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295篇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没啥主题,基本是想到哪说到哪。可能几个段落逻辑上没啥联系,大家凑合看吧。
首先说一下放假以来的资本市场,我们大A股没有开门,只有港股市场开张了。

虎年第一个交易日,萎靡已久的恒生指数,暴涨了3.24%,可以说是虎虎生威。
单纯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看,恒生指数目前处在一个长周期的支撑线上。
过去三十年时间里,每次恒生指数下跌到这个支撑的位置,后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不知道这次是不是会例外。
如果观察港股板块趋势的话,香港的金融地产、电信和能源板块,已经走出了底部形态。
再加上我们之前看好的基建和特高压板块,今年的部分主线可能会在这里面产生。
金融地产基建电信里面,金融地产基建特高压,主要是货币宽松和老基建投资的逻辑。
电信这块我个人觉得一方面是新基建投资,一方面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数字经济带来的估值提升。
当然了,这些数字经济板块里面有很多弹性巨大的公司,都是炒概念又没啥业绩的垃圾股。
从过往经验看的话,过去这类主题投资每次炒到最后,基本都是击鼓传花的庞氏结构。
毕竟股票的估值提升和炒作,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大故事可以讲。有大故事和大方向,才会有预期变化和估值提升。
当然了,纯粹炒作概念的结果必然是一地鸡毛,所以到了高位及时撤退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最后接盘的人,会给前面所有人买单。这已经是每次概念炒作,必然的结果了。
能源板块比较简单,就是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带动传统能源化工,整体上下游上涨的逻辑。
碳中和碳达峰的快速推行,会导致传统能源退出太快,新能源的供应又跟不上。
现在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大家都在快速的搞新能源。传统能源新增产能很难,而且还会砍落后的产能。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被压缩了,人为的导致了供需出现不平衡。
供需不平衡再加上这几年美联储欧央行大量印钱,最终导致传统能源价格大涨。
大家对新能源填补传统能源缺口的预期,都是非常乐观的,所有人都觉得我们能去旧换新无缝衔接。
但后续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落地过程,和中间的价格上涨,对多数人是非常痛苦的,大家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成本。
因为全球政府统一行动,会搞出的是短期供给断层。叠加市面上货币泛滥,后面油价超过120可能都不是梦。
其次再说一下,假期和朋友们沟通以后,对未来地产的一些预期。毕竟地产对多数人来说,是家庭财富占比最大的部分。

对于地产来说,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是从全国角度看不怎么会受人口影响的大都市。

二线城市里还能继续看看的,基本就是那些人口超过千万的几个强二线城市。
这些城市,虹吸了所在省份下面小城市的人口。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进行,下面这些小城市的生育率也在不断下滑。
所以如果生育率没办法逆转,十几年以后这些强二线城市,也会渐渐没有足够的外来人口做补充。

至于人口至今还没有超过千万的那些二线城市,未来对产业和人口的吸引会越来越弱。

以前老龄化和少子化没有现在这么严重的时候,你都没办法吸引更多的人口。

在少子化和老龄化越发严重的未来,它们想要逆袭吸引更多的人口和产业,无异于天方夜谭。
大家都知道房产价值的提升,终究还是要依靠人口和产业聚集,才能最终实现。
这也是我们在《三四线以下的房子未来是消费品》里面,早就说过的事情。
如果人口这个最关键的因素没法改变,这些缺乏人口的城市,自然也就没啥价值和潜力,投资升值的游戏就结束了。
所以除去我们前面提到的,几个一线城市和人口超过千万的强二线城市。多数城市楼市的终场号角,会在5-7年左右的时间吹响。
对多数人来说,大部分城市的投资房产在五年以后,基本不具备投资价值和潜力。
在人口铁幕之下,如果没有卖出垃圾资产,做好置换死守一线强二线的大城市好地段房产的话。
很多人一生的财富,都会变成消费品或者说真正的砖头,而不具备保值作用。
不过开始的时候,可能很多人感受不明显。
因为从楼市的过往规律看,一般是见顶以后横盘。之后开始缓慢下降,这个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
当然了,如果发生一些黑天鹅事件的话,会刺激这个煮青蛙的过程加速,不过黑天鹅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
从时间上看,这些人口超过千万的强二线城市楼市,在人口出生率没办法逆转的情况下,还有15年左右的黄金时间。
因为更低一级的小城市,如果在15年的时间出生率还无法逆转,那么后续问题也会到来。
因为少子化和老龄化的问题,下面的小城市会没办法给这些强二线城市,补充足够的人口。

