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中国国家公祭日。
84年前的这天,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开始了“屠城”
6个星期,
42天,
集体屠杀28起,
零散屠杀858起,
强奸和轮奸20000余起,
平均每天近10000人遇难,
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遇难!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让人们不能忘记,也不敢忘记这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历史。
来源:扬子晚报
张纯如。一位华裔美国人。
她撰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被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威廉·柯比认为是人类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
在写《南京大屠杀》时,她不过二十几岁
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一书中,有这样的片段:
“在他的前面两排俘虏中,有一位孕妇开始为自己的生命抗争,她拼命的抓打那个试图将她拖出去强奸的士兵,拼命反抗。没有人过去帮她,最后,那个士兵将她杀死并用刺刀剖开了她的肚子,不仅扯出了她的肠子,甚至将蠕动的胎儿也挑了出来。”
1937年12月13日,30个日本兵来到位于南京东南部新路口5号中国人家里。他们杀死了前来开门的房东,接着杀死了跪下来求他们不要杀死其他人的姓夏的房客。当房东太太质问他们为什么杀死她的丈夫时,他们也把她打死了。夏太太抱着她1岁的婴儿藏在客厅里的一张桌子下面,日本人把她拖出来。
他们剥光她的衣服并强奸了她,然后把刺刀刺入她的胸膛。这些士兵们还把一个香水瓶插进她的阴道,并用刺刀杀死了那个婴儿。当他们走到另一个房间时,他们发现了夏太太的父母和两个十几岁的女儿。那老奶奶为了保护两个孙女免遭强奸,被日本兵用左轮手枪打死了;那老爷爷紧紧抱住妻子的尸体,也立刻遭到枪杀。
“接着士兵们剥光这两个女孩的衣服并轮奸了她们:16岁的女孩被两三个人轮奸,14岁的女孩被3个人轮奸。之后日本人不但刺死了那个大女孩,而且把一根竹竿插进她的阴道。那小的一个只是被刺死,这才没遭到她姐姐和她母亲遭到的暴行,”一个外国人后来写到这个场面。士兵还刺伤了另一个8岁的女孩,当时她和她的4岁的妹妹藏在床上的毯子下面。那个4岁的女孩在毯子下面待的时间太长,差一点被闷死。由子缺氧,她在以后的一生中一直遭受严重的脑损伤的折磨。
……
“几乎没人知道,日本的士兵用刺刀挑起婴儿,活活把他们扔进开水锅里,”永富说,“他们结帮奸淫12岁到80岁的妇女,一旦她们不再能满足他们的性要求,就把她们杀死。我砍过人头,饿死过人,也烧死过人,还活埋过人,在我手下死去的人有200多。这真可怕,我简直成了动物并干了那些无人性的事。实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我当时的暴行。我真是个魔鬼。”
这是永富角户,曾经的一名日本士兵的原话。
▲我真想说一句:核弹之下无冤魂,你们只记住了挨核弹炸,却忘记了为什么被炸?
张纯如在写《南京大屠杀》时,二十几岁的年纪。很难想象,她做了多少努力,才有力量支撑自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每天与南京大屠杀那段残忍血腥的历史为伴。
尽管“气得发抖”,经常失眠、做噩梦,经历体重骤降和头发掉落,
张纯如还是把那些砍头、活焚、活埋、在粪池中溺淹、挖心、分尸等等酷刑,一字一句地写了出来。
《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纪录片海报
成书后,她遭遇了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骚扰。
她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这使得她不断变换电话号码,不敢随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她曾经对朋友说,这些年来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后来她患上忧郁症。2004年,她在自己的车中开枪自杀。
年仅36岁。
◇1997年的张纯如,这一年,《南京大屠杀》出版
一、出生简介
1968年3月28日,张纯如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祖籍江苏淮阴。曾祖父张益斋开明绅士、祖父张铁君是抗日将领,后来曾任《中华日报》总主笔,父亲张绍进和母亲张盈盈都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纯如还有一个弟弟“纯恺”。张氏家族是在元末由苏州迁涟水张官荡定居,到张纯如已是第十七代。“纯如”这个名字寄托着长辈对她的期盼,这两个字出自《论语·八佾》:“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取纯正和谐之意,从她后来的人生经历来看,心地善良、爱憎分明的她也确实没有辜负长辈的期望。
  张纯如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城校区随研究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父母亲成长。1985年,张纯如考入伊利诺伊大学,同时攻读计算机和数学专业,就在即将获得毕业证的时候,自小酷爱写作的她又转入了新闻系,并于1989年顺利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
1991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写作硕士。同年和电气工程师布莱特·道格拉斯博士结婚。
1995年,张纯如出版了她的第一本书——《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1997年7月,前往中国南京,调查南京大屠杀史料,同年12月出版《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张纯如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学生时代
二、传奇经历
