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586 篇文章
题图:来自作者。
作者:Pearl,焦圈儿和焦糖的妈妈。旅美十年,纽约州律师,沃顿商学院 MBA,创业邦“2019中国最受关注女性创业者”。同年裸辞,与老公 Joey 一起环游世界,并创立“不焦虑实验室”。本文来自:Pearl的不焦虑实验室(ID:ThePearLab)。
清晨冥想的时候,突然闪过一个场景:
时间和空间已经模糊,我和一个并不熟悉的男生在一起,不熟悉到我甚至记不清他是谁。我刚认识他没多久,也不记得那天我们在聊什么,总之我用了这样一个表述:我们女生......
具体说了什么我同样记不清楚了。
他显然对“我们女生”这个词组产生了兴趣,立即皱皱眉头,问:“你多大了?”
我全然不知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礼貌回答:“我是 80 后。”
“既然 30 多了,就不要用‘女生’这个词来形容自己了吧。”他边说边瞥了我一眼,眼神里充满了鄙夷,好像我是一位故意凹出少女感的老阿姨。
我竟也被他说懵了,一时间无言以对。他根本没有在听我说的是什么,仅仅是评判“女生”两字的使用场景,而我却已经顾不上了。

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分钟,我的脸滚烫滚烫的,心里五味杂陈,像是自己做错了事情。
后来,这件事不了了之。
但身体不会忘记,这段插曲只是暂时存入了我的潜意识。
直到很久以后,这个画面在冥想时重新浮现。我的身体本能收缩,喉咙紧紧的,胃里翻江倒海,我知道那翻滚着的是还没消化的羞愧和愤怒。
我跟 Joey 分享了这件事,他的脸色沉沉的,写满了心疼。
“你知道吗,”我对 Joey 说,“当时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这是不是我的问题?”
觉得自己有问题,可能是我最大的问题。
这种问题绝不是我独有的问题,很多人都深陷却全然不知。
开咖啡店的女朋友佳佳一大早就跟我哭诉,说被一个客人骂了。客人说她“做的咖啡不好喝”,还说她“根本不适合开店”。
那个客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跟人发生争执了,况且,佳佳做的咖啡向来很受认可。
就在那位客人对她出品的咖啡指手画脚时,另一位客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直接挺佳佳:“可我觉得这个咖啡挺好喝的呀。”
但那些刺耳的话依然伤害了佳佳。
我尝试让佳佳看见,客人的观点只代表她的个人意见,却未必是实相。佳佳很快意识到那是客人自己的问题,也承认受到质疑时,她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自我怀疑。
有趣的是,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男性 咖啡师怀疑自己的手艺。当被客人质疑咖啡做得不好时,他们往往觉得是客人自己的问题。
于是,我开始关注这种思维模式在女性群体中的风靡。它几乎波及所有个体,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女儿,我们的闺蜜、伙伴和老师......
近些年来,我接触到不少 70、80 后的优秀女性。她们都是卓越的女性,在各方面给予我源源不断的启发、灵感和激励。
在所有人眼中,她们不仅是优秀的、成功的,也是自信的、勇敢的。但无一例外的是,目前正在经历的一些卡点,阻碍她们完成更宏大的使命。

