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面 by Yulia Matvienko
Hi all,
终于给 newsletter 安了家,目前正在使用「知园」这个发布工具,有兴趣订阅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国内开始出现 newsletter 工具的创业者,咱期待一下。
本月开始会启动一个「创造力」相关的特辑。这个话题一直是工作里的隐藏工具,刚好最近看了一本书,把我过往对这个话题的认知都激活了,还连着顺起来一本老书。那我先认真写个书评,一来把知识串起来,坐实在我脑海里,二来分享给大家。也欢迎给我推荐「创造力」相关的材料、工具,或者提出你的问题。
🧮 本期灵感主题:蠢蠢式创新
在社会主义早期,「螺丝钉」这个词并不是贬义的,它代表着众志成城干大事。谈及这个词的时候,工人们是带着自豪感的。而到了今天,很难再有这样的感受。
在当代社会,似乎人人都讨厌工具人,讨厌重复性。
在中国几千年的生活里,最重要的一个宗旨就是要「重复」,如果不重复上一代的生活方式,就是不肖子孙。「肖」的意思就是「像」。当时大家觉得重复是正常的,不重复就会出现问题,那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对「重复性」这么敏感和抗拒呢?
我们可以回到前面提到的「(意义)链条」去理解。如果要直接从工作中看到即刻意义的话,兴奋感要么需要直接来自于这种意义,要么就去每天做不一样的事,依靠这个事本身的新鲜性,给大脑上的、情感上的、心理上的满足。
——《项飙谈996和异化:城市新穷人不是经济穷人,是意义贫困》¹
并非我们每个人都能幸运地被告知自己工作的意义(上级们可能也没被教过需要这样做),那从日复一日、工具化的工作中,就不能获得兴奋感吗?倒不一定。
人类社会从旧时代往新时代的进化,都是由「工具化」所推动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业革命的开端,就源于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故事——珍妮纺织机的发明。事情要从「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开始讲。那时候,人们对动植物的纤维进行筛选、梳理,将它们变成粗棉,再通过传统纺纱机编织成线。其中,「纱锭」是一个重要的组件,正是它把粗棉拉成一根根的线。1764年的某一天,英国兰开郡有个纺织工叫詹姆斯·哈格里夫斯,晚上回家开门,不小心一脚踢翻了他妻子正在使用的纺织机,但倒下的纺织机没有停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竖着的。他灵机一动,尝试将纱锭索性就竖着排,还从原先的一个变成八个,但依然用一个纺轮带动,结果造出了效率提高八倍的新型纺织机。
©️ 传统纺织机 by by Milena Bassen
©️ 新型纺织机 by Mme. du Jard
吴国盛老师曾说过 ²,现代科技的思路就是原子化,把所有东西都拆解了。珍妮纺织机的创新,正是一种解构再重构的过程。只有把整体的组件拆得清清楚楚,一览无遗地摆出来,才能充分地进行重组的操作,挖掘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一定程度上来说,解构是创新的基础。这也是《微创新》这本书的主题方向—— "know your game" ³,在谈论创新之前,先充分了解你的「框架」。
我们再来看一个喜茶的例子——
世界上每个人对味道的理解不一样,比如上海人爱吃甜,贵州人爱吃酸,但对口感,全人类有基本一致的认知:比如哈根达斯冰激凌入口即溶,这是一种口感;麦当劳麦辣鸡翅外脆里嫩,这是一种口感;相反,再上好的牛排如果煎到全熟,食客也尝不出那是顶级美味。Neo 认为,(喜茶)口感应该丰富,多层次,让人留下记忆点。
——《喜茶为什么比你更懂年轻人?与90后创始人长谈数小时,我得到6个真相》
同一杯茶,不同人喝到的味道可能是不同的,但对口感的认知却是比较一致的。所以,喜茶创造出芝芝桃桃、芝芝芒芒这类加入水果的茶饮,试图在口感上实现记忆点的突破。其实,色香味,包括口感,都是放进嘴里的食物应该考虑的维度。但在过去,人们在饮品这件事上更多地考虑了「味」,在这件事上越走越远,却把原本就在框架内的「色/香/口感」给忽视了。
要重视框架的力量。
《微创新》这本书里提到,重视框架的最大好处,就是思维的聚焦,及其带来的有序的验证性实践,而非任由思维胡乱发散。「过度散漫和放任的思维会让你的观点陷入游离状态而失去了创新力。」
框架,有时候是事物与它所联系的外部系统,有时候是事物内部——只要这被定义好,穷尽框架内的「部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交叉,大几率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当然,最佳答案不一定在框架内,但先尽力在框架内思考,的确是很好的思维训练。
与英雄主义式、天才式的创新不同,这是一种可以习得的创新方法,蠢蠢的但有效,我把它称之为「蠢蠢式创新 (hard-working innovation) 」结合《微创新》这本书的内容和自己的经验,我将这种创新拆分为以下几种思考方法——
一 / 加法:关起门来做加法
从喜茶的例子可以看到,创新有时候是原事物与它周围的系统发生互动而产生的。我们拿一个圆规,以原事物为圆点画个圈,更能看清哪些部件还能增加进来。
©️ 制图 by 粼粼 Twinkle
