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9日下午,第五届“设计·互视”沙龙热烈的气氛里圆满结束!
从13:30—20:30,整整持续了七个小时,全程无尿点。十八位演讲者带来高浓度、大跨度的精彩分享,十二家媒体参与和支持,三个直播平台,B站线上直播高峰期近8000观众,活动现场更是济济一堂。
中场健身大赛,从五零后到九零后,大咖、新锐一起被捉弄,大家不但分享知识、主动捐钱,还卖力气…
海报布置
四位发起人:张莉、沈驰、冯果川、朱雄毅
现场观众
沙龙讲座
内容回顾
(按演讲顺序排列)
01
肖诚
深圳华汇设计
深圳华汇设计 创始人/总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特许注册建筑师
天津大学兼职教授、深圳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演讲题目:《从XL到XS》
演讲的开篇提出,“建筑作为实现人与城市相互作用的物质和空间载体,应当一方面关注城市结构,一方面关注人的体验。这种想法有意无意之中贯穿在我们的设计实践里,无分尺度。”随后分享了近期设计和完成的几项不同尺度与规模的项目设计心得。
在超大尺度的深圳湾文化广场BC区设计中,以一条呼应春笋和“文化原石”尺度的“ART LINE”贯穿于各个地块,成为创造项目独特体验性的空间主线。
◎ 深圳湾文化广场BC区
在大尺度的罗湖一馆一中心项目中,则以“堆山叠城”为理念回应了罗湖“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城市肌理和项目所在的场地特质,从而创造了一个复合多样的城市文化坐标。
在中尺度的湘江智谷AI科技中心项目中,以“象限与集合”为概念完成了一组多元化的功能与空间场景的创造。
◎ 长沙湘江智谷AI科技中心
在小尺度的岭南特色文化展览馆改造设计中,则以现状为原点,以“层(Layers)”为概念,尽可能尊重场地与建筑的一系列历史线索,以一种透明覆盖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还原原有祠堂空间痕迹,重新嵌入村落肌理之中,使建筑表现为一个历时性的载体。
◎ 岭南特色文化展览馆
分享包括了莲花山山顶展厅、南头古城单体改造故城间与街市礼匣等小尺度项目,都是从不同的城市及场所特征出发,力求体现对城市结构与人的体验的双向思考。
◎ 莲花山山顶展厅
02
周实
Studio 10
Studio 10工作室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硕士
美国纽约州执业建筑师、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及LEED绿色建筑认证专员
演讲题目:《在村里做了两栋小建筑》
Studio 10创始人周实本次分享的题目是《我们在村里做了两栋小建筑》。如题所述,Studio 10分享了工作室于2020年完成的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两个项目——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和不朽堂.龙山陵园小礼堂。
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是基于原村党群活动中心老建筑的改造项目,老党群活动中心设有围墙,氛围比较严肃,难以亲近。Studio 10从豫北窑洞和院落民居中获得改造策略的灵感,在大院两侧设一圈回廊,打开原本封闭的院墙;模糊、多孔的场域边界加强西侧村落居民区和东侧自然的联系,方便人们穿行,也为不同年龄层的村民提供了聚集、社交和活动的空间。改造后的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成为一个真正服务村民的社区中心,也是一个开放、吸引凝聚人且充满烟火气的热闹场所。
秦厂村党群活动中心
图片来源: 张超
不朽堂 . 龙山陵园小礼堂位于修武县七贤镇蔡坡村西的一片荒山上,地块周边墓区环境较为嘈杂。因此,Studio 10通过沿三角形地块建起一圈高墙,营造出一个安静、内向的沉思场所,使悼念者专注于感受建筑中与生命密切相关的自然基本元素:光、水、土、天空、云、石、树 —— 既是生命终点,更是起点,暗含生生不息的循环。
不朽堂 . 龙山陵园小礼堂
图片来源: 张超
03
尹毓俊
Atelier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 多样建筑
Atelier Alternative Architecture多样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哈佛大学建筑学与景观建筑学双硕士
