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第 388 吐槽世界
当代留学生内卷,
已经不是拼爹拼妈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A的妈妈是互联网大厂总监,B的爸爸是某投行副总裁,C的爸妈白手起家创业、
给C的名下打下了数个房地产公司。
我挂掉和已经快拼不动的爸妈的视频电话,心想:没事,当个富一代也挺好。
也不知道是不是白日梦话。

Freshman第一个学期,正是大战GPA最火热的时候。
毕竟大家都是带着接近满分的托福SAT来的这里,论成绩,走路扶墙也不服谁。
开学不过半个月,第一个assignment成绩刚下来,群里就已然聊了个热火朝天。怎么说也是高中一路卷上来的,我太清楚课友们在想什么了——
“通宵打游戏忘记了,10分钟赶完了作业,A-我知足了。
潜台词:通宵写作业到deadline前最后1分钟、学得那么努力,
教授怎么还不给我A?
“哈哈哈哈运气好,这次成绩还行。
潜台词:我才不告诉你们我拿了A,免得下次作业找我要答案。
“有人知道这次的平均分是多少吗?”

潜台词:总不能一半的人都是A吧?那我的成绩就不值钱了。
这边刚关掉群聊,打开朋友圈,另一节课的课友发了一条长长的抒情小作文,并给自己评论道:
“感谢大家对我这么久以来的支持,
拿到这个成绩我问心无愧!

上面是一张essay grade 100%的截图。
我连忙打开网页开始查分,看到95%的grade又默默退了出去,并在课友的朋友圈下虚假留言:哇!大神下次记得带带我!
心里默念:呵呵,他的助教给分真松。
再往下刷到朋友圈黄牛发的某艺人私人行程信息,眼看2小时后就要落地JFK,然后在翘课接机见idol和守住可怜兮兮的attendance里,果断割爱选择成绩。
这年头,
追星哪有绩点香。
晚上回到宿舍,刚准备躺下睡觉,室友拉了把椅子到我床头,开始谈心:

“最近的生活太无聊了,是我double major double minor还不够吗?
我按捺住心里翻上天的白眼,假意恭维:啊?这大概就是学神吧!

学神抿嘴一笑:
明天去找advisor聊聊triple major好了。
比起大一新生那年,眼里只有学习和绩点的纯粹,大四老人的世界里往往多了些世俗的杂质,简单来说就是:实现了从校园焦虑到求职焦虑的初步进化。
Senior的课一般分两种:讨论如战场般激烈的,以及战后般一片死寂的。
一般讨论特别激烈的课就是卷王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这周好不容易花了大把时间认真啃完了readling,并且专门记下几个可以发言的点。
课前我信誓旦旦:这次再不能让白妹压我一头!结果刚坐进教室,旁边的中国大哥已然熟练地加载出了Indeed页面。

我用余光瞄他的页面:
TikTok Career, Marketing Intern Summer 2022, Apply.
只见他一键上传CV,顺手打开cover letter,一键选中并替换文内所有的“Facebook”,熟练得让人心疼。
当我还沉浸在这一整套行云流水的组合拳时,
只见大哥左牵黄右擎苍右手操控触摸板、左手举起示意,眼睛盯着申请界面,嘴巴飞速回应教授3秒前抛出的问题。
在收获了一个
“Fascinating”
的夸赞后,大哥满意地提交申请,并重新打开Indeed寻找下一个目标。

很好,大哥成功成为我的目标。

但这个时候打开Indeed,我就会变成卷中贱民——
copycat. 
经过几秒的深思熟虑,我开了Handshake和LinkedIn,搜索“Spring 2022”,企图在时效性上追赶大哥。
双指连击两下触摸板,放大我的头像和姓名,
就差把connect写在我的脑门上。
希望大哥能看得懂我的暗示。
下课后去觅食的路上,随手刷刷小红书。
小红书就是内卷的培养皿”真没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看不到那些触手可及、随处可见的口红试色和好物分享了,取而代之的是晒offer的、分享面试经验的、求玄学的、接好运的笔记。
再翻翻自己的收藏夹,已经很久没有探店打卡和美食教程了。
入目即是“面试时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减分项?建议收藏!”

我是个很喜欢发微博的人,从大一到现在累计发了800多条原创,只不过全部仅自己可见。
前两天压力最大时,收到一个电话拒信,HR硬是夸了我10分钟,然后跟我say no.
这个实习面了我4轮,跨度1个月,累计时长150分钟。
怎么说呢?很难不觉得自己浪费了一些人生。
我哭着跟爸妈说,我好讨厌这里,我想回家。
你看,一封拒信就能把我击倒,是不是比你想象中要脆弱很多?
我习惯在倒霉的时候自我怀疑,顺风顺水时归结于好运气。
听起来还挺谦虚?其实就是无止境的焦虑和内耗。
于是我翻回2018年写下的一条微博:
“人性有一个弱点,你越在意什么,什么就越折磨你。当你不再畏手畏脚,当你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忠于自己,每一天都将是最好的状态。”
记不得是哪个大V随手发的鸡汤,
但我拿来当了好久的座右铭。

2018年我在畏手畏脚些什么呢?好像是选校的纠结、毕业的难过、快要离家的惆怅。
放在今天,都是些不值一提的小烦恼。
你看,其实我也知道,每每往回看一些那时天都要塌下来的时刻,都会觉得自己那么好笑。
好在今天的我,有点能看懂另一段话:

“内卷是半吊子自我主义的狂欢,在聪明且平庸的两极苦苦挣扎,
一头扎进焦虑的苦海,企图直接被淹死算了。

存在主义不稀罕玩这种幼稚的游戏,他们的灵魂在寻找人生意义的路上得以永生。”
劝你“做个普通人也没什么不好”不是我的风格,
因为我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做普通人好。
我只能说,除了物欲的追求外,
还有广阔的理想:
除了多认识善良的人、看待不平等时多一些慈悲、找工作时考量一下公司的社会责任以外,还可以努力往上走走,帮助更多迫于现实无能为力的人走上来。

或者也只是,让自己快乐一点,
让身边的人也多分享点快乐。

虽然这么说听着很梦话,但如果可以,还是更想做个有用的普通人吧。
- End -
Eileen

脑子很乱,想法很多
热爱矫情,啰里八嗦
喜欢热闹,擅长孤独
我是艾琳,遇见你真好
往期文章精选
(点击标题进入阅读)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ID: LABUNIQUE
你有7.3%的共同好友关注了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欢迎找到根据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