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无小事”,复杂专科领域壁垒更高,
要建立品牌还需技术过硬
2001年,中国骨髓移植事业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从北大人民医院退休后,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航天中心医院里租了两层楼,以病房形式开展血液病治疗。
当时,陆院士已年近七旬,而他租下的两层病房成为了陆道培血液病医院的雏形。
如今,陆道培医疗集团已有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上海道培血液病医院和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四家医疗机构和一家研究院,总设置床位逾千张,总移植仓123间,每年完成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占全国总数约10%。
尽管如此,在国内,“院士办医”尚处探索阶段,且主要集中在复杂专科,数量远远少于眼科、口腔、妇产等消费类专科,一大原因是其相对于其它消费类专科,往往要求具有更高的手术、技术专科优势,门槛更高;民营医院的各项政策也还处于起步阶段,资金和医护人员的来源、医院资质、执照等等,更是医疗技术之外的重重障碍。
但20年一路走过来,陆道培医院从命名起就没有退路——这不仅仅是陆道培院士终生的名望,更重要的是,在公立医院有限资源下排队等待治疗的患者就躺在那里。“我们的困难不是没有患者,而是患者一直在等着我们去解决问题,你就必须拼尽全力去做。”陆道培的女儿、陆道培医院医疗执行院长陆佩华说道。
陆道培院士与陆佩华院长合影
等不起的患者:“去陆道培医院试试?”
20年前,国内血液科医疗资源极其有限,公立医院的床位供不应求,许多白血病患者因为不能住院而得不到及时救治。陆道培也目睹很多血液病患者因为排队等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1997年,国家提出社会力量和个人可以开办医疗机构,并将其定位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补充力量,他也由此萌生了办一家医院的想法。
2001年,陆道培决心创建一家血液病专科医院时,已经70岁了。当时身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的陆佩华尝试劝说父亲,但无功而返,“他那个性格脾气,想到就一定要做到并且做好”。在她印象里,父亲那时精力充沛,身体也很好,不但完全没有颐养天年的想法,还常对身边人说,“我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陆道培年轻时
1931年10月30日,陆道培出生于上海。1955年他从同济医学院毕业,在他的医生职业生涯中,主要从事血液病临床和研究工作。他曾赴英国皇家医师进修学院哈默史密斯医院进修,此后又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布里格姆妇女医院专修白血病和骨髓移植。1964年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担任主治医师时,就开展了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手术。患者张秋兰至今仍健在,是全世界移植后生存最长的病人之一。
此后,他先后取得国内首次成功植活异基因骨髓、国内首次成功完成配型不全相合的骨髓移植、指导建立我国第一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参与创建中华骨髓库等多项成就,被誉为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与不断推动者,并于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16年陆道培院士荣获国际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颁发的“杰出服务贡献奖”。
凭借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为病人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2001年,北京市道培医院成立了。医院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航天中心医院里租了两层楼,以病房的形式开展医疗活动。
医院最早的班底大多是陆道培的学生,或是想追随他、被他的名望吸引来的医生。现在仍然坚守临床一线的医院元老级别的纪树荃教授清楚地记得,2007年之所以决定来道培医院,是因为陆院士团队首先在国内开展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当时国内很多人认为这个做不成功,但我觉得这项技术很有前景”。
纪树荃教授在骨髓移植科出门诊
医生团队逐渐建立,但如何让患者信服相对传统公立医院更陌生的民营医院,尤其在关乎性命的重症领域,道培医院在起步阶段就面临许多困难。
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在确诊时,病情已经十分危急,需要立即住院接受全面系统的治疗。一方面是公立医院床位常年紧缺,另一方面,一些在公立医院求医无门的患者,也在寻求其他医院的治疗途径。
民营医院的起步难度高、运营风险大,在政策还没有鼓励民营时,道培医院凭借团队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即使是在公立三甲求医无门、难治复发的病人也一律接诊,被患者称为“血液病患者的最后一站”。
“血液病一般比较重,作为民营医院,在当时的情况下,患者一般不会首选我们,大多是公立医院看了后难治复发的患者,想到我们这试一试。”陆佩华院长回忆道早期的情况。
这些等不起的患者们,活下去的希望就是找到更快、更好的血液病治疗方案。陆道培医院的医生们从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和危重晚期——这促成了陆道培医院团队的成长和口碑的快速建立。
