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已死。忘掉它吧。”太阳微系统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悲观地宣告了隐私的消亡。
但我并不同意,隐私还有一口气的吧?
你看,总有地产销售殷勤来电为我介绍精装楼盘,说明我稀疏的存款数额还不为人知。
总有辅导机构苦口婆心让我给孩子报个班,都不知我单身且为人正直,从不无中“生”有。
调侃归调侃,如果说有人比我更了解我自己,还真可能是这互联网时代掌握着数据信息的那些“熟悉我的陌生人”。
不仅摸清了我的姓名、地址、电话、购买记录……还要收集我的每次搜索,到处得意洋洋地“猜你喜欢”“推荐观看”。
我们可以涂掉快递单上的号码,却止不住骚扰电话;我们无法舍弃便捷的网络,于是各大APP、网站实时联动,“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
“隐私”开始被人人挂在嘴边,大家希望自己的隐私得到保护,但又对此有些迷茫,面对侵犯手足无措。
为了让非专业人士能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隐私,进而保护自己,英国法学家雷蒙德·瓦克斯教授写下了这本《牛津通识读本:隐私》
__
难以界定的概念,争议不断的矛盾
佩克先生非常沮丧。有一天晚上,他在大街上散步时,试图用菜刀割破自己的手腕,他没有意识到一台监控拍摄到了整个过程。
但是,监控视频并未显示他在割自己的手腕,他因当街持刀被带到了警局,在检查与治疗后才得到了无罪释放。
几个月后,一篇相关的报道发布了,配图上佩克先生的脸并未打马赛克,其后,当地电视节目、BBC电视频道更是把监控视频直接播放了出去。
佩克先生把报社与电视台都告上了法庭,于是问题来了:在公共街道被拍摄到的图片、视频属于对私生活的干预吗?
隐私的定义始终难以得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一种全权控制自己信息的权利,却不去界定隐私的内容与价值,亦不能将所有个人信息的传播,都视为对隐私的侵犯。
也正因此,作为一种法定权利,隐私权也始终饱受争议,各个国家仍在努力解决隐私权的困境,不断扩大对隐私权的保护。
作者带领我们一同回顾了隐私保护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历程,从法律和道德层面地讨论了隐私为何对我们如此重要,而什么又构成对隐私的侵犯。
他的叙述客观而冷静,强调隐私价值的同时,也提醒读者跳出对隐私的绝对保护,去注意隐私保护对女性的压迫、妨碍信息的流动、影响商业效率和可能构成对公众的欺诈等消极作用。
并通过考察隐私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深入探讨了作为一种基本价值的隐私该如何与诸如安全、言论自由之间的利益冲突达成和解。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也让个人隐私受到更严重的威胁;人们止不住的八卦之心,将隐私与言论自由的矛盾推上了高潮。
与隐私相关的争议难以消停,关于隐私已死的悲观呼声此起彼伏,但作为一个有期待的隐私倡导者,作者始终相信:隐私仍是有呼吸的生命体,只是需要紧急恢复。
对隐私的保护依然任重道远,不妨让我们从了解开始,为自己建起一道保护隐私的防线。
__
专业的大家之作,有趣的科普小书
与所有牛津通识读本一样,这也是一本“大家小书”。
雷蒙德·瓦克斯教授是香港大学法学与法理学,对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领域有长达数十年的研究,曾前后出版了多部该领域著作,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
他将专业与通俗融合得恰到好处,把隐私相关的基础知识介绍得系统全面,又丝毫没有晦涩难懂之感。
书中的论述精彩有趣,引用了许多经典参考文献和生动的新闻案例。比如超模从戒毒所出来被狗仔偷拍、加利福利亚大学第一位女性学生会主席变性人身份被报纸透露等等。
这些贴近生活的案例与理论相结合,把抽象的文字变得真实可感,降低了理解难度,也让人忍不住走进事件中去感受与思考一番。
其间还穿插着各种对应的图片,既清晰地说明了问题,又增加了阅读乐趣。
作者贴心地将引用的专栏与正文加以区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拓展阅读,而只希望快速了解内容的读者也可以直接跳过,不会增加阅读负担。
无论是该领域的法律专业人士,还是对隐私问题感兴趣的读者,读完都能有所收获。
本书为中英双语版,具有语言学习需求的读者不仅能够通过阅读译文学习知识,还能时时回到原著、对照阅读,在准确理解文意的同时提升语言能力。
软壳平装,16开本,内页采用70g纯质纸,色彩柔和,不易造成眼睛疲劳。
我们不必为隐私泄露惶惶不得终日,但也不能因为侵犯的频频试探降低自身对私领域的合理诉求。
隐私未死,但挑战层出不断,要想“知己知彼”,这本小书就能帮你。
▼ 点 阅读原文, 购买《牛津通识读本:隐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