  • 苒苒的挑战是
    不愿意离开舒适区,
    创业三年,原地打转。

  • Xmena 的挑战是
    控制欲极强,
    事无巨细,处处挑剔。

  • Lucy 的挑战是延迟做决定,过度分析,无法行动。

看似不一样的表征,三个人的底层问题都是自信匮乏。苒苒对熟悉的领域得心应手,不熟的连碰都不敢碰。可创业就是得小步快跑,积极试错,不断迭代。
Xmena 事必躬亲,不放过任何细节,连品牌推文都要自己看过三遍才能推送。本质上是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如果放手了,坏事就要发生。
Lucy 哪怕做再多的市场调研,也觉得自己掌握的信息不够,不足以做出明智的决定。归根结底也是对自己不够有信心,怕做了错的决定,让团队一起背锅。
自信匮乏有多种面相,过度自大也可能是自信匮乏的表征。
常被忽视的表征是自我确立的困难,比如在被质疑的时候,第一反应常常愧疚:哦,对不起,那可能是我的问题。
自我确立的能力跟我们的年龄、身份、地位、教育、财富等都没什么关系,它与原生家庭息息相关,却可以通过后天的觉察不断加强。
我还听到过一个故事,跟自我确定有关。
闺蜜阳阳有次出行坐头等舱。她后排坐的小姐姐,是一个年轻妈妈,独自带两个孩子登机。结果老大哭完老二闹,她哄完老大哄老二,实在分身乏术。
这时,有位年龄稍大的女士开始指摘小姐姐,让她管好自己的孩子。小姐姐立即说“对不起”,并低声要求孩子安静。
可孩子到了连狗都嫌弃的年龄,谁也管不了。大姐开始呵斥小姐姐,小姐姐连声道歉,可宝宝们哭得更凶了。大姐更不淡定了,嘴里骂骂咧咧,恨不得冲上去吃了小姐姐,还说要撵他们出机舱。
闺蜜实在看不下去了,想帮小姐姐。于是转过身,看见小姐姐歉意与倦意并存却又无可奈何的脸时,她愣住了:小姐姐不是别人,而是国产剧大女主专业户,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明星女主。
她演过那么多叱诧风云的女性,但凡一人穿越,翻个白眼,不要说一个大姐,就算整架飞机的大姐也能被震慑。
可作为妈妈的她并没有,她低着头,双眉紧锁,嘴里不停说着对不起,同时安抚着两个孩子。
“这明明不是她的错!”一位男性终于为她打抱了不平,其他人也跟着指责大姐没有同理心,说小朋友闹一下没问题,倒是大姐的行为实属扰民。
最后是个欢喜且幽默的结局,大姐不听劝反而爆粗口,与整个机舱发生冲突,结果自己被空少撵下飞机。两个小朋友也终于安静下来了,一个自己玩耍,一个在妈妈怀里睡觉。
“大女主”终究并没有现身,她一直在道歉,显示出非凡的低调和谦卑。
敢带娃出行的爸妈都是英勇的。带婴儿焦糖登机,曾一度是我的噩梦。
我无法想象她在狭小而安静的机舱里一直哭喊,影响其他乘客休息。我该是怎样的愧疚和自责?我甚至提前准备了“I am sorry”小卡片和耳塞糖果包,以备不时之需。
还好焦糖是个出行小天使,飞机上要么吃要么睡,道歉卡至今还没有用武之地。
转念想想,抑制婴儿哭闹实在是强人所难,年轻爸妈又能怎么办?自己疲惫到极点,被整个机舱嫌弃着,莫非还要揍自己一顿不成?
但我们心中的“大女主”尚且如此,何况凡人。
这个局怎么破?
我自己也算是轻度自我确立匮乏症候群患者,并尝试积极的自我治疗。三件事帮助了我:冥想、女儿、榜样。
冥想时,柔风轻拂着我的脸,而那个不被尊重的画面终究没有这样消散在风中,它从灵魂深处的角(qian)(yi)(shi)涌现出来,让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
它带给我觉知和正念,让我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练习于起心之际转念。
我想如果有天我心爱的焦糖遇到此情此景,她会怎么应付。
我自然希望她永远都不用经历这些,希望她会一直被尊重被珍惜。
但是,这个世界不会只给我们想要的。当我们的权利被践踏,我们的尊严被蹂躏时,我们需要坚定的、不卑不亢的宣布我们的权利,拿回我们的尊严。
我希望焦糖能够比我诚实,比我勇敢,比我坚定。如果需要,她能够大声警告对方:我的尊严不容侵犯。
如果有一天焦糖这样做,一定是因为看见过别人这么做。
作为她的妈妈,我对她的爱,会长成自己的铠甲。
这不是一个童话,美国加州西海岸有一家纯素有机餐厅,叫做 Café Gratitude。每次我去加州时,都必然要打卡。在海滩居住的日子里,几乎天天都会去那儿工作,于是跟店员熟络起来,也听说了这家餐厅女主人 Terces 的故事。
▲ Cafe Gratitude的墨西哥卷饼
Terces 之所以要做一家新鲜、美味的素食餐厅,源自于自己 20 多年的饮食障碍。她会在每次暴食后用催吐的方法,强迫自己把吃进去的东西吐出来。
Terces 很早就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女儿。她的情感经历并非一帆风顺,离离合合好几回,却不能从任何一段关系中获得滋养,于是饮食障碍也愈演愈烈。
有一次,她刚刚完成一次催吐,从卫生间走出来。我猜想那时她的眼睛一定红红的,甚至有点肿,她的女儿正巧在客厅里看见这一幕。女儿马上问她:“Are you okay mom? 妈妈你还好吗?”
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I’m fine. 我很好。”
但就在那一刻,她看见了女儿关切的目光,里面充满着恐惧和担心。
她对自己说,我这个样子明明就是不 okay 啊,我怎么能欺骗女儿呢?我不能让她 second guessing herself(怀疑自己的判断),而我唯一的选择就是告诉她真实情况。