在陆道培医院之前,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患者把大三甲当做自己的救命稻草,但现在,许多医疗交流平台上、患者群里,越来越多的患者会推荐“去陆道培医院试试”,更大的变化是首诊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专业和规模:民营专科医院立身之本
“一开始,我们并不确定这个医院能不能开得起来,资金、医护人员从哪里来,包括办医院需要的各种资质、执照,当时关于民营医院的各项政策也还处于探索阶段。”陆佩华说。
在北京市道培医院,陆院士亲自把关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坚持每天查房,严控医疗质量。依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医院慢慢地壮大。2007年,台湾首富郭台铭选择在道培医院为其患白血病的弟弟郭台成治疗,道培医院声名远扬。
环境舒适、服务体贴是公众对民营医院的第一印象。但在关乎血液病患者性命的复杂专科医疗领域,最重要的是把病治好。
陆道培曾说,“从当上血液病医师那天起,我就有一个梦想——依靠不懈努力,在有生之年攻克血液病。”
他也如此践行初心:首次在亚洲成功开展同基因骨髓移植;首次在国内成功植活异基因骨髓;首次完成配型不全相合的骨髓移植;首先在国内指导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首先应用某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取得显著疗效。
陆道培医院的技术探索之路,与陆院士在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前进之路一以贯之。2015年,陆道培医院开始从事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试验研究,也是全国最早开展该项研究的中心之一。截止到2021年10月底,陆道培医院已经完成逾1400例患者入组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试验,在全球医疗单中心里处于领先地位,且形成了有道培特色的CAR-T后桥接移植技术。
除了要技术过硬,规模化的诊疗也是让患者信服的关键要素。
目前,陆道培医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2019年陆道培医院成功完成108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70%为半相合移植,大大提高了血液肿瘤患者的配型机会,从而使大多数病患得以移植。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完成了977例。2021年将再次突破千例大关“为此,我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陆佩华说。
对更高技术和更大规模的追求,也源于民营专科医院从起步到站稳脚跟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碍。
198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卫生工作改革的若干规定的》,提出“放宽政策,简政放权,多方集资,开阔发展卫生事业的路子”,由此拉开了我国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行业的帷幕。
政策为民营医院的起步扫清了一些障碍。北京市道培医院是北京市第一批进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的民营医院,也是首批加入北京市17家造血干细胞移植定点医疗机构的首个民营专科医院。
但在早期阶段,政府关于社会办医的支持政策仍在摸索,从规划层面到具体指导层面可操作性不高,资本支持医生创业的动力不足,主要依靠院士自身的行业影响力,逐步积累口碑、缓慢推进。
从北京市道培医院到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再到北京陆道培医院的开业运营、陆道培医疗集团的成立,一系列的发展变更也反映了民营医院生存的曲折。2011年底,陆道培80岁那年,道培医院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北京市道培医院在航天中心医院的10年租期到期了,医院面临搬迁。
彼时,在公立医院租几层楼的模式行不通了,经过多方考察和综合评估,他们决定离开北京,搬去河北燕郊。搬迁到燕郊后,医院地址与航天中心医院相距50多公里,出于路程的考虑,很多医生决定不过来了,而留下来的三四十个人,成为了首批核心医护团队成员。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
医院搬迁之时,有的病人的治疗尚未完成。尽管医院的新址有些偏远,他们仍然选择长途跋涉,与陆道培医院并肩抗争血液病。
如今,河北燕郊地区有了一个知名的“小白村”,常年居住着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的血液病患者和他们的家人,追随着陆道培医院,寻求一线生机。
走在科研前沿,实现“人人有供体”的梦想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从2003年到2014年这10年间,中国的血液病年新发病例数从6508例增加到27359例,其中淋巴瘤和骨髓瘤发病人数增加了近4倍。
相对于全国巨大的血液肿瘤患者的诊疗需求,社会上非公立医疗机构的体量还远远不够。也因此,熬过低谷后的陆道培医院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由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亦庄)、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顺义)、上海道培血液病医院和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组成的陆道培医疗集团。
