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8499 字,阅读时长约 18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文 / 刘胜军
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周恩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白居易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东坡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陶渊明
村店人声沸,茅台一宿过。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处处青杠树,潺潺赤水河。明朝具舟楫,孤梦已烟波。——清·陈熙晋
茅台的霸气 
01
茅台有多牛?
• 自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来,茅台15次获得国际金奖,5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
• 茅台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一起被称为全球三大蒸馏酒之一。
• 在Brand Finance全球烈酒品牌价值榜中,茅台雄霸第一。
• 茅台镇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西部百强镇第1名。茅台镇每平方公里产值接近4.5亿元,而中国百强县第一名的昆山每平方公里产值为4.6亿元。
• 茅台市值力压宇宙行“工商银行”和贵州省GDP。
• 如果说温州家家是工厂的话,那茅台镇是家家酒厂,大小酒厂约1500家。
茅台的霸气,源于三个因素:独一无二的品质、穿越数百年的“工匠精神”、丰厚的历史积淀:
1935年红军长征进入茅台镇,与茅台结下了历史之缘。
•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宴请周恩来用的是茅台。
• 1945年重庆谈判,蒋介石宴请毛泽东用的是茅台轰轰烈烈的失败:蒋介石是如何输给共产党的?)。
• 1949年开国大典,茅台是宴会用酒。
• 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恰逢斯大林七十大寿,毛泽东以茅台作为国礼相赠。
•1950年第一个国庆节,茅台是国宴用酒。
•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茅台名列八大名酒之首。
• 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招待宴会上,茅台被各国代表称为“真正的男子汉喝的美酒”。回国后,周恩来说:日内瓦会议帮助我们成功的有“两台”:一是茅台,一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 1958年毛泽东在成都会议期间,由贵州省委书记周林陪同前往杜甫草堂,毛泽东问周林:茅台酒现在情况如何?用的是什么水?周回答:生产还好,用的是赤水河的水。毛泽东当即说:搞它一万吨茅台酒,要保证质量两千年来毛泽东
• 1972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宴请用的是茅台酒。此前,周恩来用茅台和北京烤鸭接待了基辛格。基辛格开玩笑说:“只要给我来一份北京烤鸭,我愿意签署任何文件。”
• 1984年邓小平宴请撒切尔夫人用的是茅台;1986年邓小平宴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用的还是茅台。
人中之光棍
02
酒大致分为两类:酿造酒和蒸馏酒。
酿造酒是在原料发酵过程即将完成时稍加处理而成的低度酒,例如葡萄酒、黄酒、啤酒、清酒。酿造酒历史悠久,纣王时期就“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武松打虎中的“三碗不过岗”也是酿造酒。