但是北上广深这类一线城市,因为有着人口和产业优势,会不断从强二线虹吸人口。

就像日本形成东京城市圈一样,我们也会形成长三角和珠三角为代表的城市圈。

关于消费问题,以前总有人说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以后可以靠消费支撑经济运转。
我们讨论的结果认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可能会更多的会转向外贸或者说出口。

我们之前在《人口问题的终局》里面说过,人口一端连接着生产,一端连接着消费,二者是有机整体。
人的消费高峰基本在儿童时期和青年时期,过了中年以后如果家里没有孩子,消费普遍会往下走。
我们隔壁的日本,就是在1995年的时候,60岁的人口超过了24岁以下的人口。
从这个时间以后日本的消费增速,基本就毫无起色,基本维持在1995年增速之下。
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日本1960以来,人口增速和消费同比正相关。
在劳动人口出现占比降低以后,日本文化娱乐支出也在减少。
如果你去现在日本的KTV,也会发现去玩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没啥年轻人。
老龄化和劳动人口减少造成的消费缺口,以及老龄化以后必须考虑的储蓄,会降低整个社会的总消费能力。
扩大投资支撑经济,是需要靠消费来支撑的,不然扩大产能以后卖给谁去啊。
所以不管是投资还是消费,在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无法解决之前。从长期趋势上看,都没办法成为经济增长点。
所以在人口趋势出现逆转之前,经济增长依托的,可能主要会是外贸而非内需。
这两年大家都在说一个词叫内卷,我们之前也写过篇文章叫《为啥现在全世界都在陷入内卷化》。
本质上这是因为少子化和老龄化,导致潜在的消费增速出现萎缩,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少了。
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就业市场更卷,而不是像大家想的人少了,就业竞争少了。
过去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100年以上的经济发展,这是非常伟大的成就。
不过当后面经济增速慢下来以后,老龄化少子化到来的时候,我们也会感受西方看来习以为常的内卷。
比如明明有些企业的工作内容很简单,但是招聘门槛却越来越高,动辄985起步。
记得我十年前刚毕业,在南欧国家工作的时候,早早就体会过一把这个事情。
当时我所在的公司在当地算是挺大的,公司要招一些电话销售和客服。
来应聘的好多是文科博士,更让我吃惊的是,录取比例接近三四十比一,很像现在大家考公的录取比例。
最近一两年刚刚步入就业市场的年轻人,可能已经感受到这个情况
随着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整个社会步入老龄化和少子化,大家的心态会变得越来越平和,也会有更多人发展自己的爱好。
过去大家总听到一个词叫浮躁,觉得这不是个好现象。很典型的一个说法就是:“这个社会太浮躁。”
其实说起来浮躁这个东西,只存在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上升社会。
整个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有些人也被发展的巨浪往前推着多走了几步。
周围人看到以后,觉得自己也不比别人差,也下海开始各种折腾。
不管是因为运气不好还是能力不足,大多数人折腾以后,并不会被发展的巨浪砸中,所以注定啥也做不出来。
但是大家都觉得机会还在,所以都在来来回回折腾,这社会可不就浮躁了嘛。
社会前行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的巨浪,会变得越来越平缓。
社会上能被挖掘出来的快速致富机会,也都被人挖掘完了。
普通人除了靠选秀节目一夜成名,或者变成网红,想要一夜暴富变得基本不可能。
这时候大家就开始认命了,知道自己能力平庸手里也没啥资本,出人头地的概率并不高。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也就变得Peace and love,不怎么爱折腾了,都开始过自己的小日子。
我们之前在这篇《日本的标准案例,中产不掌握生产资料终将走向下流》里面,讲过这个事情。
很多人以为现在日本佛系的年轻人一直都是现在这样,其实上世纪80年代他们比中国年轻人还能蹦跶还浮躁。
从某种意义上说,浮躁是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产物。后面经济增长放缓以后,大家慢慢就佛系了。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未来5-10年也会像欧洲日本的年轻人一样,慢慢学会放下浮躁,得到真正的安宁。
这也是为啥我们之前会在《拼娃的正确姿势》里面说:鸡娃不如鸡自己。
现在你自己都混不出来,你娃将来机会更少。因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窗口期在逐渐关闭。
在日本这种不浮躁的地方,如果以经济为标准,可以把人群分成几等。
不管你在哪一等,获取成功的天然能力是差不多的,差异在于一个人的资源和资本。
如果在日本一个人没有任何资本,但自身足够努力。他能和条件优越家庭的人,过上同样的生活么?不用怀疑,绝无可能。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饭爷的江湖。”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