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资讯报道,周一,《时代》杂志公布了2021“年度风云人物”,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当选。
《时代》写道:“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没有房子,最近一直在抛售财产。他将卫星送入轨道,并利用太阳能服务千家万户。他驾驶着一辆自己制造的汽车,不需要汽油,也几乎不需要司机。他的手指一挥,股市就会暴涨或暴跌。他的每一句话都被一大群粉丝挂在嘴边。当他把业务推向全球时,还梦想着移民火星。”
今年,特斯拉的市值飙升至1万亿美元以上,超过了福特汽车(Ford Motor)和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市值总和。马斯克还是SpaceX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并领导着大脑芯片初创公司Neuralink和基础设施公司the Boring Company。
《时代》杂志主编费尔森塔尔(Edward Felsenthal)写道:“年度人物标志着影响力,很少有人能比马斯克对地球上的生命——甚至可能对地球外的生命有更大的影响力。2021年,马斯克不仅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且还可能是我们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最有力的证明。”
《时代》杂志评选“年度风云人物”的传统始于1927年,授予过去一年中影响力最大的个人、团体、运动。2020年,总统拜登和副总统贺锦丽获评“年度风云人物”,前总统川普进入了候选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风云人物并不总是正面的代表。例如,希特勒就曾被评为193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时代》在2019年增加了评选类别。2021年,流行歌手罗德里戈(Olivia Rodrigo)获评“年度艺术家”,四次奥运会金牌得主拜尔斯(Simone Biles)获评“年度运动员”。“年度英雄”称号则被给予了mRNA疫苗的研发人员,特别是Katalin Kariko、Barney Graham、Kizzmekia Corbett和Drew Weissman。
与往年不同的是,《时代》杂志今年没有公布“年度风云人物”的候选名单。

拜登政府宣布”电动车充电网”新战略 着眼赶超中国

金州资讯报道,拜登政府周一宣布了一项在全国建造50万个电动车充电站的联邦战略,旨在最终改变美国汽车行业。
这些充电站由总统拜登上个月签署的1.2万亿元基建法案授权建立。该法案向各州拨出50亿元,目的是形成一个全国性充电网络。与此同时,法案还向农村地区和贫困社区提供了25亿元赠款,用于这些地区的充电站建设。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总统拜登、美国家庭、汽车制造商和汽车工人都同意的是:交通的未来是电动的。电动车的未来更清洁、更公平、更实惠,而且是支持高薪工会工作的经济机会。”
白宫表示,加快将电动车用于个人轿车和商用车队,将有助于实现总统拜登的目标,也就是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同时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岗位。
新战略还包括建立一个“电动车联合办公室”统筹能源部和交通部的工作;给各州发布指南和标准;并确保与制造商、州和地方政府、环保团体和部落等进行协商。
能源部和交通部预计还将成立一个电动车咨询委员会,官员们希望该委员会能在明年初成立并开始运作。
这项努力还旨在帮助美国在插电式电动车市场上超越中国。目前,美国插电式电动车所占市场份额是中国电动车市场规模的三分之一。
总统拜登制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电动轿车和电动卡车的销量占到新车销量的一半。
副总统贺锦丽计划周一晚些时候在马里兰州郊区的一个活动上宣布电动车充电网络新战略。
贺锦丽预计将再次呼吁国会批准拜登提出的2万亿元社会支出和环境政策法案,该法案目前还在参议院等待批准。白宫表示,这项名为“更好地重建”法案除其他惠及民生的政策外,还将降低新电动车和二手电动车的标价。
共和党人——包括一些曾投票支持两党基建法案的人,批评拜登在美国人应对汽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之际,却专注于推动电动车。
上个月,拜登与其他主要能源消费国协调,下令从美国的战略储备中释放创纪录的5000万桶石油。最近几周,在人们越来越担心新冠疫情可能导致经济放缓的同时,油价正在逐步下跌。根据美国汽车协会(AAA)的数据,周日的平均油价为每加仑3.33元,较上月底下降了约7分。

