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袜皮。前阵子,四名地质人员在云南哀牢山失踪,八天后被发现全部遇难。至今网友们依然对他们的死因有诸多猜测。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发生在美国的一家三口和一条狗在国家公园去世的神秘事件,放在一起聊一下。
(本文字数:7,363)
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由原武警黄金第十支队组建。2021年11月,他们派出4名地质勘察人员翻越哀牢山,执行森林蓄积量调查任务。他们都是退伍军人,在2018年进入调查中心工作。
他们于13日上午9点多开始徒步,从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进入哀牢山,从山的西侧翻到东侧,测量一块叫6134号样地,然后原路返回。按计划,他们最迟将于14日下午下山。
这4名地质考察人员的着装如下:
25岁的张金榜身穿黄色冲锋衣和保暖内衣;
27岁的杨敏、32岁的张瑜身穿迷彩服和保暖内衣;
29岁的刘宇身穿羽绒服和配发的冲锋衣。
张金榜背了一个灰蓝色双肩包,装有罗盘、平板等;张瑜背了一个迷彩大包,装有吃的和作业工具。
随身两只背包里装有RTK(实时差分定位)设备、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一矿泉水瓶汽油,可以用来生火取暖、稀释油漆做记号。
同时他们也带了干粮、水等约一天半的口粮,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和香烟若干。
这些吃的看来就是零食而已,真的够四个人吃吗?根据事后相关人士接受采访称,这四位地质人员本来执行的任务很简单,正常穿越快则五六个小时,慢则十个小时。
可是到了14日下午,他们四人都没有出现。而且自从13日中午12点59分,他们最后一次与外界(司机)通话后,就再也没有和外界联系。
11月15日傍晚,当地政府立刻成立救援指挥部进行搜救。哀牢山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他们进入的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无人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都是陡坡。14到17日都有大到暴雨,能见度非常低,影响了搜救工作。
(图片来源:中国消防)
搜救队陆续发现了这四人的足迹,譬如他们在石板上留下的油漆记号,砍树的痕迹,丢弃的砍刀、脚印、疑似冒烟点、一个简易窝棚,用一次性雨衣盖在棚顶挡雨,里面放着吃剩一半的食物。
到了11月20日,当地救援指挥部又增派了人手,由24人组建了3支穿越组,在发现失联人员活动轨迹的地方,救援指挥部建立了营地,扩大搜索。
(搜救人员发现的失联人员的雨衣碎片。图据央视新闻 )
21日,在测量样地东南1公里多的地方,空中无人机热成像仪,显示疑似有3名失联人员卧倒在地。
(11月21日晚,镇沅县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热成像显示疑似失联3人位置。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阳 王清以)
22日凌晨,指挥部通过热成像定位到了最后一名失联人员的具体位置,位于另外3人附近的一个陡坎下方。
四人出发时背的两个背包就在他们遗体旁。
11月22日9点,搜救指挥部通报,四名地质勘察人员全都找到了,但都已经去世。
四个身强力壮、富有野外生存经验的年轻男子结伴,食物还吃剩一半,本只有半天的行程,怎么会全部遇难呢?
事后有媒体报道称,四人各带一台RTK(实时差分定位)设备,只要按一个按钮,就可以通过卫星系统精确发送他们的定位。他们到达样地后本应该打开这个设备进行测算统计,但并没有这么做。如果打开了,搜救人员也不至于这么久才找到他们。
基于这个思路,有人揣测,他们是不是集体遇到了某些突发事件,还来不及求救就一同失去行动能力,所以才没打开RTK。
会有什么样的突发事件呢?网上相应地出现了对死因的多种揣测,譬如野兽说,瘴气说,雷击说。
  • 野兽说
据现场救援队员目测,遇难者衣冠较为完整,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而且论搏斗,野兽恐怕难以一举杀害身强力壮的四个人。如果是毒蛇的话,也不太可能一下子咬了四个人。
  • 瘴气说
查了一些资料,感觉这种说法本身不怎么科学。古人进入南方潮湿高温的森林后莫名其妙生病,怀疑是那里气体有毒,提出了瘴气的概念。现代科学可以检测到,在湿热环境下动植物腐败容易滋生一些病菌,譬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破伤风杆菌等,但它们通常是通过蚊虫叮咬、皮肤破损的途径感染患者的,只不过这个过程不易觉察。
要说气体,动植物腐败过程中确实也可能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其主要成分可能含有甲烷,硫化氢,氨气等。但在户外的森林里,由动植物遗体产生的气体浓度,不能和封闭的沼气池的浓度相提并论,不太可能让四个人立刻死亡。更何况此事件发生在寒冷的冬天,蚊虫也少,这种可能性更低了。
  • 雷击说
之前看到一个博主得出了这结论,判断的依据是从媒体公布的热成像图片上看,这四人倒下时似乎是朝一个方向,怀疑他们在正常队列前行中突然都被雷劈中,并揣测其中一人未立刻死去,而是爬了一段距离后掉下了陡坎。
