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631 篇文章
题图:来自微博
作者:商周,男,1974 年出生于中国江西,现居德国。免疫学学者,《知识分子》专栏作者。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里,“学而优则仕”让很多文人成为了政治体系的一部分。比如文采卓越的唐宋八大家,每个人都踏入过仕途。尽管这八位优秀的文学家都为官清廉,甚至深受百姓爱戴,但其中真正能称得上是“以天下未己任”的政治家的,可能就只有王安石。而在中国古代能称为政治家的人物中,如果以文学上的成就来论,首屈一指的还是王安石。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双重身份,这种特色充分体现在王安石一生的文字里。
王安石所留下的最早作品,是下面这首短诗:
闲居遣兴
惨惨秋阴绿树昏,荒城高处闭柴门。
愁消日月忘身世,静对溪山忆酒樽。
南去干戈何日解,东来馹骑此时奔。
谁将天下安危事,一把诗书子细论。
在《王荆文公诗笺注》一书里,南宋学人李壁为这首诗做了这样的注解:“此必未去临川时作,公年少尚也。公故居在一城之最高处,与余莪峰书堂相近。”[1]
宋天禧五年(1021 年),王安石出生于父亲王益为官的临江府(现江西清江)。明道二年(1033 年)王安石祖父去世,12 岁的王安石随父亲回临川老家守孝三年,这首诗就是这个期间的作品。
从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少年的豪情,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除了这种豪情和志向,少年王安石还有更为重要的特质:好学。
在临川老家守孝三年后,1036 年王安石随父亲去江宁(今南京)。不幸地是,1039 年父亲王益病逝于南京的任上。在南京守孝满三年后,王安石在庆历二年(1042 年)赴京赶考,以第四名的成绩进士及第(注:根据邓广铭教授考证,王当年的成绩本来是第一名。)[2],同年被分配到扬州做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公事(简称签判,类似现在的秘书)
庆历三年(1043 年),王安石回家探亲,也迎娶了自己的表妹为妻。就要在这次探亲期间,王安石给他的表弟们写下了这首长诗。[1]
向上滑动预览
忆昨诗示诸外弟
忆昨此地相逢时,春入穷谷多芳菲。
短垣囷囷冠翠岭,踯躅万树红相围。
幽花媚草错杂出,黄蜂白蝶参差飞。
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
乘闲弄笔戏春色,脱略不省旁人讥。
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
两子从亲走京国,浮尘坌亦缁人衣。
明年亲作建昌吏,四月挽船江上矶。
端居感慨忽自寤,青天闪烁无停晖。
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
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寂寞生伊威。
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希。
旼天一朝畀以祸,先子泯没予谁依。
精神流离肝肺绝,眦血被面无时曦。
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锺山薇。
属闻降诏起群彦,遂自下国趋王畿。
刻章琢句献天子,钓取薄禄欢庭闱。
身著青衫手持版,奔走卒岁官淮沂。
淮沂无山四封庳,独有庙塔尤峨巍。
时时凭高一怅望,想见江南多翠微。
归心动荡不可抑,霍若猛吹翻旌旗。
腾书漕府私自列,仁者恻隐从其祈。
暮春三月乱江水,劲橹健帆如转机。
还家上堂拜祖母,奉手出涕纵横挥。
出门信马向何许,城郭宛然相识稀。
永怀前事不自适,却指舅馆接山扉。
当时髫儿戏我侧,于今冠佩何颀颀。
况复丘攀满秋色,蜂蝶摧藏花草腓。
令人感嗟千万绪,不忍苍卒回骖騑。
留当开樽强自慰,邀子剧饮毋予违。
诗很长,但值得全文转载,因为在这首诗里王安石回顾了自己离开临川后的七年生活,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成长经历。其中“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不仅是王安石个人关于“学”的感悟,也是对表弟们的殷切鼓励。
也就是因为这次探亲,王安石写下了传世名篇《伤仲永》[3]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的主题还是学习,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王安石不仅在诗文里表达了这种观点和态度,他在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就是聪慧天资和后天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他的这种努力并没有因为进士及第而结束,在分配到地方做官时依然如此。
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就记录过这样一段关于王安石在扬州的趣闻[2]
韩魏公自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知扬州,王荆公初及第为佥判。每读书至达旦,略假寐,日已高,急生府,多不及盥漱。魏公见荆公少年,疑夜饮放逸,一日从容谓荆公曰: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荆公不答,退而言曰:韩公非知我者。
在扬州担任签判五年后,王安石于庆历七年(1047 年)被派往浙江鄞县担任县令。当主政一方成为了可能之后,王安石便开始学以致用,造福一方。
