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David 从波士顿来到北京,在郎家胡同,开了一家不起眼的工作坊,教人用竹子做自行车。
David做的自行车,车架主体是竹子,衔接处是碳纤维或者麻纤维,轻便、结实。他从改造胡同里的一辆废旧自行车开始,去台湾、安吉研究竹子、拜访竹子手艺人,教人制作桂竹、厘竹、紫竹、黑竹、铁竹等多种“款式”的自行车。
他说,人们总有一些惯性认知,其实可以打破。比如,为什么大家一讨论交通工具,就会说“我该买一辆什么车?”,交通方式可以更多元。
David与女儿Brook
他也一直在改变生活“惯性”:
六年中,他辗转于北京、波士顿和上海,结婚、有了两个女,大女儿三岁半取名为Brook(小溪),小女儿刚一岁取名Breeze(微风),加上妻子Candy,这个家中有“三条清澈自然、自由自在的溪流”和“一个骑竹子自行车的大卫”。
成为父母之后,David和妻子Candy,在带孩子这件事上,也在尝试打破“惯性”:
他们很少给孩子买玩具,而是与孩子一起创造游戏;David会穿两只不一样的鞋子出门,告诉女儿,无论做什么,都可以自由想象;他们会经常抛给女儿一些问题,比如一个木箱子可以做什么,让她展开联想……
女儿Brook。David家的杯子也画着自行车。
最近,David也再一次做出改变,他离开设计公司,重新回到了“竹子自行车”上,他想和更多的孩子和父母,一起动手。
在采访中,David和Candy提到最多的,就是保持好奇心,学会观察,不设限地工作和生活,这也是他们最想告诉孩子的。以下口述文字来自David和Candy。
 成为父母.Vol41
LensforKids x David x Candy
David Wang(王勤辉)
Bamboo Bicycles Beijing(简称“BBB”)创始人
Brook & Breeze 创始人

杨雁清(Candy Yang)
人类学研究员,教育创新实践者
竹子自行车工坊又回来了!
在上海窄窄的弄堂里,我重新开了一家小小的工作室,又开始做竹子自行车。在此之前,我在上海一家设计公司做管理。
最近,我给女儿Brook做了一辆竹子平衡车,车子前面有一个竹筒,她可以把喜欢的花插进去。
上图 David为Brook做的竹子平衡车。
下图 Brook在草地上玩。
我在中国骑过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在淘宝上买的一辆公路自行车,火红色,一个大logo印在自行车大梁上,让整辆自行车毫无个性,我买了一卷黑胶带,把那个logo盖住了,好多了。
我改造的第一辆自行车是在北京胡同里捡的一辆破自行车。30年前,北京是世界自行车王国,现在很多自行车道已经被机动车占了。我把车子拆了,磨掉锈,更换不能用的零件,上漆,涂上老虎身上的花纹,还不错。
用竹子做自行车,是因为我在大学时候上了一门关于环保的课程,课上谈到过竹子。它很神奇,长得很快、是可持续的。
最开始,我花了三个月联系工厂和专家,在网上找资料,动手尝试,结果很棒。所有自行车的零件和部位的中文,我都知道,碳纤维、环氧树脂胶、头管、下管……但是用英文怎么说,我反而不知道。
我用众筹来的钱,买材料,教人做竹子自行车,从兼职到全职,自行车工坊从北京开到上海、广州、三亚、香港,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
那时候,我可能是有一些运气吧,加上共享单车刚刚兴起,竹子自行车很受欢迎。后来我结了婚,回波士顿继续上学,有了大女儿Brook,从自己创业到关停公司,一家人从波士顿又回到上海……现在又离开设计公司,重新开始做竹子自行车,挺折腾的,也有过很低落的时候。
一家人去竹林玩,Brook与David。
Candy与Brook。
最难熬的是有孩子的第一年,几乎一整年睡眠严重不足。为了哄睡,凌晨三点到五点,我经常推着她在波士顿的大街上走来走去,看着天一点点亮起来。其实,那个时候的城市很漂亮,大多数人也许不会看到那个时候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20多岁,能做一件让人忘记时间的事情,很开心。30多岁有了家庭,仍然想做这件事,还是热爱吧,现在也会有一些不一样的视角、资源和能力,去探索它。
我们都不是纯粹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但是骑着自己做的竹子自行车到处走,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也会带着女儿一起做自行车,她在旁边可能只是拿个工具,假装安装零件,或者在竹筒里插一束花,她很乐意动手,享受这个过程,就很好了。
我想让更多孩子和大人,体验这个过程。竹子自行车让我明白最棒的道理是,你不用成为一名科学家,也能给自己造点什么。动手的过程也是在学习,一边动手一边摸索,不知不觉,我们就完成了看起来不可能的事。
在David的工坊,几个家庭一起学习如何制作竹子自行车。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
不再自己创造游戏了呢?
