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样,上学的时候特别怕数学。我都大学毕业好多年了,压力一大还做梦梦到数学考试呢。
所以我们家孩子上学前,我就跟理工科出身的大鹿打预防针:“以后孩子数学我是绝对不碰的,你得全权负责。”
大鹿仗义地答应下来:“行!你的意思就是,杀鸡非得用牛刀呗。”
嘿!男同胞自信起来,真是毫不掩饰啊!
不过公平点说,大鹿这把“牛刀”也不算自夸,好歹人家是英国罗罗公司(又称劳斯莱斯)的高级工程师,日常工作是设计至今仍是机械制造业技术尖端的飞机发动机。
让他辅导小学数学,绝对的降维打击吧?
嘿嘿,谁能想到,被打击的是大鹿呢。
有天晚饭后,我在楼上给弟弟洗头,大鹿在楼下陪糖糖做作业。没过一会儿,我就听见楼下父女俩争执起来了。
大鹿蹬蹬蹬跑上来,指着手里一个课件气呼呼地控诉:“你看看,你必须看看。英国小学数学都是些什么奇葩教法!”
我一边给弟弟冲水,一边瞟了一眼,看着是个减法的竖式,解法又不像竖式,这是个什么鬼?
我说:“你问糖糖啊,他们老师怎么教的,她自己不明白吗?”
大鹿还是气呼呼地:“她就是不明白啊,我都不明白好吗!我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总爱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正常的竖式不让用,非要走这么迂回的方式!”
糖糖跟上来反驳到:“哼,我本来明白,是爸爸说完我才不明白的!”
我说:“那你解释一下刚才这个题,到底应该怎么做?”
糖糖也气呼呼地指着另外一页:“不就是jump on the number line(在数轴上跳)吗?”
糖糖接着说:“就是378跳22到400,再跳300到700,700到741还要跳41,最后把22,300,41相加得到363,就是答案!”
大鹿在旁边冲我哼哼:“你能听明白吗?迂回不迂回?!”
呃...... 我还真是不明白......
2
我确实没管过糖糖的数学,所以真的不清楚他们怎么教的。我看着这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又求救地看看大鹿。
大鹿叹了口气,说:“唉,刚才那个'竖式'不是在计算,只是记录罢了,其实真正的计算过程他们还是在用'空数轴'和'凑整'。”
估计说到这儿大家还是没看懂。没事儿,大鹿为了找到友军,耐着性子给我解释了一遍。
呵呵,原来他就是嘴硬嫌弃人家的办法傻,实际上也是默默研究过呀。
英国小学数学真是迷之喜爱“空数轴”和“凑整”。
从刚上学算10以内的加减法,就没离开数轴。说白了就是画一条辅助数轴,然后计算加减的时候能够直观地看到两个数之间差了几步。
比如8-3,就在数轴上从8开始往回跳3步,跳到5就是答案。
我们当时看着糖糖算就挺无语的,数手指头就能完成的事,非得在数轴上一步一步跳。现在想来,原来都是在为后面做准备啊!
最初的时候是一个数一个数地跳,后来步子就越来越大。比如这个47-19,就先47-10得出37,再减9,也就是把47-19转换成47-10-9
再后来呢,大家掌握了加减法的互逆,就可以把减法当加法做,因为对多数孩子来说加法要容易一些。跳的步子也可以更大。
具体怎么跳,老师不要求,所以不同孩子会给出不同解法。
比如82-49,有人会转换成从49开始先跳1步凑成50,再跳30凑成80,再加上2得到82,那中间的1+30+2,就是82和49之间的差数,也就是82-49的答案。
有人会选择从49开始,10个10个跳到79,再加上3得到82,那中间跳跃的步骤10+10+10+3也能得到答案。
搞明白这些,再看最开始那个匪夷所思的“竖式”,就清楚中间的步骤是怎么回事了。
大鹿给我解释完,问我:“为什么学校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比列竖式简单?孩子难道理解这七跳八跳的,还要理解加减的互逆,会更容易些?”
我说:“这你问我没用啊,你得问糖糖啊。毕竟我们是已知了更快捷的办法,没办法降维思考,可孩子是从未知开始学,哪个更容易理解,只有她知道啊!”
糖糖迫不及待地争辩:“就是老师教得更简单,我都懂怎么做。可爸爸非说竖式简单,但我列竖式不是经常错吗?”
嗯,我想起来好早以前,大鹿看糖糖在学两位数的加减法,就给她教了一下怎么列竖式。结果有一次家长会,老师给我们看糖糖的课堂作业,委婉地提醒:
“我们现在还没有进行到列竖式那一步,很多孩子还不能充分理解个十百位的关系,最好先按学校的教学方法来,免得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
我们看到的这个题,14+20+16,糖糖用竖式计算,却没搞明白进位,把答案算成410了。老师在旁边批注:“我们还没开始学竖式,试着用凑整的办法来算一算。”
于是糖糖按学校教的思路把这个算式改写成10+20+10+4+6=50,就算对了。
3
我其实明白大鹿为什么会抓狂,对于他那种整天接触复杂的工程数学的理工男来说,这么简单的加减法还不能直接加减,实在是太无法想象了!
