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限时特惠包邮19.5原价¥39 ),2021年12月24日活动结束
想象一下,你在参加一次小组讨论。
接近尾声了,其他人都对最终结论十分满意,但你心中仍颇有微词。犹豫之下,你会站起来说出反对想法吗?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你需要具备站在所有人对立面的勇气、充分证明自己观点的严密论述,以及接受质疑和嘲笑的心理准备。
而在100多年前,有一个人不仅这样做了,而且几乎站在了全世界的对立面。
他,就是——达尔文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乘“贝格尔”号(即“小猎犬”号)舰进行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采集和观察。
在这次旅途中他发现:澳大利亚的哺乳动物化石与现生的有袋类十分相近;南美拉普拉他平原上一棵树都没有,却能见到一种从未爬上过树的啄木鸟;
这些反常和奇怪的现象让达尔文疑惑不解,他开始推翻先前所笃信的神创论和物种固定论,做出了大胆而合理的推断,并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划时代的著作。
《物种起源》是现代生物学的奠基百科,是一种崭新世界观的哲学论著,还是科学写作的典型范本,被誉为“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
也列入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在书中,达尔文首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方式实现的,
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进化论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以科学的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引起了人类思想的巨大变革,让我们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在当时,“进化论”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肯定与推崇。
它不仅与《圣经》的“神创论”相背,还推翻了大部分遗传学家所坚持的物种不变理论,受到了宗教狂热者的攻击以及遗传学家们的反对。
正因为此,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第三、四、五、六版的修订过程中,为了回应同时代人的批评,做了连篇累牍的答复,甚至“违心”的妥协,以至于越来越偏离其原来立场。
所以,当今生物学家及达尔文研究者大都推崇阅读第一或第二版本,更忠实于达尔文原本的立场。
小译林“精编导读版”由亚洲首位获得有古脊椎动物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北美古脊椎动物协会罗美奖”的古生物学家苗德岁先生翻译,
以物种起源第一版为母本进行删节、精选,保留原著全部精华。并由译者苗德岁先生添加全书导读及每章解读,帮助学生们无障碍阅读、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
软壳平装,16开本,随书赠送书签,内页为70g轻型纸,颜色自然,环保舒适,不易造成视觉疲劳。
__
为什么我们还要读《物种起源》
你知道吗?“适者生存”,并非出自达尔文之口。
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下描绘出多种脸谱的达尔文形象,也解读出不同的达尔文思想,但其中不免包括了众多误读与莫须有的强加。
我们都以为自己熟悉进化论,但往往只拾得只言片语,甚至是断章取义。不阅读原著,无法认识到真正的达尔文和进化论思想。
《物种起源》不仅震撼了整个生物界,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类。即便过去百年,依旧值得所有人去细细品读。
在汲取生物学知识,开阔眼界与视野的同时,更是去感受达尔文在黑暗中踽踽前行,却又坚定地走出一条光明正途的理智力量。
__
是生物学家?推理小说家?还是文学家?
在大众的印象中,达尔文是一位在生物学领域成就颇丰的专家。但当你读过《物种起源》后,就会发现他的“多重身份”。
作为生物学家,他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眼光,推断出物种都是由最初原始的共同祖先类型经历漫长演化而来的,并罗列出了众多的证据。
比如加拉帕戈斯群岛距离南美洲海岸约800~1000千米,但岛上26种陆栖鸟,其中大多数均与南美洲的地雀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加拉帕戈斯群岛与南美洲在生活条件、气候差异、地质和气候等方面大不相同,但却有着相似的生物。而加拉帕戈斯群岛与佛得角群岛,在土壤的火山性质方面、气候、高度与大小等环境条件方面极为相似,岛上的生物却完全不同。
达尔文由此推断,最初南美大陆上的一些地雀可能被大风吹到了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各个小岛上,因为食物来源的不同,它们在这些小岛上扎根之后,不同小岛上的鸟慢慢地演化出不同特征以适应各自的食性。
并提出了“自然选择”这一革命性的原理:生物在抢夺资源、生存斗争的过程中,更适应环境、更“好”的变异个体存活的几率更大,后代的数量也就更多。
而在长时间自然选择作用的累积下,后代与其原始祖先的差异会越来越大,甚至演化成新的物种,这个过程则被称为“分异原理”。
在全书的结构安排与行文逻辑上,达尔文一反传统科普书的结构顺序,化身“推理小说家”,用讲故事的手法来组织内容。
在各个小章节中,先提出理论和猜想假设,然后逐一“侦破”,推翻不合理的部分,得出最终的结论。
整个过程逻辑严密,论据丰富而有力,举出许多生动的例子来进行分析对比。
粗读时,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啰嗦晦涩,但仔细品味,又会被其清晰而独特,不留漏洞的表达所折服。
它可能不是那么浅显易懂,也不能作为消遣读物,需要用上一些耐心和专注,去理解,去思考,而当你读懂之后,便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通透和欢愉。
除了理性的逻辑,达尔文也不失文学的浪漫,常常从生物学的角度发出带有哲理性的感叹:
“我相信这株巨大的‘生命之树’的代代相传亦复如此,它用残枝败干充填了地壳,并用不断分杈的、美丽的枝条装扮了大地。”
“生命及其蕴含之力能,最初注入到寥寥几个或单个类型之中;当这一行星按照固定的引力法则循环运行之时,无数最美丽与最奇异的类型,即是从如此简单的开端演化而来、并依然在演化之中;生命如是之观,何等壮丽恢弘。”
生存、竞争、繁衍生息,人类与自然界都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共生共荣。
虽已问世100多年,但《物种起源》绝不是一部束之高阁、仅供景仰膜拜的科学历史元典,而是一泓能够常读常新、激发科研灵感的源头活水。
它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传递出达尔文严谨、认真、敢于表达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连岳最近出了两本新书,点击以下两张图片可以购买。
▼ 点 阅读原文, 购买《物种起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