在鄞县,他首先做的是对当地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写下了《鄞县经游记》。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王安石写下了《上杜学士言开河书》,上书上级要求兴修水利,而且后来把这些落到了实处。在鄞县的第二年春季,在农民面临青黄不接的时候,王安石把政府的粮贷给百姓,约定秋季时加少量的利息偿还,从而避免这些农民去借高利贷。[2]
以上两点就是王安石变法中《农田水利法》和《青苗法》的最初雏形。
三年鄞县县令的任期之后,王安石于皇祐二年(1050 年)回临川老家守阙(注:古代官员任满后等待新任命的时间)。次年,王安石去安徽舒州(注:今安徽潜山、桐城一带)担任通判。
通判是一个北宋时期发明的官职,作为地方副职负责监督知州。这对要施展自己抱负的王安石来说,并不是一个理想的职位。在舒州为官的期间,他觉察到了民间的问题和疾苦,并通过诗篇《感事》、《发廪》、《兼并》描述出来。尤其是其中的《兼并》,更是当时北宋主要社会矛盾的缩影[1]
向上滑动预览
兼并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但作为地方副职的通判,没有实权的王安石抱负难以施展,也没有什么业绩可言。在舒州为官三年后,他于至和元年(1054 年)回老家临川等待新的任命。就在从安徽回老家江西的路上,王安石游览了褒禅山,写下了广为人知的《游褒禅山记》: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 图片来自网络
其中上面一段王安石托物言志的话语,更被世人铭记。
经过短暂休整后,王安石被调到京师汴梁为官,刚开始给他分派的诗做群贤校理,这样悠闲的馆职并不是王安石想做的工作,他于是拒绝了。朝廷也没有勉强,至和元年(1054 年)九月给王安石另派了一份工作:群牧判官[2]
群牧判官的职能是管理官方马匹,虽然这是一个造朝廷中有点实职的差事,但也不如王安石之意,因为他那时的志向是主政一方、造福百姓。就在群牧判官任上的这段时间里,他不停申请外调,请求到地方为官。期间的不得意也反应到了他当时做的这首诗里[1]
向上滑动预览
寄题郢州白雪楼
折杨黄华笑者多,阳春白雪和者少。
知音四海无几人,况乃区区郢中小。
千载相传始欲慕,一时独唱谁能晓。
古心以此分冥冥,俚耳至今徒扰扰。
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
郢人烂漫醉浮云,郢女参差蹑飞鸟。
丘墟馀响难再得,栏槛兹名复谁表。
我来欲歌声更吞,石城寒江暮云绕。
在王安石的不断坚持下,朝廷终于同意了他的请求,在经过短暂的提点开封诸县镇公事一职过渡后,王安石在嘉佑二年(1057 年)如愿主政一方,担任常州知州。
这是王安石第一次担任州级正职,他终于可以向当年主政鄞县时那样开始有所作为。他在常州做的最为知名的一件事还是兴修水利、开凿运河。但不幸地是,这一次没有像在鄞县那样取得成功,反而是彻底的失败:因为人力有限,天气多雨,最后是即劳民伤财又半途而废。
在给好友刘原父的信里,王安石对开凿运河这件事有过这样的描述[3]
……河役之罢,以转运赋功本狭,与淫雨不止,督役者以病告,故止耳。……今劳人费财于前,而利不遂于后,此安石所以愧恨无穷也。
不知是否和开凿运河失败有关,王安石在常州当知州不到一年就被调离,嘉佑三年(1058 年)二月,王安石开始担任江东提刑一职。虽然职务级别没降,但又一次远离了王安石向主政一方的志向。
江东提刑的治所设在江西饶州(今鄱阳),这也是王安石为官期间离老家临川最近的一次,在一次从鄱阳回老家临川探亲的途中,王安石在金峰留宿(注:金峰即今天江西抚州市东乡区境内的金峰岭,离临川县城大约 30 公里,王安石返乡时多次在此留宿)时写下了这首诗[4]
再宿金峰
十年再宿金峰下,身世飘然岂自知。
山谷有灵应笑我,纷纷南北欲何为。
王安石在官场的不如意,在这首诗里表露无遗。虽然诗中同时还流露出了隐隐的失落,但他并没有消沉。几个月后,王安石再次被调回朝廷担任三司度支判官,调令是嘉佑三年(1058 年)十月颁布的,嘉佑四年(1059 年)春天,他走马上任。
回到了朝廷的王安石,心里想着的还是通过改革让国家走向富强。嘉佑五年(1060 年),作为三司度支判官的王安石给当时的宋仁宗提呈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这篇洋洋万言的奏书里,王安石详细地陈述了变革时政的必要性。这也是王安石变法理念第一次完整和系统的阐述。下面是文章的开头一段:
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不自知其无以称职,而敢缘使事之所及,冒言天下之事,伏惟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
从这段开场白看得出来,王安石虽然对改革有过长时间的考虑,但这封奏书虽然不像王安石自称的那样“冒言”,但至少不是被邀请的发言。鉴于王安石当时的地位,这样的请求自然不会得到皇帝的重视。
▲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宋仁宗没有采纳王安石的万言书,但也没有因此对他有任何怪罪。一年后的嘉佑六年(1061 年),王安石升迁到知事浩的位置,代替皇帝起草诏诰等文字。直到嘉佑八年(1063 年)王安石母亲在南京去世,他才回到南京丁忧。
虽然《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没有得到宋仁宗的重视,但它把王安石以变法者的姿态凸显了出来。等到治平四年(1867 年)宋英宗去世、十九岁登基的宋神宗欲有所作为的时候,就自然地能够想起王安石来。
这一次,王安石同样给皇帝写了一封长篇奏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但与之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同,这一次的奏书时皇帝主动邀请的,这一点从开头部分就看得出来[3]
臣前蒙陛下问及本朝所以享国百年,天下无事之故。臣以浅陋,误承圣问,迫于日晷,不敢久留,语不及悉,遂辞而退。窃惟念圣问及此,天下之福,而臣遂无一言之献,非近臣所以事君之义,故敢昧冒而粗有所陈。
