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完全想错了
两年前,我的得到专栏《怎样培养有主动性的孩子》(
怎样培养有主动性的孩子 | BetterRead
)发布。至今还会时不时收到读者的评论或者询问。其中,最引发争议的就是金钱奖励(
金钱六话·如何让孩子明白钱能买到一切 | BetterRead
)。

有的读者觉得用金钱做尺子的想法太好了,又能激励孩子,又能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也有不少家长强烈反对,认为孩子从此就唯利是图了,是短期行为,会带来极为可怕的后果。
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两类读者其实都赞同一件事——金钱奖励可以有效干预孩子的短期行为。
你可能完全想错了。
我家一直在践行金钱奖励。我们从孩子三岁开始给他们设立个人账户,把压岁钱和零花钱都攒起来,也会定期告知孩子他们的小金库数额,还制定了严谨、透明的金钱奖励规则。平时,我们也会时不时和孩子交流,某某东西值多少钱,做某某事应该花多少钱。
结果呢?
老二问:“什么是钱?”
老大经常直接表示不感兴趣。
为什么?
对于老二,这个很好解释。还没上学,没有数字概念嘛。所以多少钱对他来说都没意义。到了小学,孩子对于用金钱给事物标价的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但是金钱奖励?还是没有那么大的兴趣。
金钱在孩子的生活中是缺位的
因为他们用不上钱。
我发现,今天的孩子,无论是对钱的渴望,还是用钱甚至接触钱的机会,都远远不如我们童年时候。
首先,该买的家长都给买了。举个例子。我小时候,我们家穿新衣服,都要等到儿童节、生日和过年才行。就算平时买了,我爸也让放到衣柜里等过年再穿。有一次我说:“为什么要放到衣柜呢?商场不就是我们的衣柜嘛?”当时我爸爸大为震撼,逢人说我的消费观太超前了。
现在我的孩子从来不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买个东西都是“三小时速达”。
物质丰富了,对钱的渴望就小了。
其次,有了手机支付,孩子接触钱的机会也少了。以前,大人不方便的时候,我们还会帮家里打个酱油,或者去给学校交个学杂费。
现在有微信和支付宝,家长直接手机扫码,用不着经过孩子。我家老大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班里收餐费还是现金。然后一位家长自告奋勇帮忙收钱,然后统一拿现金给班主任。现在,学校开通了App,现金再也用不上了。
第三,孩子对外交流少,花钱的欲望就小了。我小时候,放学就到小区楼下和小朋友疯玩,朋友买什么,我就要买什么。现在我家孩子放学还是很早,但是他们的同学要么去培训班,要么呆在校内课后班。和外面交流少了,也想不起来花钱了。
当孩子根本摸不着用不上钱的时候,你怎么拿钱来激励他们?
两个替代办法
当然,这不是说金钱就没用了。金钱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交易工具,或者说筹码,非常适合干预人的行为。但是它发挥作用的场景主要和成人有关。
如果真要用上金钱奖励,有两种办法。一是创设使用金钱的场景。
前段日子我家老二就要求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一个游戏手办。(什么样的游戏才有助于学习?)。因为他没有手机,也没有自己的移动支付账号,所以还是要我们来帮忙买。我当时就问老公,这样行吗?老公说,他的要求符合零花钱规定,肯定要买。否则孩子就不相信规则了。
目前我家孩子提出花钱买东西的次数很少。即使他们要用钱的时候多了,我也不担心他们乱花。我都看着呢。
我的一个朋友则把掌控权完全交给孩子。他家孩子小的时候就有自己的手机、支付宝和淘宝账号,还给充了钱。他说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自主和独立。但是孩子学得很快,立马学会自己充值打游戏,看收费视频,一发不可收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所以说,当你创设一个便捷使用金钱的场景,但没有建立足够的约束机制时,金钱奖励的副作用就会特别明显。
第二种办法,就是创设一个类似金钱的交易工具,或者说筹码系统。
朵拉学校,就非常擅长用这种系统。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还是课堂笔记,还是早读,学生都可以凭借良好的表现获得积分,期末可以用积分换取奖品。去年,朵拉为了能够准时早读,还主动早起自己上学,数月来千辛万苦换得了积分,期末拿到了一根棒棒糖!( 后进生诗词速成心得
此前,为了让孩子自己上学,我什么招都想过,什么励志故事啊,奖品啊,出去玩啊,都没用。现在她为了一根棒棒糖就屁颠屁颠上学了。为什么呢?
朵拉说:“因为别人没有”。 
所以,这个交易工具,必须具有“社交属性”,让孩子在同辈群体里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 
有时候,小朋友还会为自己发明“钱”。在朵拉班里,这个硬通货就是玩具橡皮。
朵拉说,这个橡皮太好玩了,既可以演戏过家家,也可以打仗,还可以学数学讲故事,就是不用来做橡皮擦。
橡皮如此重要,以至于他们不得不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橡皮开始交换。开头只换橡皮,然后就开始用橡皮来交换尺子、本子和其他文具。朵拉也把这种硬通货引入了家庭。无论是弟弟让朵拉帮个忙,还是我们让朵拉做个事情,她都要求给橡皮作为回报。
所以关键不是钱这种形态。它可以是钱、橡皮、尺子、棒棒糖或者任何其他孩子想要的东西。只要有合适的场景和真正为大家所接受的交易筹码,它就会变成极具激励价值的工具。激励的核心,就是对社交有用。
同辈群体的互动,才是小朋友最大的驱动力。()
打一套奖励组合拳

总结一下,今天谈的是金钱奖励方面的认识误区。首先,金钱奖励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有效。其次,你可以通过创设使用金钱的场景或者创设类似金钱的筹码系统来激励孩子。第三,奖励的核心是能够有助于小朋友之间的社交。最后,不要忘记设立约束机制。
当然,奖励肯定不会是一样,它应该是一整套解决方案。这套方案应该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来适配不同年龄的孩子、不同的场景,家长与孩子不同的兴趣和需要。这套方案还可以灵活组合。这样,我们才能打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奖励组合拳。
在我们家的奖励清单上,除了钱,还有口头表扬、玩具以及游戏时间等等。你们家呢?
下次再写奖励的第二个误区:什么值得奖励?
相关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