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0 日,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一小时内降雨量超过 200 毫米,受灾信息引起大众广泛关注。
面对突然爆发的极端天气,在自救、互救行动之外,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样的事件?
BottleDream 采访了气候科学和城市规划与防灾的专业人士,向他们请教了对于这次突发灾情的看法,城市系统应该如何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灾区之外的普通人能够做什么?
黄勇超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主任
刘君言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
陈舒逸
原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级市政工程师 
一览众山小志愿者
我们如何理解这次暴雨和内涝?
刘君言:郑州市很少有超过 200 毫米雨量,过去几乎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暴雨洪涝遭害。
郑州 GHCN 气象站数据显示,在 1951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7 月 18 日这 70 年间,郑州站每年日降水量超过 50 毫米的天数不超过 5 天,超过 100 毫米的天数不超过 2 天,并未录得超过 200 毫米的天数。|数据来源:NOAA-GHCN, 图片来源:绿色和平
如何理解这次的灾害,我觉得有两个点是值得关注的。
第一个是有没有及时预警和响应?我们追溯了三天的数据,郑州这三天一直处在大暴雨的状态下,一直到昨天才开始集中响应救灾,我们的行动还是有一定滞后的。
第二个是我们预报和预警的信息有没有真正起到作用?中央气象台和郑州气象台发布了暴雨的预报,进行了预测,发送了信息到责任人手里。值得关注的是,交到责任人手里之后,后续的工作是什么。
Q:灾难来临前,预警信息是怎么传递给公众的?
刘君言:预报和预警是不同的。
比如在北京市城区,或者郑州城区有超过 200 毫米降水是什么概念?如何把预报信息翻译成为我们每一个部门要去做的准备措施?
我们需要把预报转化为预警,转化为预防行动的每一个链条,这一点是目前欠缺的。
7 月 18 日 9:07,河南气象发布的降水预报|图片来源:微博@河南气象
黄勇超:现在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是需要面对公众来进行主动发布的,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是向公众告知,让公众知情,有所准备。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暴雨预警信号发布。在中国大陆,红色暴雨预警信号为最高级。|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Q:发布红色预警之后,还有哪些部门应该及时地去做准备?
黄勇超:对于政府来说,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政府还有自己的各类应急预案,需要根据事情的严重程度采取分级响应的措施,一般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三大类,从严重程度上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现在各个城市基本编制了应急预案,大体的流程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内容需要各个城市、各个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而且应急预案更多说的是灾害发生以后怎么办,对于灾害发生之前的预防措施根据应急管理和城市管理的精细程度各个城市还是有差别的,这个短板确实还需要不断的补齐,要有专业支撑。
比如不久之前,也是 7 月份,北京就有一次针对灾害天气的应急响应行动,当时采取的主要措施就包括学校停课,鼓励大家错峰出行、错峰上班,排水、交管、消防相应的值守部门和应急工作人员全勤上岗等措施。如果研判的灾情更严重,就要实行公交和地铁停运。
 7 月 21 日,河北省教育厅印发通知,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及校外培训机构,要立即停止一切线下教学、暑期培训和夏令营等活动|图片来源:河北新闻网
Q:我们国家的灾害应急管理归谁管?
黄勇超:2018 年,根据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我国成立了应急管理部,这对于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来说是个里程碑式的进步,对于提高我国的应急管理水平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防灾减灾工作并不只是应急管理部一家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从灾害的监测、预警到防灾减灾工程的实施。习近平总书记讲,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所有的行业部门也有预防灾害发生的责任和义务,都要做一些相应的准备。
如果灾害事件发生了,那由我们应急管理部门来负责统一的指挥调度,设立指挥部,出具体的应急救灾方案,但是如何预防灾害发生,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和概率,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去思考的。
Q:这次灾害是跟全球气候变化有关吗?
刘君言:我们目前还没有定论,它的归因分析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包括台风以及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有没有在发生变化,整个副热带高压的情况,包括它移动的位置、强度有没有发生变化等等。
但是,我们注意到,灾害发生的频次,特别是在城市区域的频次和强度在增加。因为城市区域有一个自己特定的小气候条件,城市里面的空调、机动车排放温室气体比较多,也就是我们讲的“城市热岛”和“城市雨岛”效应,在这个区域变得特别强。尽管不能直接做归因,但是可以做一个类比。
黄勇超:无论是从国内学者的研究还是联合国的研究来看,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极端天气灾难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趋势了。甚至这几年我们看到,以前只在灾难片里看到的情节,也有可能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生。所以百姓、研究人员、政府,都是要有所准备的。在应对上,还是需要依靠我们的技术,多做一些相应的研究、研判,然后基于这些做出更多科学的决策。
CarbonBrief 的地图显示了全球 405 个极端天气事件和趋势,颜色表示归因研究发现与人为气候变化有联系(红色)、没有联系(蓝色)或不确定(灰色)|图片来源:CarbonBrief
我们的城市
现在和未来应该怎么做准备?
