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月 29 日最重要的商业新闻:
  • A 股业绩预告刚过半,亏损前十规模已超去年
  • 一级市场积累了两年的风险正在释放
  • Omicron 新变种传染性更强,但暂时没有导致更多重症患者

  • 联邦政府、35 个州、微软、学术界、民间组织组成 “反苹果垄断联盟”
  • 招股书太晦涩,证监会发布四项指导意见

116 亿,A 股亏损榜前十的门槛又提高了
再过两天就是农历新年了,岁末年初,各种大数字陆续被摆上台面。截至 1 月 29 日 19 点,2546 家 A 股公司(超过半数)预告了去年的业绩变化,其中 1645 家公司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
生产草甘膦等农药的和邦生物暂时以 7960% 的利润增幅领跑 A 股,其次是生产锂电池基础材料电解铜箔的诺德股份(+7699%)和生产天然碱及尿素的远兴能源(7316%)。
赚最多钱的依旧是那几家巨型央企,中石油和中国移动分别预计 2021 年扣除一次性损益以后的净利润将至少达到 1219 亿元和 1072 亿元。这也是目前唯二预告扣非净利润突破千亿元的公司。
中远海控(891 亿)、中石化(644 亿)和煤炭央企中国神华(500 亿)暂列第三到第五。相信等到一年净赚两三千亿的国有大银行发布业绩以后名次会继续变化。
2021 年 A 股盈利前十是否能超过 2020 年还不好说,但亏损超过前一年板上钉钉。根据 Wind 汇总的数据,目前 A 股预计扣非净亏损(下限)超百亿的公司已经多达 13 家,亏最少的是海航、达到 105 亿元,亏最多的是苏宁易购、达到 449 亿元。
截至目前,入列亏损前十的 “门槛” 是亏 116 亿元,暂由大唐电力占着。去年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包括大唐电力在内各煤电厂因为行政管制没有办法大幅上调电价,所经营一天就亏一天。亏损前十名里还有华能国际。这种情况很像 2017-2018 年在天然气业务上巨亏的中石油。
我们简单统计了预告 21 年亏损额最多的十家公司的总亏损规模和中位数,分别是 1952 亿元和 149 亿元,均超过 2020 年的数字。
暂时亏损最多的是苏宁易购,亏损主要来自自身门店资产、对外投资的坏账和资产减值,最大一笔确认自 “与客户成立的联营公司”、苏宁对它计提了 103 亿元投资损失。苏宁拥有的金服公司账面价值缩水,他们也因此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约 82 亿元。
排在苏宁后面的公司基本都处在下行周期行业,比如养猪的正邦科技、温氏股份,地产商华夏幸福,还有民航业的国航、东航和南航。(龚方毅)
一级市场积累了两年的风险正在释放
疫情以来急剧泛滥的流动性以前所未见的速度流入创业公司。对冲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战投等,挥舞支票争先恐后地送到创业者手里。
有人担心递晚了,有人则担心创业公司压根看不上。这也令中国、美国去年双双创下风险投资规模新高。
其中,根据 Preqin 的数据,中国超过 5300 家初创企业收到 1290 亿美元风险投资,刷新 2018 年创下的约 1150 亿美元纪录,并且中国股权投资(包括早期投资 / VC / PE)总募资额也创纪录地达 2.21 万亿元。
美国的风险投资规模更高,去年首次超过 3000 亿美元、几乎是 2020 年 1666 亿美元的两倍。美国投资协会分析师说,包括 PE、主权基金在内的非传统投资者 “一头扎进” 企业,推动了各种投资数据的强势增长。
不过如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思说的,“企业周期、金融周期、市场周期,在上行阶段大多都会走过头,不可避免地,在下行阶段也往往会走过头。” 橡树资本资产管理规模超过 1400 亿美元。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思亦受到巴菲特的尊敬。他说这种周期容易走过头的现象,都是投资人心理钟摆摆动过度所造成的结果。
随着美联储越来越坚定停止大肆印钞、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再被新冠病毒变异毒株蒙上阴影,叠加股市波动,积累了两年的估值泡沫风险开始在一些行业释放。
《纽约时报》财经专栏 Dealbook 这周表示剧烈波动的股市影响了最近 IPO 的创业公司,并令更多风险投资人更谨慎的出手项目、甚至下调创业公司估值,而不是 “等一等、看一看”。
“我们将拭目以待,看看这是新的常态,还是暂时现象,” 一位投资人对咨询机构 PitchBook 说。原来打五六通视频电话就能拿到相当于年收入 50 倍估值的好事情也没有了。另一位关注 SaaS 领域的投资人则说今年美国已经有一些处在中后期的公司因为公开市场低迷而遭投资人重新定价,或者取消交易。
年内科技标杆指数纳斯达克综指累计下跌 11.98%,由苹果、Google、亚马逊、微软、Meta(Facebook)和 Netflix 构成的组合则下跌 14.33%。如果不是因为苹果超预期收入、利润对股价的支撑,跌幅会更难看。
投行更清楚市场的情绪变化,摩根士丹利说许多计划购买十亿美元估值或以上公司二级市场股份的投资者已经撤回报价。
Renaissance Capital 的研究显示,去年由风投推动上市的创业公司,截至今年 1 月 14 日的平均收益率是 -45%(较首日收盘价),还没破发的公司的只有 15%。
中国一些领域的创业投资也遇到了麻烦。
去年《晚点 LatePost》详细回顾资本如何不计风险地试图改造餐饮业,“有的创始人还没成立公司,投资机构就把钱直接打到她个人账户。也有公司开业不到半年时间里被一百多家投资人接触,甚至收到金额空白的投资意向书。牛肉面、中式糕点、卤味等品类都被眷顾。”
最近一位消费投资人对我们说,去年融资交易高点在六月份、交割高点在八月份,但其实下半年起市场趋于谨慎,“活跃在看的不少,出手成了未知数”,交割高峰期过后,还有基金出资人(LP)要求管理人(GP)少投一点。