蒸馏酒是在原料发酵完成后经过蒸馏而成的高度酒。例如白酒、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中国的蒸馏酒大致出现于元代,蒙古人远征欧洲,将西方的蒸馏酒技术传入中原。
到了明清,黄酒依然在酿酒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黄酒价贵买论升,白酒价贱买论斗”。
康熙以后,白酒地位开始上升。原因在于,当时治理黄河需要大量秸秆,高粱种植面积大增。高粱作为食物口感不佳,但酿酒品质高于其他粮食。而且,由于经济衰退,民众收入下降,白酒性价比更好:喝白酒喝到醉的成本更低。于是,白酒日益流行。白酒为啥好,醉过才知道。对于白酒的独特魅力,清代大诗人袁枚写得最为直击灵魂:
•“既吃烧酒,以狠为佳……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打擂台,非光棍不可;除盗贼,非酷吏不可;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能藏至十年,则酒色变绿,上口转甜,亦犹光棍做久,便无火气,殊可交也。”
白酒的产地最初以北方为主,直到民国时期,西南地区才开始崛起。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陪都,西南地区人口激增,白酒产品自然暴涨。在民国时期,就有“外交礼节,无酒不茅台”之说。
重庆离茅台镇不远
君王到此也低头 
03
茅台镇的酿酒历史非常悠久。刘邦麾下部队有大量濮獠士兵(古代濮獠部落世居于茅台古地),非常神勇,据说是因为常喝一种叫“枸酱”的神水,即为茅台酒的源头。《史记》中说汉武帝尝了枸酱之后赞扬“甘美之”。2011年,茅台推出“汉酱酒”就是基于这一历史典故。
茅台镇最早出名不是因为酒,而是因为盐。由于茅台酒口味独特,被马帮与盐一起运往外地销售,“家唯储酒卖,船只载盐多”。到1840年,茅台地区白酒产量已达170吨,创下中国首屈一指的白酒酿酒规模。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七次经过怀仁,写下“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的千古名篇,茅台酒更添几分英雄豪气。
三大烧坊
04
今日之茅台,是在三家老作坊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成义烧坊、荣和烧坊、恒兴烧坊。
成义烧坊于同治元年创立,创始人为华联辉。当时的酒名叫“回沙茅酒”,因为创始人姓华,也被俗称“华茅”。
荣和烧坊的成立时间要晚十多年。因为创始人姓王,也俗称“王茅”。
1929年,周秉衡创办“衡昌烧坊”,后于1938年与赖永初合伙,最后由赖独资收购,改为“恒兴烧坊”。其酒俗称“赖茅”。赖永初颇具现代意识,其产能远超华茅、王茅。
1915年为庆祝巴拿马运河通航,美国在旧金山举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茅台一举成名。2015年茅台酒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之际,美国旧金山将每年的11月12日设定为“茅台日”。
据说,在博览会上,由于茅台包装普通受到冷遇。评酒会最后一天,一位中国代表急中生智,假装失手,把一瓶茅台酒摔在地上,顿时浓香四溢,茅台酒陈列处一时人满为患。茅台载誉而归。
参加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是华茅、王茅,但恒兴后来居上,三者都称为茅台酒。50年代,三家合一,成为今天的茅台酒厂。
红色传奇 
05
1935年红军在土城镇、二郎滩、茅台镇、太平渡四渡赤水。
长征茅台渡口
1935年长征途中的红军来到茅台镇。中央政治部张贴布告:
•“私营企业酿制的茅台老酒,酒好质佳,一举夺得国际巴拿马大赛金奖,为国人争光。我军只能在酒厂公买公卖,对一切设备均应加以保护,不得损坏,望我军全体将士切切遵照。”
