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当初搭乘捷运的人们,去到了别的地方,也许有一天会突然想起这些只属于台北的声音。”
当人们观察城市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通过眼睛,也就是视觉途径来感受城市和空间。很长时间以来,城市研究者和设计师们,都把注意力放在形态、功能、材质和色彩上。视觉至上的惯性让人们忽略了其他感官的体验,比如声音。
△ 历代 Windows 开机音乐。视频来源 | Youtube @小蔡工作室—第一频道
声音的商业价值很早就得到了印证,例如人们熟知的英特尔广告的结尾音,或者微软系统的启动音。实际上,听觉是人们最快的感觉,一旦声波到达耳朵,大脑可以在 0.05 秒内识别它,这比眨眼的速度快 10 倍。
1972 年,声音艺术家默里·谢弗尔(Murrar Schafer)在他的经典著作《为世界调音(The tuning of the world)》中首次提出“音景”(soundscape)概念,这是一个是由“声音”(sound)加上“景观”(scape)的合成词,最直接的理解是“用声音界定空间属性”,强调环境是如何被身处其中的生命所理解的。声音、听者与环境,并非彼此孤立,而是一个充满关系的整体。
音景概念提出后,对声学、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意识到,声音不仅是人类历史的见证者,是独特地方文化的载体,更是体验、感知、理解、创造空间的途径。
· 01 ·
2018 年 10 月,翻新后的赫尔辛基儿童医院迎来了第一批拜访者。它是芬兰最大的儿童医院,每年门诊接待来自芬兰各地近 15 万名患儿。这座儿童医院以出色的建筑与室内设计获得了芬兰建筑奖。
△ 向左滑动查看赫尔辛基新儿童医院
芬兰建筑奖的目的是促进公众对高品质建筑的欣赏。最终获奖者是由一位公众人物从候选名单中提名,他必须是建筑以外领域公认的专家。2018 年,芬兰知名的法医牙医海伦·娜兰塔(Helena Ranta)提名赫尔辛基儿童医院获得芬兰建筑奖。她曾多次为科索沃等冲突地区的国际法医调查做出贡献。摄影 | Tuomas Uusheimo
为了最大程度的帮助患者康复,设计团队也在听觉维度下足了功夫。来自阿尔托大学新媒体实验室的安迪·依考恩(Antti Ikonen)与他的学生一起,为建筑的每个楼层设计了音景,并与专属的主题相呼应。
👇
点一点
△ 点击图片,你可以听到每个楼层的音景片段和细节(三层不可点击)。音频来源 | https://newchildrenshospital.aalto.fi/
设计师依考恩表示,他们并不想在建筑物中填充背景音乐,而是希望给患儿和他们的家人提供一个克制的、低噪音的、宁静的听觉体验,并融入整个医院悉心营造的治愈环境(Healing Environment)中,同时不影响员工在医院内的正常工作。
△ 滑动查看医院的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以芬兰著名卡通形象姆明(Moomin)的生活空间为主题,它的创造者托芙·杨松(Tove Jansson)向医院捐赠了图形使用权,墙面、地面、天花板随处可见姆明谷(童话中姆明一族生活的地方)的自然风景。因为医院并不希望自己成为“姆明主题公园”,所以姆明角色本身很少出现。摄影 | Tuomas Uusheimo
每个专属主题也与所处的楼层相呼应,从地下层“海底”开始,地面层是“岸边”,依次往上一层是“热带雨林”,“森林”,“山谷”,“魔法”,“山脉”,“太空”,直到第八层“星空”。
早在医院还没有动工之前,音景设计团队已经根据主题,收集了各种自然界的真实声音,乐器演奏等各种声音素材,将它们编在一起,设计了自然、疗愈的医院音景。例如“雨林”层那令人惊异的鸟鸣声,是由一名团队成员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旅行时现场录制的。在“山谷”层,人们能听到昆虫扇动翅膀的声音,鸟儿的啼叫声,悠扬的提琴,清新的指弹,还有轻柔的电吉他的和弦。
△ 音箱调试现场。图片来源 | Aalto Media Lab
音景并不是循环播放的,设计团队充分考虑了听众(医生、护士、病人和访客)的声音接触时间和情感需求,为不同空间位置的音景设计了相应的细节、音调、密度和响度。
当然,最佳的听觉感受也离不开音响设备本身。芬兰音箱品牌真力 Genelec 和 Panphonics 向医院捐赠了 60 台网络有源音箱和定向音箱。这些设备的优势在于,它们可以在精准范围内播放声音,不需要额外的功放设备,节省了很多空间。同时,所有声音信号可以被转换为数据,在控制电脑中调整后,通过网络传播,不仅节省费用,也保证了长距离传输后的音质。
由于对音景的出色设计,赫尔辛基儿童医院获得 2019 年国际声音奖(International Sound Awards)音景类大奖。这是个 2017 年设立于德国、针对全球声音领域的优秀产品、服务和项目的奖项,鼓励对重塑声音环境的探索与创新。
米卡·卡图恩(Mirkka Karttunen),一位在儿童医院工作的护士,肯定了丰富的音景抚平情绪的作用,“在治疗室、手术室这类会让小朋友们非常紧张害怕、甚至大哭的地方,我会问他们,嘿,你听到声音了吗?”
