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斯克这种名人说的不能听。

马斯克的特斯拉汽车不错,但他在疫情期间对测试、疫苗等发表的一些说法实在不能苟同。


不管名人是企业家、影星、还是老干部之类,不管他们的影响力有多大,他们又没上过医学院,不见得他们的理解比我们更正确,我们普通人尽量不要被他们影响。


前一阵,美国有个有名的饶舌歌手Nicki Minaj在社交媒体上说,她在特立尼达的亲戚的朋友(注意这种惊悚故事一般都是二手信息),打了疫苗后睾丸肿大、女朋友也退婚了。


Nicki又不是专业人士,疫苗是否有问题凭什么要听她说的呢?但她的粉丝们就听她的,而且不少人居然义愤填膺地跑到CDC门口去抗议疫苗了。不仅她这个说法不可信,粉儿们也不想一下特立尼达打的疫苗和美国的不一样啊。


2,辉瑞的总裁之类的医学建议也不能听。


经常有朋友转发消息:辉瑞总裁说我们应该打第N针疫苗了。


可是,打第几针疫苗怎么能听他的呢?疫苗2020年12月出来,3月份他就嚷嚷要打加强针了。作为生产厂家,他当然希望我们多买疫苗,这叫利益冲突。


要不要打加强针、什么时候打,应该听公共卫生部门的建议。


总之,有明显利益冲突的人的建议不能听。当然,推荐你用胸腺肽(
网页链接)之类无用“辅助药”的医生更是有利益冲突的。


3,社交媒体上的建议不能随便听。


如果社交媒体上不知道是个什么人却高谈阔论怎么防病治病,咱们可不敢随便相信啊。


如果人家自称是专家,那要查一下是不是真有这个人,再观察他说的是否靠谱。


另外,美国也有少数医生是反疫苗、传播不实信息的,这种人的建议如果和专家共识不一致,那我们就要特别小心了。


极端的例子还有诺贝尔得奖者。比如戴维·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和刚去世的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疫情中前者做过错误分析,后者变成了谣言大师。尽管他们以前贡献很大,但不见得他们现在说的就是对的,知识一定要更新。


那,哪些人的建议可以听呢?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


1,做跟屁虫


我一般听从专业医学机构的建议,CDC、FDA、WHO等,毕竟那是好多专家集体得出的结论,我就做个跟屁虫好了。是的,他们也可能犯错误,但他们犯错误的可能性要比别的来源小很多。


还有的朋友不相信主流建议,喜欢“自己去研究”。其实,越是“要自己研究”的朋友越是行业外的人士,因为科学研究的结果都是公开发表的,你能“研究”出啥呢?这种人常常会为找到的一份“独特”的报告或某个视频欢欣鼓舞,觉得“找到真相”了,结果其实大多是些不实信息,他们自己被误导了而不自知。


2,做墙头草


最近有朋友说我的看法转变很大,这肯定是夸我吧。因为疫情一直在变,我们怎么能固守以前的想法呢?随着信息更新,我们也应该顺应形势、随时更新自己的观点,我愿意做这样的墙头草。


贾哈博士也说,“随着科学知识的增加,专业机构的推荐也会随之改变(as science evolves, advice changes)。”

一句话总结就是,医学建议不能听名人、网上的人、和有利益冲突的人,应该听医学共同体的建议
更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