2017年雪城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
演讲题目:《记忆重构》
《城市建筑学》一书连同罗西其他所有的研究所,力图用这个(历史学的)构架提出了另一种建筑,另一种建筑师以及最为重要的另一种(设计的)过程。罗西重新引入历史学和类型学的基本原理作为整个创作过程的基本原理。
-“记忆的住所” 彼得·艾森曼《城市建筑学》序言
偌大的甘化厂厂区,因为城市更新的需要,只遗留下了主制糖车间和糖仓库两栋主要建筑。孤立的制糖车间和打包间仓库无法简单地容纳和承载未来的需求,只有将其整合、转化和融入城市,同时提供既完整又灵活的空间模式才能凸显其场所精神和成为新文化的载体。总体策略上通过恢复压榨车间的空间形制,建立制糖车间为主体的工业博物馆城市公共通道及整合原夹层系统,串联打包间公共入口及糖仓库连廊,形成一个即是历史中的制糖空间流线,也是该博物馆核心的公共体验流线。每一个建筑/景观场地都有一个如同文化引擎般的事件装置。这些事件装置一方面与公共流线紧密结合,形成公共流线上的一个个文化与事件的爆发点,同时又在各自建筑功能范围内形成建筑内部的公共核心及网络。
04
禹庆
悉地/境工作室
境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
演讲题目:《平行空间的溶解——现代的再现代》
郑州第二砂轮厂是中国一五计划时期由东德援建的重要项目,曾经是亚洲最大的砂轮厂,其主要厂房具有明显的包豪斯特征,随着生产的外迁其已完全空置化,现已被确定为中国国家级历史保护建筑,并将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包豪斯百年之际,这个改造计划让我们有机会来思考包豪斯与郑州。
本方案遵从包豪斯 “将设计融入生活”的理念试图通过框架性的规划与改造,在保留历史特色的基础上,将二砂厂完全打开并融入现代城市生活之中,希望其从过去的生产中心转换为社区的文化与生活中心,并引领周边社区复兴,为周边居民更为城市创造更加多元化的现代生活文化,让曾经的现代风格与现代工厂都再次现代。
方案将对历史厂区进行最大限度的保留,通过格网化的步行路网将厂区溶解于城市网络之中。在原有工业规划格局之上通过一定的梳理以及补充一些新的建筑,重塑规划框架,形成有层次的外部空间,可以容纳和激发不同层次的公共活动。 在厂区内部设置“时光环路”,它将与步行路网一起形成一种既开放又内聚的规划架构。通过架空埋地等方式对厂区进行立体扩容,增加之前的建筑无法容纳的新功能,减少对原有建筑的破坏,也不干扰原有建筑风貌的展示,更多是一种对话的姿态,为人们观看“现代的历史”提供更多样的视角。对厂房进行城市化的改造,让超过7万平米的厂房成为超级城市文化综合体。 在保留原有景观、树木和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植入各种开放性的活动区、休憩区、展示区创造一个多元复合的时空体验系统。
本项目希望二砂厂文化创意园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应该属服务于每一个人。(本方案为设计竞赛投标方案,竞赛最终未进行评选)
05
段安安
库博设计
深圳市库博建筑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董事
演讲题目:《横竖都是爱》
近年深圳组织了大量重点项目竞赛,仿佛进入迪拜模式。这么多重点项目在同一时段设计和建设,导致设计的方案只能用一种猎奇和投机的形态鼓吹与众不同。我们看到了建筑学的危机,建筑师被鼓励建造很易于传播的签名式建筑。在这样的过程里,城市失去了时间带来的沉淀,建筑呈现一种凌驾的姿态,人却成了诸多奇观的附庸和背景。

宝安档案政府服务中心
我们一直在参与这些竞赛的过程里,并希望秉持一种善意,除了满足快感,更愿意有机会实现能好好过日子的建筑。
南山区科技联合大厦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影响着人们使用公共空间的方式。我们选的两个案例从被赋予的基本功能来说其实都较为常见,有既定的非常成熟的做法。我们希望在这些既定的功能上拓展出一点点边界,用克制和理性的方式寄予一份善意,去挖掘人们与身俱来却被压抑成无意识的需求。比如一条街道,一座花园,把他们还原到原本该出现的地方。我们相信,城市超越建筑个体,建筑与城市共生共荣,才能带来有爱的人居环境。
06
毛冬
欧博设计
欧博设计创意中心 高级总监
湖南大学硕士,深圳市勘查设计行业“十佳青年建筑师”、“深圳市优秀青年建筑师”
演讲题目:《故事从一块石头开始……》
中国收藏及鉴赏奇石的历史由来以久,宋朝诞生我国最早的赏石论著——《云林石谱》,灵璧石位列第一 。对于石头,内涵道家的阴阳虚实。审美是廋、透、漏、皱,如李渔在《闲情偶寄》里的描述。廋、皱体现在石头实的部分,透、漏主要为虚的一面。
