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街头为四川大地震捐款的孩子
 十年前的四川大地震,笔者父母家那里也有强烈的震感,周围都是“快跑”的呼叫。 老两口从当时住的5楼跌跌撞撞地跑下来,因为紧张腿打哆嗦,我母亲还一屁股坐到了地上。据我父亲说,他使劲地拉我母亲,我母亲就是半天也起不来,他也不能丢下老伴儿自己先跑。
 晚上老两口是在家附近的一个广场上过的,家人给弄了一顶小帐篷,铺上被褥在里面度过了一夜。五月的天气,夜晚非常凉,外面还下了雨,人缩在帐篷里非常难熬。
 父母他们还经历过唐山大地震,虽然也不是发生在自己的城市,但强烈的震感把大家都从家里赶到了外面的街上,那时还是夏天,街边一片片光膀子睡觉的人。他们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之后住过单位里搭的大帐篷,后来又在靠着小学校外墙的地方自己搭建了一个防震棚,一家大小在里面过了整整一个冬天。笔者我有印象的是,我家的地震棚比其他人家的要略显精致,因为我母亲在建筑公司工作,她懂行,还能弄到石棉瓦等材料。
 像我父母那样离震区还很远的人都那样的紧张和难熬,可以想象震区里的人是怎样的凄惶。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各自逃生,在这个慌不择路的过程当中很可能会出现死伤。如果再有大面积的房屋倒塌,道路寸断,逃到外面的人就只能在严酷状态下等着“子弟兵”冒险赶到震区来“救灾”。
 是的,官兵冒险赶路,疲惫露宿的“救灾”形象一直是中国灾害发生时的重点报道内容。从唐山大地震到四川大地震,还有历年的抗洪抢险,这种模式一直没有变化,加上媒体报道时的煽情,让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对艰苦救灾活动的“感动”上了。记得四川大地震时,有一位参加救灾的女警还在哺乳期,她给受灾的婴儿喂奶,一边喂一个,抱着两个孩子的影像都传到了日本。据说这位女警的献身行为把国人感动得眼泪哗哗的,可是日本这里的报道都是对事实的冷静陈述,既不会表现得悲悯,也不会煽情地感动。
▲日本街头为四川大地震捐款的老人
 在日本工作和生活的笔者在十年前的四川大地震时并没有因为日本电视报道感动过,只对日本百姓踊跃的捐助行为感动,感激。后来又经历了日本东北部311大地震,熊本地震的全过程,使笔者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和日本对于灾害,特别是地震的对策是如此不同。
中国的侧重点是“救”,
 日本的侧重点是“防”。
 发生灾害后去施救,大队人马赶往战场一般,兵哥哥风餐露宿,救援队挖出了一个,又挖出了一个,还有挖出来老师盖在学生上面的,母亲紧紧抱着孩子的,这些都是让人感动的素材。但是灾后的救援,能救援出来的比例占多少呢,没有人统计这个,也少有人总结教训。
 日本在以防为主的抗灾理念下,报道灾区时,如果房子倒了,会很快话题转到倒塌的原因上。东北部311大地震时很多房子不是被震倒,而是被海啸连根冲走,当时就有很多话题是如何减轻海啸的冲击力。
 至于救灾,在日本并不是重点,尤其是刚震后的危险期,救援队(当地的消防队和前去支援的自卫队)不会“不惜一切代价”地往里冲的。即使是明知道那栋楼里还有活着的人,家属在旁边哭着催促他们,他们也不会在不能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去冒险施救的。
 当然日本的家属是不会催促救援队往里冲的,说的是台湾前一阵的花莲地震,请来了日本的专业救援队,他们却不肯进那个快倒了的大楼里,只在外面鼓捣,让当地的一些灾民很失望😞。
▲日本救援队赴四川震区,给挖出的死者一礼
 以防为主,总结每次的经验和教训,日本房屋的抗震能力越来越强,每年还举行防灾训练,做好防灾储备,这样地震来了也不惊慌,做到不跑、不跳、缓救援,地震的死伤率越来越低。
 东北311大地震时海啸带来的人命和财产损失,给日本全国都出了一个课题,注意,不只是灾区一地,是全国各地,为了减轻将来可能会出现的巨大海啸的威力,防波提的加高,二道防波提等工程相继在各地开工,相信同样的惨重损失不会在日本出现第二遍。
 完备的避难设施是防灾的最基本条件,各个公立小学是日本当仁不让的避难场所。立地条件最好,抗震级别最高,储备了干粮和饮水,还有防寒的毛毯等,遇到灾害,那里就是市民的容身之所。
 笔者好期待中国也能建造这样坚固的学校,平时是孩子们安全的学习场所,到了灾害发生时又能让老人们有个歇息的地方。将来中国的老人们,不会像笔者的父母一样,在大地震的当夜在外面熬过一个凄雨湿凉的夜晚。
😥
雪田小广告:
日语与日本资讯”群招收会员,每天一词,各种生活学习生意资讯,欢迎加盟。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