红军女战士李坚真回忆:
喝了当地的酒,红军战士的疲劳全消失了。周恩来同志看到这种情况,问我们这是什么酒,我们都不知道。他告诉我们,这就是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的茅台酒。
军委后勤部按照4块银元两竹筒酒的价格,把大坛小罐的酒抬到驻地,让战士们分享。
周恩来酒量惊人,在红军中如果说他酒量第二,无人敢称第一。3月17日凌晨周恩来抵达茅台镇。这天中午,一两的酒杯,他连喝25杯,还拉上毛泽东、张闻天去烧坊参观。酒量欠佳的刘伯承也与周恩来对饮了三碗。这是刘伯承罕见的饮酒记录。
第二天行军遇到大雨,在山上红军又冷又累,有人把酒拿出来喝几口,顿时忘记了疲劳。
《耿飚回忆录》里写道:“这里是举世闻名的茅台酒产地,到处是烧锅酒坊,空气里弥漫着一阵阵醇酒的酱香。尽管戎马倥偬,指战员们还是向老乡买来茅台酒,会喝酒的细细品尝,不会喝的便装在水壶里,行军中用来擦腿搓脚,舒筋活血。”
成仿吾(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回忆:
• 因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用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周恩来也说:
• 我们到达茅台镇,当地群众捧出茅台酒来欢迎。战士们用茅台酒擦洗腿脚伤口,止痛消炎,治疗泻肚子,暂时解决了当时缺医少药的困难。红军长征的胜利,也有茅台酒的一大功劳。
茅台镇白酒为红军洗尘疗伤
红军来到茅台镇,对此后茅台酒的辉煌至关重要。
得天独厚,工匠精神
06
茅台的品质,源于八个字:得天独厚、工匠精神。
▐ 得天独厚
“美酒河”赤水河穿茅台镇而过,每年端午节至重阳节雨季,河水呈赤红色,重阳节一过,河水清澈见底。清代诗人曾有“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东下”的咏句赞美赤水河。
赤水河是长江中上游唯一未被开发的一级支流,500公里干流上没有水坝、发电站、化工厂,有两百种鱼类生存繁衍,其中30多种是特有或稀缺品种。沿着赤水河两岸,分布着茅台酒、董酒、习酒、郎酒、五粮液、泸州老窖、沱牌、剑南春、全兴、水井坊等名酒,流经地域汇集了中国名酒的60%以上。民谣唱到:
• 上游是茅台,下望是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
茅台镇平均海拔400米,沿着赤水河而建,周围崇山峻岭环绕,犹如一个酒甑(zeng),茅台酒厂就在这个酒甑的最底部,是酿酒的最佳位置。
茅台镇地势低洼、土壤适宜、气温较高、风微雨少,空气流动相对稳定,利于微生物大量繁衍,而小精灵般的微生物是茅台最为得天独厚的秘密——茅台酒厂的位置,是赤水河流域微生物群最丰富的区域,没有之一。多年来,茅台酒厂一直小心维持在这15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不敢跨出半步。茅台总工程师王莉2015年发表《酱香型白酒窖底泥微生物组成分析》揭示了茅台难以复制的秘密:
• 3个样本共检测到118个科的微生物……有12个科的微生物是使用12个月的窖底泥中特有的……说明酱香型白酒生产地域周边土壤环境对酱香型白酒酿造的重要性。
茅台酒中已经确定精确含量的物质有300多种,已确认种类但无精确含量的2000多种。
既然茅台这么好,为什么不复制一个?70年代,茅台酒易地试验被列入国家“六五”重点攻关项目,国务院副总理兼科委主任方毅亲自上阵,组织“茅台酒易地试制”攻关小组。最终选择遵义市北郊十字铺作为基地,距离茅台镇130公里,地形、水质、土壤与茅台镇高度相似。1974年底工作正式开展,由茅台原厂长郑光先带队,连茅台酒厂的地皮灰以及其他可能与菌群相关的东西都带到了基地。1975年投产,1985年通过国家科委的鉴定:虽然香味与微量元素和茅台酒基本相同,但只是“具有茅台酒的基本风格”。最后根据方毅“酒中珍品”的题词命名为“珍酒”。虽然珍酒被称为茅台姊妹酒,但其实也宣告了复制茅台的失败。
茅台国家级优秀非遗传承人季克良说:
