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一个很悲伤的新闻,在陕西省米脂县,一个二十多岁的男子,手持匕首,在米脂三中的校门口蹲守,当学校放学时,他朝着汹涌的人群冲去,一顿乱捅乱刺,共有19名学生被刺,有7名学生被刺身亡,12人受伤,而今天早晨,死亡人数又增加到了9名。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学生,今天持匕首杀人。
这里面有一个重点:犯罪嫌疑人在上学时被欺负, 导致心里变态才报复社会的。在校园里受欺负,很容易留下一辈子的阴影。而且经常会看到社会新闻上,长期被校园霸凌,最后走上自杀的绝路或者被欺负的受不了了,拿刀伤人的案例。
我自己在上中学时,就亲眼看到过一个被长期欺负的孩子,有一天被打了之后,回家取了把刀,在操场上直接追砍两个一直欺负他的同学。还好被老师拦下,没出人命。
那么对于家长来说,有哪些事情可以从小就做,防止孩子被欺负呢?
正文

学会做孩子的朋友,定期跟孩子沟通和聊天
孩子被欺负时,家长一般都很少知道,大都只是在出事的时候或者事情严重的时候,才会发现,这时就有些晚了。
要学着跟孩子做朋友,每天都跟孩子聊一聊,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都学到什么事情,跟谁在一起玩。哪些事情让你高兴和生气,都有什么新鲜事。实在工作太忙,没办法每天聊,一周也要聊过三四次,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变化。
让孩子把你当成朋友,让他知道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依靠,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一定会跟你一起去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去批评和指责孩子。需要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感。
另外让孩子了解朋友和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方式。提前就跟孩子做好预防,哪些行为是不对的。要是出现这类行为应该如何处理。要去告诉老师,回家的时候跟家长说。
家长还需要平时多注意观察,像孩子的学习用品、衣服、身体上和情绪上的变化,都能在一些细节上看到很多东西。学习用品经常丢失和损失。衣服总被弄脏或者身体上多了淤青,甚至孩子的情绪突然之间发生变化。比如上幼儿园时,一直都高高兴兴去的,突然一段时间就孩子就不喜欢去上幼儿园了。不喜欢写作业或某个学科,以及突然不想上学、成绩大幅下降,每一个极端情绪的变化,背后都有各自的原因,要多跟孩子聊,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找出其中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跟孩子定期聊天,要花上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还要耐心,特别当家长自己上班一天之后,累着半死或者身体不舒服,都尽量不要中断这种聊天。一般家长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送孩子去学巴柔
有人会说都让孩子加强运动或者去学跆拳道,这些都是正确废话。不同孩子之间的发育情况相差很大,体重差上一、二倍是常事。我孩子上小学时,体重30、40斤的时候,同班就有孩子70、80斤或者将近100斤。类似这种情况,怎样加强运动也不管用。
还有人建议孩子去学跆拳道,我要是说跆拳道是花架子,一定会有人喷我。但跆拳道本身就“不能打”,而且在中国绝多数城市的跆拳道教练基本上是花架子,教练自己可能就花了几天或几周就买能买个黑带,然后就出来练孩子了。

跆拳道分为WTF和ITF,常规教的基本大多数都是WTF道馆,只记住一点骗钱居多。段位、证书都能花钱买。ITF能好一点,实战性强一些。要是实在想学,去学ITF。这一行,鱼龙混杂,骗子实在太多,不推荐学。
要是你所在的城市有巴柔道馆,强烈推荐你给孩子报个名,从小开始学。5、6岁就可以学,巴柔基本是纯技术为主,很多都是关节技,在练习时非常注重实战,每节课都有,只是注意一些,基本上很少受伤,有时会有点小伤。这一点是其它武技所缺少的,拳击也可以做为备选,但儿童的拳击课比较少,很难判断老师的水平,拳击的实战课比较少,要练习很长时间才行,而且容易受伤。
练巴柔的人观察周围并思考使用哪种策略是种本能,巴柔的核心是寻找对方的发力点并拆掉,站立弱一点但并不是没有。在学习过程中,它的规则和思维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世界观,在这一点上跟其它武技完全不一样。学一、二年之后,对同年龄段的有非常大的优势,就是体重相差一倍以上,也同样有机会。
巴柔很适合孩子从小去学习,缺点就是目前国内只有一、二线的大城市最近几年才有专门的道馆,小一点的城市基本没有。有条件的家长,建议跟孩子一起报名,然后在家里可以准备一个房间,没事的时候,经常做些练习。
在学校打架时有一个很关键的点,要冷静下来,判断下一步行为。其次是打架的经验,普通人缺少打架的经验,就连混混真正动手的次数也不多,对于巴柔练习者,这两点都有很大优势。学校打架不是街头斗殴,对于中小学生基本都恐吓和威胁为主,选择一个领头的,迅速击倒或控制,其它人基本都会远离。就是不远离,在干倒一个,基本就结束了。
从实战来说,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在某些条件下,克服力量和体重优势的武技。巴柔能极大的增加孩子的应对能力,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能比一般孩子应对的更好。

教孩子学会沟通和应对意外
从上幼儿园和小学开始,就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多去引导和锻炼孩子的沟通能力。
让孩子在班上多结交朋友,遇到被欺负的时候,找朋友一起帮助,帮完忙之后,要感谢。 另外朋友多的人,被欺负的机会会少很多。让孩子学会说“不”。 对于让自己感到不舒服或不满意的事情 ,要明确的说“不”,同时学会向老师和家长求助。
让孩子学会在面对不同的情况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是打回去、告诉老师、联合朋友还是其它办法,提前就做一些练习和准备。当孩子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处理。而不要只是哭。
在面对下面的场景时:
  • 跟老师告状,怎样能把事情说的清楚,而不是前言不搭后语,
  • 你的朋友遇到事情,你应该怎么办。
  • 对一些有缺点的孩子,应该如何做。
  • 如何跟更多的同学成为朋友。
类似的情况,都可以进行引导和练习。这都是沟通技能,需要有意识的练习和培养才能掌握。
除了孩子,家长也需要主动做些事情。多在小区里、家长圈以及和老师,搞好关系,比如让孩子在放学或周末时,多跟同学一起玩。跟几个谈得来的家长,有空几家一起吃饭联系下感情。没事在微信上多聊聊,这样家长和孩子之间也可以互相的通风报信,有什么事情,家长立刻就知道。跟老师关系好一点,让老师对家长印象深一点,学校有什么活动,主动报名和参与,老师也对你的孩子更重视。
被欺负的孩子大都沉默寡言,缺少朋友。而且这样孩子的家长沟通能力也相对差一点或者很少在孩子身上花上精力。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要是家长自己的沟通能力比较强,孩子在无形中就会学到很多。反之,家长自己都没有几个朋友,沟通能力差,孩子也会受影响。
多带孩子去各地旅游和参加户外活动,孩子能在无形中就会学到很多知识,并且成长很快。比如在旅游或户外活动中认识新朋友,一起玩,怎样聊天。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或国家,如何 问路,寻找餐馆。怎样在户外搭帐篷、做饭时做好帮手。多经历一些陌生和意外的事情,能让孩子学会在不同环境下处理事情,沟通能力也会强不少。
不过这三点,都需要家长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做到。还是要家长拼时间和精力。
重点学校跟普通学校的差别之一,就是重点学校的家长们会在孩子身上花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或者换个说法重点学校的家长们更闲一些,更关注学校和学生的任何一点变化。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新出的对抗拖延课程:我是如何战胜拖延症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