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资者可以用分散持股,购买基金等方式投资,也可以积极参与风险相对较小的打新等投资中去。
制作人 |王晨宇
编辑 |郑怀舟
来源 |36氪财经(ID:krfinance
封面来源|IC photo
时隔三十年,中国大陆地区正式迎来了第三个证券交易所。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首批81家公司亮相,阵容创下了中国资本市场历史记录。其中,71家精选层企业平移至北交所,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10家企业在北交所新上市。
首日开盘,北交所10只新股全线上涨,N同心、N大地、N晶赛、N汉鑫、N广道、N恒合等全部触发临停。
北交所的设立是中央层面基于当前中国发展格局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推动国家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结合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4000万家的现状来看,占据了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极具活力,是中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关键主体,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对中小企业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融资难融资贵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问题。
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报道,下一步北交所将紧紧围绕服务中小企业这个主体,牢牢把握支持创新发展这个关键,始终聚焦打造“主阵地”这个方向,努力营造投融两活的良好良性市场生态,更好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需要。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北交所上市首日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已经显现。凭借一度超过900亿元的市值,北交所开盘首日的市值冠军被贝特瑞收入囊中。作为一家新能源材料公司,贝瑞特的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碳纳米材料,总部位于深圳。此外,连城数控、吉林碳谷、长虹能源市值也超百亿元,其中连城数控市值260亿。
毫无疑问,北交所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了新的力量,但作为投资者还需“知其所以然”,北交所成立的背景和意义到底是什么?未来北交所又将如何演进?相比沪深市场,北交所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具体有什么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诚挚邀请申万宏源研究所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刘靖为36氪的观众及广大读者深度解读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的背景、战略意义等关键问题,以及围绕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投资逻辑和相关投资机会展开深入分析。

36氪:北交所成立的背景是什么?对我国的资本市场现状有什么影响?

刘靖:北交所的成立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从宏观背景来说,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被重塑,中国确立了创新驱动转型的大政方针。自“十八大”以来,管理层自上而下发布了成体系地推动中国创新转型的各类配套文件。
中小企业是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超过70%的知识产权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有大量的“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对补齐中国供应链的短板、增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但中小企业的融资有天然的难度,因此国家需要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去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成本,这其中包括各地知识产权交易所的设立,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交易所的改革。
注册制的推进和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变革。北交所的成立,正是顺应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差异化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诉求,将金融服务下沉到了广大更小、更早、更新企业当中,并且利用北交所的制度改革,反哺到创新层和基础层当中,带动更大一批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活动。
我们认为,北交所的设立补齐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中的短板,打通了原来分化对立的一二级市场,让更多样化的资本能配置到不同风险等级的资产当中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定价走向成熟。
首先,底层权益资产的多样化,能带动投资机构的多元化。中国未来将会诞生一批跨一二级市场投资做得很成功的机构,同样也有利于财富管理的发展;
其次,北交所和新三板将更多早、小、新的企业推向公开市场,未来将形成企业更有序的良性竞争,提升资本要素配置的效率;
最后,市场化的北交所和新三板将会培育孵化出现代化的券商。北交所在保荐、承销上具有更大自主决策权,将考验券商的定价和承销能力,同时需要券商在直投、自营、投行、研究、资产管理相互配合,协同发展。

36氪:北交所的成立,有什么战略意义?

刘靖:前面已经讲述了很多北交所成立的宏观战略意义,如果从中观和微观再补充的话,中观层面,北京正式有了其第一个证券交易所,对于提升其国家金融中心地位具有很大作用;从微观层面来说,它打通了新三板和沪深交易所市场,把原先精选层与沪深交易所的割裂状态缝合起来,让优质企业在新三板的最高层次-北交所能得到沪深交易所同样的机构定价,从而提升了新三板整体的吸引力。事实上,9月2日官宣成立北交所以来,创新层和基础层股价的上涨和成交量的提升更不容忽视。

36氪:11月2日北交所的基本业务规则已经正式发布,想请您具体谈一下北交所在规则体系上有什么特点?未来在制度设计方面还有哪些想象空间?

