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海外华人
美国“中国行动计划”首案受挫:华人教授胡安明获判无罪
当地时间 9 月 9 日,美国联邦法院宣判,因涉“间谍案”而被美方起诉的华人教授胡安明无罪,对他的所有指控均不成立。据悉,胡安明是首位因美“中国行动计划”遭起诉的亚裔科学家。
胡安明,加拿大籍华人工程学教授,曾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UTK)。2020 年 2 月,他因涉嫌在申请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项目时隐瞒与中国大学的关系,从而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起诉,被指控犯有电信欺诈罪和虚假陈述罪,并被解除了副教授的终身职位。此前,美国田纳西州地区法官 Thomas Varlan 曾于 2021 年 6 月宣布胡安明案审判无效,但美国司法部后于 7 月 30 日宣布了重审此案的意向。在此次案件的判决书中,Thomas Varlan 指出,大学管理研究奖励的规则令人困惑,同时,检方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证明胡安明有意欺骗 NASA。
在该案宣判后,“亚裔美国人促进正义协会”(AAJC)发表声明,对判决结果表示支持,并指出“发生在胡安明及其家人身上的遭遇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政府针对亚裔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系统性种族偏见和歧视的一部分”。(中国新闻网,Science News)
· 教育政策
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助学贷款额度提至 1.6 万元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9 月 10 日,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通知》。通知提到,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下同)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 8000 元提高至不超过 12 000 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 12 000 元提高至不超过 16 000 元。
通知还提到,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应优先用于支付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要加强贷款及其使用范围审查,合理确定学生助学贷款金额。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比例按当年贷款发生额的 5% 确定。由中央和地方分担,具体分担比例按照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执行。(财政部)
· 核能技术
中国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正式投运
玻璃固化体浇注。图片来源:国家原子能机构
9 月 11 日,国内首座高水平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设施在四川广元正式投运。这是我国核工业产业链后端标志性工程,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已经实现高放废液处理能力零的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高放废液玻璃固化技术的国家之一,对我国核工业安全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放射性废物处理是核能安全利用的最后一环,其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是高放废液处理。放射性废液玻璃固化,是在 1100 摄氏度或更高温度下将放射性废液和玻璃原料进行混合熔解,冷却后形成玻璃体。由于玻璃体浸出率低、强度高,能够有效包容放射性物质并形成稳定形态,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废液处理方式。此前世界上仅美、法、德等国家掌握了相关技术。
该项目 2004 年由国家原子能机构批准立项,由中国、德国联合设计。正式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安全处理数百立方米高放废液,处理产生的玻璃体将被深埋于地下数百米深的处置库,达到放射性物质与生物圈隔离的目标。(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
世界首座四代核电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成功临界
《科技日报》报道,来自中国华能的最新消息,12 日 9 时 35 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1 号反应堆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机组正式开启带核功率运行。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继今年完成双堆冷试、双堆热试、首次装料之后成功临界,向着年内并网发电再进一步。
“临界”是反应堆带核功率运行的起点,相当于发动机点火。该示范工程由中国华能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核集团共同建设,此次达到临界状态是通过球形燃料元件数量和控制棒“双调节”的操作方式,从首次装料到本次临界共历时 23 天。下一步,还将进行零功率物理试验,验证堆芯性能、控制棒价值及核仪表监测系统设备的可用性。中国华能将持续规范开展示范工程后续调试和试运行等工作,确保 2021 年内首堆并网发电。(中国华能,科技日报)
· 宇宙学
迄今最大、最详细的宇宙模拟系统 Uchuu 发布
Uchuu 生成的宇宙快照中暗物质的分布。图像显示了模拟中形成的最大星系团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暗物质晕。图片来源:Tomoaki Ishiyama
据日本国立天文台(NAOJ)消息,由日本、西班牙、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智利、法国和意大利的国际研究团队创建的、迄今为止最大、最真实的宇宙模拟系统 Uchuu 现已免费开放。Uchuu 基于世界上最强大的天文学超级计算机 ATERUI II 的 40 200 个内核消耗共计 2000 万小时创建,生成了 3 PB 的数据,模拟规模高达 2.1 万个粒子,尺度为 96.3 亿光年(相当于可观测宇宙的四分之三),涵盖了从大爆炸至今的 138 亿年宇宙历史。
研究者表示,Uchuu 将成为研究宇宙的重要工具,其相关的一系列产品也将帮助天文学家更好地认识和解释其它大数据星系调查结果,例如斯巴鲁望远镜(Subaru Telescope)和欧几里得(Euclid)太空任务等。团队已将 Uchuu 所得的暗物质晕形成和演化信息压缩成 100 TB 的目录免费发布,未来还将继续发布模拟星系和引力透镜等目录。Uchuu 的相关结果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NAOJ)
· 环境与气候
要实现 1.5℃ 控温目标,六成以上化石能源 2050 年前须“留在地下”
化石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耗的 81%,要想将全球变暖温度控制在 1.5℃ 以内,需要更严格地限制化石燃料开采。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研究人员的一项气候科学建模研究指出,目前近 60% 的石油和化石甲烷气体以及 90% 的煤炭储量,都必须在 2050 年前 “留在地下”,我们才有50%的机会实现1.5℃的控温目标。据估算,从现在开始到 2050 年,油气开采量只有每年减少 3% 才能完成这一目标。为了实现 1.5℃ 的气候目标,需要被保留的石油储量需要比此前2℃ 目标的估算值再增加 25%。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未考虑地球系统反馈和负排放技术部署规模的不确定性,估计值可能会偏低。相关论文 9 月 8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科技日报)
过去 150 年大气中氢气含量增加了 70%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尔湾分校(UCI)对南极积雪空气的研究显示,过去 150 年地球大气中的氢气含量增加了 70%从 1852 年到 2003 年,地球大气中的分子氢从 330 ppm(百万分率)增加到 550 ppm。研究者认为 20 世纪大气氢气浓度的上升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生物质燃烧等甲烷氧化影响,但没有证据表明在 20 世纪后期控制减少了汽车排放之后氢气排放随之减少,说明汽车之外的人为排放可能被低估。研究论文 9 月 7 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发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 疫情通报
9 月 12 日我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 49 例,其中本土病例 22 例(均在福建)
国家卫健委通报,9 月 12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49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27 例(云南 17 例,上海 5 例,广东 3 例,四川 1 例,陕西 1 例),含 1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四川);本土病例 22 例(均在福建,其中莆田市 15 例、泉州市 6 例、厦门市 1 例),含 2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均在福建)。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28 例,其中境外输入 15 例,本土 13 例(均在福建莆田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 3 例(境外输入 1 例)。截至 9 月 12 日 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95 248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6 例。
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9 月 10 日 16:47(北京时间 9 月 10 日 22:47),过去 24 小时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584 433 例,新增死亡病例 8091 例:其中美国新增确诊病例 164 380 例,新增死亡病例 1661 例;英国新增确诊病例 37 480 例,新增死亡病例 167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223 022 538 例,累计死亡病例 4 602 882 例。(国家卫健委、世卫组织)
编写:许楚楚、周舒义、董聿恒、李静一、武大可、闭诗林、戚译引
编辑:戚译引
封面图片来源:Pixabay
——END——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