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谧的宝庆路东侧栅栏之后,有一座花园建筑,别致典雅,闹中取静,红色斜坡屋顶与欧式风格的露台,吸引力诸多市民游客的目光。这座老建筑有着怎样的历史?如今它又发挥着怎样的功能?今天,一起来“阅读”它↓
建筑本身
宝庆路3号始建于1925年前后,占地约4750平方米,原为德商住宅,早期仅有2号主人楼和5号管家楼。1930年前后,房主对其进行了改扩建设计,包括新建1号客厅楼和3号楼,改建2号楼南立面等。
1号楼,建造于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即现代主义风格在全球乃至上海流行时期。1号楼工整的建筑平面,简洁的装饰,釉面砖外墙,白绿相间的马赛克地面等都是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特征体现。
建筑内部的彩色玻璃窗
宝庆路3号作为上海近代花园住宅中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建筑的代表,其中铅条彩色玻璃窗、室内装饰、外墙釉面砖、马赛克地坪等设计元素,都体现了其不同建造时期的艺术审美情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建筑修缮
右侧为新建展廊
2017年,宝庆路3号保护修缮工程启动。结合现代化展陈展览功能需求,新增设轻巧通透的展廊连通原本散落的建筑单体,完善了展览参观的流线。新建连廊采用板柱结构体系,以实现轻巧通透的空间效果,同时位置尽可能向北面退让,以保留原院落空间和主楼建筑西立面别具特色的空间形象。新建连廊在面向花园景观方向采用大片玻璃窗,使用折板建筑屋面及墙面垂直绿化,将建筑体量消隐于景观绿化并融入原有的院落空间中。另外,连廊采用的耐候钢板也使新增部分具有自我身份识别性,并与原有建筑有机融合。
修缮后的宝庆路3号,现已作为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投入使用,系统介绍了交响乐在上海的近现代发展史。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与毗邻的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相得益彰,为音乐爱好者提供参观、观演的连续体验,也为历史建筑的以用促留、活化再利用提供了新范本,发挥了历史建筑的社会文化价值。
修缮设计采用了三维激光扫描测绘、房屋质量检测、历史图纸分析比对、现场完损调研等方式对建筑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基于以上信息确定修缮方案。
修缮团队对于庭院绿化和景观环境等进行了精心整治和梳理,修复现场遗留的陶罐、石蟹等小品,将它们还原到庭院之中,恢复了近代花园建筑院落风貌。
外墙修缮过程
修缮设计中,针对较有特色的部分,如卵石外墙面、面砖和马赛克外墙面、水刷石外墙饰面、钢门窗、木门窗、铅条彩色玻璃窗等,以清洗和修复为主,原样翻做为辅,进行了重点修复。
修缮后的室内壁炉
修缮后的彩色玻璃窗外部
修缮后的建筑构件
对于重点保护房间的保护修缮对象,包括彩色花砖地面、壁炉、木楼梯、天花等,在以保护为主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利用,结合家具等隐蔽空调、排风等末端。对非保护房间内有特色价值的局部构件予以保护,尊重历史不刻意复古,新做装饰结合使用需求设置。
地柜式空调
因功能转换,需结合各空间不同情况添加布置现代化设备。在空调新风方面,地柜式空调的外饰面采用与木门窗一致的木材质感,结合窗台、展柜等协调布置。新风排风则利用原壁炉烟囱、门上高窗等隐蔽位置灵活布置。修缮方采取多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最大化还原历史建筑风貌。
开放信息
地址:徐汇区宝庆路3号
建筑打卡点
1
乐之河
主要讲述上海交响乐团的发展过程,以及上海交响乐发展简史。
2
乐之传
这里收录了32位世界重要作曲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并有360度和180度的全息多媒体技术介绍乐器、乐队组成、重奏组成等,是交响乐入门一站式课堂。
周边打卡点
1
上海交响音乐厅
上海交响音乐厅位于徐汇区复兴中路1380号,建筑面积为19950平方米,由1200座演奏厅和400座的室内乐演奏厅组成。外部朴素的陶土砖和顶部灵动的曲面相结合,如同一本摊开的音乐总谱,让乐团人“倍感亲切”。颇具“本土风味”的官方昵称“馄饨皮”,更是拉近了上海市民与这座建筑的距离。
地址:徐汇区复兴中路1380号
2
黑石M+音乐主题街区
黑石M+因历史文化保护建筑“黑石公寓”而得名,秉承“生活中的音乐家”的理念,将音乐、艺术、文化融入居住生活。
地址:复兴中路1331号
周边旅游线路推荐
上海交响音乐厅→黑石M+音乐主题街区→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博物馆
往期精彩回顾
(滑动查看更多)
资料:市文化旅游局

编辑:孙凌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