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挑战
“双减“政策,给不少家长和老师带来了挑战。
一是课堂怎么教?
教育工作者都知道,教学要有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水平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不管快班还是慢班,都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教学。
过去,学校通过各种方法来选拔学生,然后分班,期间还不断通过考试来进行调整。家长虽然很焦虑,但是不得不认。如果不认命,还可去培训机构,找到合适孩子水平的课外班。
现在,择校不让了,考试不给分数了,分班会被举报,课外班没有了,课时也减少了。更少的课时,一个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的一群学生,怎么教怎么学呢?
二是回家怎么学?
过去很简单——刷题,同时老师会提出课后督学方案,家长执行。
虽然简单粗暴,但是通过重复性训练,来加深对知识和技能的熟悉程度,肯定是有效,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便捷。课后班则把督学的活也包了,这样家长就比较轻松了。
现在也没了。
教育部对课后作业量有明确的规定,而且也不允许让家长来批改或者签字。如果有老师通过朋友圈或者其他方式来增加作业的话,举报可能就来了。课外班呢?培训机构都没了,作业也没有了。
“双减”是逼着大家放弃过去那种简单粗暴砸钱、砸时间的教育方式。这是对的。但是,全人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更何况,老师并没有增加,家长也不是教育大师。我昨天只是种棵葱,今天就要我来养盆君子兰。这个变化是不是大了点?
一般学校、一般老师、一般生源
有意思的是,十五年前,山东潍坊的一位老师遇到了类似的挑战,她的解决办法是海量阅读。
这位老师名字叫韩兴娥,这段时间我正在读她的书《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海量阅读这个理念很容易理解,就是大量读呗。在英文启蒙的时候,好多爸妈都会一堆堆地买各种分级读物,中文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这些阅读都是在家里。通常来说,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读教材。首先是必须以教材为基石,并且围绕教学大纲。同时,还要精讲,即对文本以及相关背景的详细分析和解读。近几年还出现了类似国外的整本书阅读课程,一个学期就读一两本书,分析得更细致了。
但韩兴娥把海量阅读放在了课堂,并且是在10多年前就这么做。
她把一个学期的课本,用两周时间上完,剩余时间都拿来读其他书。据韩兴娥说,第一轮教学实验下来,低年级阅读量每学期近20万字,中高年级平均每学期达到100万字。这几乎是“课标”规定的小学六年阅读总量的10 倍。第二轮实验,中年段的阅读量已远达到每学期160万字的阅读量。
突破固定的教学模式,就需要极大的勇气。此外,横亘在韩兴娥面前还有三座大山——水平不同的普通学生、海量教材以及有限时间。
要突破这三座大山,那必须有愚公精神。比如美国很著名的《54号教室》一书,主人公罗夫老师本人毕业于知名大学,把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给了自己的学生。但是一则没有那么多优秀的老师,二则大部分老师也做不到这样牺牲。
韩兴娥则和罗夫恰恰相反。她中专毕业,公开课被评价为“清淡如水”。她的学生也水平参差不齐,后期任教的学校还有不少外来打工子弟。
也因此,她的海量阅读教学实验被当地教育局视为“普通典型”——老师没什么特殊才华,学生是一般生源,家长学历普遍偏低,学校也没有太多优势。唯一的不同是,“普普通通的老师教的学生却非常优秀”。
“普通典型”,才可复制和推广。
这种“典型”对家庭也有参考价值。我们做父母的,不算专业老师;平时要上班,时间也有限;家有两娃的,天然就是水平层次不齐的。
那么,韩兴娥是怎么办到的呢?她有三大法宝。
第一大法宝——降低教学门槛,强调泛读
“海量阅读”很简单——就是朗读和泛读。
朗读即老师先读或者放音频,然后学生跟着读。整个过程中老师采取各种办法来激励学生朗读,后期也会有默读等各种教学方式,但主要方式就是朗读。
泛读也就是说,老师不细讲,也不要求学生完全理解。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第一,谁都能教,谁都能做,可以快速上手。万事开头难。把门槛降低,大家都愿意去尝试。
第二,通过朗读可以高效学习拼音和识字,这对将来的自学以及自主阅读奠定了基础。孩子会自学了,老师和家长就省心了。
第三,通过泛读积累了知识,触类旁通,对于日后的深度阅读和理解有很大的助力。
朗读和泛读为主,对于低龄段的孩子大家容易接受。但是到高龄段也可以这么做吗?
精读是必要的,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孩子的年龄逐渐增长,语文能力的要求更综合了。一方面就是要应对考试。
精读可以综合训练学生字词、语法、文化背景以及写作等多方面能力。而且学生在精读课上做的事情,无论是主旨归纳、段落分析还是字词解析,都是考试常见题型。
但问题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心智、阅历以及知识积累密切相关,而不仅靠阅读技巧。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要反复强调平时的积累。但如果你主要时间都在刷技巧或者只看少量读物,你还有时间积累吗?