宿州城市规划展示馆以宿州盛产的灵璧石为灵感,通过现代手法演绎灵璧石之瘦、透、漏、皱的特点,创造多种公共空间,挖掘本地文脉和气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地标。

项目位于新区汴北行政广场,“横切”提供屋檐下的公共活动空间,“纵切”通过庭院区分展览与办公,隔而不断,塑造悬浮之感“瘦”的意向。为进一步塑造更多丰富灵动的公共空间,建筑中设置多处中庭、边庭、露台及花园,使内外空间贯通流动、虚实有致,此为“透”。“漏”为上下的孔洞,“多风道的空心结构”以强化导风效果。立面提取灵璧石“皱“为抽象肌理,形成正负形纹理包裹整个建筑,创造光影变化,运用GRC材料,使表皮与建筑实现一体化。灵璧石除了形态以及空间的特征性,人在其中的游赏更是其精髓。展览空间穿插庭院,步移景异,如同游走在灵石之内。观者在规划展品与城市现实中切换,见证城市的变迁。
在聚焦特区发展40年深圳建筑师代表作品和整体风貌“时间剖面:深圳建筑的可能性”展览中,宿州城市规划展示馆展位意图重现建筑概念和空间体验,以白色PVC板材模拟幕墙肌理,与展场及观展动线发生关系,互望穿行,营造动观中停留的方寸天地。
07
汤桦 
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
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文本与边界》
作为记忆载体历史上的建筑和城市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关联到世代生活于此的人们丰富的情感,各种微小的细节均具有反映本质和建造技术的重要意义。对此进行研究并将其视为具有文本意义的重要参照,也许是一个表达集体记忆和场所精神的重要策略。

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一期@何振环
民居作为最广泛的居住建筑类型,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最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建筑学价值。
天府国际会议中@汤桦建筑设计
我们基于对川西平原罗城古镇老街檐廊的再诠释,以气候作为自然条件的切入点,并以此延伸到中国传统建筑的构成和类型,尝试强调这种传统屋架的空间属性和其在建筑布局中的具体功能,同时则在其具体的建筑形态和建构语言上获得创作上的自由,以跳出之前通常对中国屋顶的思维方式,获得一种适合当代城市空间需求的关于技术和美学的双重表达。
坑梓文化科技中心@汤桦建筑设计
阿莫斯•拉普普(Amos Rapoport)在《住屋形式与文化(House Form and Culture),台中境与象出版社》写到,“在很多传统文化里,新奇既不被讴歌,也引不起欲望”。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也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新奇的事物,所谓新奇的事物无非都是被遗忘的事物。这种后锋的立场无异于道家的积极的消极主义。它是包含着每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梦想的共享,同时也是对于平静愉快的生活本质的共享。
08
约翰尼斯. 耶格 Johannes Jaeger
耶格卡恩建筑设计(德国)
Executive Partner | Design Principal Shenzhen 
执行合伙人 | 设计总监
演讲题目:《Pivot points 定轴点》
我观察这座城市时会留意所有细节,这是我感受这个都市的方法,也影响了我的设计。
定轴点常指地标节点,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地标节点已在西方沿用千年,用以表达城市轴线。
规划节点指我们在地面所观察到的。 因为人们习惯在某个特定场所休憩,所以一个好的公共空间应带来独特体验。
社交节点指人们从入口大堂进入建筑时对公共空间的感受。社交节点好比城市客厅,这种空间关系能创造良好氛围并促进社交活动。重要的是,社交节点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overall tower view
定轴点可以把地标、规划、社交合为一体吗?我们在与Paul Böhm合作的改造科隆电视塔项目中试图回答这个问题。科隆电视塔与德国其他电视塔一样位于城市中心。如今这类电视塔的利用价值都在降低,该怎样把这些塔楼的生命延续下去呢? 
