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月15日,爱德华·泰勒(Edward Teller)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他对量子物理的发展影响深远,而人们更多是因为氢弹而记得他。
泰勒在卡尔斯鲁厄大学学习化学工程。在访问教授赫尔曼·马克(Herman Mark)的课中,他学到了路易·德布罗意(Louis de Broglie)等人在量子力学上的最新突破,了解到物理新观点让化学研究的前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他转而到慕尼黑大学,跟着阿诺德·索末菲(Arnold Sommerfeld)学习物理。泰勒在慕尼黑的一场严重车祸中失去了右脚,此后就一直穿戴义肢瘸着走路。后来,泰勒转到莱比锡大学,在沃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指导下于1930年获得博士学位,论文中对氢分子离子首次做了准确的量子力学论述。
毕业那年,他和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列夫·朗道(Lev Landau)成为朋友。他的好友乔治·普拉切克(George Placzek)安排他一起前往罗马和恩里克·费米(Enrico Fermi)共度夏天,这对他决定将核物理作为研究方向起了关键作用。从1930年开始,他在哥廷根大学待了两年。是当时物理学的中心,马克斯·玻恩(Max Born)和詹姆斯·弗兰克(James Franck)都在。
希特勒上台后,泰勒去了英国,短暂待了一阵子后就搬往哥本哈根住了一年。他在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的指导下工作,后于1935年在伽莫夫的推荐下,来到美国任物理学教授。
泰勒对科学最重要的贡献是1937年预测了姜-泰勒效应(Jahn–Teller effect),它对描述金属的化学反应有重要作用,尤其是跟某几种金属染料一起的时候。在与斯蒂芬·布鲁诺尔(Stephen Brunauer)及保罗·埃米特(Paul Emmett)的合作中,泰勒也对表面物理和化学方面有重要贡献:他们三人一起发现布鲁诺尔-埃米特-泰勒(BET)等温线。二战开始后,他在西奥多·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建议下,跟汉斯·贝特(Hans Bethe)合作研究出了一套冲击波传播理论,这对后来研究导弹返回技术的科学家来说非常有价值。
泰勒成长于政治局势紧张的匈牙利,这让他一辈子厌恶法西斯和共产主义。他是说服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警告德国制造核弹的关键人物。他是首批自愿加入美国原子弹研发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在那里,他一直和人辩论使用此类武器的道德标准,特别是应不应该把平民作为核弹轰炸的目标。随着战争的持续,泰勒推动研发一种聚合炸弹——氢弹。当时项目的科学负责人罗伯特·奥本海默(Robert Oppenheimer)认为这会分散研发核弹的资源,因而拒绝了这个建议。
50年代,泰勒在奥本海默的听证会上做了证词。这之后,奥本海默被撤销安全许可(security clearance),不能接触核弹等机密信息。为此,泰勒被科学共同体排斥之外好多年。他或许是二十世纪最具争议的科学家。
曼哈顿计划结束后,其他科学家一般都回到学校做学术研究,泰勒却一直留在政府的实验室工作。他协助说服美国政府成立新的武器实验室——劳伦斯利弗莫尔(Lawrence Livermore)国家实验室,并担任实验室负责人多年。
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大家做讲座时最怕碰到泰勒出现在前几排。看起来泰勒好像在打瞌睡,但他却会醒来并问演讲者几个问题,一针见血。据说,大家一听到电话那头“我是爱德华·泰勒”,就会下意识地整理一下领带,努力组织清晰简洁的语言,来答复泰勒的问题。
泰勒热衷于用技术来解决看起来无解的问题,虽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比如他在80年代力推战略防御,太空发射导弹;又比如他提议阿拉斯加用氢弹挖掘新的港口。他还在一个领域有所贡献,虽然经常被人忽视,即警告大家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气候变化的危险
2003年9月9日,泰勒在加利福尼亚去世,时年95岁。去世那天,他还在做研究。他的最后一篇文章发表于2005年。
资料来源: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5.030875/full/
http://blog.nuclearsecrecy.com/2015/01/09/oppenheimer-unredacted-part-i/
http://www.ans.org/pubs/journals/nt/a_3655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