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都知道圣诞节是西方国家最隆重的节日,尤其是小朋友们最期待了。
英国的幼儿园小学更是从11月起,就提前进入了节日氛围,几乎每周都有不同的活动安排。
这不,前两天,端端他们一年级准备了好几个星期的Nativity Show(圣诞剧表演)开演了,还邀请了家长们前去观看。
说到Nativity,可能很多朋友不熟悉这个词,它的字面意思是“耶稣诞生”。Nativity Show就是用戏剧的形式演绎耶稣诞生时的故事。
虽然它看上去宗教色彩很浓,但其实早已经不限于在基督徒中流行,而是变成了一种传统文化,不管信不信教,表演圣诞剧都是每个英国人的童年回忆。
对端端的这次演出,我还挺期待的呢!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早在幼儿园起,英国小朋友们就有Nativity show了。
想想一帮两三岁的小朋友,穿着2000多年前的人物服饰,或是扮成各种小动物、小天使,奶声奶气地说着台词,真是要多萌有多萌。
糖糖上幼儿园的时候,还专门去了一个农场,在真正的马厩里,有真羊、马、驴加入了演出。
而到了端端这一波,别说幼儿园了,连小学预备班都是在封城中度过,直到现在一年级,才有了第一次圣诞表演。
我一个二胎妈妈都盼着他的演出,更别提第一次看见孩子上台的年轻妈妈了。
我按时到达学校小礼堂的时候,几乎已经座无虚席,还好隔壁班的中国小朋友小D的妈妈早就到了,还特意帮我占了个座。
02
小D妈妈是第一次看学校演出。
我一坐下,她就探过头来悄悄问我:
“每年圣诞秀都这样吗?也太简陋了吧?”
谁说不是呢!
当年我第一次看糖糖表演,感觉跟她完全一样。
一年一度的圣诞演出,就在学校小礼堂的小舞台。
扯块幕布就是布景,场边一个老师弹钢琴、一台音响就是音乐,除了灯光时亮时暗以外,完全没有打光,更别提咱们国内常见的舞美和大屏幕了。
之前看我北京同学家孩子的六一晚会,那炫酷!知道的是幼儿园演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春晚呢!
我30年前在18线小城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元旦晚会也要去当地最大的影剧院舞台的呀。
糖糖端端虽然上的是公校,但好歹是我们这个郡府(相当于国内省会)排名第二的小学。这圣诞演出的排场,也未免太“寒酸”了点。
孩子们还是极可爱的,此刻一群“小星星”和“小天使”已经上台。
他们有的唱歌,有的伴舞,有的念台词,用儿童歌舞剧的形式讲述着圣诞的故事。
角色还挺多、挺复杂哦!
除了抱着耶稣宝宝的圣母玛丽亚和她的丈夫约瑟夫,还有小天使、牧羊人、引路星、驴(主演哦)、酒馆老板,东方博士,圣诞老人,孩子们和其他动物……
小D演的是三位东方博士之一,她妈妈笑着吐槽说:“行头看着挺华丽,其实只有一句台词,就是个打酱油的。”
为了每个孩子都能上台,学校也是煞费苦心。
糖糖当年是三个班一起表演,她演的角色是一群穿睡衣的孩子之一,任务是在听到耶稣诞生的消息以后上街“起哄”,哈哈!
端端一直跟我说他演的是小羊,可我愣是没在“羊群”中找到他的影子,还以为我眼睛不好,看漏了呢。
正当我左顾右盼的时候,一个穿着长袍的小朋友上台了,还被绊了一下,紧张得转圈圈。
我定睛一看,嗬,这是端端呀!
没想到他“戏份”还挺多,说完了单独的几句台词以后,还留在台上唱了3分多钟的歌。
虽然亲妈我注意到他紧张得一直咬嘴唇,但作为一个慢热又害羞的小男孩,端端的表现真是出乎我意料的沉稳。
我看见演小驴那个小朋友的妈妈偷偷抹了把眼泪。要搁没孩子以前,我真心理解不了这种激动。但是等到自己的孩子站在台上,就都体会到了。
说起来,这帮才5岁多的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整个演出将近一个小时,都靠他们自己听着音乐串场,几乎每个人都需要反复上台好几次。
没轮到上台的孩子就在场边席地而坐,“戏份”到了自己上去。
我特意观察了老师们,全程稳坐着当观众,一下也没指挥。
有的小朋友半天忘了说台词,老师也不提醒,大家都静静地等着他自己想起来。
有的小朋友“自由发挥”,突然坐在地上,或者在舞台上跟同伴聊起天来(糖姐姐干过这事!),老师也不会打断,就一直任由他们演。
说实话,我当年第一次看到“质检”这么不严格的演出,真是浑身不自在,觉得怎么也不排练好就表演了呢?
但是英国家长显然不这么认为,他们一个个望向台上的全是星星眼,仿佛看的就是春晚!
03
演出完毕以后,一直安静坐着的家长们瞬间沸腾了,全体起立鼓掌,还伴随着口哨声、欢呼声,持续了两三分钟,我一看自己的手都拍红了。
随后校长上台把孩子们好一顿夸,用词之强烈,仿佛刚刚表演的那群5岁多孩子,个个都配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
小D妈妈意味深长地跟我交换了一下“只有华人妈妈才懂”的眼神,又指了指孩子们的脚,压低声音说:“一会儿赶紧让你儿子穿上袜子。”
哈哈哈......
我就知道她会注意到这个,我也真心不明白为什么所有孩子都光着脚!

虽然室内有暖气,可大人们都没脱外套也不觉得热,而且一会儿孩子们还要这样走过,没有暖气的走廊回到各自的教室。
这种教育理念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我们中国妈妈刚开始真的很难适应。
不过一出“简陋”的圣诞剧,也折射出了很多英国早期教育的特点。
所有的孩子都有演出机会,公平大于效果

他们不会专门选有艺术天赋的孩子站在舞台上,而是全部都能上。谁演什么角色也不全由老师选,而是先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如果有冲突就抽签决定。
感觉比起演出效果,英国老师更看重孩子是否都得到表现机会,是否都享受表演过程。
孩子参与创作,不是被动接受老师教的内容

每年的圣诞剧目,虽然角色都是那些,但是台词和情节都有不小的差异,因为老师鼓励孩子们自己编剧,可以脑洞大开。
比如糖糖他们二年级时的演出,就在孩子们的集体创作下增加了外星人和海底生物的角色。创作过程中,既培养了想象力又提升了表达能力。
真心夸奖孩子,不跟随着“但是”
针对低年级阶段的孩子,英国老师非常善于找到他们的亮点并真心欣赏。只要不是原则问题,老师夸奖完孩子以后,都没有“但是”。
就比如校长夸大家的表演,绝对不会再说:“但是,声音可以再大一点,动作可以再齐一点。”
这点跟咱们中国人讲究谦逊,追求精益求精非常不一样!我猜这也是为什么华人孩子普通更自律,英国孩子普遍更自信的原因。
文化差异听上去是个很大的话题,其实就表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里。
我跟大家分享英国学校的教育,绝对不是要比较孰优孰劣哦!而是希望能提供多一个视角,让大家的教育观更加全面。
老实说,我这种传统文化下长大的妈妈,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更希望孩子在光彩夺目的大舞台上呈现一个高水平的表演,还是更希望他们不要太在意形式和结果,更多地去享受过程。
你们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哦~
喜欢我的分享,就请多多点赞、在看、转发,咱们下期再见。
END
★  
  正在团  
  ★
点击上方图片可选购
英国国民品牌身体乳+护手霜+沐浴露+牙膏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