离开茅台镇,搞不出茅台酒。茅台酒的酿造是多菌种参与发酵,真正的核心力量不是人工,而是微生物。影响微生物条件的因素,包括海拔高度(茅台在海拔400-500米之间)、温度、湿度、土质、水质、雨量、风力、风向等很多具体因素。
茅台酒的原料为举世罕见的赤水河谷红缨子高粱,这种被称为小红粮的糯高粱,切成两片后,断面如玻璃纤维丝,结构十分严密,只有这种高粱才适合茅台七次取酒、八次摊晾、九次蒸煮的工艺。从外地买的高粱,切开时瞬间变成粉状,第五次取酒就被榨干了。按照5斤粮一斤酒的比例(普通白酒是2:1),茅台现在每年需要酿酒高粱20万吨。
▐ 工匠精神
茅台酒酿制艺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烧坊工人一般分为三个级别:酒师、二把手、杂工。一个踩曲工一天要踩100斤麦子的曲,工人每天劳动13-14小时。新工人进来先割马草三年,再看石磨两年,才有机会升为烤酒工人。
三家烧坊要求十分严格:
• 六不要:参加过帮会的不要,名誉不好的不要,不老实的不要,不聪明伶俐的不要,结过婚的不要,家住附近的不要。
• 两要:要有介绍人做保,要经过试用。
一瓶茅台酒从投料到出厂,要经历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一共5年时间。
茅台酒酿造有三高、三长。三高:高温制曲、高温发酵、高温摘酒。高温利于微生物快速繁殖并为酒曲快速吸收。三长: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基酒酒龄长。
每年端午节过后,开始“端午踩曲”。茅台坚持人工踩曲的古老工艺。踩曲女工工作强度很大,两天下来,很多人腿疼得下不了楼。为保持高温,无法安装空调,踩曲工人一般凌晨5点上班、10点就下班。夏天制曲车间温度达40度,布满曲蚊,一张口都能吸进小虫子。一块酒曲的生产用时3~5个月。
茅台镇女工踩曲有600多年历史。20岁以下的年轻女子,每年都被各酒厂聘请踩曲。传说古代就有“处女踩曲凤头工艺”:未婚女子用鲜花洗脚后,站在盒子里不停踩曲。这一传统的科学原理是:男性体重较重,踩曲的力度也比较大,很容易将酒曲踩得太过于紧,空隙不够,氧气无法进入,微生物没有办法发生反应。此外,女性比男性更耐热,更能忍受高温环境。女性的脚一般细菌和分泌物较少,酸碱度不会明显破坏。
与茅台的“传统”不同,洋河酒厂建立了现代化的制曲大楼。同处茅台镇的国台酒,也从2013年开始转向机械制曲。
茅台这么老土,也不是因为死脑筋。80年代,茅台引入大规模机械制曲,结果发现生产出来的酒曲过于紧密、散热差,容易发生烧曲现象,发酵力度低。因此茅台重新回归人工踩曲。茅台至今还保留一栋老旧的平房用于踩曲,因为这个房子遗留下来的微生物多,酒曲酱香味明显。
茅台发酵时间由酿酒师灵活掌握,高水平的酿酒师把手插进发酵堆,凭手感即可判断是否可以入窖。这种工匠精神令人叹服。
重阳下沙
07
下沙,即投料。茅台酒只在重阳节前后分两次投料,是谓重阳下沙。重阳节前后,赤水河清澈,是一年中水质最佳时期。高粱和辅料被粉碎,被当地人称为“沙”。
“沙”中有大学问。沙分为坤沙和碎沙。
坤沙就是成捆的沙,完整的高粱(其实有20%的破碎率)。坤沙出酒率低,其精彩之处就是“回沙”——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
碎沙就是打磨成粉状的高粱。碎沙工艺周期短,出酒率高,但酒体层次感单一。
白酒界的浓郁派与清淡派之争,其实就是坤沙酒与碎沙酒之争:
• 初次接触酱香酒的人更易接受碎沙酒,口感柔顺,香味单一,不苦且甜。初饮者往往以丰满为辣口、以寡淡为柔和。
• 坤沙酒香气丰富、口味丰满,酱香突出,酱香中带着淡淡的焦香、花香,在口中层次绽放,层次感清晰。但质量普通的坤沙酒,苦味较重,新坤沙酒入口暴烈,燥气较重。
你一定可以猜到:茅台,是优质坤沙酒的典范。与其他白酒四季投料不同,茅台造沙流程结束后,生产周期内不再投料,也再无加水环节。
除了坤沙和碎沙,还有翻沙、窜沙,品质较差,几元到几十元一瓶的酱香酒,基本都是此类产品。
九蒸八酵七取酒
08
茅台采用著名的“回沙工艺”,把同一批原料来来回回地蒸煮、发酵、取酒,直到榨干。这一过程被称为“九蒸八酵七取酒”。
