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看点
上周,童行学院举办了一场讲座——《多元艺术如何提升思维素养——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激发孩子创造力》。讲座主讲人王格睿老师是密歇根大学艺术史博士候选人、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这篇文章为这场讲座的精华文字稿,有助于大家理解如何通过艺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如何科学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看完后,在童行学院公众号回复“艺术教育资源”,可获取王格睿老师在本期讲座中分享的宝藏资源~
 周三
视野 🌏
全文共5012字,阅读时间6分钟
🌿🎨🌏
讲师 | 王格睿
密歇根大学艺术史博士候选人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今天的讲座主要是围绕“多元艺术如何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怎样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展开的。实际上,美育思想在中国古以有之。六艺为中国古代君子需具备的六种基本才能。《周礼》中记载,西周贵族教育有六个学科:礼、乐、射、御、书、数。我想,童行学院通识教育的学科设置,也是与六艺有相通之处的。
01.
艺术与创造力息息相关
下图是《秋庭婴戏图》,创作时间是北宋宋徽宗时期,作者苏汉臣是一位院画画家。我们可以看到,庭院中,姐弟二人围着小圆凳聚精会神地玩推枣磨的游戏。不远处,在另外一张圆凳上和草地上,散置着许多小玩具,比如转盘、佛塔、铙钹等等,非常精致。这幅画提示我们,孩童的天性是喜爱游戏的,我们应该把寓教于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法,创造性和趣味性往往是密不可分的
下面两张图是MIT媒体实验室设计的少儿编程游戏。第一张是scratch;第二张是scratch JR,他们今年专为5-7岁儿童设计的一款编程游戏。这个案例很好地结合了逻辑思维与感性思维、艺术教育与理性教育,也是以游戏为出发点,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艺术和科技发展、社会进程密不可分。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创造各种各样的艺术。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艺术家,有许多艺术家在科学方面也有所造诣。比如达芬奇,他在透视理论、黄金分割理论与人体解剖学方面都有很深入的研究,有许多手稿传世,在机械设计方面也都有建树。
实际上,中国的宋代比文艺复兴时期早了三四百年。宋代的绘画成就与科学成就非常突出。宋代的写实主义绘画是依托于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制度中追求平等的理念的。宋代的造船术很发达,在当时是全世界领先的。
下图是12世纪李嵩的作品,叫《骷髅幻戏图》。可以看到,在12世纪,中国人对人体的骨骼构成已有很深的理解。实际上,在宋朝,人们对解剖学与人体内脏的理解已达到惊人的程度。
另外,我们所熟知的印象派作品,与光学理论、色彩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与工业革命、君主制的没落互为表里。
剧作家、诗人歌德的色彩理论影响了多个重要的欧洲艺术流派,包括印象派和现当代的抽象派。神经学之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卡哈尔幼年时热衷于绘画,曾致力于成为画家。他在做科学研究时画了许多神经元的图。这些图纸现在是各大博物馆收藏的对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毕加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他的立体主义、用几何形状来抽象描绘事物的做法开辟了新的艺术途径,对人们认识空间、表现空间起到了启发性的作用。许多学者把毕加索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比拟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建筑学是艺术和科学的结合与统一。下图中,贝聿铭先生坐在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之前,仿佛在进行着一场现代与古典的对话。
02.
