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元宇宙概念第一股罗布乐思(Roblox)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首日估值便来到450亿美元,八个月后突破780亿,超过百年车企巨头福特的市值。
元宇宙(metaverse),Facebook为了它改名为Meta,字节跳动为了它溢价巨资收购VR公司Pico。
然而这样一个突然大火到路人皆知,听上去科幻感十足的词语,其实早在29年前就已经出现在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小说《雪崩》里,而其精神源头则要更早——1981年弗诺·文奇就在小说《真名实姓》里构思了一个通过脑机接口进入的虚拟世界。
多么奇妙,一个40年前的大脑里掠过的念头,被作家用笔记录后挥动翅膀,随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便是科幻作品的魅力所在。
从《三体》获雨果奖,到《流浪地球》横扫46亿票房,科幻在近几年频频进入国人的视野。然而即使如此,我们对主流科幻作品仍然缺乏全面的了解,这来自于现实条件的制约——事实上,直到1991年世界科幻协会WSF年会在成都召开,中国科幻才终于与国际主流科幻建立联系。
这时候,一本简明扼要,能站在学术高度反映科幻历史和现状的通识性读物就显得非常宝贵。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由英国文学批评家戴维·锡德撰写的《牛津通识读本:科幻作品》,正好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__
覆盖全面,又并非枯燥的科幻编年史
对于一本入门读物而言,如何让读者在短时间内把握这一领域的大致全貌尤为重要。
科幻的起源以及具体定义依旧有很大的争议,所以戴维·锡德并没有执着于从科幻编年史出发,一板一眼地来讲解历代的科幻作品。
他在前言中写道:“本书无法提供科幻的历史,也无意于此······本书的意图在于将所选的科幻作品与其所属的不同时刻联系起来,以此展示科幻作品的演变历程。”
为此,戴维·锡德着眼于科幻作品的内容,把全书划成五个主题,分别为“太空漫游”、“遭遇异族”、“科幻与技术”、“乌托邦与敌托邦”和“时间的小说”,介绍这些领域内科幻作品的内容、起源、背景和发展。然后在最后一章“科幻的领域”里,对“科幻”这种文本类型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探讨。
《机械战警》剧照(1987)
戴维·锡德强调的时代意义是本书的重要闪光点,以“太空漫游”这一章节为例,这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那种科幻。
“宇宙飞船”、“太空歌剧”、“星际帝国”······一提到科幻,这些词就会涌入我们的脑海。戴维·锡德从“太空漫游”为切入点,一点点挖掘出我们对科幻的需求及其发展的联系:当我们对日常生活感到厌倦,自然会抬头仰望星空。
而对星空的凝视又无法脱离具体的时代,十九世纪末科幻兴起之时欧洲帝国正值鼎盛时期,这时的作品主角和故事都包含着那个时代帝国主义的逻辑——有着扩张性和掠夺性。
《异界之旅》中,太空旅行者天然认为自己肩负着延续技术胜利和领土扩张的国家使命;《海外来客》则把地球上的殖民和领土争端放到了太阳系。这都是科学以及未来双重入侵现实后产生的果实。
__
内容精准、
简明扼要的通俗科普
《牛津通识读本:科幻作品》全书才一百多页,却几乎涉及了科幻的所有重要议题,戴维·锡德精准而又克制的语言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他没有将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科幻小说,而是将文本和视频资料串联讲述。
很多经典书目和电影都作为典型例子被援引,《铁蹄》《发条橙》《时间机器》《神经漫游者》······
你大可以跟随作者的笔触,将其列举的作品当成你的阅读和观看清单。
除此之外,戴维·锡德还在书中地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过去几十年科幻研究的各种进度,从女性主义在科幻里的进步,再到后人类主义是如何蜕变成“新人”。
选材的精炼简明不等于简单,戴维·锡德在重要的议题上绝不吝惜精力。
以“乌托邦与敌托邦”为例,作者细致地讲述了乌托邦的兴起和衰落,以及反乌托邦的“敌托邦”是如何出现以及被解构的。随后他把大量笔墨集中在了“敌托邦”,从反乌托邦三部曲《我们》《美丽新世界》《1984》,到菲利普·K·迪克笔下的小说世界,顺带着还聊了聊女性乌托邦和生态乌托邦。
这种写法将科幻作品与政治变迁、时代特点、冷战等结合起来,再现了一些作品的历史、社会与人文意义,是本书最为人称道之处。
本书为中英双语版,语言能力过关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原文,更为精准地理解作者笔触。有英语学习需求的读者还可以结合原文来赏析译本,既锻炼学习能力,又能了解科幻的相关知识。
全书采用软壳平装,16开本,内页采用70g纯质纸,书内有不少提及的作品插画,有助于加固记忆,同时色彩柔和,不易造成眼睛疲劳。
▼ 点 阅读原文, 购买《牛津通识读本:科幻作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