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天皇即位大典
 10月22号,日本令和新天皇举行了即位大典,日本叫做“即位礼正殿之儀”。来自世界各地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要人观礼,140多架专机飞抵东京,可谓一大盛事。连本来阴云密布的天空也特意在仪式开始前放晴,还在东京上空出了一道彩虹。

 从平安时代延续下来的宫廷服饰,宝座,一整套的即位礼仪程序,还有最后的三呼万岁,使得曾经有过两千多年皇帝传统的中国人看得幻如隔世,涌出各种复杂的感想。只是在新天皇在“高御座”(天皇的“宝座”)上宣读“即位诏书”时,我们才能从恍惚中回过神来,这早已不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旧时代,新天皇在即位致词中没有用到“朕”、“卿”等词,反而提到了两次“宪法”、六次“国民”、3次“和平”。
▲令和天皇即位大典上宣读的“诏书”
 新天皇宣告遵循《宪法》和《皇室典范特例法》继承皇位,同时表明“始终祈愿国民幸福和世界和平,并将遵循《宪法》作为日本国与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履行职责
说到他的父亲,已经退位的上皇时说在上皇陛下长达30多年的在位期间,始终祈愿国民幸福和世界和平。无论何时都与国民苦乐与共,身体力行地展示其内心,自己在此深切感念。我立誓始终祈愿国民幸福和世界和平,在贴近国民的同时,遵循《宪法》,作为日本国与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履行职责
新天皇致词的最后说殷切希望通过国民的睿智和不断努力,我国实现进一步发展,为国际社会的友好和和平,人类的福祉与繁荣做出贡献”。
▲令和天皇即位大典上的“皇太弟”
 在即位大典上,皇太弟一家也是古典正装始终站在新天皇“高御座”的右手下边,他们的后边是“三权之长”,即:参众两院议长、最高裁长官、内阁总理大臣。“三权之长”不穿古代衣服,穿燕尾服等礼服。
皇太弟妃和女儿们穿的是“十二单”,皇太弟的袍服叫做“黄丹袍”,这是“皇嗣”的特定服饰。大家注意看那个鞋子,可不是现代人能穿的。
▲令和天皇即位大典上的天皇服饰和皇后服饰
 皇后雅子的服饰也叫“十二单”,是只有皇后才能穿的规格,总重有50斤左右。头发的鬓发要梳成膨胀式,垂到后腰系成一束。头上还有一个特殊的冠饰。
 新天皇德仁的袍服叫做“黄櫨染御袍”,是只有天皇才能穿的装束。在过去,这种茶黄色是属于天皇的“禁色”,其他人严禁使用,否则就是试图谋反,类似于过去中国皇帝的“龙袍”,还有皇帝专属颜色明黄色。
 新天皇的“黄櫨染御袍”穿过之后,会被京都的广隆寺取走。广隆寺里有一个圣德太子像,黄櫨染御袍将会被套在这个塑像身上。每年一次的11月22日的节日活动上,可以看到。
▲穿着天皇“龙袍”的圣德太子像
圣德太子,是日本6世纪到7 世纪时候的日本皇太子。他重视佛教, 并努力使日本成为以天皇为中心的国家。  另外, 历史上他派遣遣隋使入隋也为人所广知, 他还是奈良法隆寺的创建者。
圣德太子往上,天皇家的先祖越来越有传说和神话的成分。在明治时期,一些“专家”把日本的“国庆日”追溯到了公元前660年,说是那年的正月初一(阴历)是日本第一位天皇神武天皇的登基日,可以算作就是日本国家形成日。用阳历计算过后,说是公元前660年的2月11日,日本诞生了。按照这个算法,日本都可以庆国庆2679年了。
日本百姓本来没有什么“国庆”的概念,甚至在明治维新以前,也没有日本人的概念。天皇家一直在京都那一带传承,镰仓幕府之后,天皇没有实权,只有一个小朝廷和几个皇族围在周围,慢腾腾地打发日子,只做学问和负责四季的祭祀活动。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诸藩林立,大家都是各个藩国的人,并不说自己是“日本人”。幕末的维新志士们为了抵御西洋来的外敌,共同的口号是“尊王攘夷”。最后志士们推翻了幕府,在天皇的下面建立了现代概念的“日本国”。
为了凝聚“日本人”的共识,当时的明治政府也是开动了脑筋,没有用明治政府的成立之日作国庆节,而是根据几本古书的叙述,“推算”出第一代天皇的登基的日子,用千年的天皇家的传承把各处的“萨摩人”、“长州人、“江户人、“会津人、“土佐人、等等,都变成了“日本人”。
 明治政府的做法非常成功,那之后的“日本国”和“日本人”一方面保持传统,一方面跟进各种现代意识,发展成了亚洲的领头羊。虽然日本关于神武天皇的“登基日”的推算有很多破绽,天皇家的传承实际上的延续也许远少于炮制出来的两千六百多年,但千年以上的历史肯定有了。所以日本称自己是上千年的古国,在当今的世界上,是有着可以自豪的底蕴的。
 笔者看反映日本古代生活的戏剧电影等,上下等级非常森严,曾经也是动不动就跪拜。看明治维新后日本崛起史《坂上之云》,村庄里的老百姓给士族出身的乃木希典大将行了跪拜礼,而那些大将大臣等也给明治天皇行过跪拜礼,明治天皇还称自己为“朕”。
 时代发展到今天,新天皇的登基大典中并没有跪拜,新天皇也没有自称“朕”,而是用平和易懂的语言说出要“遵循宪法”和“贴近国民”。
 日本的国祚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继续延续!
雪田主持的日语与日本资讯塾欢迎同道加入。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