atrium view
因为加建结构不应给现有结构施加侧向力,我们决定使用木结构。首先加固原始核心筒,添加一圈木柱,环梁将木柱与新核心筒连接形成结构体系。在2/3高度处引入结构桁架,桁架上悬挂斜交拉索抵抗侧向力。外圈结构遮阳板拉结塔楼,如此便可移除某些房间创造室外花园。
改造后的科隆电视塔变成了一座集办公、公寓和其他公共设施于一身的多功能塔楼。我们的设计为科隆旧城引入新的活力,使科隆电视塔成为可持续城市样板。
structure diagram
09
苏晋乐夫
坊城设计
坊城设计合伙人、设计总监  
深圳大学城市规划本科,后于荷兰贝尔拉格城市与建筑学院求学并取得硕士学位
演讲题目:《关于教育空间的一点思考》
前海森林
前海桂湾四单元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深圳
思考
我们希望提出一个不一样的校园——空间的去中心性,创造多个多个分散的小尺度空间,为个人的自由选择创造条件。我们试图改进传统学校建筑的空间格局,打破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感和心理上的隔离感,建构一种无等级差异的、平等的、可依据实际功能需要而自由生长的空间秩序。项目作为本次竞赛资格预审阶段的70多家方案之一没有入围,但其作为我们持续的教育建筑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切片,代表了坊城设计对未来教育模式和空间的一些探索和突破。
教室空间单元——“家”
教室空间是一个学生一天校园生活中,使用最多的空间,也往往是一个人校园生活记忆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试图探索出一个更具有归属感的教室空间单元。我们构思小尺度的空间单元以营造家一样的归属感,从而增进学生、师生之间的社交,激发出个人表达和解释的潜力。
从“邻里”到“聚落”
同时我们希望校园室外景观不再是位于更高楼层的学生遥不可及的活动空间——校园各层教室都能快速、平层地到达室外绿植空间。每三个“家”单元围和中庭,组织交通,与户外平台相连,形成“邻里”;
通过清晰的格网形成平面规整的枝状生长形式,多个“邻里”形成“聚落”。这由单元组成的空间的尺寸、形式或功能是相统一的,并留出了更多具有多义性的场所。
10
柳旻
三草木文建筑
三草木文 主创建筑师
日本东北大学硕士毕业,师从于日本建筑计画专家-小野田泰明教授
演讲题目:《“自命题”设计》
正常情况下开始一个项目,从拿到设计条件开始到配合施工落地,容易惯性思维地走完设计的过程。但随着中国的市场逐渐向地方渗透,这种惯性思维不一定适用。
比如在会昌山国家文化公园项目中,我们的方案把设计条件从一个点状的雕塑扩大成一座公园,以更让人使用和可感,更趣味的路径和若干节点来实现业主的初衷:纪念《清平乐·会昌》这首词。同时以空间手法来诠释诗词内容,呈现映射诗词意境的场景画面。可以说“自命题”设计是一种相较于线性的惯性思维方式,更有机地从策划、运营、设计等多角度综合思考项目的思维方式。
会昌山国家文化公园
在乡建项目中,我们和浙江绍兴的在地运营工作室-生田社结成长期合作伙伴,一起帮周边村子整体策划、设计和运营项目。董村漂流驿站,就是从运营角度考虑,希望做一个让外来游客和当地村民产生交集的场所。使用功能上我们设计靠水一侧是偏漂流的功能,靠岸一侧是农贸经营的功能,两个功能之间靠中间通透的坡道或楼梯组织,形成一个没有门分隔,自由穿梭其中的公共场所。
董村漂流驿站
崀山温泉酒店中,我们从文旅项目角度出发,借助当地丹霞地貌特色,设计了一座温泉地质博物馆,将原本处在消极地下空间的温泉转变成酒店推广的亮点。以游山角、在山中、登山顶为意境,从建筑、景观、室内方面一体化设计了项目。
崀山温泉酒店
11
龚晓文
筑博/建筑工作室
筑博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工作室 副总建筑师
演讲题目:《“不对劲”的幼儿园》
幼儿园作为“买一送一”的小区配套,通常盖的经济实用。我们通过植入一些“不对劲”的设计,希望提升它们的趣味性。

富通幼儿园
