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奥运之前就已经是当红炸子鸡的谷爱凌凭借在并非自己最强项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上的超高难度动作和无懈可击的完美发挥,收获了她的第一块奥运金牌。
▲ 正是这最后的惊天一跳,还是此前从未尝试过的偏轴空翻转体1620,使她以0.75分的优势反超了此前两轮一直遥遥领先的法国选手Tess Ledeux,将冠军收入囊中。
▲ 她的奥运服装背后是自己设计的龙的图案,“飞龙在天”,滑板上的字是“人中之龙”,既表现了十八岁女孩的自信,也表达了她要把中国元素通过滑雪带向世界的美好愿望。
本届是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首次成为冬奥会的比赛项目,而谷爱凌代表中国,拿下了首枚金牌!个中意义的非同凡响,可想而知。
社交舆论沸腾了。
她成为了街头巷尾纷纷在热议,所有媒体争相报道的“天才少女”,关于她的故事我们接下来会有详细的报道,而今天我们则要关注天才少女周边的无数真真假假的猜测与流言。
大众对她的探索不再局限于她本人,更涉及她的家庭,她的背景,她的母亲,甚至开始研究从未被提及的父亲到底是何方神圣。
一时间,流言四起。
一条写着“谷爱凌父亲是谷歌第五号员工”的微博经由@来去之间(微博老总)转发后获得了更广泛的传阅点击量。
▲ 还引申出了“所以谷歌姓‘谷’”这么啼笑皆非的梗。如今这条原微博已是非公开可见。
根据被四处流传的图片,其实是一位不知名人士发的朋友圈👇
这位“谷歌第五号员工”Ray Sidney的一张合照,倒成了整个互联网人人言之凿凿的真相……

其实早在17年的一篇采访报道里,谷爱凌就提到过他的名字,称他是妈妈的朋友:
19年,母亲谷燕也在脸书发过女儿和Ray Sidney的合照,写的是“从大师那里学习”,摆明了就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猜测这个故事疯传的起点是因为Ray Sidney前些天更换了脸书头像,谷爱凌的母亲谷燕点赞后同步到了自己的账号:

▲ 头像正是他抱着小时候的谷爱凌……
Ray Sidney还在自己更换头像的动态里留言,“谁能认出这位未来的超级巨星?(我不是在说黄衣服的人)”:
有条评论认出了当时还是小小朋友的爱凌,还有条留言彻底加深了后续的误会👇
▲ “原来这就是你秘密的私生女?”(“love child”意为“私生子/女”);Ray Sidney回答,“谁说是秘密?”
怎么看都像是一种为自家朋友小孩征战奥运加油鼓起的玩笑,却被国内广大媒体解读为公开谷爱凌是他女儿的默认……
消息喧腾,各种八卦文章频出,最终又重新传回了大洋彼岸。

Ray Sidney不得不在留言里更新解释:
▲ “也许我得澄清下:谷燕(爱凌的妈妈)跟我约会了几年,我也认识了爱凌好多年,为她取得的一切感到骄傲。但我是在爱凌出生后才认识谷燕的。”
当然,看起来谣言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继续更换了一张新的合照作为头像:
▲ 一张更能看出是童年谷爱凌的合照。
其实关注谷爱凌久了的就知道,她一直跟着母亲谷燕生活,各种采访新闻里从没提起过父亲姓甚名谁,她的家里也看不出一丁点爸爸存在的痕迹。
▲ 就连这张摆在家里最重要的位置上的全家福合照,也完全没有爸爸的身影。照片里唯一的男士是姥爷(她喊爷爷),而爱凌当时还很小很小。
大众对她父亲唯一知道的确切信息是,哈佛毕业。
▲ 出自17年国内采访拍摄的纪录片《少年志》,谷燕提过一句。
跟她一起住在旧金山家里的只有妈妈、姥姥(她喊她奶奶),还有两只猫。
在爱凌的成长道路上,这两位女性肩负起了抚养、陪伴、教育的全部使命。
所以真的没必要热衷于给她“找爹”,不如来研究下她的母亲谷燕,这位北大、斯坦福毕业的优秀女性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她又是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培养出谷爱凌这般优秀、全能的孩子。
“天才”确实来自不同世代的基因累积
先来看一眼谷燕的出生家庭。
父亲谷振光在百度百科的资料里显示,是高校的足球主力,擅长滑冰、滑雪,还兼具各种才艺。
▲ 也有报道说他曾是一名电力工程师,退休后跟随女儿移居旧金山,2014年去世。
母亲冯国珍,是交通运输部的退休干部,原交通部体改司的高级工程师,据说曾是上海交大的女篮运动员:
▲ 在爱凌四岁时就教她三位数乘法。
 一把年纪照样可以陪着练接球。
对谷爱凌来说,姥姥(她喊奶奶)和姥爷(她喊爷爷)代表着中国,代表着故乡。
而母亲谷燕走了一条八十年代末精英知识分子的道路。