于是,她对女儿说:“妈妈并不好,刚刚还撒谎了,请你原谅。”
接着她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饮食障碍告诉了女儿。
从那一刻起,Terces 开始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诚实,那也成了她自我疗愈的起点。
她遇见了灵魂伴侣 Matthew,并和他一起创办了 Café Gratitude。两个人像经营自己的美满家庭一样经营着这家餐厅,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每一位员工和客人。
他们把对人生的感悟、对食物的爱和对经营的理念集结成了书,陈列在 Café Gratitude 的书架上。
▲ Terces & Matthew Engelhart
还有 Sarah。她是一名瑜伽教练,曾跟随 Bikram 深造高温瑜伽,并获得授权开了自己的瑜伽馆。
Bikram 是大名鼎鼎的瑜伽导师,好莱坞的明星教练,健身行业最富有的人之一,但也是多名女性口中的“性侵者”和“强奸犯”。
暴露后,他逃离了美国,但直到今天仍不妨碍他在世界各地举办瑜伽师资培训。
Sarah 参加培训时,Bikram 还像神一样被供着,但好色与唯我独尊的恶习已初露端倪。已婚已育的Bikram 常常让年轻女性大半夜到他的房间,陪他看宝莱坞电影,并为他按摩。
Sarah 就是其中一位,她明确说她不愿意与他发生任何关系。但在 Sarah 准备离开时,Bikram 堵住房门,抱住她并强吻她,她一边反抗一边试图挣脱,脑子里一直在想“天呐,他会强奸我的!”
Sarah 是幸运的,最终扳开一道门缝,溜走了。事后回想起来,她说自己好像被洗了脑,在最终挣脱 Bikram 魔爪的时候,她居然还跟他说了晚安:“Have a good night sir.” 
之后那些天,她战战兢兢完成了培训,并取得了Bikram 的授权,成为了一名老师,并开了自己的瑜伽馆。
▲ Sarah 指控Bikram 对她的侵犯
有一次,三岁的女儿看到她教瑜伽,对她说:“Mom, one day I just want to be like you, doing yoga and teaching yoga. (妈妈,有一天我也想像你一样,做瑜伽,教瑜伽。)
她当时就傻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占据着她,她的脑海中不断重复:“No.  You can’t be a yoga teacher and get raped. (不不不,不可以,你会被强暴的!)
于是,她决定把 Bikram 性侵自己的事情讲出来。在当时的高温瑜伽届,这样做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但她还是在压力之下,向媒体透露了信息,哪怕是成为众矢之的。
在她之后,几位女性立即站出来,也指控 Bikram。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她们都被其他瑜伽老师质疑和指责,包括和她们一起参加培训的伙伴们。
但是她们无疑做了让自己骄傲的事。这些故事在 Netflix的纪录片中一一呈现。
无论是 Terces 还是 Sarah,因为女儿,活出了最佳版本的自己,也成为很多人的榜样。
妈妈是女儿最早的老师和榜样。
人类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能让我们的孩子观察和模仿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如果不是刻意排斥走向反面,女儿都会跟母亲越来越像。
我能预见到,在不同的生命节点,我会是焦糖最好的闺蜜、最信任的盟友、最崇拜的偶像,同时做好准备,有天会被她嫌弃,怨恨,指责。
这些都没问题。
关键是我是不是能永远保持觉知,不断刷新自己,让旧版本沉睡在梦里,在清晨迎接一个饱满的新生。
我拉着焦糖胖乎乎的小手,看着她的眼睛说:“糖呀,妈妈跟你一样大,今天9个月零3天,谢谢你收养了我。”
“所以,”我勾起她的小拇指,“答应妈妈,今后咱俩要互相提醒,做自信的女生。”
自信的女生什么样呢?
我想,她应该有千万张面孔:她勇于承担责任,不执着结果,不完美主义,不畏惧权势,她敢于追求,敢于拒绝,敢于失败,她尊重自己的身体、感受和价值,她不恋竞争,相信共好,分享丰盛......
那天我跟Joey 说罢,他脱口而出: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说,“不能自称女生对吗?我就自称老娘,在你这种人前尤其合适。”

我从来没有 Joey 的机智,也因为正念的练习,渐渐泯灭了胜负心。但是我知道,在某些情境,对某些人,谦和礼让是不够的。
谦和礼让或许正是内在匮乏的幌子。
时光倒流,我会对那个男生说:“不习惯 30 多岁的女性称自己‘女生’是吗?但我不会改,请你开始习惯。”
据说,所有女生背后都长着一对天使的翅膀。
当柔软的羽毛也能变成坚固的铠甲时,她们就成了大女生。
-  END  -
推荐阅读
2021 过半,我不再焦虑,因为我已经不再制定目标了
邢军:职场和生活,勇敢跑步前进
华章:我深层次的恐惧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