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萌芽
转载自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

暑假带孩子去新加坡参加钢琴比赛的时候,我们也去了美术馆看展,印象很深的是那里有一个玻璃栈道,里面用了一些视觉效果让你如临深渊。▼
孩子们邀请我去栈道上跑一跑,他们跑得可快了,一点都没有任何顾虑,可是我就是迈不出第一步,透过那个玻璃窗我看到的景象,哪怕我理性上知道这一定是“安全的”,但是我内心的恐惧已经拽着我迈不出步伐了。
我听到孩子们在栈道另一头向我喊话:“妈妈,勇敢点,来啊,别怕!”……我内心其实反而是觉得沮丧的,我明明那么怕,孩子们你们都没看到吗?
所以前段时间,当社群里的妈妈发给我看这个视频,让我“点评”一下时,我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我在栈道前哆嗦的样子。哪怕是已经30岁的大人了,但是那份恐惧和不被理解的沮丧,还是依旧存在的。
想起那天晚上我跟孩子们聊了栈道的时候,我明确跟他们说了我内心的沮丧后,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啊,鼓励也会有不合适的时候啊?
的确,这跟我们印象中的不一样,我们时常认为生活需要勇于表现,发挥出自我应该有的水平,也要全力以赴,我们这样子要求自己,有时候也会潜移默化地如此鼓励孩子,但有些鼓励,无形中也是在不断施压。
鼓励是把双刃剑,用得好能让孩子感到温暖和支持,用得不好就给孩子增加枷锁和包袱。生活中如何做才好,我今天来跟大家说说这个话题。
恰当的鼓励得循序渐进
恰当的鼓励得循序渐进,意味着我们也得学会如何拆解路径,让孩子有勇于接受挑战,并且能迎难而上的扶梯。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一个研究就说的很通透,实际上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动机的,不是把孩子推出去,鼓励孩子独立去完成所有的任务,而是父母愿意在孩子身边,辅助孩子的成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孩子最终能战胜困难完成任务,那么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挑战会感到更舒服,迎接挑战的动机也会更强。他定义这个最能激发潜能、帮助学习的区域叫“最近发展区”,我新书《教养力》里就专门跟大家讲述了这个方法的实际应用。
我跟大家简单再说一下,配合这个概念有“脚手架”理论,通俗来说,当孩子处在最近发展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从陪伴到逐渐放手的方式,来协助辅导孩子,就像搭梯子一样:


1. I do(我做)
2. We do(我们做)
3. You do(你来做)
以我们都关注的“吃喝拉撒睡”来看,当孩子小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最在乎的事情大部分都是我们口中的“小事情”,比如孩子想要自己收拾玩具、玩水、把积木拆了叠、叠了拆,这些事情都是属于孩子可以自己做的范围,那就是“I do”(我做),在这个区域里,我们要放手让孩子去探索,直到孩子在这些过程中遇到了“瓶颈”。
“We do”(我们做适用于当孩子接收到更难的挑战任务时,我们可以通过这个一起行动的方式,让孩子可以体验到升级闯关的乐趣,并体会到自己一直在成长并自我。一个能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状态有更多话语权的孩子,抗挫能力也会更高。
等孩子迈过了这个挑战,重新进入一个自己能驾驭的区域时,你会发现孩子通过分析形势发现一个解决办法或者找到一个答案后,他头顶上就像亮起了一盏灯。
我们把这种情况命名为“认知灯泡体验”,那就是突然之间,孩子大脑里打开了一盏灯,意识到“我懂了”,这个时候我们又可以回归到“You do”(你来做)的领域里,为孩子创造更多“认知灯泡体验”的机会,这更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自立。
比如如果你要教会孩子完成一项复杂的家务活,你需要把任务进行拆分,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告诉孩子,孩子完成了第一个步骤,再告诉孩子第二个步骤要做什么,孩子完成了第二个步骤,再告诉孩子第三个步骤要做什么等等,这个过程都是很好的示范。
恰当的鼓励是允许开放讨论