根据她的领英资料显示,北大的物理化学本科、生物化学硕士,奥本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硕士,后又到洛克菲勒大学生物遗传实验室任研究助理。
本该是沿着生化科技走到底的学术研究之路,在1992年那年迎来了转折点。

她放弃了搞了多年的科研,而转向了投资领域,还顺道去斯坦福读了个MBA。

在美国留过学的人都知道,如果埋头做学术,是赚不到什么钱的,而改行做金融投资大概是最简短的改变生存状态的路,对于高智商人群,这是很容易的事。
根据她的工作履历显示,1993年她曾在雷曼兄弟实习,94年开始在班克斯信托银行做衍生品交易,96年就成为一家创投公司(ITIM)的大中华区代表和董事会成员。


1997年她更是回国创业,开了一家名叫北京东方伟博国际信息技术的中外合资公司。
说是信息技术公司,实际上是首家引进风头机制的企业,做的是关于风险投资、金融衍生品等一系列相关的业务。这从她1998年接受采访的报道里可以看出:
报道里把她描述成在华尔街处理上亿美元交易,怀抱满腔热情回国创业的年轻有为的企业家。
当然了,上个世纪末来中国做风投,的确是敢为人先,但那时的中国正在发展期,复杂而多变,而且仍然是一个男性主导的商业社会,怀抱着“绝不要怀疑一小批有远见卓识和奉献精神的人可以改变世界,因为世界正是被这样的人改变的”美国式理想的年轻高知女性似乎并不适应那个龙蛇混杂的时代。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页,从华尔街归来的高知女性们回到中国寻找机会,无论是张欣也好还是俞渝也好,她们都通过嫁人找到了深谙中国世情的男性合伙人,联手一起开创事业,成为这些男人背后的女人,很久之后,在这些男人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取而代之。
看起来,谷燕并没有找到这样的一个人,她的公司并没有熬到本土互联网企业爆发的元年而过早地鸣金收兵了。
2000年后,谷燕重新回到了湾区。
很多报道显示,谷燕的妹妹谷凌因为车祸去世,而在十个月之后的2003年9月,谷燕生下了一个女儿,为了纪念妹妹,取名谷爱凌,英文名Eileen Feng Gu(Feng正是取自姥姥冯国珍的姓)。
按她上大学的时间线推算,那时的谷燕应该已经过40了,算是高龄产妇。
不过,孩子的出生并没有间断她事业上的步伐,她依旧先后担任了多家公司关于对冲基金、投资相关的总经理,所以,谷爱凌相对比较优裕的童年生活当然来自母亲多年来辛苦的工作。

在她“高大上”的履历里,有一条跟各种专业都不沾边的“兼职滑雪教练”,而这也正是小爱凌的滑雪启蒙之旅。
用谷燕的话说,她因为自己热爱滑雪,带着孩子去滑雪把她送去上课,“无意间”带着她走向了这条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培养出了一个世界冠军。

她特别高兴自己能幸运地有了一个陪着她滑雪,还比她滑得更好的女儿:
单亲妈妈尽力给女儿的丰富童年
把谷燕的脸书账号从头到尾翻了个遍。
在谷爱凌还只是个小朋友,没有太多人认识关注之前,谷燕的脸书更像是个晒娃的朋友圈,也让我们可以一窥湾区中产华人家庭到底过着怎样的育儿生活。
▲ 她们一家住在旧金山sea cliff区的海景别墅里,阳台可以饱览整个金门大桥的美景。
在谷爱凌只有3岁的时候,妈妈就带着她去滑雪:

之后的很多年更是世界各地跑:
7岁的暑假,是在巴黎、罗马、梵蒂冈转一圈后:

