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赞CEO白鸦在年会上公开宣布996工作制,即正常工作时间为早上9:30到晚上21:00,除了周三家庭日之外,晚上9点前走需要请年假,否则算旷工。
他还举了华为的段子说一个华为高管去找任正非提离职,原因是加班太厉害了,老婆孩子都顾不过来,老婆已经非常有意见了。于是,领导跟他说:“完全没必要离职嘛!咱们可以换个方式解决问题。比如,离婚。” 
面对很多员工的不满,白鸦在个人公众号回应:“选择了创业公司,就是选择可能对生活照顾不够。”
抛开是否触犯劳动法的问题不谈,996在很多公司已经成为常态,甚至被看作公司文化的一部分拿来显摆。华为在标榜自己的员工敬业度时常常举例说每个人座位上都有一个垫子,加班时候就拿来靠一靠。雷军在创业初期也曾鼓励过每天工作12小时,周末自愿来加班。
然而,加班多就等于员工敬业度高吗?
中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去年的一份调查显示,比起十年前,中国就业者的工作时长增加了22%. 然而同时期以加班文化和超长工作时长著称的日本和韩国,却减少了10%左右。 
然而根据盖洛普2013年的一份调查,中国员工敬业度仅为6%,远低于13%的全球平均水平,处于世界最差水平 (仅仅比叙利亚、克罗地亚和突尼斯强点儿)。 
当我们的CEO还在为自己的加班文化引以为豪时,日本媒体却早就尖锐地指出,“过度加班是一种不健康的经济现象”,“加班不是日本崛起的根源,相反,它是日本在过去20年里走向衰退的原因之一”。
在我看来,一家公司如果仅仅靠加班作为竞争优势是一个 CEO的耻辱,一名员工靠加班来讨好老更是最低级的刷存在感的方式。假如你年终总结从老板那儿得到的唯一反馈就是“工作努力,勤奋”,那简直就是在骂你!
01
战略不足,速度弥补
前年暑假,我在西雅图把儿子送到当地的海洋馆参加夏令营。有一天下午我去接他,然后溜达着去派克市场附近一家有名的海鲜小吃店吃牡蛎汤。我们买好以后刚坐下就发现店员准备打烊了。我很纳闷,这正是饭点儿的时候,怎么就关门了呢?
看着工作人员哼着小曲,收拾着箱子,一边点钞票一边耐心地跟走进来的游客解释已经打烊了,我心里直替他们捉急,放着黄金时间的钱不赚,你们这是跟钱过不去吗?
第二天,儿子又缠着我要去那家店吃牡蛎汤,说那是他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我就又带他去了,果然还是大约5点,刚买完人家就打烊了。
坐在那儿吃的时候,看着墙上挂着的一排排奖状,我突然明白人家为什么能做到到点儿拍拍屁股就走人了。没别的理由,就一条,牛啊!套用一句行话来讲,人家有技术壁垒,所以根本不用加班也可以过上好日子。 而大多数的公司不过是在用战术上的努力来掩盖战略上不足而已。
都说现在互联网时代要拼速度,不快不行。我的理解是当大家都提供同质化的内容和同质化的服务,当然要靠拼速度,不拼速度还能拼什么?但是如果可以通过创新来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就可以不单纯靠拼速度拼加班了。也许很多人忘了,创业的“创”字代表的是“创新”,而不是加班。 
所以在我看来,作为一个CEO的首要任务就是去琢磨战略,如何依靠创新来提高战略上的优势而不是想着怎么靠员工996来弥补战略上的不足。
传说中的 Pike Place Chowder  
02
能力不足,时间弥补
以前在公司的时候,有一次我老板不经意的在谈话中夸奖了某某同事工作非常努力,夜里一两点还在发邮件。后来,我发现夜里一两点,甚至两三点发出来的邮件越来越多,我很纳闷大家难道都这么努力吗? 至于吗?真有那么多工作要做吗?再后来我才明白,闹了半天很多人是设置在夜里一两点钟用Outlook自动发送的。没想到老板无心的一句话,下面的人就如此醉心于“假加班”。 
这样的风气会造成很多员工,下了班不回家在公司耗着,就想在老板面前多刷刷存在感。我曾经有个高管朋友跟我吐槽,说有个员工每天都是全公司最后一个离开的。他很好奇,一个初级技术型岗位,到底每天有啥可忙的。于是,就有两次故意等到最后去“关心”了他一下。然后惊讶地发现,他就是在公司耗着打游戏而已!