在栈道上,孩子们不知道我内心的恐惧,一味鼓励我“快来啊快来啊”,哪怕我是比他们年长很多的人,可我内心还是充满焦躁和抗拒,因为我觉得
孩子们不懂我
同样,恰当的鼓励也是如此,如果想让孩子达到“我懂了”的状态,就是要想办法引导孩子逐步理解、吸收我们要传递的信息,让这些信息变成他们的一部分,运用合理步骤一次迈一步,以便孩子跟得上。他们自己能思考并能弄明白,不用再纠结于听父母发号施令。
所以我当晚就主动找了孩子们聊这件事情,我不羞于表达,实际上开放式地讨论内心的恐惧和不安,这也是鼓励孩子成为主人翁的角色,包括了孩子内心是否感觉到爸爸妈妈心中有他的位置,并且愿意让他参与到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过程中。
如果家里有更复杂的议题,我经常跟两个孩子做的,就是“决策树”的讨论方式,鼓励孩子们用树状结构,对具体步骤进行细化。我们一起想了解的话题,用树状结构画出来,有些树枝可能最后讨论后是死胡同,或是大家不希望看到的结果,有些指向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
这可以让孩子们在纸上看到就能立刻明白问题所在,就能思考不同行为之间的关联和后果,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行为的利弊。
恰当的鼓励是不会模棱两可
我跟大家说一个事情,如果你在孩子成功的时候,表扬孩子学习很努力,但看到孩子失败的时候,却责备孩子能力不足,这样的描述实际上是很模棱两可的,孩子可能潜意识会认为,那爸爸妈妈对我的评价就是,我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实际上能力是不足的?
所以别小看不同场景下的点评方式,实际上孩子们都是从一个整体来吸收的,模棱两可的点评方式会让孩子很困惑,加深孩子内心的挫败感,并且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更加没有信心。
你可能也会好奇了,要怎么做怎么说,才能避免模棱两可呢?
大家可以记住以下我说的,在孩子成功的时候,表扬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比如“你能想出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你这两天都花了很长时间认真准备”,在孩子失败的时候,也同样要对应来强调孩子还不够努力,比如,“我觉得你这次还没有尽到全力”,这样进行鼓励,是给予孩子更多的正向思维,孩子会觉得:原来我的能力还是可以的,我只要再努力一下,就会做得更好了。
恰当的鼓励是不会过度夸张
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如果你总是表扬“孩子真聪明啊”,“你真擅长做这个事情,没有比你做得更棒的了”,其实也会在潜意识里刺激孩子去放弃挑战更艰难的任务,孩子会觉得,这个挑战太难了,如果我完不成,父母就不会这样夸我了。
那么,如何避免呢?其实,与刚才提的也一样,父母可以聚焦对孩子努力过程的表扬,即表扬和肯定孩子的付出,并用启发式的提问进一步引导孩子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方向,我们是可以通过一步一步地调整和优化学习策略,从而实现我们的学习目标的。
如果发现孩子对某一个结果非常满意,那我们也不妨试试这么说“你这次想出了一个不错的办法,我们要不要试着调整一下策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径呢?这同样也是启发式提问。
很多时候,我们父母的角色,并不是只能替孩子解决某个单项问题。当我们能从孩子的现有能力出发,帮助孩子探索清楚自己究竟还可以做什么,自己的潜能还可以往哪些方向延伸,那么孩子如同海绵一样擅长吸收的特质,一定会让他收获更多,也成长更快。
所以回到最开头的那个小婴儿的视频,实际上那个小孩子需要的,根本不是父母不停催促地鼓励,而是最简单、但是让孩子最安心的拥抱。
那晚我也跟孩子们说,如果下一次你们看到我害怕了,就张开双臂来给我一个踏实的拥抱,这也是我内心渴望的鼓励呢。
所以如果你下次也遇到这样子的情况,看到孩子内心发出了求助信号,行为出现了抗拒信息,别犹豫了,就伸开双手,给孩子一个他最需要的拥抱,这便是最有力的鼓励了!

文章授权转载自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主理人萌芽,两个男孩的妈妈,世界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香港注册社工,长期研究亲子沟通和亲密关系,创办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研发有孩子教养课、正面管教课、情绪管理课等高质量课程。
— THE END —
版权说明:本文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鸣谢原作者及编辑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长按二维码  关注【鲁稚的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