茅台工艺的独特,体现在堆集发酵、以醅养窖、回酒发酵等环节。堆集发酵后,用尾酒泼窖。茅台的窖池用方块石和粘土砌成。每年原料入窖前,用木材烧窖一次,杀灭杂菌、提高窖温。
窖顶部位的酒属于酱香型风味,是茅台酒的主要成分;窖底的酒属于窖底香型中间的属于醇甜型。蒸酒时这三部分要分别蒸馏、分开储存。
细节之处方见工匠精神。七次取酒,每次浓度都不同。酿酒师的一门功夫叫“手捻”——用手沾上酒液,稍加揉搓即可判断酒精浓度,与仪器测量结果非常接近。
茅台的另一特点是需要长期储存。刚蒸出来的酒杂质多、香味不够丰富,不适合马上饮用,必须储存。新酒密封后存放,酒中的醛类物质不断氧化、反应,生产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这一“陈化”过程,至少五年,有时长达几十年。
勾调
09
储存五年的酒,未必好喝,要经过勾兑、调味才能带来上乘体验。用于勾调的多是十年以上的老酒,茅台至今还有存放80年的陈年老酒,这是茅台镇其他酒厂难以比拟的优势。
在白酒行业,七分工艺、三分勾调。勾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30年陈酿”并非存放了30年,而是在基酒中添加一定比例的30年陈酒。
茅台不仅有七个轮次取酒,每轮还分为酱香、窖底、醇甜
新出的“基酒”要先存放3年。3年后再进行勾调。

茅台每年出厂的酒,只占五年前下线酒的75%,剩余25%留作老酒用于勾调。勾调的技巧,是酒厂的“核心秘密”。
茅台酒不允许添加任何物质(包括水和香味物质),只能以酒勾酒。勾调出一杯茅台酒,往往需三四十种基酒,最多的需要200多种。勾调没有公式,靠的是经验和悟性。
茅台勾调有四轮过程:1)小勾组内部评审;2)车间评审小组;3)茅台集团国家级专家组成的评审组;4)大勾之后存储6个月,由公司派出厂级评审组。
茅台现有勾调师13人,其中6位省级专家、3位国家级专家。勾调师严格禁止对外兼职。每一个勾调师独立勾调、提交配方,然后由数十位品酒师进行“盲评”,最佳一款作为最终配方。
1965年全国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茅台的代表宣读了一篇划时代的文章:《我们是如何勾酒的》。这篇文章领衔者即为李兴发、季克良执笔,奠定了李兴发的勾调大师地位,正式公布了茅台酒酱香、醇甜、窖底三种酒体的历史性发现,也开启了中国白酒的香型分类时代。1979年全国白酒评比会明确提出五种香型:
• 酱香型酒: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
• 浓香型酒:窖香浓郁、绵甜甘冽、香味协调、尾净香长。
• 清香型酒:清香纯正、诸味协调、醇甜柔口、余味爽净。
• 米香型酒:蜜香清雅、入口绵柔、落口爽净、回味怡畅。
• 其他香型:以董酒为代表,董酒因为风格独特也被称为“董香型”。西凤酒也自成一派。
评酒师没有你想象中那么轻松:平时不能吃辣椒、糖,以免损伤味觉。对爱辣椒如命的贵州人而言,不吃辣椒简直是折磨,需要柳下惠一般的定力。
有人评价:季克良有“世界上最贵的鼻子”。季克良四十年喝了两吨茅台酒,这背后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1985年胡耀邦送给棋圣聂卫平一瓶20世纪20年代的绝版茅台酒,堪称稀世珍宝。2001年为庆祝中国男子足球杀进世界杯,聂卫平决定喝掉这瓶茅台,大师季克良亲自去北京重新勾调
茅台奉行师徒制:师傅承诺一切技术绝不保留;学生承诺一生永远尊敬老师。季克良的老师“中国酱香之父”李兴发是“茅一代”,师承一代宗师郑义兴。李兴发小组发现:茅台酒中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成分963种,不挥发或难挥发性成分约500种。
郑义兴18岁进入成义烧坊,先后在成义、荣和、恒兴三大烧坊担任酒师,堪称酿酒天才。1953年,58岁的郑义兴重新出山,加入新组建的茅台酒厂。
53度
10
茅台酒最高的度数是53度,也是最为经典的度数。原因在于:酒精浓度为53度时,水分子与酒精分子结合最为牢固,亲和力强,口感好。53度被称为“普茅”,贡献了茅台绝大部分收入。