  童年时代,张纯如就从父母那儿得知,1937年,在大洋彼岸的祖国,在一个叫南京的城市,日本侵略者对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了长达六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在那段惨无人道的黑暗岁月里,滔滔长江水被鲜血染成了红色,曾经繁华的六朝古都南京,变成了人间地狱。但是,那一段历史对出生在美国、成长在美国的张纯如来说,实在是太遥远了。
  1994年,张纯如参观了一场以南京大屠杀为主题的展览,一张张惨绝人寰、触目惊心的画面狠狠地冲击着她的心灵。更让她悲愤的是,这样一出人间悲剧,在西方却几乎无人知晓,甚至连图书馆里都没有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他们了解奥斯维辛集中营,却不知道中国也曾遭受了同样的苦难。日本篡改教科书、销毁原始资料,企图抹去南京大屠杀的痕迹。看到自己的同胞在遭受巨大伤害后却得不到申诉、得不到侵略者的道歉和赔偿,甚至得不到世界上一些国家公正的承认,张纯如再也无法压抑自己的情感,她决定奔赴南京,对这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展开调查取证。
◇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图片展上,这次展出的照片改变了她未来的生活
  对于刚刚27岁的她来说,这是一段极其痛苦的经历。
  那段时间,她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和日本老兵,参观南京大屠杀遗址,到处搜集资料,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那些无情的杀戮,那些被血染红的土地、刺刀、河水,还有那河上漂浮着的尸体……这些画面萦绕在她的心头,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忍不住痛哭,在睡梦中也常常被噩梦惊醒,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母亲担心她承受不住,她却说:“我现在所承受的这些,与大屠杀中的那些遇难者的遭遇,完全无法比拟,作为一名作家,我要将遇难者从遗忘中拯救出来,替那些喑哑无言者呼号。”
◇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合影
  到达南京后,她四处走访,开始努力探寻那段血淋淋的历史。南京天气很热,可她不顾身体,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她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常常将中英材料反复核对。听不懂的方言,她就全程录音。任何一个细小问题都不放过。终于,1997年12月,她用英文写成的《南京大屠杀》出版,把中国那段血淋淋的真相展现在世人面前。仅仅一个月,该书就打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还被评为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书籍,在随后数年内它被翻译成了15种语言,再版十余次,迄今印数已近百万册。
◇1995年夏,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前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她到处演讲,她说:“我相信最终真相将大白于天下。真相是不可毁灭的,真相是没有国界的,真相是没有政治倾向的。我们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使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悲剧永不再发生。”
◇张纯如在弗吉尼亚海滩的演讲
◇张纯如在《美国华人》签售活动上
  1999年
  张纯如著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被拍摄电视节目,成为历史探索频道节目专题之一。
  2002年
  她获美国俄亥俄州伍斯特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2003年
  她出版了《美国华裔史录》,讲述了华人150年的移民史,将早期华人所受的歧视公之于众,为美国华裔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打抱不平。
  张纯如说:“我不想,让那么多人的生命从此灰飞烟灭,所以我写了这本书。真正困扰我的是日本强硬势力,他们想让这段历史消失,这是对遇难者的侮辱。”
  揭示真相,反而遭到指责和发难,这让张纯如感到无比的伤心和巨大的压力,尽管她从未在困难面前表现出屈服和顺从,但是正如美国《侨报》在后来悼念她的文章中说:她想撑起整个的天空,但她的战场无涯,敌人难数,而她个人的体力精力有限,当到达心理负荷极限时,她牺牲了自己。
  2004年11月9日,无法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的张纯如在自己的车内,开枪自杀,结束了年仅36岁的年轻生命。
◇张纯如的墓地位于美国加州一个宁静的小山坡上,墓碑上刻着:挚爱的妻和母亲,作家、人权斗士
  有人说:她用自己的一生,为三十万沉睡的亡灵奔波,如今,她终于回来了,回到了祖父与曾祖父生长的地方,中国江苏淮安,有如落叶归根。
◇在张纯如的祖籍地中国淮安,修建了纪念张纯如的场所。
  2017年,在淮安市淮阴区风景秀丽的古淮河北岸,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布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张纯如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张纯如女士的一生虽短,但她却是时代的唤醒者,更是一位真正的勇士,她用生命照亮了人类的历史!
《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屠杀》这部作品,是第一本完整呈现“南京大屠杀”真相的英文书,改变了所有英语国家没有“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详细记载的状况,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对这段历史全新的认识和关注,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她用一副柔弱的肩膀,担负起了警醒世人的沉重担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聚焦于新闻热点、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