也是个超越,它让人们重新认识到提高自己德性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55岁,他在广西平叛,出发前传授弟子“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个提出过程被称为“天泉证道”)。
56岁,他生了严重的病,向皇帝请辞归乡,然而请假信件却被桂萼所藏,迟迟得不到批复,但仍坚持启程回家。
1529年1月9日,阳明去世于船上,临终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在王阳明去世后,一些官员向皇帝进言对他诬陷,说他没有忠于职守,擅自回家。明世宗大怒,下令停止爵位世袭,并将阳明学斥为伪学,还否定他的广西叛乱之功。其他官员也开始下石。
而心学三人组,黄绾庇护王阳明的儿子,将其收作女婿。湛若水则为王阳明辩护,写了不少文章,说他是病重逼不得已而为之。性相近之人,彼此怜惜。
王阳明曾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传习录》)。天地万物本来就是混沌状态,有了人心,仿佛开了窍,展露出了各种各样的意义。
“人者,天地万物之心;心者,天地万物之主。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语录·答季明德》)。王阳明是那么重视人本,人心。
子非常重视心的作用,他认为心具有天然的道德意识,又觉得心是人体的思维器官。勿忘勿助来《孟子·公孙丑上》;良知来自《孟子·尽心上》。
勿忘勿助,是指对于一定要发生的事情先不要有所预期,但也不能置之不理,心里要想着这个事儿,也不要去助长它。湛若水继承和发展了这一点。
王阳明最早提出致良知是在1520年。陈九川去看望他,并请教修养功夫稳当增加的方法。他说,“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良知可以让人忘却痛苦,精神得到升华。这是具体的药方。他认为良知,可以让人在风吹浪打时候不翻船。
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贤相传一点滴骨血也。”共勉。行文至此暂停,待续。

  • 作者:秦朔朋友圈创始主编。个人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姐(id:shuijie00000)。

「 图片 | 视觉中国 」
开白名单:duanyu_H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内容合作、投稿交流:[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