茅台1958年开始使用“飞仙”商标,1959年改为“飞天”,直至21世纪的今天。“贵州茅台酒”几个字,出自岭南书法名家麦华山,他题写这几个字后的次年去世,留下经典于世人。
如今茅台推出“133战略”:1是贵州茅台酒,第一个3是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赖茅,第二个3是汉酱酒、仁酒、贵州大曲
白酒度数太低,容易变质,不适合长期储存。白酒不宜超过68度,否则不适合饮用,口感也不好。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主打52度。
白酒的辣,与酒精度无关。辣的原因是醛类物质。由于酿制操作不当,发酵不彻底,乙醛多,口感偏辣。陈化的好处在于,醛类物质会逐渐挥发。
2011年首届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一套1992年限量版“汉帝茅台酒”以996.8万天价刷新茅台酒历史纪录。
2017年第一届全球“茅粉节”在茅台镇举行,出席者中有当年与周恩来煮酒论英雄的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的长子。
琼浆玉液
11
品味茅台,更是一门精致的学问:
• 一看色泽,陈酒略带微黄色,越陈年则黄色越浓且清晰。
• 二是闻香。新酒刺鼻,陈酒老味飘香。
• 三是尝味。新酒刺舌尖,陈酒成“团”进喉咙,越陈越不散。
• 四是感受。新酒喝下去有烧灼感;陈酒则是慢热感,渐渐扩散至全身。
• 五是空杯留香。有的陈酒空杯留香时间长达五天。
• 六是体验。陈酒容易挥发的物质已经大大减少,对人的刺激感更小。
做一个有品味的茅台爱好者。茅台是天成的艺术品,需要用心品鉴:
第一步,荡香观色。正宗茅台清澈透亮,年份长的酒微微发黄,厚重朴实。
第二步,闻香。开封瞬间,香气四溢。到酒入杯,芳香扑鼻;轻荡再闻,绵绵悠长。
第三步,一抿二咂三呵。一抿,把酒杯送到唇边,轻呷一小口,吸气,让酒酱在口中肆意流淌,缓缓咽下;二咂,饮后轻咂嘴,舌根生津;三呵,满口生香之际,先吸气后哈气,酒香自鼻腔悠悠喷出。三式要丝丝入扣,浑然一体。
最后,手持空杯,复闻余香。
国酒之父
 12
最钟爱茅台的是酒量深不可测的周恩来。茅台酒与汾酒一度为谁先谁后争论不休。1963年周恩来发话:
• 琼浆玉液,南北一方;名甲天下,茅酒争光;若论先后,属我长江。
赤水河不准建化工厂的指示,也来自周恩来。
在茅台镇,周恩来被尊为“国酒之父”,实至名归。
淮安市政府赠送给茅台镇的“国酒之父”雕像
当年尼克松访华,周恩来以茅台宴请。周恩来向尼克松介绍着说,“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茅台酒了”。尼克松说,“我听说过您的一个笑话。说是一个人喝多了,饭后想要吸一支烟,结果点火的时候,烟都还没有点着,结果自己先爆炸了。”说到这里,尼克松自己先笑了起来。周恩来开怀大笑,一边拿出了一盒火柴,认真地将自己杯中的茅台酒点燃了起来,并向尼克松说道:“总统先生,请看,它确实可以燃烧!”
尼克松问道:“我听说您的酒量很大?”周恩来笑了笑,带着回忆说道:“过去能喝。红军长征的时候,我曾经一次喝过25杯茅台,比这个杯子要大。”
尼克松吃了一惊,又道:“我曾经读过一本书,书里说了这样一段故事,说红军长征的途中,攻克了生产茅台酒的茅台镇,把镇上的茅台酒全都喝光了。”
周恩来听到这话,目光中流露出一丝对于过往的眷恋,不无感慨的说道:“长征路上,茅台酒是被我们看作包治百病的良药,洗伤、镇痛、解毒,还能治伤风感冒。”
尼克松笑着说道:“那就让我们用这个‘万能良药’干杯吧。”这是一次改变世界历史的碰杯。
喝酒喝出最高境界的自然是诗仙李白。虽然他喝的未必是茅台,但李白绝对是天下最懂茅台的人:
《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黑天鹅与灰犀牛齐飞。何以解忧?唯有茅台。11月25日-29日,秘境追踪企业家游学,走进茅台镇。等你。
2021.11.25
与魏加宁、刘胜军老师
相约茅台镇
参考文献:汪中求,《茅台是怎样酿成的?》,机械工业出版社。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