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Metaverse(元宇宙)火遍全球,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甚至直言自己是元宇宙的信徒。但与激进者Facebook不同的是,微软、苹果等科技公司对元宇宙却持谨慎和抨击态度。
近日,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在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XR国际论坛上表示,没必要去纠结现在流行的技术叫什么词,无论是叫元宇宙也好,叫数字孪生也罢,其本质就是虚拟现实技术。永远不要忘记,创造虚拟空间的初衷是为了强化物理世界,让我们在现实生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不要乱用这些流行词,过度神话虚拟空间的价值进行炒作。
Metaverse(元宇宙)这一概念源自上世纪90年代科幻小说《雪崩》,被视为现实世界在互联网上的延展,吸引着国内外科技公司投身其中,以借助5G、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让当年的愿景照进现实。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是最热衷谈论“元宇宙”的人,但苹果、微软等公司的高管在谈及Metaverse时,态度都十分谨慎。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更愿称之为增强现实。
为何这些科技公司对Metaverse概念持如此迥异的态度?韦青指出,像微软、苹果等大多数的科技公司的业务是(虚拟空间、物理世界)两方面业务皆有覆盖的,两方面互补,而不是单方面地陷入到某一个领域。只有极少数的公司只有虚拟业务,他们往往对“元宇宙”概念格外痴迷。
韦青认为,“元宇宙”是一个很令人们迷惑的词,如今已经演变成一个流行语,但要搞清楚,其背后的本质就是CPS(赛博物理空间)——一个实时互联的网络空间。无论这些词汇多么玄幻、多么流行,“元宇宙”构筑的逻辑,都是将物理世界的对象和现象变成模型,放到虚拟空间中,进行仿真、预测,最终反馈到物理空间,来强化我们的物理世界。
“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连物资变得稀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面临的经济压力都越来越大,在这个前提下,没有多少人会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大家都在脱虚向实。如果一个人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那这个人大概率是会疯的。”韦青说。
在韦青看来,技术发展的目的不是要让人成为技术的奴隶,而是让人成为它的主人。科技公司的使命是利用技术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创建虚拟空间是为了强化物理空间,让我们的物质世界更加丰富、充分,而不是为了让人们泡在虚拟空间。
相比元宇宙,韦青更愿将下一代互联网的形态称为CPS(赛博物理空间)或数字孪生,因为元宇宙只强调了虚拟空间的价值,而CPS或数字孪生更多地强调虚拟和现实的衔接价值,让虚拟空间更好地为物理世界产生价值。
微软建构CPS的逻辑是什么?据韦青介绍,在最底层,MicrosoftMesh、Azure作为一种计算仿真的平台,用于支撑各种各样的服务;在中间层,微软用Microsoft Dynamic 365、Microsoft Mesh App、AltspaceVR建设生态,最上层的表现形式是微软的HoloLens2、VR等智能终端设备。
最后,韦青强调,过去的几年里,微软与成千上万的企业客户合作,看到了一些可以应用于许多行业(2B)的案例,这些案例具有快速的价值实现时间(TTV)和可靠的投资回报率(ROI)。从目前来看,仅靠VR、AR、XR赚钱的公司微乎其微,所以做生意要回归第一性原理,做好技术本身,尽快将VR技术落地到现实世界,变成人们看得见、摸得着、喜欢用的现实产品,而不是靠吹牛、撒钱、烧钱。
延伸阅读:

作者丨齐旭
编辑丨连晓东

美编丨马利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