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  书

日月盈昃。《说文解字》:“日,实也,大阳之精不亏,从口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许慎的意思是说,“日”像太阳之形,是充实而不盈亏的发光体;在造字法上,许慎认为日、月属于典型的实物描摩的象形字。
历代学者多沿袭许大人的说法。从字象上看,日,“从口从一”,不是独体象形字,而是如假包换的指示字——很明显,甲骨文“
(日)”,在天体形状的圆圈
内加一点指事符号(
),作为太阳的标识(zhì志,区别于其它圆形物)。不过,这个标识,一直被忽视。
《甲骨文合集》(編號:33696)
甲骨卜辞中,有“
(“日有戠”(如上图,《合集》33699)字样。“戠”的本相是什么,一直存有争议。郭沫若认为戠通食(日食),朱芳圃、陈邦怀认为戠是炽的本字,于省吾、饶宗颐认为戠是膱的本字。林义光、王襄认为,“戠”是“識”的初文本字。

从“戠族字”的共性来看,戠的确如林、王所说,含有“标识”、“标志”的意思。识(識)即是契约标志、帜(幟)是旗徽的标志、织(是纤维标志、枳(是木橛的标志、炽(是烈焰的标志、膱是干肉的标志。陆宗达先生认为,“职”训“微”, 即“徽”,其意由“旗”而来,也是标识的意思。
戠与志同源。《广雅·释诂》:“志,識也。”王念孙《广雅疏证》:“郑注云:志,古文識。識,记也。”《集韵》:“識,记也。或作志。”陕州学者董来运先生认为,人的皮肤上长有红色或黑色的瘢点,可以作为个人的标记(誌),这种标记称之为痣。
从金文字形中更能识辨识出,
(日)字中的指示符(
·
)譬如人脸面上的痣,作为一个人的特别标识,取象于太阳黑子(读者切莫想象成狗皮膏药、邻国旗徽或武大郎烧饭,本文仅从字象的角度分析,结论交由天文学家论证)。

戠,甲骨文字形记为“
”或“
”,由
(或
,契刻符号,言之凿凿)”和“
(测日影的工具)”。字象描述的是先民以
(戈)或
(弋,木桩)测日的物象场景(參見《字说清廉:信》《字说清廉:诚》)。直立的戈或弋称为“表”;有刻痕(
)的标尺,称为“圭”。古人把这种测日影的实物组合,叫“圭表”。
《诗经•卫风•伯兮》:“杲杲出日。”这句话的通常解释为:明亮的太阳出来了。实指远古测影的物象场景。《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了古代测影法:正朝夕,先树一表东方,操一表郤去前表十步,以参望,日始出北廉,日直入。又树一表於东方,因西方之表,以参望,日方入北廉,则定东方,两表之中,与西方之表,则东西之正也。

这里描写的东、中、西三表,在神话语境中分别名为“扶桑”“建木”“若木”。正如《周礼•考工记》所说:“置槷以悬,胝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
从史料中,我们发现,先民们曾一度认为,日中有一只神奇的三足乌,月中有一只蹲踞的蟾蜍,这都是巫术思维模式下的拟人手法。公元前24世纪的帝尧时代,就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专门从事“观象授时”。早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描绘了光芒四射的太阳形象,进而对太阳上的变化也屡有记载,描绘出太阳边缘有大小如同弹丸、成倾斜形状的太阳黑子。公元前约140年成书的《淮南子》中说:“日中有乌。”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记载中说:“日中有王字。”战国时期的一次记录描述为“日中有立人之像”。
新石器时期,彩陶上绘有日月纹饰图案表明,日和月是较早受到华夏先民关注的天体。中国红,东方瑞色,也是源自华夏先民对太阳神的膜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