我重新开始做竹子自行车,为自己的品牌取名“Brook & Breeze”,也是希望有更多孩子和家庭,去探索未知。
我真的觉得在现在的社会,需要一种接近自然和生活的探索方式,可以让我们脱离屏幕、手机、ipad,自行车或许是其中一种方式。
就像我们很爱跟女儿们一起玩,Brook不爱吃饭,我就让勺子变成“飞机”,把食物飞到她嘴里;我喜欢酿啤酒,就让Brook一起磨麦芽;Breeze一岁生日,我们一家人骑着竹子自行车去山里玩。这种日常探索,都很有趣。
当然,我们最爱看女儿创造自己的游戏。
David与Brook一起用3D打印机制作的Brook最喜欢的《冰雪奇缘》里的Olaf。
从地上捡一根羽毛,在做自行车剩下的竹子上画画,是游戏;折硬纸盒做一个球门,跟朋友一起踢球,是游戏;用3D打印机打印一个冰雪奇缘里的小雪人,也是游戏;
一次,Brook发现一个小塑料盒,决定把它当做一个“机器人”,让机器人“跳”一会舞,再冲到房间拿出枕头,让机器人躺在枕头上,假装睡觉;
看到书上贴了粉色便签条,一条一条地拽下来,贴在墙上,一条贴在另一条上,贴了几根,咯咯笑着说“我在爬楼梯”;
她专心做饭可以做一个小时,扁扁的橡皮泥是饼,假装水杯里有酱油,撕出来的小纸片是面条儿,饭做好之后要喂小猴子、小刺猬,还要凑到它们面前问:好吃吗?吃饱了吗?
Brook把捡来的叶子贴到纸上。
Brook和Breeze爬在地上玩游戏。
看女儿创造游戏,我们也会跟着反思,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自己创造游戏了呢?
玩儿,就是为了弄明白事物是怎样运作的。大家都在玩一样的游戏,依赖别人设计的玩法,遵循别人制定好的规则。其实,自己创造游戏可以是一件很有想象力的事。哪怕一个矿泉水瓶,可能都会有十种玩法,对吗?
我们还会问孩子一些问题,让她们自由发挥。比如,一个木箱子有多少种可能性呢?
Brook说:“可以用来睡觉,可以当作车,还可以......用来养鸡!”
然后她就变成鸡妈妈,给小鸡准备了用纸片做的薯片、燕麦片,还有晚餐剩下的一根面条。就这样,我们家忽然多了一只宠物。
    “我们家忽然多了一只宠物”
孩子就这样一个个独特又独立的个体,我们更愿意当一个观察者,都说让孩子成为孩子,家长可能还是要通过大量地观察去了解你的孩子的本性是什么样子的。
六个爸妈,五个孩子,
在家里开教育工作坊
因为对市面上的教育课程不太满意,想更多地参与孩子教育的几个朋友,就组织家庭式的学习社群。
周末,三个家庭,六个爸妈,五个孩子,在我们家里开起了教育工作坊。我们用未来学的框架思路,先一起讨论、想象2040年我们面临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再由此思考孩子需要怎样的教育。
大家想象2040年我们面临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再由此思考孩子需要怎样的教育。
比如,如果未来都是AI和机器人的世界,是不是我们会更需要人类的同理心?
如果未来自然灾害会更多,是不是我们会更需要读懂自然环境的各种信号,还要会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未来是一个人人都会DIY的社会,是不是我们会更需要学会用身体去探索和创造?
如果未来决策的基础,大部分都来自网络信息和数据,是不是我们会更需要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去了解这些数据和信息是被谁在操控和使用?
