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2月12日,朱利安·施温格(Julian Schwinger)出生于美国纽约。他以量子电动力学的工作而著名。
施温格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是制衣商。他很小时候就喜欢读《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稍大一些,他到周边图书馆,阅读物理方面的书籍。施温格在1934年16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物理论文。1933年,他进入纽约城市学院学物理。他不满足于课本知识,夜间工作,上课常常不去,因此和老师关系不和,还经常考试不及格。
幸好,施温格给《物理评论》的投稿引起了伊西多·艾萨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的注意,相约见面更是印象深刻。拉比帮施温格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在哥大,施温格撰写了中微子的磁散射两三年后于1939年,他以这篇论文获得博士学位(21岁)。1940年,施温格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着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做博后。
1943年,施温格拒绝了奥本海默的邀请,没有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研究原子弹。二战期间,施温格在麻省理工的辐射实验室工作。他先是从核物理的角度来解决电磁学中的雷达问题,而后又开始从电气工程的角度思考核物理的问题。最终,他形成了核散射的概念
当施温格了解到,微波能够达到大功率,他开始考虑电子加速器,这引向了磁场中电子辐射的问题。研究的时候,施温格想到,电场的反应会改变粒子性质,包括粒子的质量。这一点,对不久之后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很关键。他提出量子电动力学的场论因而和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朝永振一郎一起获得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战后,施温格到哈佛任职。他研究方向挺多,但也有所偏好,即他不研究实验关心的特定问题(他此前的工作是这一类),而喜欢普适的理论问题。这种做法有风险,但也有回报。
施温格特别得意自己在1957年做的一次理论预测,即存在两种不同的中微子(电子中微子和μ子中微子)实验验证这点是之后很久的事情。
此后几年,施温格发明并系统阐述了源理论,这是对所有物理现象的统一描述。这项工作发表于两卷的书《粒子、源、场》(Particles, Sources, and Fields)。这项工作在哈佛并未完全被大家接受,于是他愤而来到加州。
后来,施温格还支持了冷聚变*,处于主流科学之外。
*“几只青椒”对冷聚变有专门叙述。可在公号中回复关键词“冷聚变”获取详细信息。

施温格1994年在洛杉矶去世,时年76岁。他指导过的学生超过七十人。他们持续影响着现代物理的发展。
施温格从来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一次采访中,他说:
"从物理学发展回头看任何时期,主流都不想出错。以前,只要有少数个体参与,就能引发改变,即便速度慢些。然而今天,高能物理学方向有大量的工作人员,要达成一致的压力也就更大,任何对主流的偏离都会受到阻力。这一代科学的时间跨度太长了,以致我们都跟不上快速的实验发现。且我暗暗害怕,接下去几代可能都没机会接触到不同观点了。
在诺贝尔奖讲座的最后,施温格引用了一段济慈的《初读查普曼译荷马有感》(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1816年)
...
Or like stout Cortez when with eagle eyes
He star'd at the Pacific- and all his men
Look'd at each other with a wild surmise-
Silent, upon a peak in Darien.

资料来源:
thttps://www.thefamouspeople.com/profiles/julian-schwinger-7096.php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5.030896/full/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