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真是侥幸,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刚结束不久,北京的疫情就又起来了。不然这个会议恐怕是开不成了。
即使开会时形势还不严峻,防疫措施也很严格,进京的都要求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还发了由东道主北大附中学生设计的可爱口罩。
这次会议一共两个整天,有不少教育界大咖和全国知名校长做了报告。这届论坛适逢“双减”,信息量大,传递出教育改革的新信号。我是认认真真地,从第一天清晨一直学到第二天傍晚闭会。
我整理了自己的记录,觉得有两个新动态,尤其值得家长高度关注。因为以下分享会涉及到一些我个人的解读,所以供大家参考,有任何疑问也请随时留言交流。
“双减”的重要走向
“双减”从字面上来看,减的是校外培训和作业负担。那么减完校外培训、减完作业就完了吗?
“双减”文件刚出来时,我的解读就是:“双减”并不是简单地在做减法,同时也在做加法,也就是提升校内教学的质和量。
这次论坛印证了我的看法,业内人士都明白,“减”不是最终目的,在校内做到“增”和“提”才是重中之重。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双减”的关键目的,或者可以说重要走向——
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
(高端对话,屏幕上是在外地连线的全国政协委员、锡山中学校长唐江澎。会场人员左起: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大附中校长邵志豪,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清华大学前副校长谢维和,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附中校长王铮,第12、13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刘希娅,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项贤明)
论坛第一天,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李奕老师,分享了他的认识和思考:
校外教育体系的减,其实是为了校内教育质量的“增”和”提”,否则两套教育体系,不仅是一种负担,也是一种浪费。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老师,引用了一本英文原版书的说法:我们能不能把教育中浪费的部分去掉。
我觉得这句话很关键,如果认识到,“双减”的初心是去掉“教育中浪费的部分”和“没必要的额外负担”那我们做家长的,是不是就更能理解和接受了呢?
朱永新老师还说,做“减法”思维不是完全忽略或者删除以前的问题,而是以减法的方式,把优势发挥到别的地方。
只是,校内“增”的这部分——比如说课后服务和托管,因为每个学校条件不一样,对“双减”的理解也不一样,执行起来也是五花八门。朱永新老师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是一个网友给他的留言:
“双减”在我们县城就是“双加”,学生、教师负担都增加了。以前学生课后有时间玩儿,现在全被老师托管了。教师也很难,延时下班。真是希望凡事不要一刀切。
其实,从读者朋友的反馈里,我也了解到,“双减”的落地,不要说不同城市,就是北京也是参差不齐。我就在想:一刀切的课后托管,低年级的孩子坐不住也要呆到5点半,有些学校场地不足师资缺乏没事做也把孩子圈在教室里,是不是也是一种教育的浪费呢?
好在,关于这点,教育业界也已意识到了,朱永新老师的思考是:
现在上课包括课后服务,是把学生一直关在校内,还是让学生去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和大自然中?能不能让更多的公益组织、社会机构参与进来?
李奕老师也很坦诚地分享,仅仅是减掉校外培训和作业负担是不够的,关键是供给侧改革,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增加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但是,从目前北京落地的情况来看,即使是资源最优秀的学校,单体学校的供给也受到巨大的挑战。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他呼吁,基础教育的服务供给由单一的学校供给向更加包容、多元的区域供给、集团供给转变。
打个比方,一个学校某个班级课后服务缺少好的数学老师,可以形成需求报表:
第一看学校内部能否解决,比如用其他班级或是高年级组的数学老师;
第二看集团内部有没有合适的老师;
第三看这个区域内有没有合适的老师。
当然,这个学校也可以提供供给,比如说我们数学老师虽然不够,缺乏学科带头人,但是我们语文老师优秀的很多,有特级教师,也可以提供给集团内或区域内其他学校。
目前北京实施的教师轮岗也是按照这个原则,不是为了轮岗而轮岗,而是在供需报表基础上,按需流动。
如果落实到位,那么将来,一个学校的学生能够获得的资源不仅仅是本校的,而是至少一个学区或集团的教育资源。
对于偏远的、整块区域比较弱的地区,也可以通过网络方式连结和获得优质学校教育资源。
而办学活力,最终要体现到教育活力、学生活力上,让孩子有实际获得。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说完上面一点,肯定会有人提出:只要中考会分流,高考要选拔,招人看学校,不是还得多学啊,减负不还是自己孩子吃亏。
不唯分数,回归教育本源,关键是改变评价体系,也就是我们说的中高考指挥棒
关于评价体系,清华附中的王殿军校长做了一个干货满满的演讲,我这才知道,原来北京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就是他做的。
王殿军校长建议,对学生的评价分数不可少,但不能只是分数,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学业评价
就是孩子的学业表现,学习成绩。
综合素质评价
这在全北京已经实施了,初高中都有,每年都必须完成,而且初中三年总评价和能否享受校额到校挂钩(外地叫名额分配,也就是示范性高中分配到初中的录取名额)。根据王殿军校长的分享,目前综评系统已经在12个省份、5000多所学校实施。 
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我认为会在不断完善后,大概率推广到全国。
关于我家亲历的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可以看我的《全球领先的北京素质教育》
高阶能力评价
关于高阶能力评价,听起来有点神秘,其实在国外已经不算新鲜的概念。
我有个朋友孩子在英国读书,那里小升初时就有很大一部分是高阶能力测试,也就是测试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潜力,因为小学能学多少知识呀,而且测试知识不如测试孩子未来的潜力。
美国有个A New Model,由近百所美国私立中学创设,不含分数也不评级,而是一种持续追踪记录,评估孩子的8项能力。10年之内,这种动态电子档案,会终结SAT、ACT等“美国高考”,成为全美大学录取新生的评价体系。
此外,美国超过500所高校,包括很多名校包括哈耶普、加州理工等都已加入了CAAS——联盟申请系统,在招生时,打破了学术背景独当一面的局面,更看重学生课外活动,招收更多具备创造力、领导力和思辨能力的孩子。
王校长也很坦诚地说,中国想要采用和实施类似的评价体系,困难不在于技术,而是信任问题——大家认不认,是否觉得公平,因为这个体系里涉及教师对孩子的主观评价,这在国内目前是无法想象的。
虽然从只看成绩到注重综合素质,似乎还很有难度,但是改革一定要改,一定会改,而且迫在眉睫。毕竟,评价改革的整体方案已经出台。在中国,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即使是我们家长最熟悉、现在也最看重的学业评价——考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次论坛,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陈云龙老师分享到:课程改革要做的是,课程标准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内容和考试命题都是情境化的,无情境,不命题。
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意思大致是,一定要放到一个具体情境下,去考察孩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光是记住知识已经越来越不能应对中高考了,重点是理解和运用。
我的个人感悟是,即使评价改革没这么快,但从孩子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来看,家长也不能只看分数,更需要关注的,是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这才能让孩子在未来应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走得更远、更好。
这次论坛值得分享的还有很多,只是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后面我也会陆续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更清楚地了解教育趋势,更科学更全面地培养孩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