刘靖:北交所的制度设计有几个特点:
一是基本延续了精选层的制度架构,这样有利于精选层到北交所的平稳过渡交接,且保留了精选层的制度创新;
二是重视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从而作出了很多制度革新。举几个例子来说:
(1)北交所无需发行25%,仅需发行后公众持股比例达25%,这样即保证了可交易性,又使得创始团队无需过早摊薄其持股比例;
(2)北交所上市“并联审查”+“3+2”审核时限使准备好的企业能更快速地上市,提升服务效率和上市确定性;
3北交所股权激励比例最高可达30%突破了创业板和科创板20%比例的上限
4北交所允许自办发行和储架发行增加了再融资的弹性和灵活性总而言之北交所针对中小企业提出了很多高效灵活包容弹性的制度设计
三是牢牢守住证券交易所的定位,加强投资者保护。增加了诸如董、监、高需锁定12个月,大股东计划减持超过1%需提前公告等制度,以更好地保护投资者。
在未来的体系建设中,我想还有以下几方面具有想象空间。一是混合做市制度、衍生品(包括基金交易)、指数的推出等,可起到完善市场定价和提升交易活跃度的作用;二是进一步用更量化和确定性的指标来筛选真正创新的企业,让市场更浓缩、定位更精准,不至于出现公司数量过多、平均质量较低、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三是持续做好上市后监管,打击内幕交易与市场操纵,严防大股东和管理层借用灵活的制度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36氪:北交所的定位是怎样的?与创业板、科创板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刘靖:北交所与创业板、科创板同样是为了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但各自的定位有所不同。科创板主要面向国家经济主战场,世界科技前沿,强调“硬科技”,采用正面清单,接纳科创属性较强的科创企业,并能为科创属性接纳包括未盈利企业上市;创业板服务于“三创四新”,采用行业负面清单制,接纳包容度提升,但暂不接受未盈利企业上市;而北交所定位于服务“小、早、新”,欢迎“专精特新”企业,但不限于此,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发行标准上对财务要求更低。北交所用“转板”制度与科创板、创业板有机联系起来。

36氪:能否介绍下,目前北交所的潜在标的有什么基本特征?行业分布是什么样的?

刘靖:目前北交所的潜在标的行业分布更接近于创业板,不似科创板一样集中于半导体、医药等少数行业。辅导中的公司计算机行业最多,普遍体量较小,但同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子公司、隐形冠军类的企业。

36氪:相比沪深市场,北交所的投资逻辑是什么?作为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参与掘金?

刘靖:相比于沪深交易所的市场,北交所公司市值更小、经营的弹性更大,流动性更低。这需要投资者以更长远的眼光选择投资标的。北交所的投资,可以从赛道、管理层、公司治理等方面,去挑选长期成长空间大的公司。比如,自上而下选择高景气赛道里公司核心竞争力明显,管理层战略清晰,执行力强,信息披露完善的公司。普通投资者可以用分散持股,购买基金等方式参与,也可以积极参与风险相对较小的打新等投资中去。

36氪:布局北交所相关机会,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风险? 

刘靖:北交所的投资风险主要来源于中小企业基本面本身,以及市场流动性的风险。一方面,中小企业经营弹性大,意味着上下波动幅度可能较大,单季度的业绩可能对公司股价影响较大,投资者需要作更专业的判断;二是市场流动性或许没有主板和创业板那么好,投资者最好有长期绝对估值能力,否则容易在上下波动中迷失。

36氪:您在新三板深耕了十余年,新三板卖方研究盈利模式未成型的情况下,您可以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刘靖:我认为这是申万宏源整体战略投入的结果。申万宏源一直耕耘在中小企业服务的一线,是新三板制度设计和市场演变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申万宏源作为大型央企券商,从十年前就开始扎根于服务中小企业,并且风风雨雨坚守下来,而在中小企业服务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投行,也需要做市、直投、资管、研究等方方面面的支持。
在市场最困难的时候,新三板生态已经非常靠近一级市场。我们为中小企业做了很多服务。包括研究制度,帮助中小企业找到更好的资本路径规划;研究行业,帮助中小企业制定更合适的发展战略。也积极地帮企业对接一级市场投资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积累了相当多的公司联系,建立了长期的信任,这对后来我们的研究和理解中小企业非常有帮助。 

36氪:这么多年新三板包括北交所的研究分析,今年北交所的突然爆发给你带来了哪些改变?

刘靖:主要的变化在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多了起来。从去年开始有少量公募介入,而北交所的设立,有更广泛的公募基金注意到这个市场。从基金公司产品部、交易部、合规部,到金融行业研究员、策略研究员,到行业研究员和基金经理,都会对卖方提出一些服务需求,从直观上来看,确实我们更忙了。
当然我们也没有放弃服务中小企业的职能,北交所设立的消息出来之后,我们到了四川、河南、湖北、辽宁、浙江等多地,举办了二十多场的制度宣讲,给不少企业答疑解惑,并且积极促进优质的创新层和基础层企业申报北交所。

36氪:您觉得您和其他分析师最大的不同点在哪些方面?

刘靖:首先来说,我们需要更多的投行思维。一方面,新三板公司的定价与其资本市场路径有很大关系,换言之,企业能否上市需要提前预判;另一方面,新三板企业的管理层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更大,判断企业的投资价值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进行;最后,懂投行规则对于拉近与公司管理层关系具有很大作用,因为中小企业更需要资本市场多样化的服务。
其次,我们需要有更多的买方思维。当前市场的信息非常泛滥,新三板公司有7000多家,研究不仅要能上得去,还要下得来。“上得去”是指能从策略的角度缩小研究的范围,“下得来”是从行业和公司层面,更准确地抓住公司发展的脉络。总体来说,我们团队的研究策略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和“抓大放小”,优势是对北交所独特制度理解较深,和结合整个申万宏源研究所的宏观、策略、行业研究成果,报告以深度为主,不追求数量,但同样有非常扎实和详细的底层数据库。
36氪旗下公众号
👇🏻 真诚推荐你关注👇🏻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需要更长的眼光去投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