又回到了北京,跟小伙伴们一起逛个紫禁城,在北京颐和安缦酒店吃个午餐,然后再去颐和园游个船:
那年谷爱凌写下自己的愿望:拿到空手道橙带,可以在长大后打倒坏人。
这一年,谷燕也曾谈及对自己的单亲母亲身份产生过怀疑念头。
▲ 翻译一下:我有一段很糟糕的时光,作为单身妈妈感到艰难,同时也为我可爱的女儿感到难过。我会怀疑我或者我们存在的意义,直到有天我收到了一条信息,“记住你是个很好的人,如果世界上有更多的你,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这条信息令我泪流满面,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赞美之一,我深受鼓舞。
猜测一下,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抚养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易,也有社会对单身妈妈们的偏见:
▲ 因为同一天她发了自己因为滑雪受伤送医急救的消息,对拍几张X光片、跟医生交谈了5分钟就花掉3800美金的医疗政策深感抱怨……
但更多时候,她跟女儿的关系是相互陪伴:
▲ 比如在谷燕开刀做切除阑尾手术后的几天,才8岁的谷爱凌陪伴着妈妈度过了有史以来最饥饿的感恩节。然后满心欢喜又可以回到太浩湖的Northstar继续滑雪。
谷爱凌8岁的暑假是从阿拉斯加的冰川回到北京,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那时,妈妈已经开始为她展示出的滑雪天赋骄傲:
爱凌的第一个后空翻:
爱凌在坡道障碍12岁以下女孩组拿到了金牌:
一切的一切妈妈都为她记录在案。
12岁,回北京过暑假吃烤串:
去内蒙古大草原骑马:

再拍了套特别有国内特色风格的写真艺术照:
当然不只是这些,她过着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生活:
▲ 跑步、烤饼干、爬树、听歌剧。
▲ 她上的初中,Katherine Delmar Burke,一年学费高达4万+美金,而她已然成为了学校最年轻的杰出人物。
每逢放假,谷燕会带着女儿到处跑:
▲去墨西哥。
▲ 在结束比赛拿到冠军后立马带她去伯利兹(中美洲小国)过春假。
不停地在北半球的夏天跑来南半球追雪:
▲ 15年在新西兰皇后镇附近的Cardrona。
▲ 16年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Perisher。
母女的足迹称得上遍布世界:

▲ 斐济。
▲ 瑞士。
▲ 威尼斯。
而这样满世界飞的机会在谷爱凌的成绩得到各界认可,有更多的品牌赞助和比赛邀约后变得更加频繁:
▲ 前脚飞去巴黎看时装秀。
▲ 后脚住在瑞士的山间小屋准备比赛。
▲ 还有拍摄GQ杂志的奥地利施图拜谷地新施蒂夫特,所到之处都有妈妈相伴。
母亲谷燕的脸书账号更像是她的发言,记录女儿关于滑雪上的成长,记录她人生道路重要节点。
作为全日制学生,在保持训练节奏的同时还能提前一年学完了所有课程顺利毕业:
并且考出了1580的SAT高分: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天才真的是天赋异禀,各方各面都优秀得异于常人。

高知女性的单亲培养路
1、多点培养,寻找天赋。
湾区的中产精英家庭最盛行的子女培养方式大概就是多点培养,寻找天赋,就是你在不知道孩子擅长什么的时候,你尽量让他去试,在这个试的当中,让孩子自己找到自己路。
谷爱凌刻在家族基因里的爱跑爱跳的运动基因,让她充满了运动天赋。
她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兴趣想要尝试。
而母亲谷燕对于她的各种爱好永远是无条件的支持
▲ 开车载她去参加各种课外课程,沿路在车上换衣服。
文艺点的钢琴芭蕾:
激烈点的跑步足球骑马射箭攀岩:
真的是把她培养成了一个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全能少女”。
▲ 同时没有放弃让她继续参加全日制教育,而不是选择滑雪学校或者自学,让她有跟普通学生一样的生活。
滑雪,更像是谷爱凌在找到个人爱好和天分结合后的自我选择。
在此之前她练过跑步,所以家里墙上贴满了赛跑时的号码牌。后来妈妈更希望她去练习危险系数较小的速度滑冰,但没办法,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滑雪。

2、在爱中建立规则,在努力中成就天赋。
纵然有巨大的天分,在选定滑雪作为专业之后,依旧需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这里付出努力的不只是辛苦练习的爱凌,还有一直陪伴她身边的妈妈。每到雪季的周末,谷燕都会来学校接女儿,然后驱车前往太浩湖。
▲ 三百公里的路程要开七八个小时的车,每周如此,滑雪不仅费钱而且需要大量时间,可见做妈妈的辛苦,爱凌会乖乖坐在妈妈车后座看书,做作业。
坐在一旁观看比赛录像。
甚至到去年,爱凌早已是大孩子了,因为疫情进不了比赛场地的谷燕只能呆在围栏外观望等待着女儿的赛果。