· 02 ·
如果说,建筑的音景设计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那么面对喧闹流动的城市,音景设计的难度显而易见。
李明璁,社会人类学学者,曾经在台湾大学开设音乐社会学课程,广受学生欢迎。他注意到台北捷运刷卡闸门的高分贝的哔哔声。不仅如此,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每天还会听到无数次起床闹钟、回复信息声、系好安全带提示音。人们已经对各种警报声习以为常,甚至已经变得疲劳麻木。
除了普通人,李明璁更关心视障者的处境。大家以为高分贝的音效是对视障者的提醒,却不知视障者对声音敏感度高于常人,高分贝音效反而是他们不能忍受的。
他希望把视障者的处境与公共环境设计连结起来,更加细腻友善地关照不同人群的需求。2015 年,在他和景观学者郭琼莹、流行音乐文化研究者袁永兴、声音艺术家吴灿政等人的共同推动下,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与捷运公司开始了“台北声音地景计划”。捷运局首先重新设计了刷卡匣门的音效声,把原本“哔哔”的机械音效改成钢琴的音色。这一个单音,迈出了改变的一小步。
△ TVBS 对捷运变更刷卡声音的报道。视频来源 | Youtube @TVBS NEWS
很快,人们可以在换乘站和终点站听到提示旋律,以及不同线路专属的列车进站音乐。如果你在列车进站时,听到改编后的肖邦《夜曲》,那一定是在松山新店线没错了。一开始,人们并没有立刻接受这个变化,捷运公司不断收到抱怨和投诉。设计团队也不气馁,与公众解释沟通,并对音乐做了一些微调,捷运公司也积极配合硬件的更新与维护。慢慢地,人们发现自己对声音更加敏感了,开始认同这种尝试是一件好事。
2016 年,设计团队尝试推出专属站体音乐,邀请专业音乐人为 4 个站点设计。最早的设计成果类似配乐,但很快被证明行不通,声音要么是被空间“吃掉”,要么就是制造了额外的噪音。于是他们转而强调声音与环境恰如其分的融合。到了 2018 年,台北已有数 10 个站点拥有专属音乐。
△ 音景计划 Mapping。图片来源  | 台北声音地景计划
不过这也意味着,团队面临的考验更多了。因为每个站点的空间形态各异,通勤人流悬殊,更不用说播音的设备了。声音是看不见的,而要把它调整得让人舒服、自在,背后需要许多专业人士对细节的魔鬼式把握。为此,团队微调了上百次音量、速度、编曲、乐器等细节。这些看不见的努力,也是团队与听者和环境缓慢沟通的过程。
例如在小巨蛋站,人们听到的是一段嘻哈风格的旋律,其素材都是在小巨蛋现场收音录制的,节奏雀跃,充满了对活动和赛事的期待感。而中正纪念堂站的声景又是另一种风格,用电子编曲的基底融入扬琴、竖琴等中式音色,这种交织感也呼应了中正纪念堂的建筑空间,既有历史古典,又具现代感的人文风貌。东门站的音乐,欢乐又传统,符合这里美食集市的特点,古筝琵琶的拍点带给人们逛街游玩般的愉快心情。
👇
点一点
△ 点击图片试听台北小巨蛋站环境音乐。音频来源 | 台北声音地景计划
在音景计划的推动下,捷运里的声音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的,而是成为文化再现的媒介。透过声音,人们的听觉变得更加敏感,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感受不同空间的差异。在访谈中,李明璁谈到他对好设计的理解,就是“乍看已经看不出来的普通设计”。
经历了音景计划的四年后,他发现大家对于声音的理解发生了变化,不再那么简化、直白或薄弱。人们沉浸在声音与环境中,感受那里蕴含的情绪、故事和记忆。那些当初搭乘捷运的人们,去到了别的地方,也许有一天会突然想起这些只属于台北的声音。
