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传媒
这几天
马航MH370又开始被人们关注
马航MH370
马航MH370这次能找到吗?
因为有专家提出了具体地点
并且表示明年就能找到
消息一出来
迅速被各大媒体关注
发布消息的,是英国航空工程师理查德·戈弗雷(Richard Godfrey),他表示:
使用新的追踪技术
声称已经锁定了
马航MH370航班的坠毁地点
他表示,MH370在澳大利亚珀斯以西1993公里的印度洋坠毁,目前位于海平面4000米以下。
根据报告,MH370在失联当天最后一次与卫星连接后约一分钟内在印度洋上空坠毁。
戈弗雷认为,飞机落在断脊的底部,这是一个充满峡谷和水下火山的海洋高原。
该地点并不在2015年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划定的原始搜索区域内,但位于2016年扩大的12万平方公里搜索区域的北部。

2018年,美国“海洋无限”(Ocean Infinity)进行的另一项搜索仅与该位置偏离28公里。
英国专家表示
“非常有信心在这里”
据戈弗雷的说法,MH370位于南纬33.177°,东经95.300°的位置,在海平面4000米以下,这是一个满是海底沟壑和水下火山的区域。
他认为,综合以往所有的数据,再加上WSPRnet新技术分析,他“非常有信心”可以确认这一位置,为明年晚些时候对这一区域的新一轮搜索提供“压倒性”的支撑。
戈弗雷一直投身于研究马航MH370客机。他此前发表了一篇名为《用于搜索马航MH370客机的全球检测与追踪》的文章,在文中提到了他用新的技术手段发现了马航MH370客机的飞行员在出事之前,曾经执行了大量奇怪的飞行动作,其中包括了复杂的变向和变速操作。
《西澳大利亚报》航空版块编辑杰弗里·托马斯称这份新报告为一个
“巨大的突破”
“我们必须在那里再次进行深入的调查。”托马斯表示,在报告发布后,可能会启动对MH370的新一轮搜索。
目前,报道称戈弗雷正在准备一份更加详细的分析报告,将用于未来对MH370的搜索工作。
不过,在人们都关注寻找飞机在哪时,都忽略了另一个群体,那便是失踪人员的家人们…
看抖音的时候,刷到一条视频,
讲的是马航事件已经7周年了,飞机依旧没找到,而失联者的家属,至今不肯放弃。
其中一位父亲,坚信儿子还活着,按时给那个再也没开机的号码打电话,打了7年。
他相信,儿子会在某个平常的日子里,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然后他可以放心地把两个孙子交给他。
然而,奇迹真的会发生吗?
一晃眼,都7年了。
甚至官方都在2018年,正式解散了调查组。

似乎全社会也放弃了。
但他们的亲人,仍然不放弃任何希望,艰难地寻找着亲人的下落。

有多少家属,都坚信亲人们有一天还会回来呢?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这是最简单的诉求,也是最卑微的渴望。
有个MH370家属,四十多岁了,为了找家人,工作辞了,没收入,生活艰难,但就是不肯放弃。
他说,我知道难,可是我想找我妈妈啊。
还有那些年入花甲的老人,人生有几个七年可以等?
但为了有人能帮他们找回家人,走上街头,奔走呼号。
一次又一次,举起“永不放弃”、“等待”和“恢复搜索”的标牌。
就算全无尊严,茫然哭着,跪在马航办公室门口,也要为亲人讨一个真相。