虽然讨论的过程不断地被在一边玩耍的孩子打断,但这样的讨论还是让所有人都感到非常有启发。
当我们在谈教育创新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什么?只有在我们把自己放进未来世界的图景里面,才会真的了解我们需要的什么创新,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些创新。
再谈到日常,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创新地送给孩子礼物呢?不仅是考虑孩子喜欢什么衣服或者玩具,而是考虑分享一些故事或者有意思的体验。
Candy还发起了一个活动,与家长们分享如何给孩子送有意义的礼物,比如与孩子一起通过野生动物保护机构线上领养被救助的小象,并收到小象的成长报告;为同龄的家庭困难的小朋友购买生活所需;以月捐的形式支持山村孩子的诗歌写作课,并且每个月可以看到孩子们写的诗等等。
我们没送给她什么礼物,
因为觉得她已经拥有很多了
在中国的这些年,我们发现,很多中国的80后、90后年轻的父母,一方面,他们也像他们的父母那样为孩子付出,一方面也不希望过多地牺牲自己。
如果问怎么在做父母和做自己之间找平衡,我们觉得,确实少了很多自己的时间,比如一个人去看展、去旅行,跟很多朋友社交。但跟有孩子之前相比,我们仍然知道自己是谁,仍然知道自己要什么,仍然有能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从这个三个方面来讲,我们一直没有失去自己吧。
现在,我们两个,一个离开知名设计公司重新做竹子自行车,一个一直做与青年创新领域相关的工作,依然会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投入很多时间。
不工作的时候,我们特别享受和孩子骑着自行车在路上探索,有时候天是蓝的,有时候天是灰的,公交车开过有汽油味,等红灯的时候,旁边的快递小哥在刷手机,还有小哥哥在三轮车上睡着了……也许在孩子的脑海里,每天都有新的区域被点亮。载着她在路上,就像在车流中、人群里,带着一尾闪闪发光的小鱼,真好奇,她会发现什么呢?
10月6日David和Candy骑着竹子自行车沿滨江骑行了58公里。
父亲节,Candy用David和Brook的日常照片做了一本书《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爸爸》,其中一页写着:“我最喜欢爸爸带我去骑自行车,我总是问他‘我们去哪里?’,他总是说:'我们去探险。'我喜欢探险!”
Brook两岁生日这天,我们带她去剪头发,其实她不知道头发长或者短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好看不好看,她只是喜欢“剪头发”这个概念,觉得这件事情好玩,我们就带她去了。
这一天,我们也没送给她什么礼物,因为觉得她已经拥有很多了。她之前学会唱的生日歌,也派上了用场,她给自己唱了好多遍,在黑暗中等来了点着蜡烛的小蛋糕,没有许愿就吹灭了蜡烛,大口大口地吃掉了蛋糕。
这样就已经很好了。
2020年一次外出,一匹小马跟着Brook走了一阵子,直到被大马喊回家,彼此光顾着好奇,都没感到害怕。Candy在朋友圈发布了这张照片并配文:“也许,这才是最自然的关系。
注:图片来自Candy的朋友圈

👀
点击关键词查看更多”成为父母“的故事
音乐人:石璐 媒体人:苗炜 | 导演:赖声川 | 译者:黄天怡 | 艺术家:马良 | 全职妈妈:克里欧 | 主持人:陈铭 | 作家:张大春 |建筑师:宗澍坤 | 作家:蔡春猪 | 设计师:Cola&韦晴 | 幼儿园园长:龚敏 | 建筑师:冯果川 | 自媒体:沈奕斐 | 插画师:小武 | 建筑师:庄子玉 | 品牌运营:简非繁 | 艺术家:高波 | 辞职回村的互联网人:窝头 | 学者、育儿博主:沈奕斐 | 母婴博主:大J小D | Ms Min设计师:刘旻 | PUPUPULA创始人:张思川(Sic)| 在西雅图养娃的前图书编辑:陈冬梅 | 博物君:张辰亮 | 绘本的文字创作者:向华 | 童装品牌创始人:Jamie&Abi | 儿童戏剧教育者:叶逊谦 | 文字创意者:王左中右 | 脱口秀演员:孟川 | 科普博主:游识猷 | 母婴博主“小圆豆子”:程斐婷 | 哲学学者:王歌 |  童装品牌主理人:张粤 | 亲子专栏作家:李峥嵘 | 儿童生活美学博主:Fay | 主持人:李小萌 | 脱口秀新人:张踩铃
🗓
拥有2022年想象历
好柿发生,大吉大利

🍊
柚桔园原创产品
Lens for Kids 
陪伴3-11岁孩⼦成⻓的综合美学项目
我们通过美学教育,来守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力、能力以及对美的直觉。
微信号:LensforKids
美学教育  |  可能性  |  想象力  

我们也在这里
请关注我们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