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浦区中山东一路上,有一幢非常有特点的大楼:绿色的四方攒尖顶,仿石质斗拱装饰的檐口,中国民族风格十足。这座80多岁的“高龄”建筑建设之初是什么样?又经历过哪些历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座位于中山东一路的中国银行大楼↓
建筑本身
大楼建于1937年,占地面积5075㎡,建筑面积32548㎡,临外滩一侧的主楼高十七层,裙楼八层,除裙楼第七、八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层外,其余均为钢框架结构。建筑东西总长161米,南北长28米,整个建筑立面以垂直线条为主,平正冲和,略呈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
主楼屋顶采用平缓的绿色四方攒尖顶,檐口仿石质斗拱装饰,外墙东、西、南立面采用平整的花岗石装饰,由窗格、各层收进平台及花岗石等形成竖向和水平几何线条。大楼立面装饰有变形的钱币型镂空窗框、塔楼上带有“中”字型镂空石雕图案的窗户、铸铁隔栅饰有中国古代“节节高”民族花饰。
建筑内部的营业大厅天花板上装饰有中国民间神话传说“八仙过海”的图案,两侧立有两排各八根柱子,采用大面淡黄色洞石与局部镶嵌的黑色大理石形成对比与统一。
1937年大楼结构大致完工时,工程因战事延搁,直至1946年中国银行才正式迁入办公。解放后,大楼曾由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等14家单位共同使用。1998年,大楼置换给中国银行。
这幢大楼是外滩面江建筑群中,唯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因而十分珍贵。
建筑修缮
2004年,大楼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
这幢大楼见证了许多历史变迁与社会事件,它的许多细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比如其正门门楣上,原有一座非常别致的浮雕“孔子周游列国”——三十多个渔樵耕读、吹拉弹唱、航船打铁、裁衣补锅的大小人物一字排开,表述了“财富源于劳动,金融基于士工”和传播“富民强国”理念的深刻寓意;同时,这些人物又以崇尚“克己复礼”、“廉洁自律”的孔子作为核心。突出了金融业崇尚智慧、讲究秩序和规则的精粹理念。可是过去很长时间里,整个浮雕被厚厚的水泥砂浆涂盖着,以致被许多人遗忘。此次修缮通过资料查证准确地找到了这幅浮雕所在,利用水泥砂浆与花岗石线膨胀系数不同,通过多次加热冷却,剥离了所有覆盖物,使浮雕重见天日。
大楼的四方攒尖顶是最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部分之一,此次用铜皮进行了重新修复,表面也经过蓝绿色预氧化处理,给人以沧桑感。
正门进厅及大堂,被确认为是本建筑古典风格的精华所在。尤其进厅大门大理石制的门套、地面、扶手、楼梯、栏板、顶板上的线脚、古典造型的铜质壁灯等。整体透析出优雅、大气的古典艺术风格。该建筑的大堂在上海外滩众多建筑中,算是比较大的了。其弧形大跨度的拱顶等古典装饰的修缮难度,自然也是十分巨大的。
此次修缮是对外滩中国银行大楼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加固、维修与复原。施工人员用清洗剂对外墙等先进行清洗,然后用多种手法进行修复,保护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建筑内部装饰,保留了有特色的室内装修的精华,例如大楼的进厅、首层、二层营业厅、电梯厅、三层行长室等区域。对已损坏的、已遗失有特色的细部,尽可能恢复其原貌,比如钢窗、青铜制品等的修缮,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其他的办公区域在不改变基本平面布局、不改变大楼统一风格的情况下进行了装饰更新。
建筑打卡点
一层营业大厅
营业大厅面积1300㎡,层高10米,在当时号称东亚最大的银行营业大厅。
周边打卡点
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北楼建于1926年,竣工于1929年,原名沙逊大厦。虽北楼在建造时间上晚于南楼,但当时这幢建筑的建成成为了上海外滩建筑群发展进步的标志,是上海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见证和参与者,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地址:南京东路20号
开放时间:公共区域全天开放
东风饭店
建筑位于中山东一路2号,1864年正式建成,是一幢欧式新古典主义的钢梁柱及砖混结构建筑。建筑基本上采用古典主义构图,但南北端墙顶上的塔楼、上部细部与装饰则为巴洛克式。
地址:中山东一路2号
开放时间:全天
周边旅游线路推荐
东风饭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平饭店→中国银行大楼→圆明园路步行街
往期精彩回顾
(滑动查看更多)
资料:市文化旅游局

编辑:田高洁、孙凌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