理论上这种雷击事件多发于雷雨频繁的夏季,而此事件发生在冬季。当然,11月13日、14日确实下雨,也不能排除打过雷。不过我仔细看了热成像图片,头朝哪儿并不清晰,无法确认雷击说的依据:他们倒向同一个方向
一般雷击对个体造成损伤的差异较大,被雷击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损伤,通常伴有脑损伤和神经损伤,严重烧伤不多见。雷击还可能在体表造成雷击纹,虽然这种雷击纹也可能在24小时后(无论被击中者是生是死)消失。目前还没有公布尸检结果,至少搜救人员在描述四名失联人员的状态时未提及体表烧伤。
我对雷击说存疑的还有两点原因:一,据美国气象局1989到2018年的数据,10%的人被雷击中会导致死亡。如果他们当时在户外间隔一定距离行走,会全都同时被雷劈中,且全都严重到了死亡的程度吗?(当然,也可能有人只是受伤,过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失温等原因死亡。)
二,通常雷击还会造成四周的树木、草地被烧损,其衣物烧焦,鞋后跟炸开,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磁化、熔化。这些现象都未见搜救人员提及
总而言之,目前从媒体掌握的信息来看,尚没证据支持雷击说。相信如果是雷击的话,只要经过尸检,一定可以确认。
  • 失温说
11月22日此案刚发生时,有一个读者留言问我对此事的看法,我的回复是:失温了吧。
当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后来看到网上在质疑失温说。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天气预报, 13日是小雨转中雨,11到9;14日是中雨转阴,11到9。他们穿的衣服也有保暖内衣、防水冲锋衣,对于这个气温不够吗?
其次,失温应当有个过程,他们没有想到打开RTK吗?
对于这些疑问,我查了一些资料,认为都可以有合理解释。
首先,山中天气瞬息万变,有海拔、植被等差异,天气预报的温度未必准。
四名地质人员进入哀牢山后,傍晚开始下雨,此后一直持续到16号都降雨不断。大家都知道,如果连续没有阳光且降水,气温可以骤降。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山东正元地质勘查院高级工程师张扬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昼夜温差大,山下和山顶温差能相差10多℃,山中夜里最低温度只有2、3℃
在《甘肃百公里越野赛21人遇难:人在失温后,到底有多危险?》一文中提到,“失温听起来会发生在极其寒冷的情况下,其实不然,当人所处的环境低于20℃时,就已经可能出现失温现象了,而0~10℃则是失温的高发温度区间。”
所以他们长时间身处一个失温高发温度区间。从几处冒烟点看,他们应当点过火取暖,但由于降雨不断、树木潮湿,如何保持火燃烧也是问题。
其次,他们迷路了。护林员说,13日下午三点多就起雾了,五米外就看不清楚,连他都担心迷路不赶进山,更何况对此山陌生的外来人员。不仅起雾下雨后能见度低,而且搜救人员进山后发现山里有磁场干扰,导致罗盘失灵。他们应当一直没能找到本该测试的样地,也没找到回去的路。
迷路导致他们被困山中。地势陡峭、攀爬耗费大量体力,他们没有食物补充热量,进一步加速失温的到来。
这四位地质人员并非没有尝试自救。他们曾想顺着河或者溪流走到下游,寻找村庄,还曾用油漆在河边石板上做记号,可惜他们没来得及找到正确的路……
被发现时,其中一名遇难人员的衣物掀起、露出肚皮,脸带微笑。有25%的失温者会有反常脱衣的现象
最后的问题是:他们迷路后,为什么没有开RTK求救呢?
我看到的解释有两种。一种是,有相关人士分别告诉《红星新闻》和《三联生活周刊》,在他们的培训中,只知道RTK是到达样地点位后,用来定位样地的坐标的,到点才会开机,4名调查人员未必知道RTK可以用来急救定位
这是有可能的。根据《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带队的年纪最大的张瑜和杨敏以前都是做后勤的,今年9月才被调来做森林调查,他们的经验可能不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另一种解释是,就算他们打开RTK也未必有信号。RTK设备可以在野外进行精准地定位,但它工作还是依赖卫星信号,需要用移动公网发送位置信息(通常会在RTK仪器里面放一个sim卡)。
位置偏远、山体和树林遮挡、暴雨大雾这些也可能影响RTK的信号,在失联人员遇难的位置,就曾出现指挥部与搜救队长时间通讯中断的情况。
卫星电话的信号比较强,但据镇沅县委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对媒体称,失联的四名队员未携带卫星手机进山。
14日7时30分,哀牢山附近的基站最后一次收到队员手机信号,他们为什么不求救?我觉得这个信号可能是转瞬即逝的,并不代表真的能拨通电话。搜救人员都说,进山后手机就再无信号。(甚至可能此时他们人已经去世,只是手机自动联网了一下。)
我比较认同这种猜测:他们13号迷路后搭棚过夜(此处离样点不远了),第二天打算继续找样点,所以把省下来的一半食物留在棚中,没想到14号愈发迷路,没找到样点,也没找回搭棚。他们体力耗尽,得不到食物补充热量,浑身湿透,在饥寒交迫中出现失温症状。这是一个不知不觉又无力挣扎的过程。
哀牢山的这起事件让我想起了八月时发生在美国的一家三口加一条狗神秘死亡的事件。
这家男主人叫John Gerrish,45岁,是Snapchat的软件工程师,他的太太Ellen Chung,31岁,韩裔,是瑜伽教练和心理学在读研究生。他们去年刚生下女儿Muji。
