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有话说
转眼一妞已经大班了,她乐得屁颠屁颠第一天上幼儿园的情景感觉还历历在目,今年就来到了幼儿园的最后一年,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幼儿园的第一年,一切都很新鲜,每天回来路上都能听到有趣的事情和新认识的朋友;
幼儿园的第二年,开始有一些烦恼,需要学一些规矩,学会以集体为单位,去融入妥协;
幼儿园的第三年,一开篇,她就遭遇了新的问题:社交与友谊
事情是这样的:
进入中班后,同学之间越来越熟悉,男生和女生有了性别之分的概念,男生和男生玩,而班里的女生也开始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小的社交圈,在班集体里,好像默认了两人为一组作为好朋友。
一妞在这时也交到了她的好朋友心心,每天回来的路上都会开心的分享今天和心心又一起干了什么,回到家里还惦记着给心心带个礼物做张贺卡,周末还邀请心心来家里玩。
两个小姑娘,第一次有了闺蜜的感觉。
然而,今年9月份开学,心心却突然转学了。
于是这个月我就频繁听到一妞提起:
“我现在没有好朋友了”
“我一个人玩也挺好的”
“她们都不和我玩”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和一爸都很担心,害怕她在学校变成一个孤僻的孩子。
我问她:“那你为什么不和其他女生玩呢?你也可以交新的朋友呀?”
一妞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她们都是两年的好朋友了,现在不能和我做好朋友了。”
确实,在女生的社交里,“先来后到”、“固定搭档”确实是很常见的规则,在一妞建立长时间固定友情关系的人生第一次,她就遭遇到这样的挫折,一方面我觉得很担心,但另一方面也觉得是件好事,有挫折才有成长,才有机会尽早地认识到友情的本真。
为了帮助一妞解决这个问题,我和一爸与她开展了一次交心的家庭夜谈。
我问一妞:“你现在有没有比较喜欢的朋友,觉得可以进一步发展成长期的好朋友的?”
一妞点点头,说:“有个女生叫南南,最近还挺喜欢和她玩。”
“那你就可以和她成为新的好朋友呀!”
“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把她变成好朋友。”
我和一爸开始给她支招:
你可以很坦诚地告诉她,你想和她做好朋友
你可以给她带一份小礼物,表达你对她的喜欢
你要多关心她,看她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就多多帮助
得到了我和一爸的支招,她很开心的选了一个小娃娃作为送给南南的礼物。
接下来的几天,她都挺开心的,我们以为她已经成功交到了新的好朋友,毕竟在我们眼里,小朋友之间的友情都是简单而单纯的,应该很快就能搞定。
没想到前两天吃饭时,一妞突然和我说:“妈妈,我现在有很多假想朋友”。
假想朋友?!
(这个词也许孩子说的并没有过多别的含义,就是她喜欢玩假想游戏,在家和我们也一起经常玩这样的游戏,游戏里有些她与爸爸一起创造的固定角色,比如:带电小鼹鼠、大雁爱丽丝、小猴小可爱、大蛇诗诗。但是我听到这个词的第一反应却是延伸联想到“自闭症”“精神分裂”这些可怕的词语,唉,当妈的就是这么玻璃心又神经兮兮,即便自己早知悉这个年龄段孩子最爱的游戏是假想游戏,但还是会胡思乱想。)
我大吃一惊,赶紧问:“你不是和南南做好朋友了吗?”
她却说:“没有,我和她想法不一样,我们现在只是一般朋友。”
想法不一样?
这……
还一般朋友……
这像是一个幼儿园小孩说出来的话吗?
“什么想法不一样呀?”
“她觉得好朋友就该干什么都在一起,玩什么游戏都一起。我却觉得可以有时一起玩,有时自己玩或者分开与其他小朋友玩一下。”
一时间,我竟语塞。
“我觉得自己玩挺好的,我自己玩的时候还有很多假想的朋友”,她继续说,语气里倒是听不出伤心难过,反而是很轻松愉快的样子。
那一瞬间,我脑海里突然就像放电影一样,自动播放起我从记事起交过的朋友们。
印象最深的是中学的时候,女生做什么都喜欢扎堆,一旦认定你是我最好的朋友,那就必须时时刻刻都得在一起,连上厕所都得手挽着手一起去。而这种好朋友往往也是根据座位远近划分的,凑在一起并不是因为我们想法有多么契合,而是因为我们刚好是一个班的又刚好坐在一起。
说实话,那时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很烦,明明想自己一个人干点事情却不行,明明自己有时很急却必须要等另一个人磨磨蹭蹭才能一起走,明明想和其他人聊聊天玩一下却不能这样生出二心背叛友情。为此当时还颇为苦恼,一方面觉得作为朋友,有这种情绪不对,另一方面又觉得这样的情感束缚真的有些麻烦。
事实上,经过时间洗礼,曾经粘在一起形影不离、做什么都必须一起的朋友早都毕业后很快就不再联系了。留下的反而是当时并没有天天在一起,甚至分班后分在不同班级的两个朋友。近20年的友情,从来没有因为距离与时间而变得生疏,真正的好朋友更多的是观念和思想的契合。
所以面对孩子的想法,我竟然很认同:
好朋友也没有必要必须一直腻在一起,不是吗?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时间,不是吗?
我们也都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玩伴,不是吗?
作为妈妈,我好像应该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与教育,但是我却觉得很多时候真的不是自己在教育孩子,而是孩子在教育我,我在跟着孩子成长的步伐重新去感悟认知一些平日被我忽略的但是确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底色部分。
我也不知道该给出孩子什么样的“正确答案”。
有假想朋友不可以吗?
自己玩的很好不好吗?
一定要立马有好朋友吗?
或许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那么多“正确答案”。
我看一妞好像已经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了,她反而能很坦然的面对,上下学路上依然热情的和所有遇见的认识的同学打招呼,即使偶尔没有回应也没有半分在意,去上任何课都被老师评价热情活泼有自己的想法。
而我倒是变得玻璃心了,担心这、担心那。
也许你想看到一篇“干货满满”的育儿经验之谈,譬如“如何通过几步快速解决孩子的社交难题”。
但是,讲真,孩子越大,我对“教育”这个词越充满敬意。我不敢贸然去“教育”我的孩子,因为世界上没有那么多“正确答案”,我生怕自己的观念影响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对于孩子自己遇到的这些问题,我想作为父母,我们所能提供的也是有限的,我们越来越没有办法去控制孩子按照我们过往的经验与认知去应对他们面对的世界,我们只能在孩子愿意听的时候,分享自己的几分人生拙见,至于孩子是当故事来听觉得有趣还是被我们自己的故事哪里触动,谁也不好说。
所以,对于“妈妈, 我有很多假想朋友……”
我能给出的解答,不过是:
“哦?是吗?说说看,他们都是谁?”
教育学硕士
二胎妈妈
知乎育儿大V
育儿作家
“尊重式育儿”概念的提出者
全网累积100W+妈妈关注,已帮上万妈妈养成天使宝宝。
代表作《尊重式育儿:超实用的轻松育儿实操图文攻略》。
想系统学习尊重式育儿和规律作息,可以从一妈的新书《尊重式育儿:超实用的轻松育儿实操图文攻略》入手,随书附赠28天天使宝宝养成实操方案&价值599元的课程、经验贴、代金券等福利。
识别图中二维码
▼即可直接购买此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