而作为一个培养出奥运冠军的母亲,谷燕作为一个高知女性显示了高质量培育者绝对不同凡响的健康心态与格局。

首先她情绪稳定,给予无限支持。
成长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谷爱凌也会生病也会受伤,会展现出来她年龄的孩子气。

▲ 十几岁时因为嗓子疼抱着妈妈痛哭。
▲ 谷燕在深夜跑去药店为她买药。
▲ 然后隔天自己被传染了,不想让女儿担心,实在憋不住了才咳嗽了两声。
▲ 被谷爱凌发现她咳嗽后,害怕孩子担心,立马宽慰她,“病毒不敢感染我”。
▲ 有一次谷爱凌滑雪的时候摔倒摔到头甚至引发了脑震荡。
▲ 谷燕在她被接走后默默跟在她身后帮忙收拾雪具。
妈妈的言传声教,聪明懂事的女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永远懂得爱。
▲ 很多时候,她不想让妈妈的辛苦落空,所以就算是生病,也盼望了立刻马上好转能继续比赛,才不让妈妈辛苦为她安排好的一切(机票、比赛日程等等)白费。
作为从小都是队伍里最小的孩子,母亲谷燕陪伴她身边左右:
但即将迈入18岁的谷爱凌在迅速学习着独立和长大。

开始可以独当一面处理问题。
▲ 有一次,谷爱凌的教练临时放了鸽子,妈妈在电话那头很无奈,但很快,谷爱凌调整情绪反过来安慰她道,“没事,我能想办法”。
其次母亲从不把自己的奉献当成筹码,索要回报。
不可否认,就算在美国多年,谷燕身上仍然有中国女性那种肯于奉献周到细致的服务精神,女儿成名之后,大部分时候谷燕就和所有默默辛劳的母亲一样,跟在孩子背后忙碌操持。
▲ 谷爱凌拍纪录片时能看到母亲站在那里收拾东西,不发一言,完全没有出镜的意思。
▲ 有节目组来拍她跟姥姥聊天时,母亲(右边的黑色身影)就在厨房里忙碌着……

真的,也难怪她要夸自己的妈妈比别人的妈妈都好。
这张图真的看得人热泪盈眶,帮女儿收拾好获得的金牌,母亲谷燕满眼都是爱和骄傲。
但她从来没有像很多中国家长那样的强调“我为你这么辛苦付出”“我只为你活着”,因为那样的句子后面包含的意思是“你也要为我活着”,“你要回报我的辛苦”。

她一直强调的都是最平等的关系,不向孩子一味强调付出需要认同回报,她说的都是“你一点都不欠我”。
她对女儿的期许,也从来都不是事事都要拿第一。

而只有这简单的几个字,“自由丰富快乐勇于尝试”:
▲ 她可以静静地在屋里看着女儿挂在院子里的树枝上拿胳膊荡秋千……就问几个中国家长能心平气和地看这一幕。
▲ 放心大胆地让孩子从窗户爬出屋子铲雪。
▲ 在屋里看着女儿尝从屋檐摘下的冰锥,还为她拍视频记录。
▲ 看她一个人在长城上蹦蹦跳跳唱歌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她们相处的模式,与其说是母女,不如说是朋友,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永远都是脸贴脸的合照:
▲ 奥运会前的母女look。
3、不将自我意志强加给孩子。
谷燕当然会为女儿的成就高兴。