如何通过艺术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哈佛大学的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做过许多关于儿童大脑发育、儿童心理成长的科学研究。下图表示的是人类大脑的可塑性:随着年龄增长,人类大脑的可塑性会下降。这个结论是比较符合常识的。我们可以看到,2-8岁一般是大脑可塑性最强的时期。
哈佛大学一系列的研究表明,0-3岁是幼儿大脑发育关键期,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及其他照顾者的爱护与互动;2-7岁是儿童大脑发育高峰,这个时期既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是音乐学习及绝对音准掌握的最佳时期。
广泛地接触艺术有益于大脑发展。早期艺术教育和感性思维训练,会提升孩子的反思能力和逻辑能力。幼儿时期的教育影响一生,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能力。
有研究表明,在7岁之前,孩子的思维是直觉思维,他们是从整体去认知事物的,而不是通过细节去分析;在8岁左右,孩子开始具备分析能力;在9岁之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会大大增强。
美国的Dana Foundation专门研究脑科学和教育学。2004年,这个机构组织了包括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七所美国大学的脑科学家,研究“艺术教育怎样影响儿童大脑”。他们开展了十几项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艺术训练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和专注力。
音乐教育可以明显提升孩子的长期记忆力与短期记忆力,可以提高孩子的几何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戏剧和表演方面的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舞蹈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而良好的观察力对提升认知能力很有帮助。
下图描绘了人类大脑的构成。
下图描绘了不同艺术门类与哪个大脑区域相关。
先讲讲绘画。绘画与语言能力、数学能力密不可分。斯坦福大学有项研究表明,在3-12岁的儿童中,受到绘画、雕塑、陶瓷、摄影等形式的视觉艺术训练的孩子,会拥有更突出的语音识别能力、语言和数学学习能力。
绘画自古与数学紧密相关。线条、角度、比例、对称等绘画元素都体现了一部分的数学原理。中国人熟知的方圆这种几何图案,曾被广泛应用于欧洲与亚洲的许多建筑图纸的绘制中。比如欧洲的教堂、印度的佛塔等等,都有许多方圆的元素。
那么,如何将绘画与孩子的生活相结合呢?下面举两个例子。
例子一:
下面四幅画是荷兰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蒙德里安采用了红黄蓝三原色以及白色,用正方形、长方形、直线作为基本元素来作画。
我们可以让孩子画一幅蒙德里安式的作品。让孩子用直线画出不同的区域,请孩子算一算:这里可以分出多少?长方形的长与宽是多少?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这个过程涉及许多不同的运算。
例子二:
下面是抽象派大师保罗·克里的作品。他曾在德国的包豪斯建筑学院教书。在他的教书手稿里,有许多关于几何图案和数学的内容。他继承了歌德的色彩理论。
保罗·克里有一幅作品叫《城堡和太阳》。我们可以用这幅画去启发孩子,请孩子用简单的几何图案(如圆圈、长方形、半圆、三角形)创作一幅作品,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各个几何图案之间的联系,可以在创作中和他们探讨分数,比如每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占所有面积的比例。
下面分享一些艺术教育资源。
下面两本书可以帮助孩子在名作的启发下把数学元素融合到艺术作品中,让孩子在体验和再创作艺术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的概念。
下面两本书的内容结合了绘画艺术、艺术史与手工活动。孩子可以通过里面的活动了解艺术史、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下面推荐一些博物馆资源。
我特别推荐英国泰特博物馆的儿童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有艺术创作、游戏、知识探索三个部分。艺术创作部分涵盖面很广,有绘画、剪贴、摄影、雕塑、科技、表演、插图等等。比如,他们曾发了一段教学视频,视频中的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何做剪贴画:她是在一幅名画的启发下创作的,灵感来源是马列维奇在1916年创作的至上主义的作品,该作品现在被英国泰特当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现在讲讲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孩子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思维能力。有研究表明,每周上音乐课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智商,因为大脑的更多部分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可以被调动起来,精细动作控制能力、辨音能力以及外语学习能力有可能提高。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Elizabeth Spelke的研究表明,在5-13岁的孩子中,相比于接受中强度/低强度音乐训练的孩子,以及未接受音乐训练但接受了高强度的绘画/戏剧/写作艺术训练的孩子,接受高强度音乐训练的孩子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关于音乐学习,我想推荐卡耐基音乐厅的少儿音乐教育系列。这个系列中有婴幼儿摇篮曲,里面有一些简短的教学视频,是父母很快就可以学会的简短的歌曲,父母学习后可以和婴儿一起互动。这个系列中还有一款关于儿童交响乐的互动游戏,以及其他关于交响乐的知识的课程、乐理的视频课程、卡耐基交响乐的免费音频。此外,这个系列中还有一些关于儿童声乐、舞蹈的免费视频课。
下图是卡耐基音乐厅制作的一款游戏,它介绍了交响乐中不同的器乐门类。在这张图中,为了修好竖琴,孩子可以通过摁弦的声音识别音高,从而将丢失的几根弦放在应放的位置。
戏剧和语言能力息息相关,戏剧可以培养儿童的通感能力、记忆力、文字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在这里,我想推荐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资源。他们每周会选一些适合青少年的歌剧,还会发布一些介绍歌剧内容的漫画,以及关于服装制作、道具设计、音乐、戏剧、表演等内容的免费教学视频。他们从2020年开始举办大都会国际夏令营,招募世界各地的戏剧爱好者去参加。
最后讲讲舞蹈。舞蹈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和空间认识能力。下图中,两位数学家设计了许多段舞蹈,通过舞蹈以及音乐的节拍教孩子们数学。
03.
