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SUBSCRIBE to US
WALTER OPPEL/FRAUNHOFER IOF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新的量子力学全息技术可以生成物体的全息图,而科学家们从来没有直接从这些物体上捕获过任何光。这一新奇而令人惊讶的发现可能已经有了生物医学应用。
全息图是一种图像,当被照亮时,它的行为很像一个二维窗口,可以看到一个三维场景。传统的全息术通过使用激光束扫描物体并将其数据编码到记录介质(如胶片或平板)上来创建全息图。
除了图像显示之外,全息术还有很多用途。例如,通过帮助重建物体的3D形状和结构,全息图被称为“医学的进步革命”——在骨科、神经学等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然而,全息术中使用的光传感器在可见光波长下工作得最好。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德国耶拿弗劳恩霍夫应用光学和精密工程研究所的物理学家Markus Gräfe说,许多全息的生物医学应用将受益于使用更难探测的中焦光。
现在,在量子物理超现实性质的帮助下,Gräfe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一种方法,可以在不检测任何光线的情况下制作物品的全息图。
“照亮物体的光线永远不会被探测到,”Gräfe说,“被探测到的光从未与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量子物理学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宇宙在其最小的层次上变成了一个模糊的地方。例如,原子和宇宙的其他组成部分可以以称为“叠加”的通量状态存在,这意味着它们基本上可以同时位于两个或多个地方。
量子物理学的一个结果是纠缠,在纠缠中,多个粒子相互关联,可以瞬间影响彼此,而不管它们相距多远。产生纠缠光子的一种方法是将光束照射在一种特殊的所谓“非线性晶体”上,这种晶体可以将每个光子分裂成两个能量较低、波长较长的光子(产生的光子对不一定都是相同的波长)。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一种非线性晶体将紫色激光束分成两束,一束是远红外,另一束是近红外。接下来,他们用远红光照亮了一个样品——一块刻有符号的玻璃板,而用相机记录了近红外光。在纠缠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利用近红外光的数据,根据远红光扫描对象的细节再现全息图。
“通过利用光的量子特性,利用不同的光进行照明和探测,就有可能实现成像和全息,” Gräfe说。
通过修补非线性晶体和其他组件操纵光的方式,这种新的“量子全息术”技术可以使用。“我们甚至可以进行视频图像处理,”Gräfe说,“下一步是提高性能,并为生物医学成像用可见光中红外显微镜构建扫描显微镜系统。”
科学家们上个月在《科学进步》杂志上详细介绍了他们的发现。
微信号|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
新浪微博|IEEE中国
 ·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 · 
往期推荐
推荐阅读
02-14 IEEE Transmitter
02-09 IEEE Transmitter
02-17 IEEE Transmitter
02-11 IEEE Transmitte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