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D告诉我,她要把孩子从国内一所顶尖公立学校的“天赋儿童”班,转到一所普通的民办双语学校时,我的内心os be like“你是在开玩笑吗?Why?”
小D家的老大是我们圈子里公认的聪明孩子,四年级时就通过层层选拔,从几万名孩子中脱颖而出,进入一个录取率还不到1%的“天赋儿童”项目,其竞争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哈佛。
但凡在能被这个项目录取的学生,基本上半只脚踏进了清北、985,乃至海外TOP名校。
原本只是给小部分孩子准备的选拔,但是近几年,出于内卷的焦虑,以及对小升初提前上岸进名校的渴望,使得类似这样的“天赋儿童”项目的报名变得异常火爆。四、五年级甚至三年级的家长都希望让孩子尝试一下,说不定能就此脱离小升初的“苦海”。
而这时,小D却在已经“披荆斩棘进入这个班的情况下决心离开,真的让我惊掉下巴。
本文配图 | 《天才少女》
下文以第一人称呈现
#01
参加“天赋儿童”选拔
我家哥哥3年级时,我们开始考虑小升初怎么办:户籍对口的学校比较一般,另一所区内的公立学校听说作业很多,孩子不喜欢,我们就在想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
与此同时,哥哥在原来的小学面临“吃不饱”的情况。我们一直很佛系,在“幼升小”以及上小学后,没有给他报过任何的学科课外班、奥数班等,完全跟着学校的进度走,但后来发现,他学东西快,学校的内容已经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了。所以,我们就想给他换一个更适合他学习能力的学校。
我始终觉得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在了解到有“天赋儿童”项目后,对比了它们想要录取的学生,发现和哥哥很像,如特别兴奋、活跃、学东西快等等。
我本身是学心理学的,会一直提醒自己,所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都觉得很不一样,这其实是一个纠结的过程,后来研究了这个项目的很多资料后,才确定孩子确实符合“天赋儿童”的标志,想着如果学校能满足他的求知欲,也挺好的。
第一次选拔是在三年级的暑假,当时是裸考,就想试一下他是不是这块材料。
这次考试,我们最终失败了。哥哥回来说,题特别多,都是考察记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等智商测试神经元测试的内容。
比较好的是,如果孩子没有通过考试,学校会出具一份评估报告,告诉你测试中哪些维度好,哪些差一些。
我发现,哥哥有一个维度高于录取线,剩余几个维度只差一点点,我想着再过一年等他更加成熟后,应该还是有把握的,于是就在四年级给他做了一些专项训练,到四年级时再去考了一次。
这次成功了。
#02
承受不住的作业量,消失不见的内驱力
在这个学校里,哥哥待了一年半。
学校很好,孩子也非常喜欢里面的老师。但就是,每天作业太多了!从6点半回家,他能做到晚上十点。因为我们从小佛系长大,什么都没提前学过,就跟着老师的进度走,所以进校后连滚带爬的,压力很大。
而且出于对这批孩子的高期待,从第一年开始,他们就开始大量做题,为高考做准备。
但,孩子的这个状态不符合我对教育的认知。
我一直认为对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目标感、自律性、抗压能力都很强的孩子,只要给到足够的资源,让他用内驱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去走。但过多的作业,会让孩子用所有的力量对抗外在的课业压力,他们的内驱力就消失了,时间一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
到后来,哥哥每天除了做作业,其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经常感觉承受不住,变得很暴躁。我们也不希望他仅仅是一个做题高手或者考试机器,所以动了离开的念头。
当时做这个决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因为这所学校确实是当地公校中最顶尖的之一,有着非常好的师资和教育资源,当年我们也是经历了层层选拔才考上的,要放弃,真的不容易。
最后让我下定决心,是因为想通了名校和学习的意义,也意识到这一代的孩子真的和我们这一代太不一样。
我们这一代人都有名校情结,觉得孩子一定要上名校。但我反思,对这一代孩子来说,思维、视野和眼界可能比学科知识更重要。这和名校没有必然的联系。
互联网时代,不管在好学校还是一般的学校,孩子们都有太多可以获取的资源,只要他愿意,就可以有足够宽广的视野。而如果孩子在名校,却被学业压得其他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他的视野就有可能会变窄。
其次,这一代孩子将来也不一定会从事传统的工作。
我们这一代父母,“好大学-好工作”是我们认知中,实现圈层提升的有效途径。而你看现在90后、00后的工作状态,会发现工作形式正在发生着很大的改变。等到这批10后孩子长大,他们不一定打工,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这就和能否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目标有关。
以终为始来看,学习的意义其实是为了发掘自身的资源,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考一个名校。
把这两点想通后,我觉得其实上不上名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是谁,喜欢什么,擅长什么,要做什么,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最终,六年级下学期,和哥哥商量之后,我把他转到了一所双语学校。