但更多时候,她是智慧地让谷爱凌更加懂得享受比赛。

她在比赛训练时对女儿最常说的,不是“加油”,而是“注意安全”、“不要有压力”:
她并不需要她完美,因为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完人。
这就代表着,她可以比赛有失误,她可以不争第一。
▲ 面对女儿一意孤行要挑战更高难度的项目时,她也会担心。有一次比赛谷爱凌摔了,妈妈立刻跟她通话询问她的情况,听到她说再尝试一次,惊讶到瞳孔放大。
▲ 但最终决定还是在谷爱凌自己,谷燕从不强行干涉,只是默默鼓劲,告诉她,“我为你骄傲安全第一”。
▲ 包括这次的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的最后一个动作,谷爱凌尝试了她从来没有练过的1620。她说这是“不听妈妈的话”。
她相信女儿,鼓励她也可以不用取悦所有人,只做自己。
就像谷爱凌在采访里说的,她只是18岁,尽管因为代表中国参赛的问题遭到了太多美国网友的怒骂攻击,但她并不想去在乎这些不好的评论。
对她而言,人生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绝非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人身上。
4、培育者内心的自洽让孩子健康阳光自信。
在教育心理学里,培育者的心性对孩子影响甚大。
如果培育者对于世界有着坚定从容的世界观,本身就是一个心智健康内心自洽的人,无疑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他们会省却许多力气去寻找自我,早日实现自我成就。
而许多认为父母皆祸害的孩子的穷尽一生为自己寻找自洽,光是安顿好自己安全感和内心的安宁可能就要花去他们半生的时光,而做为妈妈,谷燕则在自己这一辈完成了这种寻找和自洽,没有把这种不安宁带给下一代。
谷爱凌曾在一条“妇女节快乐”的ins里写道,“感谢非常自信的姥姥(灌输了我的竞争天性)和务实勤奋的母亲(教会了我抱负和职业道德)”。
看姥姥一把年纪照样可以对着镜头走台步,就能感受到这由内而外散发的自信:
而母亲谷燕对女儿的影响,不只是母女两一脉相承的灿烂笑容:
还有阳光、热情、心胸开阔的个性:

▲ 谷爱凌夸妈妈是最心胸开阔的人,对身边人付出所有,所以她耳濡目染。
▲ 这样的个性为她赢得了太多的朋友。
▲ 就算赢得比赛后,她也一直在痛哭的Tess Ledeux身边安慰她。
从小跟着母亲姥姥一起成长,带给她的还有对于世界看法的不同。
她不被世俗层面的“美”所束缚。
也不认可现有的男女有别的刻板印象。
▲ 早在11岁,谷爱凌就在学校发表了关于男女因为性别原因造成参与运动和薪酬不公等问题。
她真正享受体育,享受一个普通人类享受到极限运动时的高峰快乐「柔软且颗粒状的雪在我的雪板下流过的时候,让我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她还希望借由自己的力量,能推动更多女性加入体育运动中来,让体育团结更多人,让这个世界更好:
她的母亲年轻时信奉的那些话可能在当时的时代未必得到正面的回响,“绝不要怀疑一小批有远见卓识和奉献精神的人可以改变世界,因为世界正是被这样的人改变的。”
但在谷爱凌这一辈却是大家都认同的常识,你要成为你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你要成为更好的人,然后让这个世界更好。
对女儿谷爱凌而言,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她是模特:
是顶级运动员:
也是即将入学斯坦福的新生。
她还说自己更想当一个美食鉴赏家:
并且还是一个出色的写作者,拥有超越十八岁宏大的见识和格局。
我们并非无视恐惧,而是要培养深刻的自我意识,并进行深思熟虑的风险评估,从而与恐惧建立起独特的关系。
我可以增强自己的自尊,并尽量减少自己对于外界期待的需求,从而控制我身边的压力。

无论孤身一人还是面向整个世界,我都专注于感恩当下、判断当下,并享受体育带给我的快乐。
——摘自《纽约时报》谷爱凌《我承认,我爱上了恐惧》
对母亲谷燕而言,她也仍然是出色的职业妇女,从前她是金融业从业者,现在她可能会经营着女儿的事业,但她又并绝非是一个严酷的控制者,她总是让女儿做决定,她总是在说,喔,那是你的人生。

教育的最大目的难道不是用自己的心灵去启发另一颗年轻的心灵,让她成就她的世界么?
我们在她身上看到上一代游走于中美两国之间的精英女性身上的坚韧力量,她们受过中美两国最优秀的教育,身上既有美国式的浪漫和激情,也有中国式的务实与严谨,我们为年轻的天才喝采之际,不要忘记正是她,非常艰难地,努力地,借助自己能有的,仅有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改变了谷家三代人的命运。
她让曾经丧女的母亲获得亲情与欣慰,也让单亲的女儿获得无比精彩的人生,更让自己的信仰落地生根——让这个世界变成得更好。
真正绝地逆袭的大女主就是谷燕这样的吧,没有奉献,没有牺牲,就是去勇敢地活,因为一个人只要活出自己,就活出了一切。
祝每一个女性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作者:苏一白
责任编辑:Miss H
出品:蓝小姐和黄小姐
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