韩兴娥也不是纯泛读,而是采用了引读、填空题以及各种教学活动来训练孩子的精读和写作。而且她也开展了读《论语》、读宋词等等专项阅读课程。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以泛读为主,而且一直延续到了六年级,效果也不错。
我觉得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长期的海量阅读积累,使得后期的阅读能力提升更容易了。另一方面,则是她非常擅长选书。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海量阅读,实际上也就是每天一两节课,差不多40-80分钟吧。可以说选书决定了教学的成败。
韩兴娥选的书,往往有这几个特点——知识点密集,趣味强,联系日常生活。比如她选择的两套成语读本。一套书用一个个日常生活的笑话,把成语串起来。一个笑话有四到五个成语。知识点很密集。而且话题贴近孩子的生活,风趣幽默,学生特别爱读。还有一套读本,是用成语讲中国历史,这样就等于让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学成语,一边学历史。
表面上是海量,实际上是精选;表面上是泛读,实际上以读带动多种学习活动,这样就更高效了。
第二大法宝:设定能力分级标准,让一套读物实现多个目标
一个班级学生参差不齐,对老师来说是最痛苦的。国外学校采取走读制,这要求有大量的教室和老师。国内则是考试分班,虽然简单粗暴,但是性价比高。
那么如果是一个班级一套教材,如何分层教学呢?韩兴娥的办法是建立能力分级标准。
比如一年级,如果是读《拼音儿歌》,就有三个目标。一星是能够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二星是品读所有的音节;三星是认读字词。那么一年级的课本呢,一星是读熟课文,二星是背诵,三星是认读重要字词,四星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录音。一个年级至少要学七本书,每本书都有不同的标准。
一套教材,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方式。每个孩子都可以在合适的范围内提升能力,最终让所有孩子都有所提升。
这让我联想到教育界非常知名的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这个方法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学生到底是不是掌握了学习,要看学生进展到了哪个层次。
简单举个例子,英语教涉及的单词就有“三会”和“四会”之分。三会是次重点单词 要求会听、会说、会读。四会是重点单词要求会听、会说、会读、会默写的全面掌握。所以对不同的能力其教学和考察方式也不同。
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的问世引发了美国的考试和作业革新。从此老师在安排作业和考试的时候,会采取多种形式来考察学生掌握了什么方面的能力。国内教师做教学设计和学生评价的时候也会参考该理论。
就算分级了,如果都让一个老师来教,还是会分身乏术。所以韩兴娥采取了两种办法,让学生自学、互学。
自学呢,就是学生自己朗读、识字、背诵等,只要达到五星标准的其中一个标准,就可以获得积分或者星星奖励,到一定阶段还可以获得各种小奖品。
互学就更有意思,她采用了小老师领读和上课、同桌互学和小组竞赛的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自学后再去教人,反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很像非常流行的“费曼学习法”,本质上就是以“教”促学——带着目标主动去学习,然后用最通俗的话,讲给别人听,直到他能明白,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总结、复盘和精简。
通过设立能力分级标准,就搭建了一个向上的金字塔,老师起步,然后带动学生自学和互学,向上攀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分层教学模式。但是,这要求学生有强大的自驱力去学习。
动力何来呢?
第三个法宝:充分利用同辈影响,让学生自学,家长配合。
韩兴娥在书里提到自己精力不足,嗓子不好,所以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学,给老师省力。她的办法就是积分奖励制度。起初,孩子达到标准了就给盖图章,图章搜集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获得各种小奖品。后来又拓展为积分奖励、抽奖等等方式,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
让孩子一起学,有时候能够起到比老师教更好的效果。这是有理论依据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朱迪·哈里斯就在《教养的迷思》一书里强调过同辈环境的巨大影响力。通过共读、合作和竞争等机制,实际上就是创造了一个同辈学习环境,并且是良性循环的。
这个同辈环境不仅存在于孩子之间,更存在于家长之中。韩兴娥的办法是“效果外化”。
韩兴娥提到,她最初获得家长的认可,就是孩子春节期间在客人面前出口成章,让家长看到了成效。之后她和家长密切沟通,让家长记录孩子阅读后的表现,并且开设博客刊登这些记录,分享给所有家长。可以说在十年前,她就深谙同辈影响的作用,一手打造了家长朋友圈。
家校沟通做得好,所以家长也会在家继续让孩子朗读,也会参照积分标准给孩子盖图章等等,让阅读从课内衍生到课外。
双增的核心是增加老师的发挥空间
韩兴娥的海量阅读实践萌发于二十年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相信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创新和实验肯定不少,总是有成有败。
“海量阅读”能长期坚持下来, 除了勇气和毅力,更需要教委、学校和家长的支持。
韩兴娥老师能做到这点,关键在于她能把教委、学校、媒体等不同的利益攸关方团结起来,不断地展示她的阶段性成果。
除了“海量阅读”教学法,让我觉得特有意思的,是韩兴娥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我最近看到《教师自我突破的秘诀》这本书,收录了36位名师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教学心得。大部分老师的文章都是语重心长、发人深醒,而且会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提炼和升华。
但是韩兴娥直接抨击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而且强调“精讲课文、做练习题的常规教学内容已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厌烦,学生不爱听,老师还得咬着牙天天讲的生活让我无限向往退休的日子”。这段话真的让人喷饭。
接下来,她完全不讲理论,直接把教学过程搬上来。基本上看了这篇文章的老师都可以去教书了。
文如其人,这种不装不端的作风,可能是她赢得大家支持的部分原因吧。
我注意到,在海量阅读的教学实验开展初期,时任潍坊教育局局长是李希贵。李希贵本人也是语文老师出身,他后来成为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把这所学校打造成中国素质教育的典范。
我不清楚当时的李局长对于“海量阅读”有什么看法,但是至少当时的潍坊教育界里,改革风气是很浓的。
十年后的今天,语文课本已经是部编版了。而且现在课堂教学强调“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且,在一切以“减负”为先、家长频频举报的风潮下,这样有啥说啥的老师还能出现吗?这样大胆的改革还能顺利进行吗?
都在说双减的同时也要双增。我认为,双增的核心并不应该简单地增加音体美等副课,而是增加校长和老师的空间,让百花齐放。
无论课堂怎么做,至少家里是可以实践“海量阅读”的。韩兴娥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中文阅读,也适合其他领域的学习,关键就是抓住 “社交”这个核心。
我看书比较慢。因为看一本书,就会去看相同主题的其他书,还喜欢做一番实践。海量阅读这个主题也是如此。过段时间,我再和大家分享我的家庭实践。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