富通幼儿园中,我们主要将一个三层的十字形标准层的体量,在中间一层像拧魔方一样扭转了45°。一方面这带来了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让原本对位的标准层出现了方向上的错乱感,在不同层之间产生既熟悉,又“哪里不对劲”的感觉。
中洲幼儿园
中洲幼儿园中,我们把通常朝向同一侧的走廊做成南北向交替布置,产生一些双层通高的走廊。小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时,先经过3-4层高的折面墙体构成的“峡谷”,然后来到2层高的走廊,最后进入1层高的活动室,通过“尺度的游戏”破解常规幼儿园单一的体验感。

园东幼儿园
园东幼儿园中,我们在交通空间引入一些“泡泡”元素,让他们与规矩的方格子空间产生偶然的碰撞,得到形态丰富的空间,在局促的幼儿园中实现“小中见大”的效果。同时我们尝试让单元之间可以连通,得到一些较大的活动场地,扩大孩子们交往的机会。
纵然幼儿园项目受到造价、规范等限制,许多造型的创意会被磨灭;但是通过“标准层还可以旋转”,“走廊并不都朝向一边”,“班级之间未必是隔绝的”这类对空间设计规则的探讨,或许有助于启发小朋友去改变对一些固有观念的认知。
12
靳远 
多重建筑(广州)
多重建筑 主持建筑师
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后在美国莱斯大学获建筑学硕士
演讲题目:《把垃圾站做成庙,让孩子们出海》
对已知条件做出创造性回答,是我们在工作室里常说的一句话,慢慢成为工作室的一种工作方式。
第一个项目是为雄安新区做的新一代垃圾回收站竞赛方案,我们归纳的已知条件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垃圾回收体系+为雄安去探索一种源自传统却又指向未来的建筑形式韵味(如图)。其实第二件事更重要。我们发现垃圾处理体系可以只是“内”——灵活的可更换升级的内部,而建筑体系是“外”,这对“内”和“外”有一点金厢斗底的意思——屋面是轻钢张拉结构体系,围护墙体和屋面的材料们则利用附近白洋淀的芦苇制成板材。最终我们发现它在形态神韵上接近一个庙,它檐下的透空,屋面的曲线,它缓缓展开而产生的光影,与我们脑海中对传统美学韵味的想象似乎开始产生了联系和共鸣。

垃圾回收站
第二个项目,成都兴隆湖儿童艺术中心竞标,突然画风变了,因为已知条件变成了:在湖边,为孩子们,盖一座艺术馆。孩子们在这里创造艺术的过程和心理成了我们的关注点:如果他们在室内做创作时,心里相信自己的作品最终会突破这1500平米的小小的艺术馆,驰骋在广阔的兴隆湖水面上,以蓝天碧水为背景,环游一圈(如图),我相信这种憧憬里带来的梦想和勇气,比一座优美的艺术馆本身更让人兴奋,更值得我们为之努力——所以我们的房子叫“造船计划”
成都兴隆湖儿童艺术中心
13
钟兵
AECOM
AECOM中国区副总裁
深圳首届十佳青年建筑师、深圳首届杰出建筑师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库专家, 深圳规划局专家评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建筑师, 教授级正高级工程师
演讲题目:《生·成》
通过两个产业园区的设计分享,讲述建筑概念的诞生及空间的落成。
概念的诞生,需要对的基因与时机相结合,讲究创意思维,用“创意值”衡量,体现设计师的价值观,是为道。建筑的落成,是好的营养与协作相融合的过程,注重策略执行,以完成度为评价标准,是建筑落地的方法论,是为术。生而有道,成于建术,由道术相博的制约,到道术相谋的激发,最终实现道术相生的境界。
设计的底层基础逻辑,一般可归纳为在自然环境与城市规划的场地层面回应地域性,是对过去的尊重;为使用者与其所在的空间塑造与之相适应的场所感,满足其当下使用的需求;为社群与企业所秉持的精神寻求空间上的寄托,是为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好的设计应将思考的时空维度充分延展。

中粮·固戍产业园
通过中粮·固戍产业园项目阐述方案在极限施压的低层高密度条件下诞生的逻辑。其中包含城市融合、超越红线、城市新生、肌理延续、地域生态、编织城市、复合多元等主要研究方式,从而形成了以“四园、十六巷,一环、双广场”为公共开放空间的虚实相生的规划结构。创造一种既有社区感又有开放度,有趣又有量的“第五种肌理”。