北京陆道培医院(亦庄院区)
据了解,2018年7月开业的北京陆道培医院(亦庄院区)之所以被立项,是因为河北燕达的460张床位已经无法满足前去就医的患者,患者甚至开始排队等待床位,但治疗时机对血液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错过最好的时机,治疗效果可能大打折扣。
经历了搬迁、改名,有人跟随有人离开,陆道培医院深知血液病领域专家的稀缺和需求的紧迫性。不同于其它民营医院花大力气“挖人”,陆道培医院一直致力于培养自己的骨干力量,建院20年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血液病临床医师,他们大都在医院已经工作十五年以上,逐渐成为一支核心团队。
此外,陆道培医院还建立了一支近200余人的专业检验团队,他们专注于为临床提供专业、准确、快速的血液病检验服务,在MICM检测方面打出了道培特色——全国有100多家医院(主要是三甲医院)将标本送到陆道培病理和检验医学团队检测,只因为道培的诊断更加及时、精准。
北京陆道培血液病医院(顺义院区)
产、学、研一体化也在逐步推进。2020年6月开业的顺义院区,则承担了陆道培医院对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即研究型医院,目前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成立了联合病房。
“我们既要让人才走进来,也要让科研创新的影响力走出去。”陆佩华说,“这也和我父亲最初的愿景相关,除了规模大,还要产生国际影响力,这些很难一步到位,情况、政策在不断变化,但我们还是要保持初心。”
陆道培院士的初心,是为大多数无医可求的患者而努力,其多项“首例”、“第一”为陆道培医院科研发展注入了创新基因。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教学基地签约仪式
今年(2021年)5月,北京陆道培医院还成为了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教学基地,将在肿瘤与血液病学科建设、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教学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与首都医科大学开展深入合作,目标是在5年内完成教学体系搭建、人才培育、科研成果转化的三步规划,建成国内一流的血液肿瘤学教学基地。
民营医疗机构正展现出与公立医院同样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探索动力。在2018年到2021年9月底,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陆道培医学团队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和国内期刊发表研究成果179篇,在民营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
2021年12月即将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全球首屈一指的血液学领域的学术交流盛会—第63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将会看到11项来自陆道培医院的研究成果,陆道培医学团队已经成为ASH盛会的常客。
2020年5月,国际血液学期刊Blood Advances刊发来自陆道培医院医疗团队高质量科研文章,通过分析110例CD19 CAR-T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长期随访数据发现,对于一些高危亚组的复发/难治B-ALL患者也可通过CD19 CAR-T细胞治疗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且安全性可控,神经系统白血病并不是CAR-T细胞治疗的禁忌症,该研究也是目前国际上整体纳入的高危亚组样本量以及CAR-T后桥接移植的样本量较大的研究。
2019年1月,陆道培医疗集团获得国际再生医学基金会(RMF)授予的2019年度“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行动奖”中唯一的国际成就奖,也是迄今为止首次获得国际再生医学基金会“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行动奖”的中国组织。
陆道培院士的另一个梦想,是实现“人人有供体”。他在国内先后倡导、发起中华骨髓库、建立脐带血库,希望在庞大的人口基数支撑下,使患者配型成功的几率大幅度提高。
如今,国内每年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约1万例左右,陆道培医疗集团约占10%,已经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移植中心之一。但现在国内每年所做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例数,与需要移植的患者数量仍有巨大差距,中国还有大量的患者因种种原因没有做造血干细胞移植。
从医疗机构本身来看,陆道培医疗集团是我国医疗服务领域极为稀缺的企业,是国内少有的能够在复杂专科细分领域做到顶尖的民营医疗集团;而在整个行业和社会的影响力上,陆道培医院还有更大的目标——
“归根到底,我们还是在完成陆院士最初建院的愿景。不能只是建一个治病的医院而已,我们自己要技术过硬,走在学术前沿,同时带着我们的优势走出去,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下一代血液科医生。”陆佩华院长说。
陆道培医院新院区设计图
据最新消息,距离河北燕达院区700米的陆道培医院新院区已经获批,新医院总投资31.5亿元,占地97亩,设置床位800张。建成后,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模式,将成为全亚洲最大的血液病综合型的医疗机构之一。
*此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