我们无从想象,这些家属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痛彻心髓的煎熬。
我们所能看到的是,他们为了亲人,像孤胆英雄一样,扛着陌生的重量,逆流而上。
七年间,寻找亲人,已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此前,几个马航370的家属代表重聚,开了一个会。
这些白了头,不算年轻的普通人,打算筹钱、凑钱,组建基金会,用基金来收集证据、悬赏知情人爆料、聘请专家,继续寻找亲人的下落。
放着百万赔偿金不拿,自费百万,甚至千万,语言不通,地方不熟,跑到国外,只为解开背后的真相。
没钱,没资源,胜算寥寥。
他们历经千辛万苦,
所求的,不过是找回家人,找回一个答案。
所盼的,不过为在这世界独活,寻找一点支撑。
即便,家属寻找的过程,极其艰难。
微博上有个“马航”超话,里面全部是失联家属的留言和故事。
里面有位家属最让我记忆深刻。
七年前,她的丈夫作为安全程序工程师出差国外,归国的时候坐上了 MH370。
7 号那天晚上,她兴奋地睡不着,在日记本上写下:老公明天就出差回来了!后面画满了爱心......
结果期待中的团圆没有等到,思念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飞机失联的第三天,她发了一条微博,“有时候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我会一直等。”
后来她学会一个人吃饭,学会了自己交水费。
可那么多个日日夜夜过去,她就是学不会放下。
她一遍又一遍对着天上的流云许愿:
“拜托把飞机带回来吧,快回来吧,或者,把我带走......”
她的体重一度掉到 36 公斤,但是为了等他回来,她不敢死。
往后余生,
风雪是你,
回忆是你。
处处都是你,
可唯独眼前,
再也不见你。
有一天,她发现她丈夫的账号新关注了几个营销号。
她高兴疯了,连忙找到客服,“请你帮我查查是这个账号在哪里登录了吗?”
他是不是要回来了?
只是客服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机械性地回复:“抱歉亲,这个小编确实也查不到呢。”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年微博买赞买粉,强制关注的现象太常见了,但评论区里没有人忍心告诉她事实。
因为——
那是希望啊。
有位东北大姐,孩子是马航MH370的乘客。 
她一个人,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但怎么都没想到,孩子去新加坡打工,在回国的飞机上出了事。
如果没坐MH370,他本会于2014年3月8日早晨6:30,在北京着陆。 
然后,他会回家,见到日思夜想的母亲。 
然而,相聚比离别难。
事情发生后,大姐不肯与马航和解,在北京租了房子,每个月到马航办公室讨说法,死磕了两年。
后来,她查出癌症晚期,回东北,准备卖房子救命。
结果房子还没卖出去,人就不在了。
其实,大姐如果收下马航赔偿款,可以早点治病,说不定,能救回一条命呢。
但做出放弃搜救的决定,对任意一个马航家属来说,都不容易。
至今,还有约90位中国家属,没签和解书,没收赔偿款。
“不拿赔偿金,我孩子没死,我要找,继续找。”
他们无力的抗争,只为延续细微的寻找希望。
栗二友,河北农民,64岁。
370事件前,连北京都没去过。
现在他每个月都去北京,到马航总部讨说法。
从河北最南边的小县城,花两块钱坐到邯郸,再坐K183,几小时硬座到北京,一趟66块5。
7年下来,11172元。
这些钱,对农村老人来说很奢侈,但比起经济的支出,更折磨他们的是内心深处的悲伤。
栗大叔买了一个很大的地球仪,摸着摸着,心里跟针扎一样,越想越难受,没多会,眼泪汪汪。
看着那些从未涉足过的地方,他有时候寻思,我儿子,在哪儿呢?
有时候因为想儿子,夜里惊醒了,他总看到老伴躺在地上,眼泪糊了一脸,疲惫地睡着了。
思念就这样像虫一样,慢慢啃噬着他们年迈的身体,直到成为空空茫茫的大洞。
但一旦有马航的消息,老两口又重新开始迷茫的寻找,与艰难的等待。
这是发生在北京车站,深夜的一幕。
2018年,马航发布会结束,已经日暮落下。
他们提着行李,匆忙赶到车站,结果票卖没了,为了省钱,栗大叔和老伴,干脆找了个角落,靠在柱子旁,就这样躺在地上,凑合着对付了一夜。
而栗大姐枕着的那一堆超过千页的白纸,是对他们来说,犹如天书般的全英文版《马航MH370安全调查报告》。
七年过去了,就算官方都放弃了,这对极其普通的夫妻,仍然没有放弃。
他们逼自己学英语,学上网,逼自己用力学习,试图看懂那些艰涩的文字,为了消失的儿子,接下从天而降的重负。
然而,就算再怎么用心,有些遗憾,也注定会上演。
你还记得她吗?
那个哭着说,我想找我妈妈呀,看哭所有人的女人。
她叫徐京红,母亲也在MH370上,妈妈出事后,她学会了抽烟,整日郁郁寡欢。
为了铭记对母亲的思念,她在胳膊上,纹了一个飞机,指向心房。
母亲离开,不仅给她带来了绵延的痛苦,她年迈的老父亲,也在苦苦盼妻归来。
遗憾的是,等待的日子看不到终点。
去年,徐京红的老父亲,含恨而终,终究没有等到爱妻回家。
而生前,因为妻子失联,老人受了刺激,只要听到370,就会崩溃。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所念皆星河,星河不可及。
其实,马航失联者家属,在困境中,依旧不放弃寻找亲人的背后,更是在寻找那些失去的情感。
而人生最大的遗憾,是寻找。
最让人绝望的两个字就是“如果”。
最无力的三个字,是“早知道”。
有人说,如果可以,我会买最后一张机票去找她。
有人说,早知道,我会好好抓住孩子的手,不让他走丢。
有人说,时光倒流的话,我会和父亲拍张照。
但所有遗憾,都是历史车轮的一部分,无法逆转。
《克斯维尔的明天》里说: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的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一条信息看哭若干人。
地震突然发生,女孩被压在废墟下,奄奄一息,她拼尽全力,给男友发了这样一句话。
他们约定,如果女孩还能活着回来,就结婚。 
然而,到最后,女孩还是没有撑住。 
不要等失去后,再去寻找那些我们深爱的人,要珍惜身边还能联系的朋友,家里等你吃饭的爱人,站在身后为你托底的爸妈。

祈愿马航MH370真有奇迹。
-END-
澳大利亚新州大选集锦
ABC传媒 全职编辑5名
1、全职编辑
要求简介:从事过新媒体、熟悉微信订阅号编辑运作,文笔功底强,熟悉短视频拍摄、剪辑。
悉尼地区:3名全职
中国大陆:2名全职

市场销售3名
要求简介开朗积极,认真靠谱。能够向客户熟练地介绍公司业务特点,从跟单开始到独立完成销售。
联系方式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