“我估计市场上 50% 的消费投资人会转到新方向,或者不投”,这位长期关注消费行业的投资人对《晚点财经》说。
另一家美元基金有类似的观察,他们说去年有机构不做尽调就抢投一家消费创业公司,但下半年这家创业公司再融资时找了多家 VC 都没有回应,“我们下半年投资节奏也确实放慢了,” 这位基金人士说。不过他们也表示暂时只是消费投资变冷,科技相关领域投资 “还是很火”。(龚方毅 张钦亦有贡献)
Omicron 新变种传染性更强,但暂时没有导致更多重症患者
  • 中国北京、天津、杭州等地陆续确诊感染了新冠变种毒株 Omicron 的病例。随着新冠病毒广泛传播,新变种持续出现,目前受到关注的是 Omicron 的亚变种 BA.2。
  • 英国卫生安全局本周五表示,相较最初的 Omicron 毒株,BA.2 在各地区都传播得更快;丹麦研究机构则表示 BA.2 的传染性是其原型的 1.5 倍。不过在重症率和疫苗有效性上,目前尚未看到明显差异。
  • 默沙东周五公布实验数据,宣布其新冠口服药 Molnupiravir 在体外对包括 Omicron 在内的一系列毒株变体有效。
  • 数据来自六项独立体外试验。美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捷克、波兰等六个国家研究机构对一系列毒株变体进行测试,据默沙东说法,Molnupiravir 对 Omicron 毒株具有 “一致的抗病毒活性”;且基于作用机制和试验结果,预测其对可能出现的其它变体也同样有效。
  • 要注意的是,该试验是体外试验,临床试验尚未进行。且据公开数据,Molnupiravir 能将高危患者重症率降低 30%,疗效明显低于辉瑞同类药物 Paxlovid(89%),各国也更青睐后者。去年底,法国公开宣布取消 Molnupiravir 订单,理由是 “疗效不明显”。
  • 另外,瑞典卫生署本周四表示,决定不向 5-11 岁的儿童推荐注射新冠疫苗,原因是 “好处并未超过风险”。其表示,目前信息显示,儿童重症风险很低、接种疫苗无明显好处,不过高危人群中的儿童仍然可以接种疫苗。其同时强调,如果出现新的研究数据或新变种,可能会改变决定。(林广英)
联邦政府、35 个州、微软、学术界、民间组织组成 “反苹果垄断联盟”
  • Epic Games 和苹果的反垄断案已持续近一年半,去年,美国加州地方法院作出了整体倾向于苹果的裁决——“向应用开发商收取 15%-30% 佣金并不违反反垄断法”,Epic 随即提起上诉。但苹果本周四乐观预测,上诉大概率不会成功。
  • 不过形势似乎有了变化。本周,在苹果发布财报几小时后,35 名州检察官提交文件呼吁上诉法院推翻此前的地方判决,其提到:裁决将开发商与苹果签署的协议视为 “不可协商的”,将其效力置于反垄断法之上,本身就是个 “悖论”——拥有足够市场垄断地位的公司往往有能力 “强加合同”,却能够免受反垄断审查。
  • 多位商业、法律和经济学教授也敦促推翻裁决,理由是 “这一错误认定会破坏数十年来的判决先例”,其表示 “苹果的高利润率和不受竞争影响,正是其行使垄断权力的有力证据”——最新一季财报显示,苹果 21Q4 季度收入高达 1240 亿美元,净利润 346 亿美元,其中 App Store 收入增长 24%,利润率达 72.4%。
  • 经常受到反垄断审查的微软也提出,“如果允许苹果介入任何在线服务商和 iPhone 用户之间,那么庞大的移动经济中很少有领域能免受苹果主导”,“消费者和创新将遭受损失——事实上损失已经在发生了”。
  • 美国司法部也提交文件表示,早前作出裁决的加州地方法院 “犯了几个可能危及反垄断执法有效性的法律错误,尤其是在数字经济领域”。
  • 据海外媒体报道,至少数百页的第三方法律文件被提交至上诉法院,提交者包括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专业教授、微软、民间组织等——他们不会参与庭审,但会作为第三方提交资料,帮助法庭更完整了解案情。这被视为影响这起针对 “全球最大市值科技公司” 反垄断诉讼走向的关键。(林广英)
OTHER NEWS
招股书太晦涩,证监会发布四项指导意见。
证监会在《关于注册制下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的指导意见》里说,企业和中介机构应在撰写招股说明书时,减少合规性信息和冗余信息,“让招股说明书成为普通投资者愿意看、看得懂的信息披露文件”,并提出包括 “坚持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督促发行人及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撰写与编制高质量的招股说明书”、“充分发挥行政监管、自律监管和市场约束机制作用,引导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强化责任追究” 等四项基本原则。这是证监会的原文。
中国物流集团增资至 300 亿元。
股东新增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 70 亿元人民币增至 300 亿元人民币,增幅约 328.57%。中国物流集团前身是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去年 12 月通过工商登记信息变更,成为一家以综合物流为主业的新央企。
四部门召开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工作座谈会,京东、快手、小米、美团等参会。
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邀请 27 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参加了这场会议,报道称,人民网、京东、快手、小米、美团等 5 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人就新形势下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教育部要求全面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行为。