Q:灾害发生后,许多人都关注到了郑州在 2016 年成为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一事,加之地铁被淹,一时间对受灾地城市基建的质疑声起。此次暴雨成灾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吗?
陈舒逸:海绵城市的建设属于生态基础设施,它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生态景观、雨水资源利用和减缓建成区硬化地面的影响,在洪涝上只能减轻城市内涝,但最终海绵积蓄的雨水还是需要通过市政管道排出。
这次郑州洪灾属于极端天气,极端天气是没有办法用常规的城市基础设施去应对的,因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笔经济账,如果你用非常高的标准去建的话,那真是无底洞。比如说五十年一遇的标准和一百年一遇的标准,这个标准的提高背后可能就是这个城市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基础设施建设。
但你可以通过应灾设施的预先规划和建设,减少在灾害中发生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城市规划当中有一个专门的学科是城市防灾,不同的灾种会有不同的防灾空间和措施,这是属于城市规划的,因为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空间去应对它的话,那人的庇护场所就没有了。
Q:城市准备防灾基础设施,应该准备到什么程度?
刘君言: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对于风险的判断是什么样的。近 20 年极端灾害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的经验。我们参照过去经验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个阶段性,不能看整个过去几十年的平均值,而应该主要关注 1990 年或者 2000 年之后的情况。
其次,是对未来情况的模拟和预测。比如说,我们要考虑到全球升温,海平面上升的大趋势。在这一方面,是可以有所准备的。
但是对于郑州这一次的暴雨灾害,其强度超过了所有历史经验,没有办法通过基础设施防御,就需要靠“人”的管理机制来应对。预报和预防措施是如何进行的,后续的行动是怎样的,人员是怎么调动的。把“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是最为关键的。
黄勇超:本身从工程“设防标准”来说,城市都会设雨水排除系统,城市雨水系统的设计标准最早的时候大部分就是“一年一遇”。这几年城市出了很多“看海”的事件,我们标准也慢慢在提高,现在大概能提到特大城市三到五年一遇,中小城市可能还是一年一遇,或者两年一遇。
这个标准你别看它只是提高一点点,但是对于城市代价是挺高的,比如老系统都要更新,老的管网要挖开,重新铺垫等等。现在人们也意识到,如果只是把雨水管修得更宽更粗,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城市内涝的问题,需要在更大的城市生态系统范畴内进行协调。
如果我们只是单纯说设防标准的话,单靠工程是解决不了类似郑州发生的这种极端气象灾害的情况,毕竟他是个小概率事件,那么标准无法提到那么高大的投入,许多城市承担不起。
Q:非工程措施上面的紧急预案,您认为还应该如何去提高呢?
黄勇超:事后看当时的地铁应该尽快停运,当时运行部门的问题就是逐条停运。可能也是考虑到晚高峰,民众要下班回家,担心影响大家的出行,而且雨势的发展过于迅速,确实给研判和决策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实际上,从我们的角度,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情。所以,一个是我们技术还是要继续进步,提高精准研判的能力。一个是从我们的意识上,本着生命至上的原则,防灾减灾和应急工作不能有侥幸心理。
比如当时北京市发布暴雨预警后决定地铁停运,刚开始市民也会抱怨,就说“狼来了”。但是经过这些事情后,大家慢慢理解,也会配合和支持工作。其实应急部门做决策也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因为决策会影响到城市运行和市民正常生活秩序。但即使是“狼来了”,我们也不能漏过。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要采取最严厉的措施,首先要确保市民的人身感情,其次是不影响到城市的运行秩序。
灾区外的普通人能做点什么?
除了转发微博,可以关注和学习哪些概念、事情?