因为疫情美国大公司允许员工异地在家办公,所以他索性退掉旧金山的房子,带了一家人搬到了靠近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马里波萨县(Mariposa),希望可以在亲近大自然的慢节奏环境中抚养女儿。
这对夫妇平常就酷爱运动和徒步。2021年8月15,他们带上一岁的女儿和宠物狗去塞拉国家森林(Sierra National Forest)公园徒步,观赏美景。
8月16日(周一),按照约定前去照顾孩子的保姆发现他们家没人,遂通知了建筑经理。他们两人找了一天没找到这家人,于晚上11点报警,称三人失联。
第二天(8月17日)清晨,警方搜救人员在塞拉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处找到了这家人驾驶的车辆。中午,他们在Savage Lundy徒步道的Z字形陡坡上找到了男主人、婴儿和狗。又过了几小时,他们在另一个山坡上找到了女主人,她似乎当时正要爬坡,地势也比其他家人高出约4、5米。
可惜,他们此时已经全都死亡了。
遗体被发现的地点没有手机信号,距离他们的车约2.6公里。
(上面的红点是国家公园门口,也是汽车发现点,右下角是遗体所在地)
这一家人身体健康,走的也不算很远,怎么会连同宠物都一同死亡呢?
遗体体表没有任何外伤,当地县警局很快排除了他杀,但对于他们的真正死因,却百思不得其解。这起神秘的死亡事件引发大量媒体报道。
警察猜测,既然连狗都一起死了,会不会是环境中存在有害物质?森林中有多个废弃的矿井,会不会那里有一氧化碳泄露,导致空气中含有有毒气体?
警方还发现他们遇难处旁有条默塞德(Merced)河和他们的徒步道平行。从他们的遗体处往下游近20公里,都存在有毒水藻,含有大量鱼腥藻毒素a。这是一种神经毒性生物碱,能够引起野生动物、家畜和人类死亡。这家人和狗会不会误饮用了河水导致中毒?
默塞德(Merced)河其中一段
基于以上两种推测,警方立刻封锁了徒步道、露营地,把此地划定为环境有害区域。
此外,媒体还有其他猜测:这家人会不会吃了有毒的植物?他们会不会服用毒品、酒精?他们会不会氰化物中毒,甚至是自杀?夏天多发雷雨,会不会他们都被雷劈中身亡?(前面写过,被雷击也可能体表看不出来。)
县警局的调查员联合毒理学家、FBI、环境科学家们一起调查,但最后却排除了以上所有可能性。这让这家人的死因更加离奇了。
到了十月,警方终于公布了结论。这个结论正因为简单而令人震惊——他们全都是被热死的。
一直到12月初,警方才公布了77页的详细报道,确认高温、地势险峻,缺少遮阳处和水源,是导致他们死亡的原因。 
据警方调查,有证人于15日清晨7:45分看见这家人的车已经停在Hite Cove徒步道的起点处。警方判断他们当时想挑战一个约14公里长的环形徒步线路。他们先在Hite Cove上走了约3.5公里,转到了588米海拔的U.S. Forest Service trail(美国森林服务徒步道),在那条道上他们又走了3公里到达Savage Lundy Trail徒步道,接着要再绕回Hite Cove徒步道。
(大概示意图)
14公里中有8公里都是陡坡,地势高,且因为2018年发生过山火,几乎没有庇荫处。而他们到达Savage Lundy那一段时,气温已经到达了41.7,后来也是在这条徒步道上去世的。
可惜,他们死亡的位置已经位于Savage Lundy徒步道的尾声,靠近Hite Cove,如果再走2.6公里就可以到达他们停在Hite Cove起点的车。虽说剩下的距离好像不远,但这一段都是需要攀爬陡坡的,耗费大量体力和水份。
女主人的背包里有一个约2.5升的水壶,只剩几滴水,以及一个奶瓶,也只剩几滴奶。他们身上没有其他装水的容器或者净水过滤器。他们可能知道附近的河水里含有有毒水藻,所以没有证据显示他们喝过河水。
有专家说,这家人掉以轻心了,他们不知道这地方的气温升高有多迅猛。他们早上出发时可能就23度左右,很舒服,但当他们走了3公里后,气温已经升高到32以上,并持续上升。只要气温到达40,过高热(中暑)就会造成大脑和器官损伤,并导致死亡。而那条狗的品种也无法在这种温度下存活。
(由于发生过山火,鲜有树木遮阳)
推测他们的遇难经过:他们发现温度升高后,想尽快往前赶路,把环形路线走完回车上。炎热让他们的水很快喝完,出现了中暑症状。一岁多的婴儿可能首先撑不住了,夫妻俩中丈夫的反应更严重,无法前进,只能留下照顾孩子,由妻子继续前进去找救援。妻子凭借最后的意志力又攀爬了一段山坡,最后还是停止了。看着自己爱的人和自己分散两处,都倒在了暴晒的阳光下,这恐怕是人世间最惨的悲剧之一了。
这两起事件的起因虽然截然相反——一起失温症,一起热射病,都给我们警示,要如何与大自然相处。
大家可能都有过经验,越是精密多功能的设备,使用起来要求越多,越可能出问题。而人作为最精密的“仪器”,作为恒温动物,核心体温波动范围很窄,人体细胞只有在37℃左右才能存活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27左右是我们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
当人体所处环境温度超出范围会如何?
失温症:当人体开始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体温下降1~2℃时,大脑立刻做出“升温”的指令,我们会打哆嗦、大脑变清醒兴奋,呼吸和心跳加快,这些都有利于生产热量。但如果得不到外部热量的支援,这种涸泽而渔的升温持续不了多久,反而消耗体内的葡萄糖,让体温下降更快。于是大脑赶紧改变策略,保存热量,让血液往脑部、心脏等核心区域聚集。这时血液流动变慢,心跳呼吸都放慢,大脑变迟钝。
(腾讯网)

