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的原创公众号
0-6岁的育儿百科全书
北美全职带娃老司机教你轻松育儿套路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需要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学霸?
》,最后得出了一个让人沮丧却真实的结论:学霸其实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存在,恶劣的环境足可以毁掉一个学霸,但优渥的条件却不可能制造一个学霸,孩子如果天资不佳,智商有限,仅靠着勤勉和毅力是不可能成为学霸的。

所以现实就是这样残酷,大多数孩子注定不是学霸,虽然他们的特长可能表现在其他方面,譬如说艺术感受力特别强,譬如说特别有商业头脑,譬如说情商高很会跟人打交道……可悲哀的是,无论是什么特质的孩子,最终都要走上应试这座独木桥,用“智商”这个单一的维度来评价完毕,才能有资格谈别的才华。
这就会导致很多智商普通的孩子变学渣,因为他从小就会在学习活动中总是遭遇挫败:记东西比别人费劲,做题比别人慢很多,别人一下就能理解的概念他却会云里雾里,总会让爸爸妈妈对自己很失望……这样被打击得次数多了,自信就毁了,就会特别容易自我放弃撂挑子,本来上限可以达到六七十分的水平,最后可能二三十分都做不到。
所以我会经常和焦虑孩子太笨的父母说,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得到成功的体验,看到他的每一点进步,孩子增加了自信,才能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去努力,只要孩子肯努力往前走,那总比瘫在地上完全不动有希望。
可是问题来了,孩子就是显得很笨啊,讲了半天就是不开窍啊!很简单的题目都要拖拖拉拉弄很久啊!大人孩子都很崩溃,
上哪里给他找成功的体验呢?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并非不能成功,只不过他的过程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罢了。
这里和大家说一说橙子本人的一段经历吧。
橙子大学本科读的是数学专业,高中的时候觉得自己数学学得还挺明白的,上了大学才知道这玩意有多么消耗智商,第一节课就把我上傻掉了,下课了迫不及待的和同寝室的抱怨:“这老师讲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啊,我连一半都没听懂啊”,当时我还期待大家和我一起吐槽呢,结果所有人都说:“没有啊,老师讲得很清楚啊!”整个寝室6个人只有我一个人听不懂而已……
接下来我就陷入了专业数学的苦战,听不懂课就不会做作业,急得我不行,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死磕教材和笔记看,还去图书馆借其他资料帮助理解,依然像是脑子里装了一团浆糊,还是不会做题,后来没办法只好借同学的作业看,结果我连人家写的答案都看不太懂,还要请同学给我讲,讲了三四遍我才勉强理解,但是遇到新题依然做不出来。然后上一节课还没弄明白就要去听下一节新课,越听越是云山雾罩,接下来继续陷入不会做作业的痛苦当中。
我当时感觉自己的脖子被拴上了一根绳子,然后被汽车拉着往前狂奔,快点跑要把自己累得要断气,想慢点跑就被狂飙的进度拖得要断气……

就这么被拖到期末,我觉得自己死定了,这一学期的课可以弄懂的内容总共还不到五分之一,一定会挂科的,但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进入期末复习阶段。
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之前我苦苦思索都不理解的一些基础概念,却在我复习的时候突然感到清晰了很多,至少没有第一遍学的时候那么困难了了。虽然最后因为时间原因,有很多内容来不及消化,但最后依然还是光荣及格了,这让我非常惊喜,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找到了一条特别适合学渣的路:那就是放下“今天一定要全搞明白”的执念,想不明白就先放下,做点别的,改天再回来复习,就可以再弄明白一点点,至于其他想不明白的地方就再放下,改天再来攻克。复习的次数越多,我能理解的程度也就越多,虽然因为智商上限,有些概念最后没办法彻底明白,但也能搞定个七七八八。
用这种“重复复习”的方法之后,我的专业成绩虽然还是不算好,但学习过程却不再那么痛苦充满挫败,甚至每次顿悟一点都能有些成就感,期末也能打个七八十分没问题。

其实,
那些特别考验智商的知识,就像一块巨大的烧饼,学霸天生胃口大,可以一口气吃完消化好。但是对于天生胃口小的学渣,就不可以有这种妄想
,非勉强自己努力一次全吃进去就会吃坏胃口,以后看到烧饼就生理性的想吐,容易厌学放弃自我。

认识到自己的学渣体质,想要吃大烧饼就应该少量多次,每次啃一点点,觉得撑得不行了就先放下,多去啃几次,总能慢慢啃完。
虽然这是我上大学的经历,但是我相信,学习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对于学习“超出自己智力水平”的知识,一定不能靠什么“坚韧不拔的毅力”勉强去吃,而是用这种“少食多餐”的方式才能消化得了。
事实上这个方法用在我自己家小朋友身上也是挺奏效的
,前一阵子我家毛头练习做奥数题,有的问题还挺难,怎么讲解毛头都无法理解,气得他爸爸在旁边爆炸,指责儿子太懒惰不肯深入思考,吼得孩子直抹眼泪。

每次看到这个场景,我都赶紧去解围,劝他们俩都歇一会儿,把这道题留下,明天再来试试,结果就很神奇,同样的一道题往往到了第二天就变简单了,不用怎么讲孩子就明白了。
我家毛头练钢琴也有同样的效果,遇到有难度的曲子怎么都练不好,搞得人很累心情也很差的时候,我一般不会劝他努力加把劲儿,而是会把他拖走去休息,或者先练他擅长的,等明天再来继续攻克难关,总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教育竞争过于激烈,搞得很多很小的孩子,不得不去“超前学习”不适合自己年龄和智力水平的内容。这也导致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发现“很笨”,然后认定自己“不是这块料”,早早就开始厌学,这实在是个悲剧。
可是竞争环境一时也没法改变,如果超前学习一定没办法避免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作为父母你至少自己心里要清楚,这些内容对于你家“胃口小”的孩子来说,是一块“大烧饼”,不能指望他一次就都吃光了,你得有足够耐心,允许他分两三次,甚至很多次,才能慢慢啃完。

所以,当你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发现自己怎么启发他都不开窍,让你忍不住开吼的时候,就说明孩子的脑子累了,转不动了,已经“吃饱了”,这时候再逼他努力,让他坚持,跟他讲大道理……做什么都已经是没意义了,不如让孩子休息休息,活动活动,或者先做点别的,最好是睡一觉,再重新来研究这个问题。其实人睡觉的时候,大脑会默默的把白天接受到的信息整理归纳一遍,所以孩子每好好睡过一觉,就会变聪明一点点,再去思考曾经深入思考过的内容,就能理解得更多一点。这样的过程多来几次,孩子就更容易“开窍”。
经常有这种“少食多餐”经历的孩子,也会拥有“成长型思维”:我现在搞不懂不是因为我笨,而是还不到时候,我下一次再想,或者下下次再想的时候,一定能够弄懂它。
这样的思考方式也是有益于他的终身成长的。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很笨的时候,请别对他失望和生气,更不要焦虑。就算是比较笨的小孩,只要可以有努力思考的习惯,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发挥出自己所拥有的实力,就算不当学霸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最重要的是,我们当父母的,要对这样的孩子更有耐心,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不要拿他和别的孩子比,让他用自己的节奏学习和成长。
最后,愿世上每一个笨小孩,都可以得到温柔的“家长辅导”吧!
热门文章  点击标题即可跳转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