这种靠加班来刷存在感的方式真是最低级的方式。不过我到也很能理解为什么明知这种方法很低级但还是不能免俗。除了有来自老板和公司文化的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缺乏安全感
我以前也经常在休假的时候还加班,有一年我和老公带儿子去黄石公园自驾,我一路在电话会议上把他俩烦得要死。现在回想起来,不过是因为对自己的价值感不清晰,于是总想在方方面面证明自己。 
然而,当你的能力真的强到不可替代的时候,你根本就不需要靠加班熬钟头来证明自己。早些年,有一部日剧叫做《派遣员的品格》,所谓“派遣员”就是我们的临时工,这位临时工每次跟公司签合同的条款都异常苛刻:我只干3个月,不延期。我周末不工作,每天5点准时下班没商量。然而,她的时薪是正式员工的好几倍,在雇佣市场上供不应求。
原因只有一点——有能力!能够摆平问题,才是职场的长胜技能,有时间耗在公司刷存在感,不如回家学习长点儿能耐来得实在。
03
我们谈工作生活平衡的时候,到底在谈什么?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是一个被说烂写烂的话题了,但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当我们谈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的时候,究竟谈的是什么?
我想人们追求的不是平衡感而是掌控感。平衡不平衡本身根本不是问题,而明明知道自己不平衡可又无法掌控的那种无力感才让人绝望。
明明知道老婆有意见了,但却连抽出一天时间陪她都不行。明明知道父母病了,却无法带他们去医院。明明知道孩子今天篮球比赛,却不得不缺席。如果这些能多少照顾到,平时多加点儿班谁又在乎呢? 
就像现在,和绝大多数创业公司CEO一样,我的工作时长……大概是7*16吧。但是我可以挑客户,喜欢的客户就接,不喜欢的就不接。我可以在夏天跟老公带上儿子去休假,也可以在年迈的父母需要我的时候随时出现在他们身边(尽管他们经常为了不让我操心而隐瞒病情)。我承认我现在并不平衡,但这种掌控感让我感觉很踏实。  
所以,如果你像我一样,因为某种原因,有意识的选择了不平衡,那再忙再累,你心里也是踏实的。也许你的生活不平衡但是你的心里是平衡的,因为这是你的选择。
然而当这种不平衡不是自己的选择的时候,纠结、焦虑甚至愤怒就埋下了种子。 老板也许觉得我钱给到位了不就行了,问题是什么是“到位”呢?所谓的金钱,成就,不过是每个人内心天平的一部分筹码而已,而天平的另外一边,家庭,爱情,健康,这部分的分量是因人而异的,也不是外人能决定的。就算你是CEO也没资格决定对于别人来讲什么重要。
所以我并不是说加班有原罪,我们公司也有加班的时候,但我觉得有松有驰才能让员工有对生活的掌控感。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都没有,哪儿来的创意?
可能是我的公司还小,我还能做到关心每一个员工的天平那头都有什么,什么对他们来讲重要?如果连最起码的尊敬都没有给到员工,又何谈让他们“敬业”?人家凭什么“敬”?就凭你给了几个臭钱? 
所以作为创业公司的CEO,请不要强迫你的员工在make a living 和 make a life 中间选择,因为大部分选择了创业公司的人, 不过是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
然而,什么才是“好”,应该是员工说了算的,CEO说的不算!
总结
那么刚才那几个问题,你的答案是什么呢?我很喜欢我们《发现你的优势,实现职场再定位》学员群里看到的一个答案:“如果是做我喜欢的、且擅长的、又是有价值的,别说996,24X7 也是乐在其中呢。当你在工作中有了心流的体验,那时候会幸福地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
所以与其靠加班刷低级的存在感,不如找到你真正热爱又擅长的工作, 这才是掌控人生的正解。
如果你还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是什么?或是你不知道如何获得那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我们的
《发现你的优势,六步实现职场再定位》训练营
将帮助你。 第三期
4月8号即将开营
现在扫码购买
能够享受
早鸟价
哟!

往期文章推荐:
离开了你所在的公司,你是谁?
人生的四个阶段,你在哪一个?
公众号改版,找不到我们?
设为星标,就不怕走散啦~
关注“有意思教练”,回复“故事影响力”,有《用故事讲出你的影响力》PPT大礼包等你哟!
我说赞,你说赞,都不如右下角点“好看
你分享,我分享,的生活不一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