华为南京研发中心
通过华为南京研发中心项目阐述建筑高完成度落成的实施经验。设计上采用云之连廊、对话之门、梯田退台、风之庭院的空间塑造手段,展现建筑的灵动姿态。处理好城市与自然边界的对话关系,前期利用客户调查表完善设计任务书的空间需求,项目落成后编写建筑使用说明书,为空间的使用及拓展提供便利。建造过程中利用三维模拟、等比例放样、现场巡查等手段,结合总建筑师负责制及全过程专业服务,保证建筑高品质落成。
14
顾磊
中建科工
中建科工集首席结构工程师,土木工程专业博士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华夏科学技术一等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IABSE国际杰出工程大奖
演讲题目:《灵犀 LINK——来自一位结构工程师的链接》
今天演讲主题《灵犀LINK》来源于一款数码产品,名为“灵犀”的感应音箱,把手机往音箱上一放,不需要Wifi、蓝牙等,音箱便能自动感应播放手机里的歌曲。于是我想结构师与建筑师如果心有灵犀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种状态啊。我用自己的两个项目来阐述这种灵犀链接。 
第一个项目是深圳湾生态科技园的活力中心,建筑造型为圆环形,但圆环仅东西侧落地,而南北侧凌空,像个薯片状的甜甜圈。我采用了一对落地斜拱由二层楼面环板拉接形了成力的平衡,就像两个人拉手向后仰,实现了仅有8个落地支座的结构跨越,所有曲面的网格杆件均为直线,施工方便。

深圳湾生态科技园的活力中心
第二个项目是万科前海国际会议中心,这个项目我提出了大跨屋面和墙面统一采用网架结构实现,网架杆件并非横平竖直而是沿铝板幕墙分割的方向,省去幕墙主龙骨,“结构+建筑+幕墙”一体化解决方案将用钢量节约了一半以上。

万科前海国际会议中心
这两个项目我都是在与建筑师交谈方案的同时就提出结构构思,而且后续施工图一点都没改过,我是因项目而第一次认识它的建筑师的,不存在长期配合的默契,完全靠心有灵犀。这个灵犀从哪儿来呢?我多年来没有陷在繁琐的设计之中,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遍了五大洲看各类建筑,用自己的裸眼和结构功底去解读建筑,逐渐形成了感应陌生建筑师的灵犀。
15
傅卓恒
深总院/界工作室
深总院/界工作室 主持建筑师
演讲题目:《片叶之外》
项目位于深圳市的深南大道与南山大道交叉口西南的树林内,树冠高度都在十五米开外,主干分叉高度均在三米以上,枝叶繁茂,夏日树影匝地,形成闹市难得的一片阴翳。林下的小路是公交站台连接周边步行通道和小区的捷径。新建的公共卫生间要求配置8个厕位的女厕、7个厕位的男厕、无障碍洗手间、母婴室和管理用房,这些功能如果都容纳在一座单体建筑里,占地将超过80平方米,势必要砍掉一些树木。然而这片树林原本就是场地的主人,他们已经为场地撑起了连片的保护大伞,以至于我们不忍心砍掉任何一棵树。
在下决心保留场地内所有大树之后,设计目标聚焦在结构基础如何避开所有大树的主根系。根据建筑功能,我们拆分出4个相似的小体量叶片形单元,“叶片”的尖部是入口,较宽的腹部形成如厕空间。根据树干的分叉位置,建筑的高度被限制在3.2米以下。四个低矮的小单元小心翼翼地落脚在树根范围之外——自然界的限制规则使得“四片叶子”形成一个小小的建筑聚落,相互关系看似随机实则确定。碰巧围合出的小庭院,正好用来布置每个叶片单元的出入口,之前穿过树林的路径,仍然得以保留。这四个小单元退离步行道,栖身在树林的华盖之下,叶片状低矮的缓坡屋顶,重新定义了这片林下空间,我们称之为——片叶园

16
阮文韬 Manfred Yuen
元新建城(香港)
GROUNDWORK元新建城创始人之一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注册建筑师
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建筑系, 香港大学建筑系(一级荣誉)
演讲题目:《顽皮研究所》