· 03 ·
意识到到声音是个被忽略的城市记忆载体的,不仅仅只有台北。
2020 年年底,苏州寒山美术馆发起了以“地方音景”为主题的工作坊,公开招募了来自全国各地近 40 名艺术家和声音爱好者,同建筑师、学者和策展人一起,关注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当代现实,探索苏州的地方文化。
工作坊首先对苏州声音展开了田野调查,艺术家们扎进苏州的大街小巷,和居民互动,收录了许多城市的声音遗产,例如评弹、口技等民间有声艺术,方言俚语的语音,日常生活环境音场,尤其是那些行将消失的和当代新出现的音场。
音乐人类学学者金佐宁提到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细节。当时她在山塘街田野调查,一边听到园区的喇叭劝吁大家戴好口罩,桥对岸又传来电子设备演绎的昆曲声。人们可以在这种距离下听到昆曲,背后是科技、设备和文化的诸多变化。而青年新媒体艺术家陈刚,则是注意到“巷陌”隐于快节奏城市的空间特质,当人们走进窄窄的巷道,外界的喧闹似乎就被阻隔,日常生活的节奏也慢下来。
△ 田野调查和工作坊现场。图片来源 | 寒山美术馆
在田野调查之后,所有参与者提出方案,经过多次讨论优化,确定之后进入制作环节。从展览生产的角度来说,这种从工作坊直接产出展览,不确定性非常高。因为参与者们彼此并不熟悉,背景也各不相同。在制作环节,每个人都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需要不断磨合集体协作,才能完成最后的呈现。
对于艺术家们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再现收集来的声音与空间的关系,把听觉转化为多感官的观看方式。最终,陈刚和毛雅丹、李欣麟一起借助 18 个定向音箱完成了作品《 The Sound All(e)y 》,将收集到的巷内日常生活的音源混编成曲,利用声音划分空间,重塑了一个想象的巷子。也有艺术家借助地图描绘了抽象声音的行走路径,展示了声音如何改变了周围的空间环境。
△ The Sound All(e)y 现场音源。编曲 | 毛雅丹
△ 向左滑动浏览安装制作现场和最终展览现场。图片来源 | The Sound All(e)y 团队
△ 点击观看展览现场录影。视频来源 | The Sound All(e)y 团队
对于策展方来说,这也是对一座当代美术馆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的探讨。项目主持人欧宁解释道:“这个项目需要在全球化与地方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一方面要挖掘地方性的特色,同时又需要一种相对全球性的语言把它呈现出来。”美术馆作为发起方,成为一个公众参与共建的平台,一个融合在地关系、文化历史和本土认同的空间。在地方艺术家,声音爱好者和普通民众的互动中,声音帮助人们重新构建了苏州的地方性和本土性。
无论是在建筑、城市还是想象中的空间,声音都可以帮助人们对自身所处的环境更加敏感。声音连接空间、记忆和情感,值得被好好设计。
🖥
| One More Thing |
赫尔辛基新儿童医院音景
https://newchildrenshospital.aalto.fi/
台北捷运站环境音乐
http://taipeisoundscape.com/explore
延伸阅读
文:唐慧 | 编辑:赵慧
校对:李起光 | 微信编辑:易晓丹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