书中还举了一个例子——作者的学生们挑战他,用永久性记号笔在白板上写满了字,导致无法正常上课。一开始有学生建议到值班室大爷那里弄点水和工具来拭擦,但被作者拒绝了,就把「圈」画在教室的范围内。于是大家开始翻遍自己的包,翻出来五花八门的东西,例如洗甲水、香水、冰啤酒等等。最后作者把「圈」锁定在更靠近白板的范围内,发现了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用普通记号笔或永久性记号笔直接在原来的印迹上覆盖,趁着覆盖上去的溶液还没挥发之前,迅速擦拭,原来的印迹就会被新字迹上的溶液带走。
离问题的核心越近,部件的关联性越强,一定程度上来说,能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越高。此时,画一个圈,能让我们的视角聚焦起来,更有效率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部件。
二 / 减法:减出新事物
在项目中,资源总是有限的。什么都要,相当于每个细项分配到的资源都是比较少的,整体加起来就会是一个平庸的东西。反之,就是创新的机会。
衣物清新剂的发明就是一个「减」出来的过程。1996年,洗涤液公司 VITCO 希望进行产品创新,力图在少数几种产品的基础上拓展生产线。他们先把他们拿手的洗涤液的部件都列了出来——活性成分(洗涤液)、香精、增稠剂,然后试图减去其中的部件。其中,一名会议参与者提到,活性成分会损伤衣物,导致掉色。但所有技术专家们都不敢降低活性成分的含量,因为这样会违反行业规定无法上市。于是 VITCO 的总裁灵机一动,索性转移重点,减去活性成分,开发一种「衣物清新剂」,专门为只需轻度清洁但不希望衣物掉色的人群服务。
「爱干净,住汉庭」——国内的经济型酒店行业,可以说是由汉庭开创的。在 2005 年,国内的酒店产品只有两种,一种是价格较高的星级酒店,一种是条件落后的宾馆、招待所,而汉庭酒店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新选项。在产品设计上,减掉了星级酒店的豪华大堂、餐厅、娱乐设施等普通人用不上的部件,更重视客房里睡眠用品的质量、淋浴的体验、上网的便捷等。最终以经济实惠的价格,俘获了一大片商务人士,并拓展到大众消费者里。
减法,是一种很好的思想实验。一方面,它能逼迫我们把可有可无的去掉,想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它还可能帮助我们找出新的场景机会——Twitter、iPod 都是这样生长出来的。
三 / 统合:一石两三鸟
一石二鸟,用一块石头砸中两只鸟,用来比喻一个举动达到两个目的。这种创新方法,主要是指用一个部件,承担多项任务,以达到目的,或省时省力。
在文初提及的珍妮纺织机,就运用了这种方法,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纱锭,提高了八倍的效率。这属于这种方法的第一个角度,即内部组件承担多个原本就有的任务,最大限度地利用内部资源。第二个角度,则是任务外包,将事物内部的某些任务外包出去,让外部某个部件一并完成这些任务。现代企业就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将非主营业务外包出去,例如把客服工作外包给服务多家公司的客服专业供应商完成。又例如飞利浦公司曾推出的轻薄型 DVD 机,将原本机身上的液晶屏去掉,将显示功能「外包」到电视机上,极大地减少了机器的体积。
还有第三种角度,叫由内而外,即让某个内部部件承担某个外部的功能,以优化事物本身。举个例子,一般茶饮的外卖,都是由 1 个纸杯 + 1 个塑料袋组成。而有一家柠檬茶品牌,则改良了柠檬茶的容器,变成袋装茶饮,一个袋子同时承担了装饮料和提手的作用。
©️ TANING包装 / pic by Linda snow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例子。例如衣柜里必备几件基础款的上衣,每件都能搭配不同的下着(多个不同任务),急忙的时候就不用费脑子搭配,直接抓起就出门。又如开着房车去旅行,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解决了住宿问题。统合任务的创新方法,应用于简单的场景里尤为巧妙,是日常生活的好帮手。
四 / 分拆:分拆与重组
空调刚诞生的时候是一台巨型的机器,用于纺织厂、印刷厂等工厂里,调节温度、湿度以提供稳定的生产环境。后来进入民用家居领域,人们发现它太吵了,分拆的思路就发生了作用。工程师将压缩机、轴流风扇等噪声较大的部件置于室外,不仅解决了噪声问题,还让室内的主机更加轻便——分体式空调开始在市场上火红起来。
在疫情期间,分拆的思维甚至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远离市中心的方舱医院,将传染病人与普通病人分开治疗,避免传染源与普通市民接触的可能性,力图通过分拆切断传染链。又如医院将工作量巨大的核酸检测点单独分拆出来,专人专项,更合理地运用了人力资源,也提高了市民检测的效率。ATM机、自动贩卖机,也是同样的原理。
影视剧、广告片的拍摄也应用了分拆思维。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视频是以时间为轴线播放的,但演员在拍摄的时候并不是跟着时间线演的。为了节省时间和成本,制片人员会先将整个剧本按场景分拆,在同个场景内的剧情先集中起来拍摄,后期剪辑再按剧情发展将这些片段重组,成为一条按剧情逻辑走的片子。
在大多数时候,分拆可以提高事物的效率,而分拆再重组则可能带来魔法。时下流行的 C4D 视觉软件,将一个物体的视觉拆分为多种属性,例如结构模型、颜色、质感等,打乱重组就能看见在真实生活里看不见的影像,例如一只用水做的猫。