刘君言:在灾害面前,每一个人的应对能力是有差别的。老人、儿童和孕妇等人,抵御类型灾害的能力肯定是较差的。户外工作者,比如说外卖、快递小哥和建筑工人等,他们受到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对于这些人,需要提升“共情”,我们之前还给外卖小哥做过一个《户外工作者极端天气应对指南》
我们可以多关注城市中相对脆弱的地区,比如棚户区,住宅设施比较差的一些老旧小区。这些小区本身的房屋结构和城市管理水平比较差,人群比较密集,在灾害面前,是很脆弱的。
此外,还要再关注的是中小城市。郑州之外的区域也面临严重的灾害,比如说巩义,暴雨导致停电,通讯中断,气象数据超过 10 小时未更新,气象局局长被洪水冲走(已经被救回来)。
我们做过调查,随着人口流动,小城市的脆弱性在上升。他们在面对这样的灾害时更为无力,获得的公众关注也比较少。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这些中小城市更多的关注。
当我们看到郑州发生这样大的灾害时,除了去关怀,每一个人都可以深刻地反思一下。我现在是怎么样的状态?我自己所处的社区应该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根据我们的调研,城市的情况在快速变化,我们没有办法单单去追溯历史,对照历史经验。我们在没有经验可查询,没有先验的案例可以参照的情况下,值得思考的是,怎样提升防御能力,怎样提升个人意识,为未来的风险去做好准备。
Q:您怎么看待这一次民众的自救反应呢?从灾情发生当晚就有很多暴雨自救、互救信息在互联网上传播。
黄勇超:自救的意识肯定是有的。但是防灾的意识还需要提升。一个方面是当职能部门发布了预警信息,这个信息可能需要被更好地整合在一起。比如气象部门说了现在这个情况是红色预警,但是后面应该要和别的部门一起会商,比如交通应该怎么做、学校应该干什么,便于民众去理解。
还有一方面就是,民众自身他可能要多关注这方面的知识,自发、自觉地去学习。包括主动前往自己所在城市各种民防防灾减灾知识教育馆学习和演练。
Q:国内现在这类型的场馆,已经有很多了吗?
黄勇超:场馆肯定是越来越多,设备也越来越完备,但总的来说数量和覆盖面还不够。应该每个社区有一个小的民防教育馆,每个区有一个中等规模的,每个市再有两到三个大型的。让每个人有机会去学习和体验,让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都得到有效提高。现在更多还是被动式的,防灾减灾日到了有一些宣传,但教育的效果还没有那么显著,大家的意识也还没到这个程度。
青岛西海岸新区应急安全体验教育基地,学校组织学生体验高楼逃生缓降器使用。|图片来源:国家应急管理宣教网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如海绵一般在适应环境变化、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以适当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渗、滞、蓄、净、用、排”,是海绵城市的六字箴言。
“海绵城市”概念图|图片来源:网络
韧性城市
韧性是指面对冲击和压力源,组织或资产具备能够生存并且顺利地壮大的能力。通常冲击指短期的急性事件,如火灾、洪水、地震。压力源指长期存在的消极因素,包括海平面上升,人口增长和收入不平等。
韧性城市则是指城市系统及其居民具备在各种冲击和压力下保持正常运作,且积极适应并转向可持续发展的可量化的能力。因此,一座韧性城市就是对自然和人为的、突发和慢性的、预期和未预期到的灾害进行评估、计划并采取行动,以对灾害未雨绸缪和积极应对的城市。韧性城市更强调城市的“学习能力”,我们无法预测到所有的情况,但我们必须吸取经验教训,有所成长,并且把经验推广,共享给其他城市共同学习。
了解更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韧性城市专刊《雨中的思念》,推动中国城市的韧性发展和气候适应性建设。
灾害自救
知乎答主“甄昊元”在灾情发生当晚整理了这份暴雨自救手册(https://zhuanlan.zhihu.com/p/391551208),它被收录在由知乎科学编组的专题“2021 夏季避险自救手册” 中(https://www.zhihu.com/special/1400947776201519104)。
防灾知识
《防灾,原来如此!》是由《第一财经》杂志旗下“未来预想图”团队出版的防灾手册,这本防灾手册采用插画+“说明书”式的叙述,从防灾准备、灾难及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到生活场景中的实用应对、应急治疗对策以及灾后生活重建五个方面展开。
我们鼓励大家通过查阅资料和到访所在地防灾教育基地等方式了解、学习相关防灾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居住地多发灾种、生活状态等情况,制定出一套真正能“为我所用”的家庭防灾应急方案。
如“未来预想图”读者陈曦的读后分享,“看完这本防灾手册后,我梳理并绘制了下自己已掌握的防灾知识地图,并且知道接下来该如何调整防灾知识框架以及填充哪些内容,进行哪些实践。这也是这本书我觉得最大的价值所在:它重要的不仅仅是防灾内容,它更是在进行防灾意识的启蒙和入门科普。你可以一边阅读,一边结合身边环境,按着这本手册的书写思路、编撰逻辑(如场景引导的逻辑)、信息延伸路径等等方向搭建你自己的防灾地图。”
BottleDream 在去年年初和“未来预想图”共同发起“DIY你的家庭防灾包”行动号召,你可以点击下方卡片,从思考如何准备一个家庭防灾包开始行动。
封面题图|Shashank Sahay
撰文|大崔、万千、挺饱、雅美、美芹
编辑|万千、挺饱
排版|挺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