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 埃里克森(Erik Erikson)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心理学家。尤其喜欢他独特的从自我(Ego)和家庭/社会的相互影响中发展出的人格社会心理发展学理论。
他认为人的心理并不是简单的在某个特定阶段完全成熟, 而是一个从生到死的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过程, 听起来有点像俗话说的"活到老, 学到老, 学无止境"。他虽然也认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性心理发展理论 (自我主要受本能的影响), 但更多的认为”本我”的发展不完全仅仅是依靠内在, 而是与环境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下发展的。他的理论也不同于让, 皮亚杰(Jean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的理论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中面临所应当完成的任务, 使命与社会功能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在他当时发展这套理论的年代, 现代生物医学还没有完全成形, 对遗传学的认识几乎为零。他认为如果没有完成前一个阶段的目标, 会阻碍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 导致停滞不前。从这个角度讲, 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
虽然他的社会人生阶段理论受年代影响带有其局限性, 但很多核心理念还是被广泛接受, 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读者自我反思。既能让我们明白和理解自己特定人生阶段的挑战与困惑, 也可以从纵向的角度可观的审视和看待自己所处人生旅途的位置, 如何教育子女等等。下图讲解了埃里克森理论中的8个人生阶段。
如果仔细分析在临床上遇到的各种抑郁, 焦虑, 躁郁患者, 都会或多或少的发现他们在各自的人生阶段中遇到的埃里克森理论中提到的问题和挑战, 比如青少年的身份认同, 早期成年的爱情/婚姻问题, 中年危机以及晚年的完整与悔恨/绝望。本篇短文讲解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前的四个阶段, 请继续关注后续文章。
第一个阶段: 出生到1岁半左右, 主题是希望(Hope), 信任与不信任(Trust vs Mistrust)。
埃里克森认为在新生儿出生后随着各种感觉器官的发育成熟, 孩子开始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主要是家庭内的父母), 并慢慢地开始学会主导自己和外界的交流和接触。在食物, 睡眠等基本生存得到保障后, 孩子与父母之间健康的“二元互动”将决定他们对”外界环境”是否信任, 并成为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如果这种成长关系没有得到适度关爱, 甚至被破坏, 孩子可能产生对外界的“不信任感”。在这个过程中, 也同时应该关注那些“初为人母, 人父”自身的“自我信任感”。可以想象, 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母亲/父亲如何懂得耐心的照顾孩子, 并帮助孩子建立最初的信任感?
第二阶段: 大约18个月至大约3岁, 主题是意愿(Will), 自主性与羞怯/疑虑 (Autonomy vs Shame/Doubt)。
孩子在语言, 运动能力逐步发展后, 他们开始从自己内在的和局限性的家庭环境中, 以及父母的引领下开始接触更多外部世界。父母在这个阶段合适的放手和引导既可以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健康的自我独立, 又可以避免过度保护而让孩子丧失独立能力而引起的消极后果-自我怀疑。这个阶段是在后期人生中有自我控制能力的早期训练, 父母的坚定, 从容和镇定往往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独立和健康的人格。
第三个阶段: 大概3到6/7岁左右, 主题是目的(Purpose), 主动性与罪咎感(Initiative vs Guilt)。
这个年龄阶段的小朋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家庭中和父母建立了稳定的纽带关系, 并由于认知和想象能力的飞速发展, 开始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和行为探索社会, 表现为更多的入侵性, 攻击性和强烈的好奇心。在父母”模范”的基础上常常可能表现出一种”小大人”的性格特色。
这种对未知世界”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精神, 以及建立在对“社会认知”并不成熟"基础之上的”探索”, 对未来”勇气”和”性格塑造”非常重要。这个时候的孩子充满想象力, 好奇心, 和自我认知的”无所不能般的自大”。父母需要充分理解孩子这个阶段可能表现出的各种“不合适的行为举止”。只有理解这些行为深层次的生物, 心理发育和社会因素基础, 并对他们足够包容和给予恰当的引导, 才能使孩子既保持自律的习惯, 又可以给他们的创造性提供足够的空间去成长。