五 / 复制:N 胞胎的魔法
N 胞胎的策略,简单来说就是对产品或服务的某个部件进行复制,然后微调,使之承担新的功能,达到 1 + 1 > 2 的协同增强,而非 1 + 1 = 2 的简单叠加——此处可颅内播放鬼畜神曲感受感受。
书中提及了一个空气清新剂的例子进行说明。人类的嗅觉虽然没有动物那么灵敏,但也在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发现致命的气体,也能享受食物的美妙。但当一种气味持续存在时,大脑就会关闭鼻子的感应器,让它不再那么能感受到气味的存在。例如进入一辆新车,刚开始会对「新车味」很敏感,但坐久了就习惯了,仿佛气味消失不见。Febreze 品牌在更新自动式空气喷雾时,利用了人类嗅觉这个特性,「复制」了容器这个部件,在同一产品中插入两种不同香味的香水。当人的嗅觉在某一种香味下失灵时,产品会喷洒另一种香味,激活嗅觉,交替进行,让人一整天都能感到神清气爽。
六 / 依存:建立属性之间的相关性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在「部件」层面进行实验,而最后这种方法则是在更下沉的维度,即在部件的「属性」层面尝试创新。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大量依存关系的系统。例如当我们进食,血液里糖分升高,身体就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将血糖运到细胞里,血液里的糖分降下来,胰岛素也就随之降低——胰岛素值和血糖值之间的相关性,完成了一个能量的运输过程。
这个方法相对有点复杂,需要一个表格来帮助我们进行思想实验。例如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讲述如何对一款擦拭婴儿屁股的软膏的进行产品创新。
©️ 制图 by 粼粼 Twinkle
在表格的横列上,该企业列出了产品的各种属性,在竖列上列出了使用者的各种属性。以用户为出发点,将竖列上的属性都设定为自变量,横列上的属性为因变量,逐个格子进行联想。例如,如果软膏的气味会随着排泄量变化,一旦婴儿排便,软膏散发的气味就能成为父母换片的信号,提供便利。又如活性成分含量,如能随着皮肤敏感度变化,那么就能避免软膏导致婴儿皮肤过敏,等等。
与上面几种创新方法不同,这个例子跳出了解决方案及其周围的环境,连接了「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以此作为一整个框架进行思考。这让我想起《箭术与禅心》,若将人与事物看成是一整个生态系统,那么系统里的各种形式创新就是一场无限游戏,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下去。
🛶 蠢蠢式创新 v.s. 使命式创新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里,大多数经历都在背公式得答案,熟练掌握从 A 到 B 的通道,但对 ABCDEFG……Z 之间的缠绕并不知晓。享受赢的快感而不享受做的过程,更没有训练认知全局的能力和乐趣。但从上面的例子可见,我们起码可以首先 " know your game ",其实这样就能获得不少乐趣。工具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见全局的工具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能依靠上述的「套路」进行,特别是在复杂的、变化莫测的时代,现存的框架大多会被迅速打破。
涌现的复杂性以破坏性变革为特征。这种挑战可以由以下三种特征进行识别——问题的答案是未知的;问题陈述本身尚未展开;还不清楚谁是关键的利益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根据过去的趋势和轨迹预测未来,必须随着情况的演变来应对形势。涌现复杂性程度越大,我们越不能依靠过去的经验,而需要一种全新的方法:一种建立在感知、在当下以及为新机会建立原型基础之上的方法。
—— 奥托·夏莫,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资深讲师 
与「蠢蠢式创新」不同,应对未来的创新无法进行「思想实验」。舍弃过去的经验,面临着未知,需要的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多是一种能量。这种在深层打动人心的东西,无法用套路搭建,只能从倾听中来,从一手采访里来,从大量的生活观察中来,更是从个人的使命感、内心的力量感里涌现出来。这种面向未来的创造力,是人类独有的天赋。
「使命式创新 (calling innovation) 」,下一期再与大家探讨。
* 相关阅读:

3 No.48:Know Your Game 啊朋友 by 得意忘形(播客)
5 《微创新》Inside the Box: A Proven System of Creativity for Breakthrough Results [美] 德鲁·博迪 / 雅各布·戈登堡
6 《U型理论》Theory U [美] 奥托·夏莫

👋 See you next time.
复制 https://zhiy.cc/twinkle 到浏览器,
可邮件订阅这份 newsletter;
也欢迎习惯微信阅读的朋友关注本公众号,
建议星标防止丢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