我们决定开拓一间新的部门,名叫“顽皮研究所”。它专门研究顽皮的人类与发掘人的童心。
2013年,我们很顽皮,设计了M+户外博物馆。我们故意把道路变得非常窄,使人只能一个跟一个走。路也会突然之间变成座椅,然后变回道路,使人接受无意识的起伏。从高处腑览的景观像一幅非常大的滑稽漫画。那年,利用建筑颠覆人正常的行为,纯粹为了搞笑。
香港M+户外博物馆
之后,在2017年,有机会为发展商路劲集团建造地产展中的展馆。我们索性把整个展馆用四驱车跑建造,让这些成熟稳重的地产商男人玩四驱车,变回男孩,好让他们暂时卸下盔甲。一个能够让人与其互动的建筑物,其实是一件巨型玩具。
深圳路劲馆
两次顽皮经验令我得到一些启发:如果建筑可以与人互动,建筑变得不再冰冷,与人之间的界线模糊化,就像玩玩具一样,人的心灵受到软化,可能获得瞬间的快乐。
后来,我们在香港设计了教育博物馆。它的首层立面是一件可以与途人互动的玩具。表面平滑的立面其实满布机关:可以变成座椅、枱等等。有一些是门、有一些是窗。令人想入非非。
香港教育博物馆
我们在深圳建立的金生幼稚园,里面的空间都是有弯曲的牆身交织而成,可让学生在里面疯狂地捉迷藏、成长。
深圳金生幼兒園
幼稚的理论开始萌芽。我们为了印证上述似有还无的理论制作了一连串名为“软空间”的建筑雕塑品:把室内空间变成巨型的充气装置,让人与建筑可以彻底地互动。然后,我们正在外面窥探与发掘他们的顽皮。
17
陈东华
陈东华合伙人事务所
陈东华合伙人事务所主持建筑师
演讲题目:《建筑的复杂性与连续性》
陈东华通过2019年的彭湃中学汉京体育中心、2016年的立陶宛国家科技馆、2013年的赛尔热内卢(Ceu de Janeiro)三个作品,讲述了关于“建筑的复杂性与连续性”的实践和探讨。三个作品分别代表了物质性的本土实践、激进的形式图解和批判、异托邦式的建筑宣言,同时也代表了陈东华自2012年本科毕业来的思考与实践历程。
三个作品既是对过往建筑范式的“现代性”的重新审视,对当代建筑的 “复杂性”的正面回应,又是在不同维度上发掘其背后的相关性和连续性。

彭湃中学汉京体育中心
立陶宛国家科技馆
赛尔热内卢(Ceu de Janeiro)
18
杨东子 Dongzi Yang
万社设计
万社设计Various Associates 联合创始人
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硕士,RIBA part2、伦敦艺术大学荣誉学士
演讲题目:《设计,与时俱进》
我希望我们不仅仅只是关注传统,我们需要更多去思考我们如何能够把新的人文价值、设计价值赋予到传统中去,带给大众新的体验。MORPH模糊餐厅,这是一个商业项目,但同时也是一个文化项目。项目的内部设计我们主要关注两点:材料和空间。颜色运用我们采用了五行色,材料我们运用了传统的绢布、金箔、金砖等来反映项目的质感,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花费了大量时间致力于材料的运用,我们也希望借此来向大家传达传统材料的可贵之处。结构方面,功能区域围绕着空间中央7米高的活动空间,活动空间的两侧设计的是可以灵活转动的门,满足现场适应举办不同性质的活动展览,丰富了整个空间的互动及层次感。
MORPH模糊餐厅
另外一个项目V.O.有机餐厅是营造了峡谷漫游的概念,当代餐饮顾客不仅仅只关注于食物本身,更希望在空间内能够体会到城市中没有机会接触过的氛围,我们在整个空间都贴了银箔,因此所有的光线都是漫反射,所有的光晕都是通过桌面反光,也因此营造出一种朦胧的迷雾感。正餐区域的房间是全黑的,由于全黑色非常容易让空间变得单调沉闷,因此我们设计让每一面墙都呈现出不同的黑色纹路,使得房间更加生动且贴近自然。
V.O.有机餐厅
现场回顾
超时罚款
中场健身比赛——平板支撑
中场健身比赛——靠墙蹲
颁奖仪式
现场互动
大合照
视频回放
方式一
扫码进入“观筑 . 小鹅通”观看回放
方式二
扫码进入“观筑 . 哔哩哔哩(B站)”观看回放(持续更新中)
活动场地提供:万科设计公社
标识设计:张烁
第五届“设计·互视”沙龙圆满落幕!
期待明年再聚!
编辑 | huan
本文版权归观筑GUANZHU所有,如需转载,请与编辑取得联系。
请点击“在看”分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