如果依然无法从外部取暖,体温会逐渐降至30以下,人变得反应迟钝,意识朦胧。当体温下降到20℃时,人就会进入昏迷,各个重要器官全面衰竭,此时送医也已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此后,神经系统彻底崩溃了,核心区的血液又重新流散到四肢。濒死的人已无法思索,只剩下生物本能反应,他们感觉四肢有一股暖流,以为自己终于取到暖了,从而露出幸福的微笑。有25%的人还会因为这种错觉脱掉衣服“凉快”。更多的人此时手脚已经无法动弹,没来得及脱就去世了。
如果出现失温,保持身体干燥、衣物裹住、防风、取暖、补充食物热量都是必要措施。
热射病:当人体温度超过37.5℃时,负责监测体温的热敏神经元就会将信息传递到脑部,脑部会下达“散热”指令,人体会出汗、喘气。如果不能脱离高热的环境,体温会进一步升高,出现头昏脑涨、眼花、胸闷、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当体温超过39℃就会面色苍白,昏迷、抽搐、器官濒临衰竭。高温持续42℃以上不退时,就会出现人体蛋白质变性、功能失活,细胞坏死,肌肉组织溶解,并最终死亡。
相对而言,热射病比失温症更痛苦,因为意识始终清醒,可以感知自己热死的全过程。
其实中暑后如果能迅速降温,还是可以挽救回来的。有户外专家建议,在 野外徒步时若出现头晕目眩等轻微症状就不要继续赶路,而是找个树荫坐着,等到太阳下山再走。如果在城市中,应当赶紧喝水、冲凉、吹冷风。
我前两年在两个荷兰女孩在巴拿马热带雨林失踪的案子中,写过大自然的残忍和狡黠。大自然的多面性超过人类的想象,它哪怕有时看起来只是漫不经心,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是酷刑。
(没药花园在b站的新视频今天更新了,欢迎大家去观看哦。搜索账号没药花园就行。)
参考资料:
红星新闻:《哀牢山4名调查人员遇难背后:一次普通而危险的野调任务》
三联生活周刊:《哀牢山四名调查员遇难:一次未完成的任务》