哪怕我数学不好,也很难倒退到小学生的思维去评判到底什么方法更有效。
但从糖糖的反应来看,显然她认为老师教的方法更好。
为此我仔细翻了翻糖糖之前拿回家的课堂作业,发现我们觉得匪夷所思的方法,其实也有他们自己的教学逻辑和规律在。
就像他们在小学预备班做过很多关于“凑整”和“拆分”的训练,看来都是为以后打基础啊。
一年级的时候,有不少类似这样把三位数按不同方式拆成个十百位的练习。
再又慢慢地用这种个十百位分别加减的办法做加减法。
我们看着似乎是把简单的列竖式复杂化了,但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也许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每位数字到底代表什么含义。
直到这些步骤都进行完了以后,他们才开始接触我们大人概念里面的“列竖式”。
如果孩子直接算算不出来,老师依然会鼓励他们用先前拆分的思路去思考。
怪不得大鹿之前教糖糖列竖式,她总是一知半解,原来中间还差了好多步啊!
我今天只拿加减法来举例子。其实仔细看看,他们学乘除法、分数、面积体积等等,都跟我们小时候接触到的方法非常不一样。
我不肯碰糖糖的数学就对了,我从头一看,真是云里雾里,简直要怀疑自己到底上没上过小学......
大鹿虽然负责辅导数学,但其实他比我还更佛系,反对超前学习、反对加码,只时不时帮她查漏补缺,也没系统地跟着学,冷不丁一看,抓狂也就不奇怪了。
4
后来我问大鹿:“你一教糖糖数学就要暴走,是嫌英国人数学太差吗?怕他们教得不好?”
大鹿认真想了想,说:“他们运算水平真不行,你瞧超市经常打折都要标错价。中国人能心算的东西他们得要计算器。”
这真没错,以前我在一家技术公司参与过很多客户培训,一要计算什么东西,中国客户都是拿出纸和笔,英国人全部啪地拍出计算器,要不就是打开Excel。

他又说:“不过说英国人数学差就太片面了。他们厉害的是真的厉害。我们公司的英国人,数学基础都相当扎实,而且数学思维特别好,逻辑严谨又灵活。”
我问:“那他们也是这种奇葩教法教出来的啊。如果让你非要找到一个合理性,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能教出数学特别厉害的人呢?”
大鹿想了很久,有点无奈地不知在褒还是在贬:“可能是他们比较不在乎效率吧。”
他说:“他们不追求学得快,而是要求领悟深。我看他们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搞实践,真的是太慢,但确实能吃透。”
这点确实是的,连我之前介绍英国幼儿园的时候都发现了,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玩和实践中学习,恨不得把所有抽象概念都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翻看糖糖的课堂记录也不难发现,他们学数学一样是这个套路。
才刚上学的时候,学习大小多少,光看图不行,非得真拿出一堆东西来亲手摆摆才行。
学习“满、一半、空”的概念,就要穿着围裙拿个罐子舀水,自己亲手试试。
再大一点学习3D立体形状,咱们当年都是看书上的模型,或者标准的教具。他们是满到处找真实的各类形状,记录下特征,再分门别类。
找完还不算,还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特征,自己亲手搭建。居然还有立体形状转平面图的内容,这个对小学生来说可不算简单,需要很强的立体空间思维能力。
前不久他们好像是在学统计,孩子们都跟大人要了购物小票带去学校,实例分析。
这么看来,虽然他们的方法“笨”,但可能确实理解更深吧。
只是我每次写英国学校的教学,就要感慨一次,他们学什么都好“费老师”啊!
不仅我之前写过的学英语如此,连学数学这种明明有标准答案的东西,都非得人为地搞得没有标准答案,大家的作业都做得五花八门,老师可太不容易了!
所以我也劝大鹿,以后还是好好跟着他们的进度学,别再过几年内容深起来,他都跟不上了。回头孩子说出去,“造飞机”的爸爸,搞不定小学数学,那可就丢人了呢。
我也劝他别觉得哪个方法最简单就是最好,哪个最适合孩子才是最好,找到适合的方法最重要。
就像我,我就真的不适合碰数学!
今天这篇文章不是最长,但因为要研究英国孩子到底怎么学数学的,我看了差不多一整天数学,可给我累死了!
大家看了有什么想法,咱们在留言里交流啊。
别忘了帮我点个在看,多多转发朋友圈哦。
我好不容易写个数学内容,大家一定得支持一下,要不我今晚睡觉又得梦见数学考试了。😆
   END  
近期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