王安石终于等到他的时代,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下,对国家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农田水利法的实施,为国家增收;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的实施,增加了国家财政的收入;均输法、将兵法、保马法的实施,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青苗法和免疫法的实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甲法、将兵法、军器监法的实施,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但与此同时,王安石的变法也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反对,既包括利益受损的富绅豪强,也包括保守的官员。就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这几年里,他写下的绝大部分文字都是和变法有关,一部分是和反对变法者的辩论,其中最著名的一篇就是《答司马谏议书》[3]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在这篇写于熙宁三年(1072 年)文章里,王安石驳斥了司马光关于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的言论。整篇文字虽然简短,但雄气逼人。在变法的那些年里,王安石就是这样几乎以一己之力和反对变法阵营辩论,而且多年不败。
▲ 中年王安石画像
这期间王安石的另一部分和变法有关的文字,表达的则是他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其中一篇代表作就是大家熟悉的《元日》[1]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托物言志的二十八个字,让王安石的崇尚革新情怀跃然纸上。
但事情总有曲折,有时候还事与愿违。熙宁七年(1076 年)大旱,反对变法的保守派抓住了天灾这个机会,认为这是王安石变法让上天震怒的结果。尽管王安石依然坚持认为天变无常,天灾与变法无关的观点。但号称“天子”的皇帝这一次没有站在王安石这一边,王安石因此第一次罢相,回到了南京[2]
一年后的熙宁八年(1077 年)二月,宋神宗恢复了王安石的相位。在从南京去京师的路上,王安石写下了《泊船瓜洲》这一千古名篇[1]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里不再有改革的豪情,反而是满满的乡愁。可能王安石自己也已经意识到,宋神宗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宋神宗,自己也因此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自己。
熙宁九年(1078 年)王安石的儿子去世,他以此为由再度请求辞去相位。在这个表面理由的背后,是得不到宋神宗之前那样的信任。在这次辞职被批准后,王安石又一次回到了南京,再也没有踏入过京师[2]
▲ 老年王安石画像
隐居南京的王安石在城外买了一块地,建起了自己的“半山园”。在政治上没有了施展空间的王安石开始转向了学术和佛学,完成了《字说》的撰写,也写下了大量和佛教相关的文学作品。王安石一生写诗无数,但填词却极少。下面这首词就是他的罕见之作之一,写于南京退休隐居期间:
雨霖铃
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祗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王安石的词没有浪漫和豪情,就像他的散文和诗一样。但读过这首词的人都应该难以忘怀,或者还会心生感慨:拥有过什么样经历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的文字。
元丰七年(1084 年),63 岁的王安石生了一场重病。病愈后,王安石把自己的半山园捐给了国家,改建成了报宁禅寺(注:现南京半山寺),然后自己在南京城内的秦淮河边租了一个小院居住[2]。南京的夏天炎热,小院狭窄无处乘凉,王安石因此做诗《秋热》:
向上滑动预览
秋热
火腾为虐不可摧,屋窄无所逃吾骸。
织芦编竹继檐宇,架以松栎之条枚。
岂惟宾至得清坐,因有余地苏陪台。
愆阳陵秋更暴横,焮我欲作昆明灰。
金流玉熠何足怪,鸟焚鱼烂为可哀。
忆我少时亦值此,翛然但以书自埋。
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
李壁对这首诗做了这样的注解:“元丰末,公以前宰相奉祠,居所之漏乃至此。今之崇饰第宅者,视此无愧乎!”[1]
这也是已知王安石的文学作品里最后几篇之一。元佑元年(1086 年)5 月 21 日,王安石在南京去世,享年 65 岁。虽然他主导的变法以失败告终,但它的价值却永垂不朽、历久弥新。他的名字永远屹立在中国的宋朝、世界的十一世纪。
从“谁将天下安危事,一把诗书子细论”的临川少年,到“老衰奄奄气易夺,抚卷岂复能低徊”的南京老人,这就是这位杰出政治家的文学人生。
参考文献:
1.  李壁. 《王荆文公诗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  邓广铭.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  李之亮. 《王安石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4.  天一阁藏明嘉靖《东乡县志》
-  END  -
推荐阅读
乡愁是一张健康码
乏力时代,力量何来?| 一诺新书
一诺&邢军:在职场中产生倦怠感了怎么办?| 职场“秘籍”(下)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