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墙的日结工信息海报
从昆山博悦电脑城回来快有一个月了,我还会收到人力发来的微信:“工作没有百分百满意的,最满意的工作就是不工作”,“考虑好去什么厂了吗?”
我是在日结招工广告版前阅读上面贴得密密麻麻的文字时,顺道加上这个人力的微信。我认识的一名撰稿人刚为了自己研究的劳工议题搬来这个区域居住,她和我讲了很多这里的规矩,并告诉我:“在这里,不管你穿成什么样子都会被当作是来找日结工作的。”
在昆山博悦电脑城附近准备出发去做日结工的年轻人
的确,这里每天都有上千名日结工在这里出没。失业的、创业失败的、刚来城市打拼的、“大神”、大学生……没人在意你为什么来这里,只会问你明天要去哪里。
开始出现服务日结工群体的 O2O 平台
这里就如同在成百上千条毛细血管一般的河道交汇之处形成的一个漩涡中心,有人随着河道进入一个新的方向;有人停留在此处,把赚钱的工资变成在网吧消费的时长;有人从日结工成为一名招工的人力,这也是一部分人心中的上升通道。他们中很多人无论去哪都会拖着自己的行李箱,不大,26 或者 28 寸,也许那就是他这段时间里全部的家当。在被召集起来之后,他们跟随指令,钻进早已停在路边的大巴车里。这些车辆将把他们带到不同的工厂,在那打一天工,或者是一个月。
第三期 
BottleDream 瓶行光专题
聚焦“流动”的话题,
让我们从“流动”展开谈去。
流动,快速的流动
人类的迁徙史没有一个确切的起始点。
帕斯卡尔在《沉思录》里说:“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待在他的房间里。”对于国人而言,一次明显感受到流动速度加快是在 1978 年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之后,年轻人走出家乡纷纷“下海”寻找机会。自那以后,以婚嫁迁徙为主的流动模式退居历史舞台,就业、经商、寻找经济和阶层跃升的机会,成为最近半个世纪来的中国常态。
即便如此,流动速度有增无减。到 2018 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运量接近全球人口的一半,达到了 33.7 亿人次。2020 年,我们流动人口规模近 3.8 亿人,比十年前增加 1.5 亿人,流动增长速度上涨了 70%。让城市居民习以为常的外卖,以及背后 700 万骑手的复杂网络,都是最近十年才有的产物
图片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 2018》
“流动”本身是个全球的现象,是个资本驱动人类的故事。
但在中国还有更多一层的意味,那就是根植在中国文化深层的“乡土文化”。中国人常说“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在我们强大的农业文化历史中,流动,默认为是一种更为困难悲伤的生活,但在一线城市里,每两个人里至少有一人都在面对它。
2021年纪录片《流动的中国》捕捉了这其中普通中国人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流动的趋势不仅是人们从农村来到城市,反向的流动趋势也变得汹涌。原先来到城市打工的年轻人重新渴望回到小地方,与家乡建立连接。
流动中的自处
我们不认为流动是个“问题”,它更多是个我们共同需要适应的,很有冲突感的常态。
除了个人心态上的适应,还有更多需要社会里各种力量资源的重新分配、社会的公平性、阶级固化的矛盾或者自我认同的割裂感……这与每一个人都深切相关。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在上海送了五年快递的配送员,他在采访结束后反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因为快递行业的价格战,自己每个月虽然拿一万二左右的薪水却抵不过四年前九千元的收入,而劳动强度还增加了。他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要不要躺平?
追问“流动”,是我们对自我的不安感主动做出回应。
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如何面对又如何自处?
致力于社会创新的企业们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又提供了怎么样的解决方案?身处流动之中的人们,未来能有更好的物质与精神保障吗?
后疫情时代,全球一边面对封锁,一边为了生存艰难流动。未来的人、物、信息流动,会怎样进行?会更少更难吗?
从代际角度考虑,对于更加主动去拥抱这种“流动”变化的群体,比如数字游民群体的兴起或者提早就规划 “FIRE”人生的年轻人,是否会打破原先领域设定的壁垒,带来新的机会甚至是一种焕然一新的气象?
这期瓶行光,我们希望通过报道务工青年的故事、采访关注务工青年的组织、对话研究流动务工现象的学者......来折射出当今社会正在面对的问题,并给出我们的思考与行动方案。
你会在这里阅读到:
1. 持续关注在各个行业工作的劳动者,坚持劳动者发声的博客《打工谈》的故事;
2. 来自撰稿人丽娜对昆山日结工群体的一线观察笔记;
3. 对关注打工话题的学者进行的访谈;
4. 我们对处于数字游牧状态人群的采访等内容……
答案都在“流动”中。
作者:
万千
编辑:
大崔
设计:
阿里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