两明代陶俑从美国回流入藏上海博物馆

金州资讯报道, 中国国家文物局13日在线上主办文物捐赠入藏仪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苏珊娜·芙拉图斯(Suzanne Fratus)女士捐赠我国的两尊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在北京会场出席仪式并致辞,宣布“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开幕。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周茂义在线出席,捐赠人苏珊娜女士视频致辞。
回流中国的两尊明代陶俑入藏上海博物馆
  关强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此次美国加州居民苏珊娜女士将两尊陶俑送还中国人民,国家文物局协调联动我驻美大使馆、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和上海市有关方面,共同促成文物顺利回归祖国。苏珊娜女士将陶俑送归故土的义举,展现了令人钦佩的崇高品格,展现了美国普通民众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彰显了回归文物所蕴含的“艺术的真正价值”,表达了各国人民携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共同心愿,必将带动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和支持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促成更多流失文物回家。我们愿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守护人类文明成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懈努力。
  仪式上播放了文物捐赠人苏珊娜女士的简短视频,并由工作人员代为宣读致辞。她表示,非常荣幸将这两件陶俑归还给中国人民。两件陶俑的离散,见证了百年历史,启迪人们要与人友善、彼此尊重、彼此帮助。她敬仰中国的优美文化和艺术成就,决定将其送归故土。两件陶俑回归,不是通过金钱或政治的手段,而是因为爱的力量和对中国人民的尊重。
捐赠人苏珊娜女士
  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周茂义表示,苏珊娜女士将中国流失到美国的古代文物捐赠回来、还给中国人民,是十分温暖而又高尚的义举,体现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希望通过两尊陶俑入藏展出,让更多民众体会到中美友好的价值,促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据介绍,今年4月,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收到苏珊娜女士的邮政快递,内有两尊彩色立俑及一封信件,信件讲述了其家族与这两尊陶俑的渊源,表示希望通过中国政府将文物送还给中国人民,捐赠至上海博物馆。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开展文物鉴定等相关工作,判断这两尊陶俑为我国文物,与上海博物馆馆藏的一套明代彩色釉陶仪仗俑较为相似。9月,国家文物局尊重苏珊娜女士意愿,指定上海博物馆作为两尊陶俑的受赠入藏单位。国家文物局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苏珊娜女士、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博物馆通力合作,最终两件文物于11月26日入境上海,回归祖国。
  12月2日,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上海博物馆组织专家开展实物鉴定,确认两尊陶俑为明代陪葬明器,是研究中国古代墓葬制度和制陶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收藏价值,确定为三级文物。两件文物与上海博物馆所藏一套明代陶俑的胎质、表面施加的低温铅釉工艺相同,造型及制作风格与其中的尖帽立俑极为相似,应为同一时期、同一地区的作品。
  苏珊娜女士的祖父约翰·赫伯特·韦特(John Herbert Waite)20世纪初在中国行医,获得两尊陶俑,带回美国,后交苏珊娜女士继承。1983年,为庆祝上海与旧金山缔结姐妹城市,上海博物馆赴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上海博物馆珍藏——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苏珊娜女士发现参展的一套仪仗队俑与其所藏陶俑极为相似。上海博物馆随展负责人告知,陶俑应出自中国被盗贵族墓葬。苏珊娜女士素爱中国古代科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民怀有钦佩之情,此后近40年间,始终期待以合适的方式将文物送还给中国人民,今年终于得偿所愿、玉成义举,尤显珍贵感人。
  上海博物馆按照国家文物局要求,精心筹备“仪象万千——明代彩色釉陶俑特展”,将两尊受赠陶俑与当年在旧金山展览的馆藏明代彩色釉仪仗俑队共同展出,再谱佳话。展览展出文物共68件,展期一个月。
想获得更多的信息,请点击关注金州资讯公众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