南京环球测绘仪器有限公司:《新手使用RTK,十大基础知识一定要知道!》

澎湃:《哀牢山遇难队员携带的RTK能用于求救吗?业内人士:需卫星信号》
东方网:《云南失联地质人员雨衣被发现》

南方都市报:《哀牢山遇难地质调查队员生前活动细节:曾在石板上留油漆标志 》

河南智库舆情网:《4名专业地质人员何以葬身哀牢山?》

黄宛宁的个人博客:是什么原因造成哀牢山4名失联地质调查人员全部遇难

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甘肃百公里越野赛21人遇难:人在失温后,到底有多危险?》
澎湃新闻:《哀牢山磁力紊乱扰致罗盘失灵?专家:有固定偏向,但不会绕圈》

腾讯网:《从科学上来说,热死和冻死哪种死法相对舒服一点?》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0273587/Snapchat-engineer-wife-tried-save-baby-died-remote-California-hiking-trail.html
https://people.com/human-interest/john-gerrish-ellen-chung-family-hiking-deaths-miju-dog-oski-update/

https://www.sfgate.com/bayarea/article/Cause-death-reveal-California-family-hike-Yosemite-16552512.php

http://mzj.sh.gov.cn/lnb-kp/20200518/MZ_LNB16_16229.html

https://sanfrancisco.cbslocal.com/2021/10/21/family-killed-on-hike-in-sierra-national-forest-died-of-heat-related-issues/

https://sunnews.site/science/269416.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wapi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版权归没药花园和创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我们
精选案件专辑 
关注后回复专辑名称 
连续阅读专辑文章
国内大案 | 国外迷案 | 亲密关系中的谋杀 | 连环杀人案 | 国内外冤案合集 | 山东临沭少女失踪案 | 漂流瓶人格 | 视频专辑 | 寄居蟹人格 | 和儿童有关的案件 | 那些我悟出的道理 | Wapi的案件专栏 | 知更鸟at没药花园专栏| 真实讲述 | 漂流瓶人格 |  法律科普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