#03
不一样跑道,不一样的转变
让我松口气的是,哥哥很适应新学校,他的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作业要做到很晚,做完差不多就睡觉了;现在每天回家半个小时就能搞定作业,剩下的时间,他可以看看书,弹弹琴、DIY做一些小东西,出去打篮球、跑步,做很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他说,以前盼着生病,现在盼着上学。
我开始还担心过,他从原来的学校出来,到国际化学校,会不会觉得学的东西太浅,不够有挑战性。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觉得新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和过去很不一样,有很多没学过的东西,对脑力的挑战很大。
比如科学课在探究生态圈;人文课有政治、历史、全球化的内容;探究课老师会给他们设定一个目标,不会主动插手,而是让他们自己研究……
今年,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世界学者杯竞赛,和不同学校的孩子碰撞、接触,对他来说很开阔眼界,也给了他更多探索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的机会。
更让我感到开心的一个变化是,他的情绪比原来稳定了。
以前视野很窄的时候,他只聚焦在学习上,经常回家嗷嗷叫“最近要做好多题啊!”“要考试啦!”就是好焦虑的感觉。而现在因为没有迫在眉睫的事情,情绪也平稳了很多。
他说,觉得现在的学校竞争没那么激烈,大家都非常开朗,不会出现说因为你学习或者哪里不好,我就不跟你玩这种情况,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比如即使自己的理科基础可能好一些,他也不会显摆,因为他说,同学有很多地方比他更好,比如有同学口语表达和演讲能力很强,有同学科学方面知识面很广……
听到这话,我真的非常欣慰,说明他放下了评判心,学会欣赏不同人的优点。这点对他将来很重要。
#04
只要心理健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总能找到出路
现在我们已经转学将近一年了,有人问我是不是后悔。
说实话,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他在以前的学校适应得很好,我现在会省心很多,因为起码未来是确定的,一路直接就奔着高考走了。
但现在转换跑道后,一切都变得很不确定。
比如他现在学的是IB课程,对于师资的要求非常高,老师的能力是不是能够胜任课程要求?再比如IB是文理兼修的课程,但我家哥哥明显是偏理科的,IB体系是不是适合他?将来是不是要转换成A Level?我们都不确定。
面临这么多不确定性,家长也会有压力。教育规划真的是对家长的一大考验,不光是经济能力,还有家长的眼光和勇气。
我后来想,实在不行,是不是可以读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学,或者将来自己创业,之后想读书再去读书。
每次我焦虑时,就告诉自己要往长远想,孩子有很多的可能性。最关键是,只要他心理健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总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的工作中接触过很多当地知名公校的孩子,他们因为厌学、网瘾、抑郁、饮食紊乱甚至自伤行为等等,被家长送到心理咨询师。
他们说:
自己不喜欢上学,因为同学间的竞争压力太大;
不喜欢学习,因为永远有写不完的作业和考不完的考试;
玩游戏上瘾,因为除了游戏没有什么能给他们带来那么直接的成就感;
离经叛道,因为这样忙碌的父母才会关注他们;
伤害自己的身体,因为唯有疼痛感会让自己觉得自己还活着
当这些孩子没有物质压力作为学习的理由,当学习变成重复的作业和考试时,他们就会困惑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困惑自己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甚至自己为什么要活着。
在青春期到来的时候,当这些问题找不到答案时,他们丧失了对生命的意义感。
这被北大的徐凯文博士称为“空心症”。
看过这些心理问题的极端案例,让我感到,学习和考试有时候真的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愿意花时间和经历去投入的一个方向,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而要找到生活的意义,我现在的做法是,给孩子留足够的空间,去不断尝试、探索。
比如哥哥喜欢学习,正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学科领域;而我家老二,他的兴趣不在学习上,但他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做乐高、做木工等,我平常就开玩笑说,你将来可以当脱口秀演员、乐高设计师,或者美食博主等等。
一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的孩子,会有强大的内在动力,驱使TA为自己喜欢的方向学习、努力,并最终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掌握自己的人生。
2021暑假,兴趣培养、
专业探索、留学目的地选择
听行业专家、大学教授、名校学生等独家分享
👇扫码加入「真棒家长俱乐部」👇
懂教育的家长都在看“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