教育部公告称,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恶意涨价、违规倾销课时等突出问题,已召开全国视频会议,部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监管工作,要求全面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行为。会议提到:
  • 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与学科类校外培训一样,都应当坚持教育公益属性,要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合理确定收费项目和标准,坚决遏制过高收费和过度逐利行为。
  • 要把治理非学科类培训收费作为今年巩固校外机构治理及 “双减” 改革成果的重要方面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 措施上,要迅速开展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加快完成对线上、线下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收费问题排查。
  • 要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对排查发现的趁机恶意涨价、违规倾销课时等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要明确整改具体事项和时间表,实行销号制度。
教育部要求优化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推进 “文化素质 + 职业技能” 评价方式。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围绕 “招生” 提出若干要求包括:渠道上,保持分类考试为主,同时保留普通高考招生渠道;规模结构上,重点安排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技术技能培养要求高、就业质量高的院校和专业招生,从严控制 “限制淘汰类产业” 专业、办学 “过热” 专业、国控专业的招生规模;考试评价方式上,采取 “文化素质 + 职业技能”,且职业技能考试成绩占比不低于 50%,可采取省级统考、多校联考、高校校考方式,等。
2021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 29.8%。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1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2.48 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29.8%,其中水电占 16.1%、风电 7.9%、光伏发电 3.9%、生物质发电 2%。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1.34 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 76.1%。其中光伏发电新增最多,占比 40%,风电 35%、水电 17.5%,生物质发电 6%。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保险保障基金,指保险机构为应付可能发生的巨额赔款而专门提存的后备基金,不同于用于一般赔付的准备金,由中国银保监会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意见稿,相关管理办法变化包括:保险保障基金费率由固定费率调整为 “基准费率加风险差别费率”;财产保险保障基金和人身保险保障基金分账管理、分别使用,但可以相互拆借(短期贷款);强化对违反办法规定的法律责任等。
美国州政府拟补贴英特尔 20 亿美元,可能是州史上最大激励。
美国俄亥俄州周五宣布,计划为英特尔的芯片工厂项目提供 20 亿美元激励,以保障其成功实施——其中 13 亿美元为直接现金激励,7 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此外还为其提供了 6.5 亿美元的 “就业税收抵免”、1.5 亿美元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补贴等。不过这些措施仍需立法机构批准,且要求英特尔履行相关承诺。俄亥俄州表示这些投资相对值得,不仅能创造就业和税收,还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此前其打败了 39 个州才吸引到英特尔落户。
微软建议增加联网时间以成功安装 Windows 更新。
为什么 Windows 更新总是安装失败?微软的解释是 “开机和联网时间不够长”。微软表示,经统计测算,发现设备在更新开始时需要 “连续联网至少两小时”,并在获得更新包后 “累计联网 6 小时”,才能更新成功——这可以解释约 50% 的更新失败原因,其给出的改善建议包括:保持连接电源、使用更稳定的网络、更改电源管理设置以避免设备过快进入睡眠状态等等。也有网友建议更新包可以更小、安装速度更快。
以上内容由龚方毅、林广英提供
- FIN -

《晚点财经》是晚点 LatePost 团队推出的商业评论栏目。
每个工作日,我们与读者分享当天最重要的商业和财经资讯,并解释这些事为什么重要。
我们希望《晚点财经》成为读者最信任的商业财经类读物。请点击下方订阅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