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晚了还在折腾,哪怕作业做完了也迟迟不肯去睡,第二天早上却又变身“起床困难户”,闹钟响了不起来,左喊右喊也起不来。
你是否被孩子这个问题困扰?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01 
难以入睡的原因
其实什么时候入睡跟孩子的生物钟有关。
睡眠对于我们来说是有一系列的生理机制的,孩子想要入睡是需要积累一定的“睡眠压力”才能够启动睡眠的,这个过程受到大脑的调控,在体内激素的运作下形成昼夜节律,也就是我们通俗所了解的生物钟,控制着我们醒来和睡着。
我们的生活越规律,体内的激素反应也会相应的建立起规律,进而保障我们在该困的时候困,该醒的时候醒。
反之亦然,我们的生活越不规律,体内的激素反应也建立不起来规律。
“睡眠压力”是需要不断储备和积累的,积累到压力点了就容易入睡,而当我们睡着了压力就会得到缓解,醒来后要再次入睡就又再次需要积累压力。所以如果孩子中午午睡睡晚了或者睡得时间过长,那就自然会影响晚上的入睡时间。
此外,“睡眠压力”还和孩子的疲劳程度有关,如果孩子白天的活动量比较少,孩子并没有特别的疲劳感,也会延长入睡的时间。
还有一些情况下,上学和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为白天和爸爸妈妈分开,晚上见到爸爸妈妈后是有和他们重聚的需求的,所以他们需要爸爸妈妈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在孩子身边,照顾生活起居就可以,而是需要和爸爸妈妈有实质性的互动和情感交流的,这种陪伴能够缓解孩子白天积累的情绪,也能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
如若我们没能回应孩子的这种需求,而是不断催促孩子作业、洗澡、睡觉,或者是敷衍的应付一下孩子,他们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也会因此而“舍不得”入睡的。
而如果是上学的孩子还要考虑,有时孩子作业做到比较晚了,可能ta的身体已经很疲劳了,但是大脑皮层因为之前在不断“工作”,会仍然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这时也不容易入睡。
02 
四条策略助孩子入眠
那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帮助孩子早点睡觉呢?
1. 增加活动量,充分放电
户外活动能够消耗孩子的能量,让ta充分放电,能够增加孩子的疲劳程度进而增加睡眠压力促进孩子早点睡觉。
但是活动的时间也是需要考虑,通常建议在睡前的1-2小时尽量避免比较激烈的活动,所以可以把活动时间安排在放学后、吃饭前给孩子一些时间充分的进行户外活动,既能增进食欲,又能充分放电。
2. 创造高质量陪伴的机会,满足孩子的重聚需求
高质量的陪伴讲究的是我们和孩子同时在当下,有互动的过程,形式可以多样。
比如和孩子玩游戏、陪孩子读绘本、睡前夜话等等,这样的时光对孩子来说弥足珍贵,有时并不需要太长,也能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但关键是我们要切实的在此时此刻和孩子在一起,并进行互动性的活动。
3. 注重安排作息规律
昼夜节律和我们的作息时间安排是相互作用的,为了让孩子的生物钟能够更准时,我们也要尽量安排相对固定的作息,按顺序把早上起床、午睡、中午起床、晚上睡觉这几个关键的时间点相对固定。
如果既往的作息不太规律需要调整,一般需要从早上起床的时间着手,逐一安排。
比如孩子早上7点起床,中午一般要1点入睡,那中间间隔大概是6个小时;下午3点起床,那同样中间间隔6小时左右,孩子大概也要9点左右才能入睡。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 每个孩子的睡眠需要量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孩子实际的需要量进行每天总的睡眠时间的调整,不要执着的按照睡眠推荐量来强迫孩子入睡,而是可以计算孩子的平均睡眠时长来作为自家娃睡眠需要量的参考;(相关阅读:孩子一天睡多久最合适?看看自己孩子睡够了没有
  • 午睡时间尽量不要太长,中午起床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到晚上入睡的时间,如果中午起得太晚了,那晚上自然就会顺延入睡时间。有些孩子中午实在难以午睡也不要特别勉强,或者可以考虑“半个午睡”,也就是稍延后午睡时间,但是中午起床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这样孩子能够适当的休息,也不至于中午起床时间太迟而影响晚上睡觉的时间。
4. 营造睡眠环境和建立睡前程序
舒适的睡眠环境能促进睡眠启动,温度适中、干净整洁,包含孩子喜欢的安抚物等的环境能让孩子更容易放松下来。
另外还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光线的调整,我们大脑里分泌的褪黑素是启动入睡的重要激素,是需要在黑暗环境里才能充分分泌的,因此我们要保证睡眠环境中关灯、拉窗帘,避免使用夜灯或其他的灯光设备。
睡前程序是指在入睡前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包括喝奶、刷牙、洗澡、换睡衣、讲故事、关灯等,尽可能在每天入睡前保证一致性的活动,以让孩子对入睡建立起预期,也能促进入睡。
如果孩子很晚才做完作业,不一定要即刻就让孩子去睡觉,而是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和爸爸妈妈卧谈、讲几个故事等方式来让孩子大脑皮层从兴奋状态逐渐的“平静”下来,反而能够帮助入睡,同时也可以避免孩子因为躺下了但睡不着而引发焦虑。
最后想补充的是,很多父母在哄宝宝睡觉时,除了由于宝宝不肯入睡而导致的焦虑外,有时也会因为自己手头还有工作或家务没有完成,内心对于宝宝在一定时间内睡着,抱有特别急切的期望。也许有的时候,父母也应该先看看自己是否夜间有急待完成的事,从而提前分配好各自的育儿任务。
孩子的睡眠是容易受到影响而变化的,晚上不睡固然让人焦虑和烦躁,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了解原因以调整方法改变,切忌由于这个问题和孩子“开战”,更不要让孩子带着情绪入睡,反而形成死循环,更添烦恼。

除了孩子的睡觉问题,困扰家长的还有很多的养育问题,比如孩子就是拖拉磨蹭,本文作者王馨医生此前也在怡禾开设过相关课程,大纲如下。
有需要的可通过下面二维码了解,怡禾会员可免费听,阅读原文可了解怡禾会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