在此阶段, 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慢慢形成, 父母对孩子”行为“的过度否定, 约束和惩罚, 会使孩子在情绪和认知方面过度转向自我反省, 审视, 压抑, 甚至导致他们内心深处的负罪感。其结果或者是孩子的过度自我约束, 或者是通过”抗争, 吵闹”来证明自己。
这个阶段中”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外部约束”的平衡发展对“信心"的发展非常重要, 并深刻影响孩子对人生”目标”的理解。在很多抑郁症患者中, 常会有童年时期父母对他们的批评和打骂的负面记忆, 导致他们在生活中缺乏自信, 总觉的自己” 一文不值”。 
第四阶段: 是6/7岁到12岁左右(大概是青春期开始的时候), 主题是胜任感(Competence), 勤奋与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
这个阶段是孩子开始从老师, 家长和社会那里接受系统的教育和训练的起始阶段。他们在经历 了前一阶段主动探索后, 开始能够更好的使用工具, 比如刀叉, 筷子, 并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独立的完成很多任务, 并因此而感受到奖励, 产生愉悦感。而这种成就感又带来更多正面反馈, 获得信心, 更愿意专心做事, 和尝试新的任务。而那些缺少学校老师鼓励, 整天面对不满情绪和怒气家长的孩子往往产生自卑感, 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遇事容易气馁。
在埃里克森的"身份: 青少年与危机”一书中, 他认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建立信心和勤奋习惯的关键阶段。父母同时需要理解, 这些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是几天几个星期就可以建立的。信心和勤奋的锻炼需要从点到面的延伸。帮助孩子集中发展一两项有深度和感兴趣的爱好/活动, 逐步建立一种”我很棒/我可以”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种自信/勤奋会慢慢的延伸到更多方面, 从而建立一种长远和广泛性的对人生的自信。 这种胜任力是孩子以后成为"自推娃"的重要内驱力元素之一(请继续关注这个后续话题)。
举个例子。很多家长在这个年龄段都会给孩子报很多课外活动班, 音乐, 美术, 体育等。父母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 给孩子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兴趣爱好, 也许能发现孩子哪方面的特长或发展出兴趣。比如说体育,  每次孩子刚开始参加一个项目的时候都会很兴奋, 很有动力, 但家长会发现, 有些孩子过了一段时间就产生了厌倦感, 可能觉得自己比不过其他小朋友, 或者比赛总是输。父母常常会很生气, 批评孩子, 认为孩子懒, 不努力, 不上进等等。在这种不断的尝试中,  找不到一个让孩子们能够长期坚持下去的爱好来建立一种稳定的 “我很棒”的信心/勤奋感受, 而产生自卑感。家长是否可以换个角度理解, 成功的路上失败也许是不可避免的, 父母也许应该在孩子"跌倒"的地方等着, 扶起孩子, 给予鼓励, 让他们再次努力尝试。
天生就自律, 有天分, 有毅力, 能吃苦的孩子在数字化时代真的可能属于“稀有动物"。如果没有家长的情感支持, 理解和积极共同参与, 在现在这样一个"拼孩子, 拼爹妈", “竞争残酷"的社会中, 指望在”蜜罐“中长大, 从来没机会理解"爹妈吃过的苦"的孩子们“自觉和理智"的去拒绝更大诱惑的“社交媒体, 电子游戏“而一开始就专注于学习或者课外活动似乎并不容易。当然, 老师和家长”过度和不切实际的表扬”会使孩子建立一种”不切实际”的脆弱和空洞自信, 也不可取。
在这个这个阶段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不一定会产生灾难性的效果, 但他们可能会缺乏创新, 淹没在一种墨守陈规的人生。 另外, 孩子所处大环境的教育理念对他们的成长会产生重要影响。
是强调现实成人世界的自律和责任, 还是“放养"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 或者两者的平衡?  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情, 父母的性格, 预期值, 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教育文化氛围等的不同, 最好的选择也许是"个性化"的育娃。随着孩子大脑发育和认知功能的进步, 这个阶段的孩子, 开始脱离从孩童时代以自我为中心审视世界的角度, 而慢慢的理解和学会从社会的角度理解社会经济地位, 文化, 种族等问题, 为下一个阶段的挑战打下基础。 
参考资料: Synopsis of Psychiatry.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作者老贾,及时跟踪,了解美国医生的分享和科普大众精神心理学知识, 了解自己, 活出幸福;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了解青春期问题; 以及如何帮助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最新理念。
版权说明:本文来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鸣谢原作者及编辑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关注【鲁稚的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