如何激发孩子的独创精神
上面介绍了不同艺术门类的创作环节。现在讲讲哈佛大学零点计划的艺术思维训练,这是基于艺术鉴赏的。
哈佛大学艺术训练法有六个模块:观察与表述,对比与联想,逻辑推理,表达观点,深入思考,探索与创新。
对于观察与表述模块,我们可以请孩子欣赏一件艺术作品,请孩子描述艺术作品中不同的部分,这可以培养他们的细节洞察力,丰富他们的语言能力。
对于对比与联想模块,我们可以请孩子在欣赏这件艺术品之后,问孩子:如果这件艺术品是一个故事的开头,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如果是一个故事的中间部分,你觉得之前发生了什么?接下来又会怎么样?如果是故事的尾声,你觉得这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逻辑表达以及叙述能力。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在现今社会是很重要的技能。
对于逻辑推理模块,我们可以请孩子在欣赏艺术品之后提出一个观点,并列举他看到、听到或者感受到的具体例子来支持他的观点。这样可以培养论述观点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对于表达观点、深入观察,我们可以请孩子在欣赏艺术品后列举十个想到的词。这可以培养孩子的细节观察能力、从表面到深层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深入思考模块,在孩子看过一件艺术品后,我们可以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有哪些问题?这可以培养他们从表面现象延伸到更深层问题的思考能力,提升他们的创造力。
探索与创新也很重要。孩子在欣赏作品后,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提出12个问题,比如如果换一种方式表现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如果我们理解了哪些内容,又会有什么样的效果?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
04.
艺术教育资源推荐
开头介绍了科学与艺术是紧密相连的,这里推荐一些相关的活动和资源。
每年4月,MIT和剑桥镇会举办剑桥科学节,全球的人都可以参加,大家可以去网上注册。与这个科学节相关的是每年冬天举办的少儿好奇心挑战赛。今年是在2月举办的,活动可能已经过去了,但这个比赛每年都会举办,所以大家可以保持关注。少儿好奇心挑战赛是以绘画、诗歌、摄影等艺术形式呈现作品的,孩子们可以投稿来表达自己对哪一个问题好奇。
MIT的少儿科学与艺术线上教育项目非常有趣,大家可以去网上浏览相关视频。里面都是一些结合科学与艺术的手工活动、体验项目,还有一些启发孩子用身边的原料去做的小发明。MIT media lab的终身幼儿园项目设计了许多软件、游戏以及线上活动,能帮助大家思考如何发明创意、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源,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帮助。
下图中有5幅作品,是去年少儿好奇心挑战赛里的一些参赛作品。这些作品大多来自5-14岁的孩子,他们会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艺术形式展现并投稿。
MIT相信每个人都有很强大的创造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孩子去体验、创造和学习当中的乐趣,让孩子从乐趣中体会到成就感,塑造自信心,激发探索能力。
今天的讲座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在教育的道路上仍会一直前行。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培养孩子、如何能够更有创造力地生活。
在童行学院公众号回复“艺术教育资源”,可获取王格睿老师在本期讲座中分享的艺术教育网站~
讲座 | 面向未来的艺术教育
国外的艺术资源丰富,但是一般人难以接近,但是,在国内也有童行学院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实践艺术创造力教育。
这个三月,丽娟实验艺术教育机构创始人丽娟老师与童行学院创始人郝景芳老师,在中关村言几又书店,和大家一起探讨艺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信两位教育大咖对艺术教育的思维碰撞一定能给您带来更多家庭教育方面的反思与启发,期待与您的经验分享!
主题:
面向未来的艺术教育
时间:
3月27日下午15:00-17:00 
地点:
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言几又书店二层报告厅
招募50
收费99元\位
报名咨询请扫码
讲座大纲
 一、从儿童发展角度,看艺术教育的价值;   
 二、国际学校和美国学校是如何做艺术教育的,分享艺术教育的未来趋势;    
三、分享实践中碰到的案例,探讨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如何做;
各位家长们,
如果您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未来也有所思索,
请一定要来到现场,
与两位教育大咖深度对话未来教育的趋势。
亲临现场还有神秘礼包哦
互动话题
你有给孩子上过艺术类课程吗?你认为孩子在接触了艺术之后有没有什么成长或者变化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